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十幾減九》數學教學反思1 我在教學十幾減9這節課時,一開始,通過復習20以內的加法口算,后面的想加算減做了鋪墊。一開始,同學們通過觀察主題圖,能夠很快找出數學信息并列出算式15-9,當我問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3年一年級《十幾減九》數學教學反思3篇,供大家參考。
一年級《十幾減九》數學教學反思1
我在教學十幾減9這節課時,一開始,通過復習20以內的加法口算,后面的想加算減做了鋪墊。一開始,同學們通過觀察主題圖,能夠很快找出數學信息并列出算式15-9,當我問到15-9等于多少時,大部分學生立刻說出是等于6。當我再問:你是怎么算15-9時,學生似乎不知道從何下手去思考。提倡算法多樣化是《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我讓學生用學具來擺一擺,想一想,再與小組里的同學說一說算法,相互啟發,激活思維。實現算法多樣化也就水到渠成了。
這節課還有一種“破十減”需要學生掌握,這也是本節課的難點,我在上課之前想了很多種方法,最后選擇創設情景的方法,我希望通過擺圓片,讓學生領悟到“破十減”法的過程。給學生一些引導,讓回答的學生一點一點把自己的意思表達出來,最后再向大家介紹了此方法的名稱。十幾減9是20以內退位減法的起始課,它是學習十幾減幾的基礎,因此學好它非常重要,但計算課比較枯燥,學生不感興趣,特別是一年級小朋友。基于這一思考,在教學設計中,我努力創設現實的、有意義的、學生感興趣的生活情境,將計算教學融入到具體情境中,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創設生動具體的教學情境是極為重要的,讓學生在愉悅的情景中學習數學知識。設計這個有趣而熟悉的游園活動,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進入新知的學習,并貫穿全課,使乏味的運算與學生熟悉的`生活、喜歡的活動聯成一體。通過解決“還有幾個氣球?”“還有幾個沒套中?”等問題,使學生體會到數學不只寫在紙上的算式,而是蘊藏在生活中的一個個的問題,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動機。
二、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
在低年級教學中,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獨立思考是小組合作的前提,只有經過了獨立思考的合作才是有效的合作。本節課中在探討“15-9”算理時,就先讓學生自己通過獨立思考,并借用小棒來幫助和驗證,再和小組同學進行交流學習“15-9”的算法,最后全班反饋與交流,從這些算法中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方法正確計算。給他們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在動手、動口、動腦中參與學習的全過程,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并且同時體驗到了同伴合作學習成功的樂趣。
三、鼓勵算法多樣,并注重算法最優化
提倡算法多樣化是新課標關于計算教學的基本理念之一,所以在匯報交流“15-9”的算理時,先充分尊重學生自己發現的方法和他們的選擇,只要思維的方法和過程合理、合乎邏輯,就應加以肯定。然后在眾多的方法中,比較和感受出哪種方法最好,算法最優化的過程成了學生自己體驗的過程、感受的過程,使二者得以完美的統一。
本節課還有不足之處:
1.當揭示了想加算減和破十減兩種方法之后,應該回過頭把復習的內容和新授的內容結合起來,讓學生的印象更為深刻。
2.每上完一個環節應該給這個部分做個小結,最后還要給整節課做一個總結,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一個很清晰的思路。
一年級《十幾減九》數學教學反思2
“十幾減9”這節課是新人教版教材數學一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本課教學是在學生學習了20以內的進位加法,初步感知加減法之間的關系的基礎上進行的。同時學好這節課的內容又為后面學習“十幾減8、7、6、5、4、3、2打好基礎。所以這節課的學習在本單元中的學習就顯得尤為重要。而教材的編排也非常注重創設貼近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元宵節游園會,讓學生從這些生活情境中提出數學問題,再列式計算。接著就出示主題圖,引導學生觀察。愛恩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重要得多。”所以在這個環節,我讓學生提問題,然后提煉出我們這節課要解決的問題。
新課標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所以在探索15—9=幾時,我充分地讓學生動手操作、合作交流,讓他們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體驗到算法多樣化和優化算法的過程。課本上在教學十幾減9這一內容時,教材上出現了三種算法:一是用數數的方法,一個一個地減;二是用破十的方法,先從10里減去9,再與剩下的合并;三是用“想加算減”的方法,想9加幾等于15,15減9就等于幾。雖然在這一環節的教學時為學生之間的數學交流提供較大的空間,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充分發表自己的不同想法,學生也都能說出了這三種計算方法。為了更好的讓學生理解“破十法”的算理,我還給學生留出了動手畫直觀圖的時間,讓學生在動手的過程中去感知,去理解。但是在最后就明確了兩種計算方法:“破十”的方法和用“想加算減”的方法。這樣讓學生親歷新知的形成過程,對新知不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這樣組織教學,不僅能更好地落實這節課的教學目標,而且能充分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老師只是一個組織者、引導者的教學理念,同時培養了學生的交流能力和合作意識。
一節課下來,學生學得積極主動,真正體現了“我要學”這一教學新理念。同時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學習計算教學,學生能從中感悟到學習計算教學的必要性,體驗到學習數學的價值,從而幫助學生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但是由于學生的智力發展水*存在差異,以下還有兩點做得不足:1、個別學生不能用自己的語言清晰地表達出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破十法”的算理還不能清晰地表達。在今后的練習中應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關注學困生。2、在教學中雖然運用了一些“你真棒,你真了不起,你真聰明”等評價詞語,但是,形式有些單一,如果評價的方式再多樣化一些就更好了。
推薦訪問:十幾 數學教學 反思 一年級《十幾減九》數學教學反思3篇 一年級《十幾減九》數學教學反思1 一年級《十幾減九》數學教學反思100字 一年級《十幾減九》數學教學反思1000字 一年級《十幾減九》數學教學反思1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