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的工作計劃7篇手足口的工作計劃篇1為了有效防范手足口病疫情的傳播,確保廣大師生安全,根據上級有關部門要求,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導思想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樹立安全重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手足口的工作計劃7篇,供大家參考。
只有找到合適的工作計劃才能提升我們的工作技能,大家要知道優秀的工作計劃是結合實際情況寫出的,下面是小編為您分享的手足口的工作計劃7篇,感謝您的參閱。
手足口的工作計劃篇1
為了有效防范手足口病疫情的傳播,確保廣大師生安全,根據上級有關部門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樹立"安全重于泰山"的意識,堅持"安全無小事"的原則,杜絕麻痹、僥幸、松懈的心理。
二、工作目標
充分調動廣大師生參與手足口病預防工作的積極性,堅持以防為主,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提高師生的自我保護能力,構建安全、衛生的和諧校園。
三、工作安排
1、學校成立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王煥信任組長,張士恒黃葉新任副組長,各班班主任為成員,下設教導處為辦公室,由劉備杰負責信息的下傳上報工作。
2、加強宣力度,學校充分利用例會、班會、黑板報,宣傳窗等形式將手足口病預防知識和措施及時告知學生和家長,增加兒童少年及家長的預防意識,提高自我防護能力和戰勝手足口病的疫情的信心。
3、認真防范,對學前班及小學生建立晨檢,午檢制度,重點檢查以發熱、口腔潰瘍和瘡疹為特征的手足口病臨床表現。每天統計好向教導處匯報一次,做好統計記錄,及時向寧平一中片匯報,學校后勤抓好校園內外環境的衛生,食堂衛生和學生個人衛生,清除衛生死角,及時派專消毒(每天一次)。
4、明確責任,學校領導小組成員為防治工作第一負責人,各班主任負責做好晨檢、午檢及重點排查工作,及時檢查,及時上報,對出現疫情不及時上報和采取措施不力而造成嚴重后果的人員,將嚴肅追究責任。
手足口的工作計劃篇2
春夏季節是手足口病的高發期,特別是近段時間發現多例手足口病的信息。我園教師為預防手足口病的發生,提高認識,采取有力措施,切實做好宣傳和預防工作。
一、認真做好晨午檢工作
每天早上幼兒入園時,老師在門口進行晨間檢查,家長在門口送幼兒,勸其不能進入園內,通過一摸、二看、三問、四查的方式,細致地觀察每仔細檢查每位幼兒的手、口腔等部位,觀察每個孩子的情緒與身體狀況,有發燒癥狀的幼兒,勸其在家休息,如發現可疑患兒嚴格執行上級部門的有關規定,及時勸其到醫院就診,如診斷不是手足口病,必須持醫院診斷證明書方可入園。
二、認真做好消毒工作
每天由生活老師清理好衛生后,做好玩具、餐具或其他用品徹底消毒工作。一般常用消毒液浸泡及蒸煮消毒。小毛巾、水杯每天定時用高溫(蒸箱)消毒,每天用稀釋的消毒液劑擦拭桌面,再用清水擦拭三遍,小椅子每天擦洗一遍。每天用稀釋的消毒液拖擦活動室地面。廁所按時洗刷、噴灑蚊蠅凈藥。晚放學后對班級內進行84消毒液噴灑消毒。不宜蒸煮或浸泡的物品放置于日光下暴曬。
三、教育幼兒注意個人衛生
對幼兒進行個人衛生方面的教育,勤洗手、勤剪指甲是預防手足口病的有效措施,指導幼兒飯前、便后勤洗手,注意個人衛生,多喝白開水,經常用肥皂和流動水洗手,讓幼兒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四、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每天按時開窗通風,保證活動室內空氣新鮮,溫度適宜,定時帶幼兒進行戶外活動。
五、做好正確宣傳和講解工作
每天有老師在門口晨檢,及時準確地向家長講解防疫部門的衛生常識,提高家長和幼兒的衛生防疫意識和能力。同時在我班門前張貼了愛心提示,控制集體活動,不到公共場所玩耍,避免與患兒接觸,以減少感染機會。讓家長了解手足口病的癥狀及預防措施,做到家園同步。
手足口的工作計劃篇3
近段時間,全國許多地方發生了手足口疫情,我市也發生了多例。我園在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和衛生主管部門的指導和領導下,高度重視,周密部署,扎實工作,截至到今天,我園園內未發現一例手足口病例和疫情?,F將我們的防治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統一思想、高度重視。
從 3月26日開始,我園依據上級主管部門的指示,迅速成立了本園手口足病防治工作小組,由盧翠青園長任組長、為幼兒園第一負責人,盧小君書記、朱曉輝、李時英兩位副園長任副組長,各位主班老師和廚房班長柯香階任組員、校醫張宇箭任疫情報告員,層層落實,召開專門的工作會議,明確職責,責任到人。同時,我區教育局副局長陳鐙在我園蹲點,實行領導包干。
二、周密部署、廣泛宣傳。
從3月26日開始,我園就迅速自辦手足口病防治專欄,對幼兒及其家長進行第一期宣傳手足口病防治知識,并發放由上級主管部門下發的手足口病防治宣傳單,讓每一位家長都再次了解這種病,為積極的預防打下堅實的基礎。其次,組織教師分組學習上級部門下發防治知識、文件,從思想上、行動上高度警覺起來,積極投身防治工作中。
三、積極預防,加強監測。
從3月26日,我園召開了專門的手足口防治會議之后,我園的從以下幾個方面積極預防:
1、加強晨檢工作。
每天早上幼兒入園,需要接受兩次晨檢。一是在幼兒園門口接受保健醫的晨檢,具體是一摸二看三問四查;二是班上的老師會逐一仔細地對每一個幼兒手足口等部位進觀察,分辨異常,然后取牌,綠牌代表健康、紅牌代表需要觀察,做記載,并詢問原因。同時保健醫和班級教師做好詳細晨檢記錄。對發現有患有皰疹患兒,立即帶到本園醫務室進行檢查,隔離;并立即動員家長帶孩子到二級以上醫院就診治療;同時疫情報告員要做好詳細的記載;對經二級以上醫院確診的病例疫情報告員要立即上報區教育局體衛藝站;對缺勤的幼兒實行詳細的登記和電話及時家訪詢問,并將相關情況上報本園疫情報告員,實施追蹤記載;同時實行零報告制度。本園的疫情報告員每天下午4:30以前將本園情況上報區教育局體衛藝站。有事報事,無事報平安。
2、嚴格消毒。
每天對各班的幼兒的水杯、飯碗、毛巾實行蒸汽消毒;對幼兒用手接觸的玩具、用品、還有教室、寢室、室外的大型玩具等物表用84配比嚴格消毒。幼兒的床上用品更是做到勤洗、勤換、勤晾曬。讓幼兒的起居做到干凈衛生。
3、保障飲食合理。
針對這段時間的疫情,我園對幼兒的伙食進行合理的搭配和科學的管理,保障幼兒的身體所需和抵抗能力的加強。
四、落實常規、習慣培養。
手足口病可以在平常的生活中做到充分的預防,我園針對這一情況,要求每個班都要教會孩子正確洗手的方法和教育孩子飯前便后要洗手,做玩活動后要洗手,多喝開水、吃熟食、勤通風、在家也要勤曬被子、勤消毒。在我們老師的努力下,園里的小朋友的衛生習慣得到了很大的改觀,為預防手足口病提供了保障。
五、強化管理、重點巡查。
1、保健醫每天早上對各班環境、衛生、消毒進行檢查、指導,做好詳細記載。并清點全園幼兒人數。對沒有入園的幼兒做好登記,電話詢問病因,檢查班級晨檢記錄、消毒記載,并匯總。
2、行政值班人員,全天對全園巡查。重點查班級教室、寢室通風,幼兒杯巾、碗勺、桌椅、門窗的衛生消毒、幼兒洗手,并清點幼兒人數等。
當然,手足口病的防治是一個長期的工作,我園會在上級主管部門的領導下和目前的工作基礎上,更加扎實的做好預防工作,力爭不發生一例病例和疫情。
手足口的工作計劃篇4
為了防止手足口病的發生及流行,特制定本預防措施。請全體教職工認真負責的做好每一項工作,齊心協力與傳染病做斗爭,確保全園幼兒的健康。
(一) 班主任必須安排好每天的`晨間、午檢,對于入園的每一位幼兒必須按規定時間進行檢查,不能因任何原因漏過任何一個的檢查。發現疑似病人,馬上匯報保育主任。加強家長送園時的交流,了解幼兒身體狀況。
晨檢時間:7:30-8:30(早接幼兒時間段與家長交流)9:30-9:50(集中檢查) 午檢時間:14:30-15:00
晚檢時間:由值班行政人員與值班教師共同完成。
(二) 加強消毒工作:各班對幼兒的物品進行嚴格消毒。物體表面每天用84濕抹30分鐘后用清水抹一次;地板每天用84消毒一次;餐巾餐后洗凈后放入高壓蒸汽柜消毒;擦手毛巾、口杯每天洗干凈后放消毒柜消毒一次;棉被定期曬、被套定期洗;教寢室用紫外線照射,并經常開窗通風(班主任先檢查保育員執行落實情況,園辦、保育主任每天不定時抽查)。
(三) 培養幼兒良好的衛生習慣。確保幼兒衣物、頭發整潔、干凈;幼兒流鼻涕應及時擦拭,衛生紙應丟于垃圾桶內或便池內,確保幼兒面部清潔;勤剪指甲,不吮吸手指,飯前便后要洗手,毛巾、餐具專用,預防病從口入(班主任對工作進行安排、督查,園辦、保育主任隨時抽檢)。
(四) 食堂嚴格按照既定的制定執行到位。
(五) 保潔用品專物專用,并嚴格執行消毒制度。垃圾桶按相關的要求及時清理、清洗(班主任需對保育員此項工作進行督查,確保工作執行到位)。
(六) 日托班需家長配合事項:盡量少讓孩子到擁擠公共場所,減少被感染機會;家長也需做好幼兒的體檢工作,便于問題的及早發現。幼兒在家時服用板藍根、抗病毒口服液等(可咨詢專業醫生)。
手足口的工作計劃篇5
近年來,我國部分地區發生了由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兒童手足口病。為有效預防我園疫情的`發生和擴散,保障幼兒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維護社會穩定,參照《傳染病防治法》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結合我園實際情況,特制定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標
通過全面落實以切斷傳播途徑為主的綜合性預防控制措施,達到“四無”目標:無疫情流行、無群體恐慌、無負面影響、無兒童死亡。
二、組織措施
(一)加強領導,健全組織。正確分析判斷疫情形勢,將手足口病的防治工作作為當前教育安全工作的重點,高度重視,加強領導,健全組織,明確責任,保障各項防控措施的落實。
(二)細化任務,明確職責。加強與當地黨委、政府及衛生機構的配合協作,做到依法防控、科學防控。
三、管理措施
(一)園內預防措施
1、強化防控工作培訓
召開全園教職工會宣傳培訓疫情防御知識,同時說明工作的重要性,讓廣大教職工提高認識,增強責任心。
2、通風與消毒
通風與消毒是預防與控制傳染病,阻斷傳播途徑的有效辦法。本病流行季節,教室要保持良好通風;每日對玩具、個人衛生用具、餐具等物品進行清洗消毒;進行清掃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掃廁所)時,工作人員應穿戴手套,清洗工作結束后應立即洗手;每日對門把手、桌面等物體表面進行擦拭消毒。
3、晨檢與考勤制度
晨檢與考勤制度是對傳染病“早發現、早隔離、早報告、早治療”的關鍵環節。班主任老師每天要進行晨檢、巡查,及時掌握學生健康狀況,一旦發現學生有相關癥狀,要及時上報,并聯系家長送到醫院檢查治療。對因病缺勤學生加強聯系,及時了解患病情況。如發現是傳染病,應立即上報,并采取相應措施。
4、衛生清掃
園內嚴格保護生活飲用水源,嚴禁幼兒飲用生水、接觸污水。
5、開展健康教育
以廣播、宣傳單等宣傳形式,正面介紹手足口病的防病知識,教育指導幼兒養成正確洗手的習慣;宣傳手足口病可防、可控、可治、不可怕,消除恐慌心理。幼兒園把宣傳單發放到幼兒家長手中,讓家長在疫情流行季節不要帶幼兒到人群聚集的場所,避免與患兒接觸;糾正孩子不良衛生習慣,對幼兒玩具、餐具、衣物、經常消毒,使家長懂得注意孩子的個人衛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做到“洗凈手、喝開水、吃熟食、勤通風、曬衣被”等。
(二)應急處理程序
幼兒園事先做好應急預案準備,一旦發現可疑的病例工作程序是:
1、立即向領導匯報并立即隔離觀察、問診。
2、幼兒園立即通知家長送孩子到醫院診治。
3、幼兒園及時跟蹤了解診斷結果,診斷為手足口病后家長、教師必須及時向要領導報告。
4、幼兒園責任人立即分別向當地衛生院、教辦報告。
5、建立疫情資料。填寫晨午檢記錄,發現病人后認真記錄患者所在年級(班)、發病時間、癥狀以及詳細的家庭住址、家長姓名和電話,以便于衛生機構開展流行病調查和傳染源追蹤。
6、幼兒園在衛生部門的指導下,對已感染人群和易感染人群采取相關的預防與控制措施(消毒、隔離等群體防護措施),同時,學校要以《告家長書》的形式進行宣傳,取得學生家長的配合與支持。
7、幼兒園在第一時間:
(1)組織密切接觸者體檢,必要時采取隔離觀察措施;
(2)認真落實幼兒園消毒處理措施,切斷傳播途徑。對患病幼兒所在場所、用品進行徹底消毒;
(3)進一步做好密切接觸者的疫情監測。幼兒園明確專人密切觀察身體出現明顯不適的低齡兒童,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診斷、早治療,嚴格控制疫情傳播;
(4)對家長做好健康教育工作。
手足口的工作計劃篇6
隨著季節變化,天氣逐漸轉暖,手足口病將逐漸進入高發、易發時期。為了積極主動地做好手足口病防治工作,切實保障幼兒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我園要積極采取措施,預防手足口病的發生,做到讓家長真正放心。
一、明確責任,責任到人
各班級各部門充分認識手足口病引發的危害,在保健室的統一指導下,抓早、抓緊、抓實預防工作,周密部署,統籌安排。園長為防控工作總指揮,各班班長為第一責任人,明確職責和分工,層層落實各項防控措施,一旦發生手足口病突發事件,幼兒園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實行疫情日報告和零報告制度,盡早、盡快、及時、有效地處置疫情,防止疫情蔓延和擴散。
二、向全體職工及家長普及防控知識
很多年輕家長對手足口病還比較陌生。我們咨詢了有關專家,并上網查閱,了解到手足口病是一種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常見傳染病,臨床上以發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現皮疹、潰瘍等表現為主。我們通過宣傳欄向家長講解了手足口病的發病癥狀、預防措施、傳播途徑、病兒的護理等方面的知識,讓家長全面了解病理知識,家園配合做好預防工作。幼兒園做到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每名職工和每個家長都為疫情信息的第一報告人,及時發現疫情苗頭,迅速開展防控工作。
三、開展衛生整治工作
(一)大力開展全園衛生安全工作。認真治理環境衛生,每一處不留死角;加強飲用水安全:一定供應無毒的開水;開展衛生集中檢查與不定期抽查活動,將檢查結果納入職工年底考核;開展食品安全檢查活動:及時向供貨商索要健康證、衛生許可證、質量檢測報告;食品加工不管蒸、煮、燉、炒,一定要保證熟透;在食品分發過程中要避免二次污染。
(二)做好衛生消毒工作。幼兒園每天由保育老師清理好衛生后,做好玩具、餐具或其他用品徹底消毒工作。餐具采用高壓蒸汽消毒法;玩具一般常用84消毒液浸泡及蒸煮消毒;桌面,地面,樓梯扶手,門把手等采用配對好的84消毒液擦拭,對室內空氣采用紫外線消毒與定期開窗通風相結合地方法,保證活動室內空氣新鮮,溫度適宜;不宜蒸煮或浸泡的物品置于日光下暴曬。
(三)做好晨間檢查工作。幼兒早晨入園期間,分管園長、保健醫生和帶班教師一起,做好孩子的晨午間檢查,通過一摸、二看、三問、四查的方式,細致地觀察每一個孩子的情緒與身體狀況,有發燒癥狀和皰疹癥狀的幼兒勸其盡快就醫診治,并在家隔離休息。對晨午間情況及時嚴格做好登記。
(四)各班實行班長責任制,由班長負責對每天缺勤的幼兒及時跟蹤,弄清幼兒缺勤幼兒,跟蹤記錄。
(五)教育孩子注意個人衛生。教育孩子飯前便后一定要洗手,注意個人衛生,經常用肥皂和流動水洗手。
(六)控制集體活動,不到公共場所玩耍,避免與患兒接觸,以減少感染機會。
(七)適當鍛煉身體,平衡膳食營養,增強抵抗能力。教育幼兒注意休息的同時,鼓勵幼兒多飲溫開水、多吃蔬菜和瓜果。膳食注意粗細搭配,保證幼兒攝入足量的、均衡的營養,增強孩子的免疫力。
手足口的工作計劃篇7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以手、足、口腔黏膜皰疹或破潰成潰瘍為主要特征的兒童傳染病。春夏季節是手足口病的高發期,為了預防手足口病的發生與傳播,我校特制定此應急預案,保障校園的和諧、穩定。
一、 成立預防手足口病工作領導小組
組 長:
副組長:
成 員:各班班主任
二、 預防措施:
1.平時預防措施。
①做好晨檢檢查工作。各班任課老師在第一節課上課時,要檢查班級學生出勤情況。對未到校上課的學生,要及時與家長取得聯系,了解情況。做好學生的晨檢檢查,通過一摸、二看、三問、四查的方式,細致地觀察每一個學生的情緒與身體狀況,有發燒癥狀的學生,勸其到醫院檢查并在家休息。
②進行衛生檢查。各班主任要教育學生注意個人衛生,飯前便后一定要洗手,經常用肥皂和流動水洗手,要勤洗澡、洗頭,衣著整潔。少先大隊部每天派值日生進行檢查、評比。
③定期消毒。學校購買84消毒液和噴霧器,定期給各班級進行消毒。
④加大宣傳力度。學校通過校園廣播站、宣傳欄、黑板報、班會、健康教育課等向學生講解手足口病的一些常規知識,讓學生和家長了解手足口病的傳染途徑、發病癥狀、重點掌握預防措施,家校配合做好預防工作。
⑤檢查督促。每天由值日領導進入班級,進行檢查督促,掌握第一手資料,每天堅持零報告制度。
2.由于目前是該傳染病的好發季節,建議孩子家長不要帶孩子去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還可以口服一些抗病毒的中草藥如板蘭根、大清葉、雙黃連等。
3.發生病人后措施。
病人及時隔離治療,對被病人接觸污染過的毛巾、水杯、玩具、食具、便器、等物品要予以消毒。對病人的鼻咽分泌物、糞便也應消毒。加強晨檢,對密切接觸者加強醫學觀察,注意觀察密切接觸者有無發熱、皮疹等情況。加強衛生宣傳教育和保持室內空氣新鮮等。
推薦訪問:手足口的工作計劃7篇 手足 工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