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食營養小知識1 一、食物多樣,谷類為主 1、每種食物含不同的營養成分,任何天然食物都不能提供完全的營養。 2、多種食物搭配,才能滿足人體各種營養需求。 多種食物應包括: 第一類為谷類及薯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膳食營養小知識,菁選2篇,供大家參考。
膳食營養小知識1
一、食物多樣,谷類為主
1、每種食物含不同的營養成分,任何天然食物都不能提供完全的營養。
2、多種食物搭配,才能滿足人體各種營養需求。
多種食物應包括:
第一類為谷類及薯類:谷類包括米、面、雜糧等,薯類包括馬鈴薯、甘薯、木薯等。
第二類為動物性食物:包括肉、禽、魚、奶、蛋等。
第三類為豆類及其制品:包括大豆及其他干豆類。
第四類為蔬菜水果類:包括鮮豆、根莖、葉菜、茄果等。
第五類為純熱能食物:包括動植物油、淀粉、食用糖和酒類。
沒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合理的膳食,關鍵在于*衡。食物多樣化才能攝入更多有益的植物化學物質。建議*均每天攝入12種以上食物,每周25種以上。
其建議指標為:
谷類、薯類、雜豆類的食物品種數*均每天3種以上,每周5種以上;
蔬菜、菌藻和水果類的食物品種數*均每天4種以上,每周10種以上;
魚、蛋、禽肉、畜肉類的食物品種數*均每天3種以上,每周5種以上;
奶、大豆、堅果類的食物品種數*均每天有2種,每周5種以上。
谷類為主是*衡膳食的基本保證。每天攝入谷薯類食物250~400克,其中全谷物和雜豆類50~150克,薯類50~100克;建議每天谷類和薯類合理搭配,適量選用全谷類、干豆類,如可用大米搭配黑米、糙米、燕麥、小米、豌豆粒等。谷類包括小麥面粉、大米、玉米等及其制品,如米飯、饅頭、玉米面餅、面包、餅干、麥片等。薯類包括紅薯、馬鈴薯等,可替代部分糧食,因此建議在配餐時盡量不選擇馬鈴薯做為副食使用,若使用應計入到谷薯類中。雜豆類包括大豆以外的其他干豆類,如紅小豆、綠豆、蕓豆。
二、吃動*衡,健康體重
天天運動、保持健康體重。
食不過量,控制總能量攝入,保持能量*衡。
堅持日常身體活動,減少久坐時間,每小時起來動一動。
如何做到食不過量
1、定時定量進餐
2、分餐制
3、每頓少吃一兩口
4、減少高能量食品的攝入
5、減少在外就餐
讓身體活動成為一種習慣,設立目標,培養興趣,持之以恒,減少*時間,使身體活動起來。
三、多吃蔬果、奶類、大豆
蔬菜水果,奶類和適量的豆類、堅果,是理想膳食模式的重要組成的部分,提供的超過30%以上的營養素包括15種以上,最主要營養素包括維生素 C, 胡蘿卜素, 膳食纖維, 鉀, 鈣,硒等。
蔬菜和水果,富含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且能量低,對于滿足人體微量營養素的需要,保持人體腸道正常功能以及降低慢性病的發生風險等具有重要作用。蔬果中還含有各種植物化合物、有機酸、芳香物質和色素等成分,能夠增進食欲,幫助消化,促進人體健康。
奶類,富含鈣,是優質蛋白質和B族維生素的良好來源;奶類品種繁多,液態奶、酸奶、奶酪和奶粉等都可選用。我國居民長期鈣攝入不足,每天攝入300g奶或相當量乳制品可以較好補充不足。增加奶類攝入有利于兒童少年生長發育,促進*骨健康。
大豆,富含優質蛋白質、必需脂肪酸、維生素E,并含有大豆異黃酮、植物固醇等多種植物化合物。
堅果,富含脂類和多不飽和脂肪酸、蛋白質等營養素,是膳食的有益補充。
膳食營養小知識2
飲食衛生常識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有一些不衛生的飲食習慣和行為,但很多人對此尚未重視起來,這對身體健康十分不利。“病從口入”這句話講的就是這個道理,要注意:
1、養成吃東西以前洗手的習慣。人的雙手每天干這干那,接觸各種各樣的東西。會沾染病菌、病毒和寄生蟲卵。吃東西以前認真用肥皂洗凈雙手,才能減少“病從口入”的可能。
2、生吃瓜果要洗凈。瓜果蔬菜在生長過程中不僅會沾染病菌、病毒、寄生蟲卵,還有殘留的農藥、殺蟲劑等,如果不清洗干凈,不僅可能染上疾病,還可能造成農藥中毒。
3、不隨便吃野菜、野果。野菜、野果的種類很多,其中有的含有對人體有害的毒素,缺乏經驗的人很難辨別清楚,只有不隨便吃野菜、野果,才能避免中毒,確保安全。
4、不吃腐爛變質的食物。食物腐爛變質,就會味道變酸、變苦;散發出異味兒,這是因為細菌大量繁殖引起的,吃了這些食物會造成食物中毒。
5、不隨意購買、食用街頭小攤販出售的劣質食品、飲料。這些劣質食品、飲料往往衛生質量不合格,食用、飲用會危害健康。
6、不喝生水。水是否干凈,僅憑肉眼很難分清,清澈透明的水也可能含有病菌、病毒,喝開水最安全
常見的飲食衛生誤區如下:
1、好熱鬧喜聚餐:每當節假日,人們大多喜歡三三兩兩到餐館“撮一頓”,或是親朋好友在家聚餐,又熱鬧又便于交流感情。這樣做不利于健康,不符合飲食衛生,特別是當前這一非常時期,最好實行分餐制。分餐的做法是對別人和自己生命健康的負責和尊重。
2、用白紙包食物:有些人喜歡用白紙包食品,因為白紙看上去好像干干凈凈的。可事實上,白紙在生產過程中,會加用許多漂白劑及帶有腐蝕作用的化工原料,紙漿雖然經過沖洗過濾,仍含有不少化學成分,會污染食物。至于用報紙來包食品,則更不可取,因為印刷報紙時,會用許多油墨或其他有毒物質,對人體危害極大。
3、用酒消毒碗筷:一些人常用白酒來擦拭碗筷,以為這樣可以達到消毒的目的。殊不知,醫學上用于消毒的酒精度數為75°,而一般白酒的酒精含量多在56°以下,并且白酒畢竟不同于醫用酒精。所以,用白酒擦拭碗筷,根本達不到消毒的目的。
4、抹布清洗不及時:實驗顯示,在家里使用一周后的全新抹布,滋生的細菌數會讓你大吃一驚;如果在餐館或大排檔,情況會更差。因此,在用抹布擦飯桌之前,應當先充分清洗。抹布每隔三四天應該用開水煮沸消毒一下,以避免因抹布使用不當而給健康帶來危害。
5、用衛生紙擦拭餐具:化驗證明,許多衛生紙(尤其是非正規廠家生產的衛生紙)消毒狀況并不好,這些衛生紙因消毒不徹底而含有大量細菌;即使消毒較好,衛生紙也會在擺放的過程中被污染。因此,用普通的衛生紙擦拭碗筷或水果,不但不能將食物擦拭干凈,反而會在擦拭的過程中,給食品帶來更多的污染機會。
6、用毛巾擦干餐具或水果:人們往往認為自來水是生水、不衛生,因此在用自來水沖洗過餐具或水果之后,常常再用毛巾擦干。這樣做看似衛生細心,實則反之。須知,干毛巾上常常會存活著許多病菌。目前,我國城市自來水大都經過嚴格的消毒處理,所以說用洗潔劑和自來水徹底沖洗過的食品基本上是潔凈的,可以放心食用,無須再用干毛巾擦拭。
7、將變質食物煮沸后再吃:有些家庭主婦比較節儉,有時將輕微變質的食物經高溫煮過后再吃,以為這樣就可以徹底消滅細菌。醫學實驗證明,細菌在進入人體之前分泌的毒素,是非常耐高溫的,不易被破壞分解。因此,這種用加熱方法處理剩余食物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8、把水果爛掉的部分剜掉再吃:有些人吃水果時,習慣把水果爛掉的部分削了再吃,以為這樣就比較衛生了。然而,微生物學專家認為:即使把水果上面已爛掉的部分削去,剩余的部分也已通過果汁傳入了細菌的代謝物,甚至還有微生物開始繁殖,其中的霉菌可導致人體細胞突變而致癌。因此,水果只要是已經爛了一部分,就不宜吃了,還是扔掉為好。
推薦訪問:膳食 小知識 營養 膳食營養小知識 菁選2篇 膳食營養小知識1 膳食營養小知識100字 膳食營養小知識100個 膳食營養小知識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