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癌癥即將到來現象(完整),供大家參考。
隨著環境污染加重、 生活節奏加快, 平均每 2 分鐘就有 1名新發淋巴瘤病人, 每年死亡人數超過 20 萬。
更為可怕的是, 淋巴瘤的早期癥狀常與病毒性感冒相似, 極容易混淆。經常感冒的特別是青壯年千萬不可大意, 淋巴出問題可不是鬧著玩的, 它是癌癥即將到來的信號。
淋巴細胞是人體的健康衛士, 抵抗外來細菌、 病毒等的入侵, 清除機體內衰老壞死的細胞, 維護著機體內環境的整潔有序。
淋巴細胞是一個多民族大家庭。
從胸腺發育而來的淋巴細胞稱為 T 細胞, 從骨髓發育而來的淋巴細胞稱為 B 細胞, 還有一些細胞是天然殺手, 稱為 NK 細胞。
這些淋巴細胞發育成熟后就會離開家庭、 走向社會, 遷徙到全身 的淋巴結和其他淋巴組織, 包括脾和扁桃體等。
蠶豆狀的淋巴結成群地分布在淋巴管匯集的部位和靜脈周圍, 筑起了保護人體健康的防御性長城。
淋巴細胞的天性就是永無休止地戰斗, 幾乎遍布全身的淋巴結和淋巴組織就是它們的戰場。
從出生到生命結束, 這兩大主戰場上就充斥著激烈的廝殺。
在長期的戰斗環境和緊張的工作壓力下, 淋巴細胞發生量變或質變也就不足為奇了。
淋巴細胞發生了惡變即稱為淋巴瘤。
目 前男性淋巴瘤患者排名第九位, 女性排名第十位, 每年新發患者約 9 萬人, 死亡人數超過 6 萬人, 并以每年 6%的速度上升。
該病的發病人群也越來越年輕化, 且男性患者
多于女性。
青壯年易成為高危人群, 20 歲到 40 歲正是淋巴組織非常活躍的時期, 高敏感性讓青壯年很容易成為淋巴瘤的高危人群。
淋巴瘤也和病毒、 細菌感染有關, 比如 EB 病毒、 幽門螺桿菌等, 而年輕人是感染這些病毒的高危年齡。加上環境污染、 輻射和經常接觸染發劑等因素, 年輕人的發病率越來越高。
年輕人除了 要避開病毒感染、 環境污染外, 還必須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 還應補充與免疫力有關的蛋白質、 維生素和礦物質等養分, 防止出現營養不良、 免疫力下降的情況。
農藥及化肥是淋巴瘤的致病因素。
淋巴瘤的發生也不很少見, 如環磷酰胺引起惡性淋巴腫瘤。
在農業生產中,隨著農藥及化肥的應用, 在農村人口中惡性淋巴瘤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不斷地增加。
淋巴瘤的發病率不僅與吸收輻射的劑量有關, 還與受輻射時的年齡有關, 25 歲以下受輻射的人群, 淋巴瘤的發病率比其他人群高。
醫用輻射對人類腫瘤的發病影響越來越受到重視, 尤其是大劑量輻射對人類淋巴瘤的發生有促進作用。遺傳是淋巴瘤的致病因素。
遺傳因素與惡性淋巴瘤的病因相關有許多方面的報道, 有時可見明顯的家族聚集性, 如兄弟姐妹可先后或同時患惡性淋巴瘤。
病毒有 EB 病毒、 人類嗜 T淋巴細胞病毒、 人類嗜 B 淋巴細胞病毒。
免疫是淋巴瘤的致病因素。
惡性淋巴瘤是免疫系統惡性腫瘤, 免疫缺陷是惡性
淋巴腫瘤的重要原因之一。
正常情況下, 人體的免疫系統具有免疫監視功能, 對體內發生突變或癌變的細胞能起到清除的作用。
免疫缺陷病人容易發生機會感染, 特別是病毒感染。
淋巴瘤的早期癥狀與感冒非常類似, 都有發燒、 出汗、咳嗽等, 因此很容易被混淆。
明顯的癥狀就是頸部、 腋窩或腹股溝出現無痛性的淺表淋巴結腫大, 而且腫塊生長可快可慢, 有的甚至經消炎治療后就會好轉和消退。
很多人因此忽視病情, 耽誤了 最佳治療時機。
自測部位包括耳后、 頸部、 上頸部位、 頜下、 腋窩、 腹股溝等, 如果在出現“感冒” 癥狀:
有持續半個月以上原因不明的發熱、 扁桃體腫大、 身體乏力、 半年體重下降 10%、夜間過量出汗、 皮膚發癢等的同時, 發現這些部位有超過 1厘米的無痛性、 不斷發展的腫塊, 就要警惕了 , 應到醫院做詳細檢查, 及早確診及治療。
咳嗽大多數人想到的是感冒、 流感和過敏。
不過持續性的咳嗽三到四周就可能是癌癥如肺癌的癥狀。
不明原因的疼痛有可能是癌癥的早期信號。
任何持續性的疼痛都需要及時檢查, 醫生通過詢問病史和其他一些細節, 可確定是否需要做進一步的檢查以排除癌癥。
即使不是癌癥, 這些檢查也可以使你知道引起疼痛的原因, 并進行必要的處理。
睪丸癌易發于 20 到 39 歲的男性。
男性睪丸部檢查應該作為一項常規檢查。
有的醫生建議每月自查一次。
睪丸變大
或縮小都要引起注意, 睪丸腫脹或者有腫塊以及出現墜、 脹感尤其不要忽視。
一些睪丸癌的發生非常快, 早期檢查顯得尤為必要。
如果男性腋窩或者頸部等處淋巴結出現腫塊或者腫脹, 需要檢查相關組織以確定原因, 如果沒有感染, 就需要做活組織檢查排除癌癥。
癌癥引起的發熱往往是由于癌癥發生了 擴散, 浸潤到其他部位。
發熱也有可能是由血癌、 淋巴瘤、 白血病引起。
短期內不明原因地體重下降了 10%, 就需要及時查明原因。
這有可能是癌癥的一個信號。
腹部疼痛且抑郁者需要及時進行檢查。
抑郁和胰腺癌的發生之間存在著密切關系。
腹痛伴有黃疸、 大便顏色改變, 經常是灰色便要注意。
可進行胸部 X線檢查、 CT 掃描、 MRI 和其他檢查。
疲勞也可能是癌癥生長引起的。
白血病、 結腸癌、 胃癌早期都可能會出現疲勞的癥狀。
男性如果發生乳房部的組織積聚, 需要及時讓醫生檢查。
皮膚凹陷或褶皺; 乳頭凹陷;乳頭或者乳房部皮膚發紅或呈鱗片狀; 乳頭溢液。
使用乳房X 線照片、 活組織檢查或其他檢查以得到正確的診斷。
吞咽困難可能是消化道癌癥如食管癌的一個信號。
通過詢問病史和進行胸部 X 線, 甚至內窺鏡對食道和胃部進行檢查。
出現可導致皮膚癌的痣、 皮膚色素沉著都應該引起警惕,皮膚的突然異常出血也需要注意。
身體的某一部位發生以前從沒出現的出血, 咳血、 便血、 尿血, 需要盡快看醫生。
發
生便血除了 可能是痔瘡外, 結腸癌也會導致便血。
隨著年齡的增加, 男性出現尿頻、 尿急越來越嚴重, 就需要確定是否發生前列腺增生。
通過血液中前列腺特異性抗原檢測可排除前列腺發生癌癥的可能。
如果前列腺發生異常, 而且前列腺特異性抗原水平升高, 就需要進行活組織檢查。
口腔、 舌頭白斑可能是黏膜白斑病, 容易誘發口腔癌。尤其是老年男性, 當發生嚴重消化不良時可能是心臟疾病,持續性的消化不良可能是食道、 咽喉、 胃部等發生癌癥的信號, 是生命遇到嚴重威脅的預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