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汝明
深入開展學習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根本上是要把黨的理論創新成果轉化為堅定理想、錘煉黨性和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強大力量。江蘇海事局黨組自覺扛起“努力當好中國式現代化的開路先鋒”職責使命,把“唯實唯勤、先鋒先行”貫穿主題教育始終,把“大學習、大調研、大提升”活動作為重要載體,把開展“三服務三提升”行動作為重要抓手,聚焦“五個鞏固提升”和“五個先鋒先行”,高標準高質量落實主題教育各項任務,努力為譜寫交通強國長江航運新篇章、推動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作出更大貢獻。
堅持“大學習”先行,推動理論入腦入心
政治上的清醒源于理論上的堅定。江蘇海事局黨組構建“局黨組—局屬單位黨委—黨支部”的三級責任體系,不斷強化“五學聯動”,推動全局政治建設和理論武裝水平邁上新臺階。
黨組(黨委)高質量專題研學。***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植根于馬克思主義“沃土”、立足于中國實踐“根脈”長出的“參天大樹”。江蘇海事局黨組利用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第一議題”機制等開展專題研學,全面落實“規定動作”、創新實施“自選動作”,持續跟進學習***總書記最新重要講話和文章,推動理論學習入腦入心、篤信篤行。
領導干部高質量先鋒領學。聯合航道、引航、航運公安等5家單位舉辦主題教育專題培訓班,分兩批次組織246名處級以上領導干部和中青年干部開展專題培訓,共學理論、共商合作、共同進步。聯合張謇企業家學院邀請專家現場授課,組織集體學習研討,高質量開展主題教育讀書班。督促處級以上領導干部自覺落實黨建聯系點、雙重組織生活等制度,發揮“關鍵少數”的關鍵作用。
黨支部高質量主題踐學。以增強政治功能、組織功能為目標,通過主題黨日、“三會一課”開展支部學習122次。充分發揮青年理論學習小組、海事青年馬克思主義學院等平臺作用,開設“主題教育青年話”“主題教育支部行”特色推送,打造一系列海事宣講課堂,組織支部黨員群眾帶著囑托學、帶著感情學、帶著責任學。
黨員干部高質量深入自學。利用圖書資料、紅色教育陣地等打造“實境課堂”,利用江蘇海事學堂等打造“云端課堂”,通過交流研討、宣講闡釋、案例教學等方式開展全覆蓋學習。開設局內網專題教育專欄,設置“重要論述”“評論解讀”“工作部署”“特色工作”“宣傳報道”等5個欄目,讓全局廣大黨員干部能夠隨時隨地學習。
黨建聯盟高質量理論聯學。依托涵蓋沿江8市的29家“全域黨建聯盟”,通過召開黨建聯盟成員大會、開展聯盟共建活動等形式,深化“共建共治共享共贏”理念,組織300余家黨組織開展聯學活動31次,從而凝聚共識、增強合力。
堅持“大調研”開局,解決焦點難點問題
江蘇海事局黨組聚焦努力當好中國式現代化的開路先鋒、深化交通海事新型監管機制建設等14項重點內容,確定18個調研專題并制定任務排檔表,著力解決一批發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層所盼、民心所向的焦點問題。
走基層、訪民情,高質量辦好群眾關切的難事。由局主要領導帶隊深入基層一線開展綜合調研,努力做到身入心入、求深求實。已調研7個局屬單位、8個基層站點,深入走訪34家企業,系統收集了212條意見建議,形成重點任務督辦單7期、督辦任務128項,對調研中反映和發現的問題,逐一列出解決措施、責任部門、責任人和完成時限。建立運行標準化執法回訪制度和政務服務現場接待日制度,開展執法回訪2562艘次船舶,海事政務服務監督熱線平臺接待咨詢月均超1.2萬人次,辦結率達100%。
送服務、解民憂,高質量辦好急難愁盼的要事。通過局黨組會、局長辦公會等形式多次研究涉及船員需求的調研情況,持續升級完善船員權益保護中心、船員服務驛站、海事政務自助服務站等服務功能,深化船員群體黨建工作,實現船員急難愁盼問題“一站式接收、一攬子調處、全鏈條解決”。推動水上支持保障設施建設納入新一輪港口規劃,著力解決船員“停船難、購物難、充電難”問題。深化“幸福船員”服務品牌,常態運行“幸福船員”微信公眾號,為船員提供智慧信息查詢、線上精品課程等服務。
謀良策、聚民智,高質量辦好改革發展的大事。深化實施35項優化營商環境、10項服務江蘇自貿區建設、20項支持航運創新發展舉措,為高端航運資源集聚、現代航運產業發展提供全方位支撐。全面推進智慧海事建設,基本建成以“一個中心、三大平臺、四大底座、九大應用”為核心的江蘇海事信息化基礎框架,向轄區28.7萬港航用戶提供港航信息一體化“云服務”。
堅持“大提升”沖刺,增強服務發展能力
******明確要求江蘇在高質量發展上繼續走在全國前列。江蘇海事局黨組不斷深化與沿江各地政府、相關單位部門的戰略合作,不斷提高海事在江蘇經濟社會發展中的貢獻率。
聚焦創新發展,高質量服務區域經濟。大力推進“優江拓海、向海圖強”,服務和支撐江蘇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打造便捷、高效、經濟的江海聯運體系,助力保障國際戰略通道安全,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在全國率先基本建成全要素水上“大交管”,承辦全國海事系統全要素水上“大交管”工作推進會,以12個沿江沿海水上交通管理中心、34個重點區域快反中心、75個快反單元為基礎的組織指揮新架構有效運行。牽頭成立港航綜合調度指揮中心,實現船舶進出港、現場維護、引航服務等一體化指揮協調,9萬噸級海輪可直達南京,20萬噸級海輪可減載乘潮抵達鎮江。今年1至4月,監管保障近117.37萬艘次船舶、9.46億噸貨物、650萬標箱集裝箱進出港,貨物吞吐量約占長江全線七成。
聚焦綠色發展,高質量推進污染防治。常態實施“一零兩全四免費”機制(“一零”是“零排放”,“兩全”是指“全覆蓋”“全接收”,“四免費”是指內河船舶免費生活污水接收、免費生活垃圾接收、免費錨泊、免費交通),持續踐行“港航企業全動員、污染治理全覆蓋、接收處置全落實、監管服務全鏈條”的船舶污染防治“江蘇模式”,有效**船舶污染物亂排亂放多、接收處置難的“老大難”問題,長江江蘇段船舶污染防治格局發生了轉折性變化。牽頭起草并提請出臺全國首部針對長江船舶污染防治的地方性配套法規《江蘇省長江船舶污染防治條例》,以優質的免費服務引導船舶不需違規排污,以完善的聯合監管制度促使船舶不能違規排污,以嚴厲的懲戒機制倒逼船舶不敢違規排污,助力江蘇建設“美麗中國”省域范例。
聚焦安全發展,高質量推進安全治理。深入推動水上交通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大力推進“轄區船舶全過程不違規不違法”,實現“人、船、環境、管理”各航運要素質量提升,轄區等級以上事故數量持續低位運行,安全形勢歷史最佳。創新海事新型監管機制,升級改造綜合執法、行政處罰等系統,全部嵌入信用數據,實現信用對象分類分級監管智能化、精準化。創新應用船舶安全等級標識機制,開發信息化管理系統,推進基于大數據分析的船舶安全風險屬性自動賦值,精準實施監管。建立覆蓋長江蘇皖、滬蘇交界水域、長江干流與內河交匯水域的100余個“智能卡口”,實時掌握船舶動態,自動識別20余種顯性違法行為。全面落實各航運參與方職責,形成“大船、碼頭、小船”和“船舶、港口、貨主”兩條管理鏈,推動形成齊抓共管、綜合治理的新局面。
(作者系江蘇海事局黨組書記、局長)
責任編輯:蘇勝利
猜你喜歡海事局海事船員交通運輸部海事局“新一代衛星AIS驗證載荷”成功發射水上消防(2022年2期)2022-07-22交通運輸部海事局公布第二批可在線辦理的電子證照清單水上消防(2022年1期)2022-06-16信息精要與海事掃描水上消防(2021年5期)2022-01-18我國注冊船員超170萬水上消防(2021年4期)2021-11-24信息精要與海事掃描水上消防(2021年3期)2021-08-21信息精要與海事掃描水上消防(2020年5期)2020-12-14中方將在渤海執行軍事任務環球時報(2020-09-01)2020-09-01信息精要與海事掃描水上消防(2020年3期)2020-07-25實地考察強交流珠江水運(2018年21期)2018-12-20闖海盜老巢接船員小哥白尼(軍事科學)(2018年12期)2018-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