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俱杯规则-虎牙直播-比利亚vs西班牙人-德国杯|www.cnyhmy.com

基于生態效率的深圳市交通環境與經濟效益分析

時間:2022-10-19 15:35:03 來源:網友投稿

摘要 生態效率同時考慮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是將可持續發展的宏觀目標融入交通管理中的有效工具。本文選用交通經濟產出和交通生態足跡作為生態效率的指標,對深圳市交通運輸業各階段生態效率進行詳細分析。評價結果有效地揭示了交通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的真實狀態和 特點,進而為城市可持續發展提供科學的依據。研究結果表明:深圳交通環境壓力逐年增加,目前仍低于交通經濟效益的增速,交通生態效率總體在提高,增速呈下降趨勢。交通經濟增長是拉動交通生態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應注重加強交通建設和投資,更好發揮交通對經濟增長的帶動作用。化石燃料及其燃燒排放的大氣污染是制約深圳市交通生態效率的主要因素。小汽車及重型柴油車相對于各種交通工具所產生的環境壓力最大,對政策反應也最為敏感。因此,增加綠色交通方式的投入,并輔之以交通需求管理等手段,是深圳交通生態效率提 高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 生態效率;生態足跡; 可持續交通

中圖分類號 F062.9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2-2104(2010)03-0155-07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0.03.028

如何將交通能源使用帶來的經濟和環境影響作為能源效率評價的重要因子,建立最客觀、最容易操作的評價體系,是當前可持續交通領域研究的核心問題[1]。生態效率是測度經濟活動利用自然資源和服務水平的有效方法,該方法由于強調環境效益和經濟價值的統一,表達直觀、方法綜合且操作性強,近年來已在區域可持續發展、產業結構調整、旅游等領域取得不少應用性研究成果[2-4]。交通生態效率(Transportat ion Ecoefficiency,TE)在國內外汽車共享服務、交通清潔能源使用等領域也有一 些初步的研究[5-8]。但現有交通生態效率計算的是單位產出的交通工具終端能源使用效率[9,10],涉及交通活動形成的各種污染物對自然生態環境影響的研究成果尚不多見。

本文基于生態效率的理論和方法,結合交通運輸業的資源消耗特征和主要污染物的環境影響,引入生態足跡方法對交通環境指標進行優化。以深圳市為例,探討交通經濟發展對資源消耗及環境產生的影響,旨在為交通領域的可持續發展量化研究提供新的視角和方法,也可為城市交通發展規劃等相關決策提供一定參考。

1 交通生態效率的計算方法

生態效率(Ecoefficiency Indicator,EI)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價值量與資源環境消耗的實物量的比值[11](公式(1))。根據公式(1),交通生態效率指標地選取應涵蓋交通工具和交通設施生命周期內所有經濟價值、資源消耗和廢物排放,但因計算目標的差異及環境影響指標比較復雜,目前還沒有統一的計算方法[12]。因此,一般選取生態效率核算指標時,在交通運輸業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方面主要考慮交通建設投資所產生的直接經濟效益,以交通經濟總產出(TGDP)表示,不涵蓋環境外部性影響的經濟成本。交通環境影響指標方面主要考慮將自然作為資源來源和污染物的排放池,確定交通運輸活動中自身消費的不可再生資源及其所產生的污染物數量。由于各種類型的環境影響無法直接疊加,在集成之前需要對不同類型的環境影響賦予相應權重,但是賦權方法尚未達成共識[2]。

生態效率=經濟社會發展(價值量)資源環境消耗(實物量)(1)

生態足跡方法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發展起來的以土地為度量單位的環境影響評估方法,該方法選用了吸收燃燒化石燃料排放的CO2所需的生產性土地面積和建設用地面積,但很少關注同時排放的也有重 要環境影響的氮氧化物、可吸入顆粒物等[13,14]。事實上,交通運輸業的快速發展 引起的大氣污染已經成為北京、深圳等城市的首要污染物[15]。本文認為污染生態 足跡不可忽視,參照優化的生態足跡模型將污染物進行合理轉化納入核算帳戶[16],交通生態足跡的計算公式如下:

TEF=eF1×(A1+A3)+eF2×A2(2)

式中:TEF為總的交通生態足跡,是交通運輸活動的能源用地、交通建設用地和污染物消納的生態生產性土地的總和[17,18]。A1是能源消耗用地生態足跡,計算提供化石燃料替代物甲醇和乙醇所占用的土地面積[19];A2是交通建設用地生態足跡,包括鐵路、公路、農村道路、車站、機場、港口、碼頭等占用面積的總和;A3是交通污染消納用地生態足跡,計算單位公頃林地的污染吸納能力,將包括機動車尾氣型污染[20]、船舶大氣污染[21]、飛機排放及機場大氣污染物[22,23]消納部分轉換為化石燃料用地的生態足跡占用[16];eF1為化石燃料地等價因子;eF2交通建設用地等價因子。為了分析交通能源消耗與交通污染環境影響程度的差異,本文將能源消耗用地核算的化石燃料用地A1與污染核算的化石燃料用地A3分開計算和討論。

丁?宇等:基于生態效率的深圳市交通環境與經濟效益分析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 2010年 第3期2 深圳市交通生態效率的計算

深圳市位于珠江三角洲東南部,作為連接粵港兩地的重要樞紐通道,在完善高速公 路網絡、機場和港口建設方面發展迅速。隨著城市化快速發展交通需求增長迅猛,交通發展面臨著能 源短缺、土地資源的限制、灰霾污染等挑戰。本文在理論分析的基礎上,選取2000-2006年深圳市交通運輸業相關數據,對相應年份的交通生態效率進行實證分析。

2.1 數據來源及選取

本文所研究的交通工具以交通局統計為準,包括船舶、飛機、汽油轎車、輕型汽油車、中型汽油車、重型汽油車、柴油轎車、輕型柴油車、重型柴油車和摩托車。深圳市交通生態效率計算所需要數據分為3類:①基礎數據。包括交通經濟產出水平、交通基本建設投資及更新改造投資、能源消耗總量及構成、交通建設用地總量、城市道路建設面積、飛機起降架次、各類道路交通工具運營里程及保有量等,這些數據來源于深圳市城市統計年鑒及交通發展年度報告。②標準數據。包括各種交通工具污染排放因子、均衡因子、世界單位化石燃料燃燒生產土地面積的平均發熱量等,數據來源于相關研究文獻。③調查數據。包括出行方式、跨 境交通等。如調查資料數據與年鑒有誤差,以年鑒為準;年鑒上沒有的數據,采用相關調查數據估算[24]。

2.2 交通污染物及污染排放因子的選取

污染物選取遵循以下原則:1)所選取污染物的排放量及其影響要遠超過未選取的污染物項目;2)所選取的污染物項目之間在形成機理和污染影響上不存在明顯重疊性;3)所選污染物為常見污染物且核算數據容易獲得;4)所選污染物有較成熟的處理方式和比較系統的研究成果[16]。

根據深圳市交通污染評價研究,選取目前深圳最主要的污染類型——灰霾污染(Haze),污染物主要來源是船舶和飛機產生的NOx和CO,機動車尾氣產生的PM10 ,NOx,THC和CO[25]??紤]到污染排放足跡的假設、指標的科學性,污染物排放因子數據來自實驗室監測或相關文獻[20-23, 25-28](見表1)。

2.3 結果與分析

在上述理論分析的基礎上,計算所得2000-2006年深圳市交通生態效率結果見表2

2.3.1 交通生態效率的變化趨勢

表2結果顯示,交通生態效率總體呈上升趨勢,由2000年至2006年上升了近2倍,上升幅度呈現波動的趨勢,2000-2004年、2005-2006年增長速度經歷了先上升后下降的變化(如圖1)。這主要是由于不同階段經濟價

推薦訪問:深圳市 效率 生態 環境 交通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