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習俗,傳承優秀文化
端午在我們這兒還講究吃油糕,用開水把面一燙,用手搓成一個圓形,在里面弄出一個窩,放入黑糖或白糖,收好口,在油鍋里炸成金黃,熱乎乎的油膏就出世了,咬一口,外酥里嫩,香甜可口。下面是為大家整理的端午習俗,傳承優秀文化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閱讀。
端午習俗,傳承優秀文化一
紅紅的大棗,滾圓的大米,翠綠的竹葉,粽子便在同事們的手里成了型,公司每年都會包粽子送到基層,表達出公司對基層職工的關心,滿滿的儀式感。
端午的歷史源遠流長,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創立,端午所有的毒蟲都會出沒,所以有擦薰黃、帶花繩、帶香包的習俗。
記得小時候村里的人早早用碎布頭做出各種栩栩如生的小動物,青蛙、小豬、小牛、小狗、跳舞的娃娃、用絲線纏的粽子......如今滿大街都是成批量生產的各種漂亮的香包,好看是好看,方便是方便,儀式感也有,只是少了少時那種趣味。我已成為一位母親,卻不會為孩子做一個香包,一是沒有手藝,做出來不好看,孩子不喜歡,麻煩。
端午在我們這兒還講究吃油糕,用開水把面一燙,用手搓成一個圓形,在里面弄出一個窩,放入黑糖或白糖,收好口,在油鍋里炸成金黃,熱乎乎的油膏就出世了,咬一口,外酥里嫩,香甜可口。
又是一年端午時,帶上花繩和香包,吃著粽子和油糕,那幸福的味道久久回味。
端午習俗,傳承優秀文化二
五月五 六月天,
少了古人的懷念,
多了節日的歡顏。
端午節 草芬芳,
少了舊時的迷信,
多了平安的祝愿。
粽葉香,糯米粘。
懸艾蒲,頂雞蛋。
賽龍舟,聲震天,
佩香囊,祈康健。
雖已過千年,這些節日形式仍然流傳。
無論是雄黃酒,還是五彩線,
驅邪避毒都是吉祥的掛牽。
繁華都市五毒早已無處可見,
安全隱患卻應時時關注眼前。
燃氣與百姓心系相連,
安全的使命責任在肩。
向用戶問候節日多道一句,
“煮粽做飯,開窗通風勤查看”。
千叮萬囑,默默奉獻,
為了生活的幸福美滿,
為了美麗城市的平安,
讓安全伴隨粽香永飄心間。
端午習俗,傳承優秀文化三
媽媽打來電話告訴我,小王子兜里面掉出來20元錢,說是同學給的,他怕孩子有了什么不好的習慣,告訴我讓我給王老師說,給娃好好說一下,不要打,她已經給買了好吃的,道理也給講了。掛完電話我就給王老師說了此事。
晚上他問小王子,還是說是同學給的,把同學的名字給忘了,也到了睡覺時間,他用尺子狠狠地打了三下,讓晚上慢慢想。我是干著急,一是沒有想到用什么方法引導,讓他說出自己的想法,而是離家太遠,電話里面根本說不清楚。
第二天早上詢問王老師,小王子到底是說了哪個同學給的錢?他說已經說了,他一會兒和家長聯系,問一下具體情況,中午時分,王老師發來信息說,已經和那位同學的媽媽聯系上了,說是小王子拿了220元,兩個100的,100的是紅色的,這個結果倒是超出了我的預期。
下午,王老師給小王子班主任發信息求助,讓問一下倆孩子,到底誰說的是真的?結果是小王子說謊了,他在存錢罐里取了錢,偷偷帶到學校去,等到晚上回到家后,王老師詢問小王子拿錢了嗎?在哪拿的,他才說出確實拿了錢,是從舅媽的小豬存錢罐。把錢藏在了鞋底,脫了鞋,在鞋墊底取出200元錢,已經被汗濕了。還說出他取了錢,把錢給他同學,他同學一直幫家里買饃,就在小商店里面買玩具,他和同學們一起玩。問起他為什么要自己拿錢,吃的、穿的、喝的、用的、玩具一直都有,他說他想當大人,因為有那200元,所以他已經是個大人了,這個想法讓我哭笑不得,又覺得很合情合理。
“弟子規里面就有‘德有傷貽親傷’一個人的品行出現了問題,親人會覺得蒙羞,抬不起頭,爺爺、奶奶、爸爸、媽媽、舅舅、舅媽都非常信任你,你卻偷偷拿了他們的錢還說謊,讓他們以后怎么相信你?不經過別人同意把別人的東西拿走就是小偷,小偷就會被警察帶走,被關在監獄里面,做小偷就違法了,錢來得合理合法就可以使用,如果不合法就是萬惡的,那些貪官,那些小偷就會被判刑,沒有了自由......”王老師又開始舉例,假如你同學把你的東西拿走了,你是不是很生氣?他答道:“不生氣,因為我可以買新的。”再一次大跌眼鏡。
這一次是通過引導的方法來管他,來教他,管和教相結合,當我問王老師為什么不想個辦法讓小王子徹底記住,讓壞習慣再也不要有。王老師反問:“誰小時候沒有偷過東西?”每個孩子都會有,不要看得太嚴重,給孩子樹立界限,樹立紅線意識。孩子犯錯是正常的,因為他還是個孩子,而他的一些想法并不是想額外擁有什么,而是他想長大,他想要更多的自由,更多的自主,也許對他平時管的有管教有問題,反思:是否該適當的給他一點點零花錢?是否讓他開始獨立購買選擇一些物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