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俱杯规则-虎牙直播-比利亚vs西班牙人-德国杯|www.cnyhmy.com

2022年度24節氣之大暑來歷及民間風俗

時間:2022-09-01 08:50:02 來源:網友投稿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24節氣之大暑來歷及民間風俗,供大家參考。

2022年度24節氣之大暑來歷及民間風俗

大暑正值中伏前后,這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在很多地區,經常會出現攝氏40度的高溫天氣,在這酷熱難耐的季節,防暑降溫工作不容忽視。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2022年24節氣之大暑的來歷及民間風俗,歡迎閱讀!

大暑的由來

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氣,也是干支歷未月的下半月;到達時間在公歷每年的7月22日至24日之間,太陽到達黃經120°時。但在農歷上的具體日期每年并不固定,此因農歷是陰陽歷。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中,解見小暑”。《通緯·孝經援神契》:“小暑后十五日斗指未為大暑,六月中。小大者,就極熱之中,分為大小,初后為小,望后為大也。”

這時正值中伏前后,中國大部分地區為一年最熱時期,也是喜熱作物生長速度最快的時期。

我國古代將大暑分為三候:“一候腐草為螢;二候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世上螢火蟲約有二千多種,分水生與陸生兩種,陸生的螢火蟲產卵于枯草上,大暑時,螢火蟲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認為螢火蟲是腐草變成的;第二候是說天氣開始變得悶熱,土地也很潮濕;第三候是說時常有大的雷雨會出現,這大雨使暑濕減弱,天氣開始向立秋過渡。

大暑節氣養生妙招

一、保持良好心境

“心靜自然涼”,心態宜清靜,越是天熱越要“心靜”,采用心理納涼法調整情緒,想象自己處于大自然之中,綠樹婆娑、飛泉漱玉,使你心曠神怡、心平氣和,避免不良誘因刺激。

二、調整起居

保證充足的睡眠,勞逸結合,最好每天中午午睡0.5—1小時,因睡眠與情緒和免疫力密切相關,睡眠不足則抵抗力差,容易患病。

三、藥食同源

1、薏米小豆粥:原料:薏米20克,赤小豆30克,大米100克,水適量。制法:將薏米、赤小豆用冷水浸泡2小時,大米洗凈,加入適量的水,同煮成粥。功效與主治:具有健脾滲濕、清熱消暑的功效,適用于長夏體倦困重、食欲不振者食用。

2、橘皮茶:原料:橘皮10克(鮮皮加倍),冰糖適量,用開水浸泡后代茶飲。功效與主治:具有理氣開胃、燥濕化痰的功效,適用于暑濕所致的脘腹脹滿、飲食無味者食用。

四、注意飲食調養

1、及時補充水分,同時還應常吃一些益氣養陰的食品以增強體質,使濕熱之邪無隙可乘。但所選食物一定要清淡,不可過于滋膩,否則極易礙胃,導致消化不良。如山藥、大棗、海參、雞蛋、牛奶、蜂蜜、蓮藕、木耳、甲魚、豆漿等都是進補佳品。

2、補充蛋白質。大暑氣溫較高,人體新陳代謝增快,能量消耗大,因此蛋白質的供應必須酌量增加,每日攝入量應在100——120克為宜。植物蛋白可以從豆制品中獲得,動物蛋白除了奶制品外,還應適當吃點肉。夏季的肉食以雞肉、鴨肉、瘦豬肉、鴿肉等平性或涼性的肉制品為首選。

溫馨提示:大暑節氣中鍛煉中或鍛煉后應該補充足夠的水分,如果鍛煉者出現頭痛、嘔吐、眩暈、視覺模糊、虛弱、出汗過多或無汗等癥狀時,應立即停止鍛煉或去醫院檢查。

大暑時節的習俗

一、廣東大暑吃“仙草”

廣東很多地方在大暑時節有“吃仙草”的習俗。仙草又名涼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屬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藥食兩用植物資源。由于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譽為“仙草”。莖葉曬干后可以做成燒仙草,廣東一帶叫涼粉,是一種消暑的甜品。

燒仙草本身也可入藥。民諺: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會老。燒仙草是臺灣著名的小吃之一,有冷、熱兩種吃法。燒仙草的外觀和口味均類似粵港澳地區流行的另一種小吃龜苓膏,也同樣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但這款食品孕婦忌吃。

大暑是什么季節的節氣

是屬于夏天的節氣,排行整個季節的第六個次序,緊隨小暑之后。俗語說:大暑小暑,上蒸下煮。描繪的就是這樣的氣候現象,類似一個漸變的過程,到了大暑氣溫達到最高,屬于中伏階段,日照很長,接收的熱量也最多,由于冷暖氣流交匯的天氣頻繁,又形成了多暴雨的情況,因此有“桑拿天”的比喻,讓人們體感十分悶熱潮濕。

推薦訪問:大暑 節氣 來歷 24節氣之大暑來歷及民間風俗 2022年24節氣之大暑的來歷及民間風俗 24節氣大暑的由來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