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是運用特殊的方法、設備和措施對特殊的對象進行的教育。狹義的特殊教育是指身心缺陷的人,即盲人、聽障人(聾人)、弱智兒童教育以及問題兒童教育所納入的特殊教育范圍,并從經濟投資、科學研究、師資和設備等方面支持這類教育。各國實施這類教育的機構,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實施特殊教育專用設備動態周轉使用機制3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實施特殊教育專用設備動態周轉使用機制3篇
【篇一】實施特殊教育專用設備動態周轉使用機制
《我的姓名——自我介紹》說課稿
12370928 宋曉娟
老師同學們大家好,今天我講課的題目是:我的姓名——自我介紹,首先我將針對今天的講課內容進行說課,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我的說課。
說教材
首先是說教材,這篇課文選自深圳市元平特殊小學校本課程第一學年第一學期第一單元:我自己,這一單元由五課組成,包括(a、o)的發音訓練、男女、我的姓名、稱呼、橫的筆畫練習,有語文基礎知識的學習,有人際交往互動的學習。而我講課的題目是:我的姓名--自我介紹,課文內容是一個小男孩和一個小女孩的插圖與他們的一句話“我叫楊紅,今年5歲了”和“我叫李田,今年6歲了”。
說學情
我班共有10個學生,包括6個中度智力障礙學生,4個輕度智力障礙學生,其中有兩個腦癱學生。輕度智力障礙學生能認識和模仿寫自己的姓名,而中度學生只認識自己的姓名。通過一周的學習,學生基本能發a、o的音,能區分男孩、女孩。
說目標
針對學生的情況和本科的內容,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目標:
1、 學生能認識生字:姓名、歲。
2、 學生能將自己的照片與姓名對應。
3、學生通過圖片和文字認識小朋友。
4、學生能用“我叫…… 我今年……歲了……”進行簡單的自我介紹。
5、對輕度智力障礙的學生要求他們能熟練運用代詞“我”進行句子的表述。
而本課的重點是學生能用“我叫…… 我今年……歲了……”與學生之間進行簡單的自我介紹。難點則是輕度智力障礙的學生能熟練運用代詞“我”進行句子的表述。
說教學法
1.以學生為主體,采用情景教學法,讓學生在情景引導下進行自我介紹。
2.以生活實際提問,引導他們以代詞“我”進行句子的表述。
說過程
根據學生情況,學習本課我設計了兩個課時,這是第一個課時:
1.我將進行點名,要求被點到的學生舉手答一聲“道”。我通過聽覺引起學生的注意和簡單訓練他們的聽指令能力,在這我將告訴學生:按時上課的學生是好孩子,不能到校的學生叫父母給老師打電話請假。
2.我將出示學生集體做手工的圖片,帶領學生整體感知認識一下班上的同學。
3.出示所有學生的姓名,請小朋友上臺帶領大家認識他的姓名,并且要先說“我叫什么,我今年多少歲了,這是我的姓名”。
告訴學生,我們今天要認識三個新字朋友“姓名”“歲”教讀三遍。
4.將所有學生姓名板書在黑板上,我示范將自己的照片貼在我的姓名下,再讓學生貼自己的照片。
5.將準備好的五角星放在講臺上,請學生拿五角星貼在自己的好朋友下面貼之前要說“我叫什么,我今年多少歲了,我的好朋友是”。這是我為下面的“自我介紹”作鋪墊,因為這是開學的第二周,學生之間并不都已互相認識,這個活動可以了解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人際交往和記憶能力。
6.看看哪些小朋友的五角星最少,讓他們上臺進行自我介紹,讓下面的同學認識,完了請小朋友補貼五角星。請小朋友補貼五角星可以增加學生上臺進行自我介紹的勇氣??纯磳W生做自我介紹的時候他的水平如何。
5.看“找朋友”的視頻結束第一堂課的學習。
說板書
姓名
學生的姓名(寫)
學生的照片(貼)
【篇二】實施特殊教育專用設備動態周轉使用機制
第一章 項目概述
一、項目概況
(一)項目名稱
塑料工業專用設備項目
(二)項目選址
**x產業集聚區
項目屬于相關制造行業,投資項目對其生產工藝流程、設施布置等都有較為嚴格的標準化要求,為了更好地發揮其經濟效益并綜合考慮環境等多方面的因素,根據項目選址的一般原則和項目建設地的實際情況,該項目選址應遵循以下基本原則的要求。
(三)項目用地規模
項目總用地面積30095.04平方米(折合約45.12畝)。
(四)項目用地控制指標
該工程規劃建筑系數52.69%,建筑容積率1.47,建設區域綠化覆蓋率6.39%,固定資產投資強度174.02萬元/畝。
(五)土建工程指標
項目凈用地面積30095.04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積15857.08平方米,總建筑面積44239.71平方米,其中:規劃建設主體工程30744.58平方米,項目規劃綠化面積2826.17平方米。
(六)設備選型方案
項目計劃購置設備共計94臺(套),設備購置費3131.32萬元。
(七)節能分析
1、項目年用電量1133265.65千瓦時,折合139.28噸標準煤。
2、項目年總用水量11125.68立方米,折合0.95噸標準煤。
3、“塑料工業專用設備項目投資建設項目”,年用電量1133265.65千瓦時,年總用水量11125.68立方米,項目年綜合總耗能量(當量值)140.23噸標準煤/年。達產年綜合節能量35.06噸標準煤/年,項目總節能率26.69%,能源利用效果良好。
(八)環境保護
項目符合**x產業集聚區發展規劃,符合**x產業集聚區產業結構調整規劃和國家的產業發展政策;對產生的各類污染物都采取了切實可行的治理措施,嚴格控制在國家規定的排放標準內,項目建設不會對區域生態環境產生明顯的影響。
(九)項目總投資及資金構成
項目預計總投資9755.31萬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7851.78萬元,占項目總投資的80.49%;流動資金1903.53萬元,占項目總投資的19.51%。
(十)資金籌措
該項目現階段投資均由企業自籌。
(十一)項目預期經濟效益規劃目標
預期達產年營業收入13486.00萬元,總成本費用10376.43萬元,稅金及附加171.85萬元,利潤總額3109.57萬元,利稅總額3710.33萬元,稅后凈利潤2332.18萬元,達產年納稅總額1378.15萬元;達產年投資利潤率31.88%,投資利稅率38.03%,投資回報率23.91%,全部投資回收期5.68年,提供就業職位265個。
(十二)進度規劃
本期工程項目建設期限規劃12個月。
項目承辦單位一定要做好后勤供應和服務保障工作,確保不誤前方施工。
二、項目評價
1、本期工程項目符合國家產業發展政策和規劃要求,符合**x產業集聚區及**x產業集聚區塑料工業專用設備行業布局和結構調整政策;項目的建設對促進**x產業集聚區塑料工業專用設備產業結構、技術結構、組織結構、產品結構的調整優化有著積極的推動意義。
2、**x實業發展公司為適應國內外市場需求,擬建“塑料工業專用設備項目”,本期工程項目的建設能夠有力促進**x產業集聚區經濟發展,為社會提供就業職位265個,達產年納稅總額1378.15萬元,可以促進**x產業集聚區區域經濟的繁榮發展和社會穩定,為地方財政收入做出積極的貢獻。
3、項目達產年投資利潤率31.88%,投資利稅率38.03%,全部投資回報率23.91%,全部投資回收期5.68年,固定資產投資回收期5.68年(含建設期),項目具有較強的盈利能力和抗風險能力。
國家發改委出臺《關于鼓勵和引導民營企業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實施意見》,對各地、各部門在鼓勵和引導民營企業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方面提出了十條要求,包括清理規范現有針對民營企業和民間資本的準入條件、戰略性新興產業扶持資金等公共資源對民營企業同等對待、支持民營企業充分利用新型金融工具,等等。這一系列的措施,目的是鼓勵和引導民營企業在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優勢企業。
基本實現由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向質量效率型集約增長的轉變,創新內涵式增長成為新的經濟發展方式。到2020年,規模以上制造業技術改造投資年均增長8%左右,研發經費內部支出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達到1.2%,每億元主營業務收入有效發明專利數(件)達到0.6。
三、主要經濟指標
主要經濟指標一覽表
序號
項目
單位
指標
備注
1
占地面積
平方米
30095.04
45.12畝
1.1
容積率
1.47
1.2
建筑系數
52.69%
1.3
投資強度
萬元/畝
174.02
1.4
基底面積
平方米
15857.08
1.5
總建筑面積
平方米
44239.71
1.6
綠化面積
平方米
2826.17
綠化率6.39%
2
總投資
萬元
9755.31
2.1
固定資產投資
萬元
7851.78
2.1.1
土建工程投資
萬元
3852.71
2.1.1.1
土建工程投資占比
萬元
39.49%
2.1.2
設備投資
萬元
3131.32
2.1.2.1
設備投資占比
32.10%
2.1.3
其它投資
萬元
867.75
2.1.3.1
其它投資占比
8.90%
2.1.4
固定資產投資占比
80.49%
2.2
流動資金
萬元
1903.53
2.2.1
流動資金占比
19.51%
3
收入
萬元
13486.00
4
總成本
萬元
10376.43
5
利潤總額
萬元
3109.57
6
凈利潤
萬元
2332.18
7
所得稅
萬元
1.47
8
增值稅
萬元
428.91
9
稅金及附加
萬元
171.85
10
納稅總額
萬元
1378.15
11
利稅總額
萬元
3710.33
12
投資利潤率
31.88%
13
投資利稅率
38.03%
14
投資回報率
23.91%
15
回收期
年
5.68
16
設備數量
臺(套)
94
17
年用電量
千瓦時
1133265.65
18
年用水量
立方米
11125.68
19
總能耗
噸標準煤
140.23
20
節能率
26.69%
21
節能量
噸標準煤
35.06
22
員工數量
人
265
第二章 投資單位說明
一、項目承辦單位基本情況
(一)公司名稱
**x(集團)有限公司
(二)公司簡介
本公司秉承“以人為本、品質為本”的發展理念,倡導“誠信尊重”的企業情懷;堅持“品質營造未來,細節決定成敗”為質量方針;以“真誠服務贏得市場,以優質品質謀求發展”的營銷思路;以科學發展觀縱觀全局,爭取實現行業領軍、技術領先、產品領跑的發展目標。
公司秉承以市場的為導向,堅持自主創新、合作共贏。同時,以產業經營為主體,以技術研究和資本經營為兩翼,形成“產業+技術+資本”相生互動、良性循環的業務生態效應。
公司生產運營過程中,始終堅持以效益為中心,突出業績導向,全面推行內部市場化運作模式,不斷健全完善全面預算管理體系及考評機制,把全面預算管理貫穿于生產經營活動的各個環節。通過強化預算執行過程管控和績效考核,對生產經營過程實施全方位精細化管理,有效控制了產品生產成本;著力推進生產控制自動化與經營管理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提高了生產和管理效率,優化了員工配置,降低了人力資源成本;堅持問題導向,不斷優化工藝技術指標,強化技術攻關,積極推廣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裝備,原料轉化率穩步提高,降低了原料成本及能源消耗,產品成本優勢明顯。
二、公司經濟效益分析
上一年度,**x實業發展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3201.86萬元,同比增長13.51%(1570.88萬元)。其中,主營業業務塑料工業專用設備生產及銷售收入為10853.73萬元,占營業總收入的82.21%。
上年度營收情況一覽表
序號
項目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合計
1
營業收入
2772.39
3696.52
3432.48
3300.47
13201.86
2
主營業務收入
2279.28
3039.04
2821.97
2713.43
10853.73
2.1
塑料工業專用設備(A)
752.16
1002.88
931.25
895.43
3581.73
2.2
塑料工業專用設備(B)
524.24
698.98
649.05
624.09
2496.36
2.3
塑料工業專用設備(C)
387.48
516.64
479.73
461.28
1845.13
2.4
塑料工業專用設備(D)
273.51
364.69
338.64
325.61
1302.45
2.5
塑料工業專用設備(E)
182.34
243.12
225.76
217.07
868.30
2.6
塑料工業專用設備(F)
113.96
151.95
141.10
135.67
542.69
2.7
塑料工業專用設備(...)
45.59
60.78
56.44
54.27
217.07
3
其他業務收入
493.11
657.48
610.51
587.03
2348.13
根據初步統計測算,公司實現利潤總額3046.96萬元,較去年同期相比增長450.46萬元,增長率17.35%;實現凈利潤2285.22萬元,較去年同期相比增長222.42萬元,增長率10.78%。
上年度主要經濟指標
項目
單位
指標
完成營業收入
萬元
13201.86
完成主營業務收入
萬元
10853.73
主營業務收入占比
82.21%
營業收入增長率(同比)
13.51%
營業收入增長量(同比)
萬元
1570.88
利潤總額
萬元
3046.96
利潤總額增長率
17.35%
利潤總額增長量
萬元
450.46
凈利潤
萬元
2285.22
凈利潤增長率
10.78%
凈利潤增長量
萬元
222.42
投資利潤率
35.06%
投資回報率
26.30%
財務內部收益率
27.40%
企業總資產
萬元
21254.49
流動資產總額占比
萬元
30.10%
流動資產總額
萬元
6398.07
資產負債率
46.89%
第三章 背景、必要性分析
一、項目建設背景
1、總體來看,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制造業發展面臨著穩增長和調結構的雙重困境、發達國家和新興經濟體的雙重擠壓、低成本優勢快速遞減和新競爭優勢尚未形成的兩難局面,進入了“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在長期粗放發展之后,我國制造業發展將越來越具有“爬坡”和“登山”的性質,即在每一個產業中都必須向上走,從價值鏈的低端向高端躍遷和攀升;否則,龐大的產業大軍將擁擠在低洼地中,面臨“路徑依賴”和“低端鎖定”的風險。面對國內外發展形勢的新情況新變化,我國制造業發展必須肩負起支撐國民經濟轉型升級、跨越發展的重大歷史使命,加快轉型升級、創新發展、提質增效,實現由大到強的根本轉變。
《中國制造2025》提出制造業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2016年,我國制造業總產值達21.62萬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9%以上,與2012年相比增長34%。過去五年來,國內制造業總產值以年均6%的復合增長率快速增長。
把握國家產業政策導向,順應投資趨勢變化,強化重大項目支撐。圍繞農副產品、中藥材、石墨、天然氣等優勢資源和現有產業配套補缺、延伸產業鏈,儲備包裝、實施一批重大工業項目。到2020年,累計新開工投資超億元項目80個,其中超5億元的15個;實施投資超3000萬元的項目150個,竣工投產項目100個。
2、從提出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戰略的背景來看,國務院是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促進產業振興和經濟增長的同時,為抓住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機遇,著力提高經濟長遠發展中增量的水平,帶動整個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而實施的重大部署。因此,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從一開始就肩負著著眼長遠為調結構提供新的增長點和立足當前為經濟增長提供新動力的雙重歷史使命。從這幾年的發展實踐來看,戰略性新興產業也確實發揮了這樣的作用。在當前嚴峻復雜的國內外環境下,很多地方的新興產業蓬勃發展、逆勢而上,出現了新興產業投資規模、產出增速、占經濟總量比例、提供就業機會等大幅增長的可喜局面,在調結構、轉方式、穩增長中展現出亮麗的前景。戰略性新興產業要繼續同時發揮好這兩方面作用,關鍵在于引導社會資源,結合區域經濟發展實際情況,選擇好新興產業的發展重點和方向,加快創新成果產業化,促使科技第一生產力作用得到發揮,優先扶持高端產業鏈協同發展。這樣,有利于保持我國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為實現今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作出更大的貢獻,而且有利于加快提高戰略性新興產業在我國經濟中所占的比重,帶動我國產業結構不斷向高端發展,提升經濟發展質量,為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提供強大動力。
《**x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中指出: “十三五”期間將加快發展經濟,投資項目建設有利于加快當地經濟發展,因此,投資項目的建設符合《**x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
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相應地,制造業領域也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從三個維度來理解:首先,先進制造業加快發展,比如,生物技術、新材料、高端數控機床、核心電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礎軟件等領域得到重點突破;其次,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形成經濟發展的新動能;最后,傳統產業優化升級,促進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
二、必要性分析
1、從長期視角來看,全球性的經濟發展面臨著新矛盾和新挑戰,從本質角度來講,經濟發展是一項長期任務,所以針對這樣一種現象,要采用新常態的經濟發展邏輯。新常態所示經濟發展臺階需要正確的指引,新常態作為一種新方式,在經濟發展中的應用要極為重視。
推動綠色發展取得新突破,是立足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現實作出的重要判斷,也是《政府工作報告》對做好今年工作提出的一項重要要求。各地各部門必須把推動綠色發展放在重要位置,因地制宜,切實發力,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持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走出一條經濟發展與環境改善的雙贏之路,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中國。
2、中國提出的新型工業化,就是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就是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工業化?!吨袊圃?025》,是中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提出通過“三步走”實現制造強國的戰略目標。其第一步,到2025年邁入制造強國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中國制造業整體達到世界制造強國陣營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制造業大國地位更加鞏固,綜合實力進入世界制造強國前列。“工業制造業仍應占中國經濟主導地位”,這也是西方發達國家經驗教訓給中國的深刻啟示。美國曾經長期作為全球工業制造業第一大國和第一強國,但最近二十年,其經濟總量超過70%轉向服務業,金融服務業更是在美國主導的金融自由化浪潮中飛速發展。
目前,項目承辦單位建立了企業內部研發中心,可以根據客戶的需求,研制、開發適應市場需求的產品,并已在材料和設備及制造工藝上取得新的突破,項目承辦單位已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公司所生產的產品質量指標均已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同國際技術水平接軌;通過保持人才、技術、設備、研發能力、市場營銷、生產材料供應等方面的優勢,產、學、研相結合的經營模式,無論是對項目承辦單位自身還是國內相關產業的發展都具有深遠的影響。
完善的國內銷售網絡,項目承辦單位經過多年來的經營,不僅有長期穩定客戶和潛在客戶,而且有非常完善的銷售體系;企業的銷售激勵制度大大提高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再加上平時公司領導對員工的感情投資,使銷售員工對公司有很強的向心力;正是具備穩定有激情的銷售團隊,才保證了企業的銷售政策很好的貫徹執行下去,也使企業的銷售業績有很大的提高;企業的銷售團隊將在有項目產品銷售市場的區域,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銷售適合當地加工企業需要的項目產品。
第四章 項目調研分析
一、建設地經濟發展概況
地區生產總值3546.03億元,比上年增長10.2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83.68億元,增長5.57%;第二產業增加值2198.54億元,增長6.95%第三產業增加值1063.81億元,增長11.84%。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97.57億元,同比增長10.64%,一般公共預算支出409.59億元,同比增長7.22%。國稅收入326.18億元,同比增長11.46%;地稅收入億元74.75,同比增長11.40%。
居民消費價格上漲1.19%。其中,食品煙酒上漲1.04%,衣著上漲0.98%,居住上漲0.89%,生活用品及服務上漲0.74%,教育文化和娛樂上漲0.76%,醫療保健上漲0.64%,其他用品和服務上漲0.86%,交通和通信上漲1.18%。
全部工業完成增加值1877.82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1242.95億元,比上年增長8.15%。
規模以上AA、BB、CC、DD(含塑料工業專用設備)等主導行業共完成工業增加值1196.80億元,增長9.82%。AA完成增加值431.59億元,增長10.91%;BB完成工業增加值333.18億元,增長9.14%;CC完成工業增加值289.74億元,增長9.08%;DD完成工業增加值116.17億元,增長8.16%。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601.02億元,比上年增長5.96%。實現利潤總額763.49億元,比上年增長11.69%。
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661.65億元,比上年增長7.43%。其中,建設項目投資完成3222.25億元,增長6.81%;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439.40億元,增長6.57%。在固定資產投資中,第一產業投資完成183.08億元,同比增長7.60%;第二產業投資完成2782.85億元,同比增長11.55%;第三產業投資完成695.71億元,增長7.12%。高新技術產業投資1098.75億元,增長7.88%。民間投資3184.54億元,增長5.27%。城市基礎設施投資548.36億元,增長11.33%。重點項目1052個,完成投資2036.85億元,增長5.60%。
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54.05億元,比上年增長10.28%。城鎮實現零售額912.14億元,增長9.91%;鄉村實現零售額554.14億元,增長6.82%。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商品零售額億元590.71,增長13.57%。
實際利用外資64212.99萬美元,同比增長56.40%。外貿進出口總值329.89億元,同比增長53.39%。其中,出口總值214.43億元,同比增長51.06%;進口總值115.46億元,同比增長56.02%。
二、塑料工業專用設備行業市場分析
目前,區域內擁有各類塑料工業專用設備企業688家,規模以上企業42家,從業人員34400人。截至2017年底,區域內塑料工業專用設備產值124109.04萬元,較2016年106376.14萬元增長16.67%。產值前十位企業合計收入52796.69萬元,較去年46656.67萬元同比增長13.16%。
區域內塑料工業專用設備行業經營情況
項目
單位
指標
備注
行業產值
萬元
124109.04
同期產值
萬元
106376.14
同比增長
16.67%
從業企業數量
家
688
—規上企業
家
42
—從業人數
人
34400
前十位企業產值
萬元
52796.69
去年同期46656.67萬元。
1、**x實業發展公司(AAA)
萬元
12935.19
2、**x(集團)有限公司
萬元
11615.27
3、**x公司
萬元
6863.57
4、**x科技發展公司
萬元
5807.64
5、**x投資公司
萬元
3695.77
6、**x有限責任公司
萬元
3431.78
7、**x公司
萬元
263.98
8、**x科技發展公司
萬元
2164.66
9、**x投資公司
萬元
2059.07
10、**x有限責任公司
萬元
1583.90
區域內塑料工業專用設備企業經營狀況良好。以AAA為例,2017年產值12935.19萬元,較上年度10949.96萬元增長18.13%,其中主營業務收入12278.69萬元。2017年實現利潤總額4020.28萬元,同比增長18.26%;實現凈利潤1533.34萬元,同比增長22.78%;納稅總額115.70萬元,同比增長13.27%。2017年底,AAA資產總額16855.50萬元,資產負債率58.54%。
2017年區域內塑料工業專用設備企業實現工業增加值22145.07萬元,同比2016年19993.74萬元增長10.76%;行業凈利潤10443.77萬元,同比2016年9223.50萬元增長13.23%;行業納稅總額35571.16萬元,同比2016年31865.23萬元增長11.63%;塑料工業專用設備行業完成投資29996.31萬元,同比2016年26732.30萬元增長12.21%。
區域內塑料工業專用設備行業營業能力分析
序號
項目
單位
指標
1
行業工業增加值
萬元
22145.07
1.1
—同期增加值
萬元
19993.74
1.2
—增長率
10.76%
2
行業凈利潤
萬元
10443.77
2.1
—2016年凈利潤
萬元
9223.50
2.2
—增長率
13.23%
3
行業納稅總額
萬元
35571.16
3.1
—2016納稅總額
萬元
31865.23
3.2
—增長率
11.63%
4
2017完成投資
萬元
29996.31
4.1
—2016行業投資
萬元
12.21%
【篇三】實施特殊教育專用設備動態周轉使用機制
特殊教育資源教室使用管理規定
特殊教育資源教室使用管理制度
為確保資源教室的有效性和實用性,特制定管理制度如下:
1.對兒童進行初步篩查以及對縣級鑒定結果不斷印證,并將有關資料建檔保存,注意鑒定資料的保密性。
2.保持資源教室的通風、干燥、清潔,經常對室內設施進行整理、檢查,以保證室內設備完好。
3.對到資源教室接受特殊服務的兒童進行心理與教育輔導。
4.根據個別教育計劃,合理安排訓練課程,對特殊兒童實施潛能挖掘及教育與補償訓練。
5.對接受服務的特殊兒童的個別輔導、訓練內容及效果作好記錄及總結。
6.對接受特殊服務的學生進行設施的操作技術指導,確保設備的完好和學生人身安全。
7.凡經允許進入室內人員,在借閱檔案資料或使用結束后,要把使用物品放回原處,確保資料及設施的完好無損。
8.每次活動結束后,資源教師要認真填寫資源教室活動手冊,活動手冊用完之后要存檔保存。
9.在資源教室對學生進行個別輔導后,要及時填寫個別輔導記錄。
10.保持室內衛生,及時關閉門窗,做好安全防衛工作。為充分開發利用特殊教育資源室的功能和資源,保證特殊教育資源室的安全,特制定本辦法。
11.特教資源室的所有物品統一由特殊教育老師管理。未經特教老師同意,學校其他人員嚴禁進入特殊教育資源室。
12.未經分管領導同意,所有物品不能外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