世俱杯规则-虎牙直播-比利亚vs西班牙人-德国杯|www.cnyhmy.com

分析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時間:2022-10-20 16:50:02 來源:網友投稿

【摘 要】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工作是促進城市發展的重要條件,但是由于眾多因素的影響,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工作中存在管罰不明、執法強制力弱、執法成效低下等問題,這些問題嚴重阻礙了城市發展。本文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并探究其原因,進而提出一些解決措施。

【關鍵詞】城市管理 行政執法 問題及對策 原因分析

1.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工作存在的問題

1.1管罰不明確

城市管理的內容幾乎涵蓋城市發展的各個方面,如環保、工商、交通、規劃、綠化等,這就要求城管必須行使全面化管理的職能。但是,現階段執法局集中實施城市管理行政執法職能,其他的行政部門的職責或多或少的被削減,并不進行日常事務管理,這就相應的增加了執法局的日常工作量,而城市管理多而雜的工作,必定會影響到執法效果。如在城市流動攤位和店外店管理中,一般情況下,要求市容和工商齊抓共管,但是,在行政管理條例中,明確規定“誰許可,誰管理”,也就是說,這些小商販僅僅服從于工商管理,而對市容單位卻不具有依從性,因此,在工商管理不執行的情況下,小商販的違規經營行為很難得到遏制。

1.2執法強制力弱

執法強制力是保障執法效能的關鍵條件,但是,在執法工作中,并沒有相應的強制手段作保證,這就造成一系列社會問題,如行政相對人不配合執法、機動車亂放、垃圾亂倒等,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影響了城市市容、市政。由于強制性保障的缺失,在執法過程中,執法人員往往不具有強制性,其只有管理而并沒有執法的權力,若進行過渡管理,則會出現一些暴力抗法和暴力執法的行為,進而會造成一些不良社會影響,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城管后期管理。

1.3執法方式單一

城市管理行政執法的根本目的在于實現城市和諧發展。在人們思想觀念開放化的今天,城市管理的方式也應發生多元化的改變,尤其在構建人文城市的環境下,城市管理的方式應當適應于人們的要求,堅持人本管理的原則。但是,現實中,城市管理行政執法方式相當單一,僅僅停留在“罰款”管理上,這就不免會使人產生抵觸心理;而尤甚的是,一些執法人員將自己的職責和權力定位不清,在面對抵抗管理的行為時,會以暴制暴,這就有悖于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原則,從而起不到城市管理的目的。

1.4執法成效低下

執法成效低下是城市管理行政執法中存在的重要問題。行政執法是為了促進城市發展,維護人民利益,但是,由于一些主客觀的原因,造成此目標很難實現。其一,城市管理的范圍較廣,且內容較多,這就增加了行政執法的難度,影響了執法成效。其二,在執法過程中,一些執法人員受到被管理者的言語威脅,甚至是行為威脅,但是由于缺乏相應的安全保障制度或是措施,使得人多城管無法正常行使自身職能,不能夠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這就影響了執法工作成效。

2.問題原因分析

2.1權責定位模糊

執法局的職能范圍雖然有一定擴大,但是,從只能效果來看,仍不能適應城市發展的要求,其關鍵原因在于沒有正確定位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工作的權責。其一,權職不對稱。城市管理行政執法的工作范圍雖然廣泛,但是國家并沒有出臺專門性的法律法規規定城管執法范圍,城市管理工作只是根據地方政府的文件行使部分職能,這就相對降低了執法管理的權威性,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城管工作的權力。其二,責任沒理清。在相關性法規缺失的情況下,管罰范圍、管罰力度并沒有全面規定下來,執法局在具備行政執法權力的同時,也將相應的責任攬在自己身上,而面對繁雜的日常管理工作,執法者很難明確自己的實際管理責任。

2.2執法法制不健全

現階段我國缺乏專門而獨立的城管法律體系,有關的法律法規之間的沖突性較強,缺乏統一性,如一些地方政府從本地區利益出發,制定一些地方性法規,而受地域保護觀念的影響,其中的一些法規與中央制定的法律具有一定沖突性;很多地區僅僅依靠地方性的法規作為執法依據,而沒有國家正式法律的支持;一些法律仍舊停留在十幾年前,如很多地方仍舊采用1992 年頒布的《城市綠化條例》進行綠化管理,這就與現代社會的經濟發展要求不適應,進而影響了執法效能的發揮。

2.3執法模式滯后

市場經濟的發展,必定要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模式與現代經濟相適應,但是,很多地方仍舊堅持傳統的管理模式,從而造成執法效力不高。其主要體現在:管理停留在“見面管理”上,信息滯后,管理被動;政府管理缺位,權責不明,多頭管理;管理粗放,常利用運動式、突擊式管理;缺乏相應的監督機制,造成事發后推諉責任。

2.4執法人員素質較低

執法的實施的過程,歸根結底是執法人員發揮其職能的過程,這就需要執法人員具備強硬的城市管理專業技能,但是,現階段仍存在違規執法、暴力執法的行為,這集中反映出執法人員的整體素質較低,其主要體現在:執法專業性缺失,在執法過程中,僅僅認識到自己要執法,而并沒有認識到如何執法;執法人員的職業素質較低,一些城管利用制度漏洞,采用“走后門”的方式進入城管隊伍,還有一些城管在行政執法過程中,經受不住經濟誘惑,往往出現以權謀私、濫用職權、暴力執法等行為。

3.解決問題的途徑

3.1健全城管法制,理清權責

法律法規是實現執法的最權威的保證,國家和地方政府要建立健全相關性的法規,以明確城管局的權責范圍以及規范城管的行為。其一,健全法制。制定規范城市綜合執法的法律,統一全國各地現行的相關規范,實行集中行政處罰權,健全地方法規,將綜合執法納入各行業法律法規之中,為城市管理提供可靠的法律依據;制定統一的《城市管理法》,明確執法組織的權責、地位、人員編制、組織管理等,從法律上為綜合執法提供保證。其二,明確主體。城市管理的主體有具有城市管理權限的行政機關和社會群體,因此,在城市管理中,要以立法的方式,確定該行政機關的權責,并通過宣傳、教育等方式,將學校、企業、媒體等社會各方因素吸引到城市管理之中,以有效促進城市和諧發展。

3.2更新執法方式,堅持人本管理

在行政執法過程中,城管要改變原來單一的執法方式,從服務民眾的角度出發,全面更新觀念,轉變行為,切實做到服務于城市發展和人民利益。其一,加強溝通。在執法過程中,要以教育和溝通方式為主,向被管理者宣傳城市管理的相關法律法規和知識,在提升意識的基礎上,實現民眾與城管的協作,創建一個和諧的執法環境,禁止采用強制性的暴力執法行為。其二,設置場所。針對一些無照經營的游商,在適當的地方設置專賣區、解禁區,并規范其經營,這既能實現管理之目的,又保護了民眾利益。

3.3加強執法監督,提升執法效力

一方面,加強內部監督,設置專門的監督管理機構,對執法者的行為進行監督,并制定相應的獎懲措施,根據執法人員的行為表現給予不同層次的獎勵或是懲罰,以有效規范執法者行為。另一方面,充分運用網絡公共平臺、信箱等,調動社會群體參與到執法監督中,并公示典型現象,以此實現城市管理的有效性。

3.4提升人員素質,強化執法專業性

一支高素質的城管隊伍是實現城市管理行政執法效能的關鍵因素,一方面,要加強執法人員的專業素質建設。通過教育、培訓、學習等方式,促使執法人員掌握相關的專業知識、管理技能、法律法規;實行競爭上崗制,展開公開競爭、擇優錄用,以此提升執法人員的專業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強心理和素質建設,增強城管的責任心,使城管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增強執法人員的正義感和抗壓能力,保證公正執法、嚴格執法。

4.結語

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工作是構建和諧城市的重要保證,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城管行政執法工作必須改變傳統的執法模式,樹立人本管理的觀念,提升執法人員素質,采用多樣性的執法手段來實現執法效能;同時,相關部分要建立健全城市管理法律法規,強化監督,以提升城管行政執法的權威性和強制力,規范執法人員的行為,進而促進城市和諧發展,保護人民的合法利益。

參考文獻:

[1]馬傳松.論我國行政執法中的“補鍋匠現象”及其治理[J].涪陵師范學院學報,2011(09)

[2]左眉,沙吉會.規范行政權力 完善行政執法——大連市行政執法責任制調查報告[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0(07)

[3]郭睿.基于服務型政府的文化市場行政執法模式創新[J].經濟學理論,2010(06)

[4]周平,林長遠.創新行政執法模式 努力提高執法規范化建設水平[J].工商行政管理,2009(08)

(作者單位:江蘇省常州市溧陽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大隊;江蘇 溧陽 213399)

推薦訪問:行政執法 城市管理 對策 分析 工作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