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至2歲育兒小知識1 1.投紙籃 準備一塊硬紙殼和一些玩具或小物品。先把紙殼按一定的形狀開口挖洞(比如可以紙殼剪成動物的頭的形狀,開口就是動物的嘴),然后讓孩子將玩具或小物品從這個洞中投進去(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1歲至2歲育兒小知識,菁選2篇【完整版】,供大家參考。
1歲至2歲育兒小知識1
1.投紙籃
準備一塊硬紙殼和一些玩具或小物品。先把紙殼按一定的形狀開口挖洞(比如可以紙殼剪成動物的頭的形狀,開口就是動物的嘴),然后讓孩子將玩具或小物品從這個洞中投進去(給動物喂食)。
在游戲中,孩子需要用眼睛估算玩具或物品的大小,將它們和紙殼上的洞口做比較,而且,在不斷的試驗中,孩子意識到了,比洞口小的物品才能投進去,而大的物品則投不進去。孩子從中學會了觀察、比較和思考,提高了認知能力。
2.紙杯扣球
準備幾個顏色不同的小球,擺放在桌子上。再給孩子一個紙杯,讓他用紙杯去扣住某個球。如果寶寶已經認識一些顏色,可以由你指定一種顏色,讓寶寶去扣那種顏色的小球。
3.拼圖
準備一個鑲有多種圖形的圖形板,然后讓孩子將相應的圖形塊放上去。也可以從廢舊圖書上剪下小動物或物品的圖案,貼在一塊硬紙板上,然后剪下來,再裁成兩三塊,當拼圖給孩子玩。
4.套圈
準備一個套圈玩具,教寶寶套著玩。也可以自己制作套圈讓寶寶玩。比如,用細鐵絲彎幾個圈兒,再用布條或彩色紙纏好,接口處要多纏幾下。然后在地上間隔一定的距離,放幾件寶寶喜歡的玩具,讓寶寶拿圓圈去套玩具。可以讓他隨意地套,也可以由你指定一個玩具,讓寶寶按照目標去套。
5.折紙
給寶寶一張紙,讓他隨意折疊。一張紙可以隨意地改變模樣,還能折出各種形狀,這可以激發寶寶的好奇心和玩的興趣。
6.踢球
給寶寶一個漂亮的皮球,讓他在地上隨意踢著玩。踢球過程中,孩子要將視線集中在球上,球滾動的時候,他還要去追逐,然后再用腳去踢中目標,這一系列的動作和反應能力都需要腳、眼睛等各個器官的協調配合。
7.走*衡木
在小區或公園里,媽媽用一只手扶著寶寶,讓他在花壇邊上走。在家里,可以用塑料地墊鋪成一條小路,讓寶寶沿著這條小路走。這有助于鍛煉孩子的*衡能力。
8.撞球
給孩子準備兩個小球,讓他拿其中的一只球去撞另一只球。如果有很多小球,還可以讓孩子去撞相同顏色的小球,這樣,在玩的過程中還能認識顏色。
9.玩氣球
將氣球吹好,你和寶寶一起玩。可以讓寶寶撫摸或拍打氣球,你也可以故意沒拿住氣球,讓寶寶一拍就能將氣球拍起來。在追逐氣球的過程中,孩子可以得到充分的運動,而且,孩子需要將視線集中在氣球上,這對培養注意力也有好處。
10.從上往下跳
準備一把小椅子(高約15~20cm),先扶著寶寶上去,然后再扶著他往下跳。可以反復玩。這種游戲可以增強孩子的空間意識,鍛煉腿部力量,同時也鍛煉了膽量。
1歲至2歲育兒小知識2
13-24個月幼兒的特點:
1-2歲是行走的敏感期。走路使兒童從不自由、需要幫助的狀態中解脫出來,是兒童的第二次生命。1歲多的孩子熱衷于走路,即使摔倒了也要爬起來接著走;從1歲半開始,就進入了手的敏感期,通過操作,兒童可以直接體驗、理解物體的各種特性。
1歲至2、3歲,兒童的語言開始產生,這一階段被稱為語言發生階段。1歲至2歲,兒童說出的句子的結構是不完整的,這種不完整的句子包括單詞句和雙詞句。諸多研究成果證明早期教育對人的一生都有著深遠的影響,兒童的身心發展有其自身的規律,這使我們能更深刻地認識到孩子的真正需要,并采取適宜的方式促進他們在動作、認知、語言、情緒和社會行為等方面全面發展。
13-24個月幼兒的早教方案認知能力的訓練
觀察能力:
①識別大小。選擇大小差別顯著的同類物品來練習,如大蘋果與小蘋果,大皮球與小皮球等。
②識別形狀。教小兒識別簡單的幾何形狀,如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等,可用實物形狀來描述,如圓皮球、三角板、方積木等。
③識別顏色。從基本的顏色紅、黃、藍、綠進行識別。告訴孩子氣球是紅色的、毛衣是黃色的、葉子是綠色的。
記憶力的訓練:
①實物記憶練習。讓小兒根據記憶尋找所需要的玩具,如先讓小兒看一個小球,然后把它收起來再讓孩子在其他的玩具中找這種小球。
②強化記憶練習。父母可以選擇一些形象直觀,與小兒本人關系較為密切的東西和他感興趣的事物來訓練他的記憶。可教小兒自己的名字、身體的主要部位,間隔一段時間,情景再重復。
動作能力的訓練:
①繼續訓練小兒獨立行走的能力和行走的穩定性,以促進運動的協調性和軀體的*衡能力。可和小兒一起拖拉玩具車,教小兒拉著小車向前走、側著走、倒退走等。準備一個較大的.皮球,*將球滾到小孩子腳邊,教他抬腳踢球。
②發展小兒走、蹲、彎腰動作。將玩具散放在各處,要求小兒收撿玩具交給*或放在固定的地方。
③訓練小兒手的靈活性和準確性。如教小兒學習畫畫、搭積木、用塑料繩將有孔玩具串起來、取物裝物。
言語能力的訓練:
利用各種機會豐富孩子的語言詞匯,并簡單說明物體的用途與關系,擴大小兒的認識范圍,促進語言的理解與表達。給小兒看圖片、幼兒書籍、帶小兒到外面玩,教小兒認識物體的名稱,對著圖片或實物,詢問小兒圖片或實物的名稱及用途“這是什么?”、“干什么用的?”
引導小兒回答,小兒回答正確時親親他,以示鼓勵。此時,小兒已開始喜歡聽大人講故事了,父母給孩子講故事時,開始要講得慢而簡短,發音清晰,富于表情,可根據故事的情節伴以動作,來增加小兒的注意力和興趣。孩子愛聽講過的故事,*可多重復幾次,還可將小兒目睹或經歷的事情,編成故事。
社交和生活能力的訓練:
①教育孩子禮貌待人。家里來客人要教小兒打招呼、問好,接受別人的東西要說謝謝,客人走時揮手說再見。鼓勵小兒取糖果、水果招待客人,把玩具分給家里來的小朋友玩等等。
②睡眠。除夜間睡眠外,白天可睡眠2次,每次1~2小時。不要用威脅、恐嚇等手段,逼小兒睡眠,也不要給小兒講述恐怖的故事,以免小兒害怕而拒絕一個人入睡。臨睡前清洗臉、手、腳、**,排好尿,換上寬松保暖的睡衣,會使小兒感到舒適,易于入睡,這不但有助于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也便于孩子建立睡眠條件放射。
③飲食。斷奶后,每日喂養的次數約4~5次,可安排在早、中、晚餐時間和白天睡眠醒來的時間。養成定時進食,定位進餐的習慣,鼓勵小兒自己動手吃東西。培養飯前便后洗手習慣。
④訓練小兒在日常生活中做力所能及的事,以培養小兒獨立的生活能力。教導小兒試著脫鞋、脫襪子,排完大小便試著提褲子,外出時自己戴帽、脫帽,爸爸媽媽下班進門可讓孩子幫助拿拖鞋給爸媽換鞋,給孩子洗手時,教小兒主動將手伸到水里,玩完玩具后幫忙收拾起來等等。
推薦訪問:育兒 小知識 歲至 1歲至2歲育兒小知識 菁選2篇 1歲至2歲育兒小知識1 一歲到兩歲的育兒知識 育兒知識1-2歲 育兒知識一歲半到兩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