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授代表在系教授榮休儀式上致辭(完整文檔),供大家參考。
教授代表在系教授榮休儀式上的致辭
尊敬的**老師、***院長、***書記、老師們、線下線上的同學們、朋友們:
大家好!
在銀杏金黃的美好季節,在陽光和煦的秋日午后,**大學經濟學院風險管理與**學系全體師生和海內外系友,在經濟學院東旭報告廳和云端,通過“線下+線上”的方式,舉辦**教授榮休暨“**基金”捐贈儀式,具有特別的意義。
剛才,我們舉行了簡樸但意義深遠的“**基金”捐贈儀式,大家可以看到,*老師對**系懷有極其深厚且特殊的感情,其實**系就是她一手帶大的孩子。設立“**基金”,不僅體現*老師對**系的巨大物質支持,更是首任系主任的一種特殊的精神傳承,將對**系師生產生莫大的激勵,為**系學科發展提供持久的動力。在此,請允許我代表**系全體師生,向*老師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老師19**年*月來**經濟學院師從***教授攻讀經濟學博士,19**年留校任教,19**年至20**年擔任經濟學院風險管理與**學系首任系主任,20**年至20**年擔任經濟學院院長,2021年**月榮休。從19**年留校工作到2021年榮休,算上首尾年份,*老師在**工作了整整**年。這**年,從國家層面看,是從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目標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的**年;
從個人層面看,是*老師從一位青年教師成長為國際知名學者的**年。如果你們想探尋*老師在過去**年,甚至更長一些,過去**年的人生成就秘訣,請跟我一起復習*老師在20**年**開學典禮上的致辭《**》。
在那篇全網閱讀量超過*億的致辭文章中,*老師提出了“五個珍惜”——請珍惜當下,請珍惜他人,請珍惜自己特別是你的健康,請珍惜你內心的渴望,請珍惜我們這個偉大的時代。在我看來,*老師不僅是這“五個珍惜”的倡導者,更是這“五個珍惜”的踐行者。
“珍惜當下”,不是“今朝有酒今朝醉”,而是強調要認真做好手頭的每一件事情,并且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盡量做到極致和卓越。*老師常常對我們說,在“仰望星空”和“腳踏實地”兩者間,她更欣賞和推崇后者。她不僅這么說,也是這么做的。很多不太了解*老師的人可能會覺得,*老師今天取得的閃亮成績是她“有一個長期規劃,然后為之奮斗”的結果。其實不然。從我們的觀察來看,*老師并不是一個有著長期規劃的人,但她非常注重做好手頭的每一件事,而當她做好了手頭每一件事的時候,各種機會就自然而然地紛至沓來了,所以她的成績是由一個個對無數的當下的珍惜串聯支撐起來的。
正是由于珍惜當下,*老師才能在**年代中期,在當時那樣艱苦的辦學條件下,與同事們一起篳路藍縷、披荊斬棘,為**風險管理與**學系的發展奠基立業。正是由于珍惜當下,她才能在20**至20**年擔任**經濟學院院長的八年期間,帶領全院師生繼續譜寫經濟學院曾經的輝煌篇章。
“珍惜他人”,體現在*老師的身上,最突出的就是珍惜她的學生和同事。她19**至20**年擔任**風險管理與**學系的系主任,她對學生和年輕同事好是出了名的。**年代中期,當時電腦還是奢侈品,她就在辦公室給她的研究生配置了電腦和打印機,讓其他系的同學羨慕不已。她還給選修她研究生課程的每位同學發了***元的教材復印費,這在當時是一筆不菲的金額。此外,在當時那個資源匱乏的年代,為了給青年教師更多學習成長的機會,她四處籌集資金,將系里一位位年輕老師送出去進修深造、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參加業界實習。19**年我碩士畢業后留在*老師所創立的風險管理與**學系任教,也有幸成為其中的一員。
*老師帶我們睜眼看世界的最佳優勢就是,她自己就是專業領域國際學者眼中中國學者的標志性人物,被外國同行譽為“具有將中國**教育和西方**教育完美結合的非凡能力”。20**年,國際**學會將“**創始人獎”授予*老師,她也由此成為該獎項自19**年設立以來榮膺此稱號的首位中國學者和女性獲獎人,國際**學會****先生這樣評價她:“**教授一直致力于前沿創新與相關研究,研究領域除商業**之外,還涉及社會保障,是政策制定者的重要顧問和智囊。”*老師曾擔任**與**學會**,目前仍擔任中國銀保監會國際咨詢委員會委員、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人類發展報告:2021-2022》顧問委員會委員,這些都是很好的例證。
“珍惜自己,特別是你的健康”,這一點不僅在《珍惜——跬步集續》的多篇文章中均有談及,在*老師身上也是體現得淋漓盡致。*老師經常引用這樣一句話——“健康是一種自由——在一切自由中首屈一指”,告誡我們千萬不要“用健康賭明天”;
同時她身體力行,在繁忙工作之余,保持著游泳、打乒乓球的健身習慣,偶爾還嘗試空中滑翔、海上摩托艇等新興運動項目,讓我們這些中青年人都嘆為觀止。通過這些健身運動,*老師一直保持著一個健康的體魄和一顆年輕的心。
“珍惜內心的渴望”,在一個浮躁的社會,是尤其難得的。*老師在她的人生歷程中有太多的在其他人看來可能是更好的選擇,但她就選擇了一輩子當一名老師;
她有太多的世俗的榮譽,但她最看重的是由**學生會組織評選的“**大學十佳教師”。她常常對我們說,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不要人云亦云,不要跟別人攀比。對此,我深為認同,其實當年我畢業留校任教,也是在面對*老師的一次詢問之后,聽從內心召喚作出的選擇。
“珍惜偉大的時代”,*老師說,最好的珍惜,就是為這個時代作出我們應有的貢獻。*老師用她完美的職業生涯,詮釋了一位大學教師應有的貢獻——教好課、做好研究、建設好學科、培養好學生。在這些方面,我有幸跟隨*老師,學到了太多的寶貴經驗。
學科建設上,在*老師的帶領下,在相關各方的指導和支持下,在全系師生的共同努力下,**的風險管理與**學科已經從**年前初生時的“三無(無學生、無課程、無教材)”狀態,成長為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專業學科,20**年獲得首批GCIE(全球優秀**學科)國際認證,學科傳承發展順利實現。人才培養上,**風險管理與**學系的歷屆畢業系友已經遍布全球各地、大江南北、各行各業,他們在**“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傳統精神的感召下,在*老師時常引用的“優秀是一種習慣”的熏陶下,始終在努力奮斗,為這個偉大的時代貢獻自己獨特的力量!
談到系友,我特別為**系系友驕傲。比如,20**年**系成立**周年時,19**級本科系友發起設立“**獎學金”,19**級本科系友發起設立“**獎學金”,其他年級系友發起設立“**獎學金”。近兩年,20**級本科系友所在機構支持《中國**業發展報告》的研究和出版。此外,許多系友還通過擔任系友導師等各種方式支持**系的發展。借此機會,我要代表**系全體師生,向過去**年支持**系發展的所有系友和各界朋友,致以最衷心的感謝!
有很多系友說,*老師是****系的“精神領袖”,這是實至名歸。成為“精神領袖”的一個前提是引起精神上的共鳴,而精神共鳴不僅來自于*老師倡導了什么,更來自于她自己是如何踐行的。這里談到的“五個珍惜”,便是其中一例。在*老師榮休之際,讓我們共同祝愿*老師:健康快樂,芳華永駐!
老師們、同學們、朋友們,今天我們參加**教授榮休暨“**基金”捐贈儀式,由此成為了一個重要歷史時刻的見證者,多年后某個同樣溫暖的午后,我們一定會想起今天。讓我們彼此珍惜,一起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謝謝大家!
推薦訪問:教授 致辭 儀式 教授代表在系教授榮休儀式上致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