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俱杯规则-虎牙直播-比利亚vs西班牙人-德国杯|www.cnyhmy.com

聯合國機制的挑戰與機遇

時間:2022-10-20 13:00:04 來源:網友投稿

[摘要]聯合國第59屆大會是聯合國機制形成60年和聯合國千年首腦會議5周年前夕的一次大會,具有特殊的歷史意義。大會討論的最核心議題是以安理會擴大為主要內容的聯合國改革問題。中國在聯合國改革問題上的原則和立場對于推動大會進程以及影響聯合國改革的方向起到了積極的建設性的作用。

[關鍵詞]聯合國機制;聯合國第59屆大會

[中圖分類號]D5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7-1962(2004)23-0034-02

2004年9月14日,舉世矚目的聯合國第59屆大會在紐約聯合國總部開幕。

這次大會討論形成了三大焦點,即聯合國改革、千年發展目標的落實以及多邊主義。在這三大焦點問題中,有關安理會改革,特別是由哪些國家擔任擴大后的安理會新常任理事國的問題又成為重中之重。本文將就59屆聯大上聯合國改革的情況及中國的有關原則和立場作一分析。

一、安理會擴大步履維艱

聯合國改革從冷戰結束后的1992年就開始醞釀,至今已歷10余載。1993年,第48屆聯大決定成立安理會改革專門工作組。1997年3月,第51屆聯大**拉扎利以安理會改革工作組**身份提出安理會改革一攬子方案。近年來,每一屆聯大會議都對安理會的改革問題進行討論,但因為安理會擴大規模、增加常任理事國和否決權等問題涉及各方利益,各類改革方案分歧都很大,難以取得廣泛共識,改革迄今未取得實質進展。

這屆聯合國大會反映出聯合國改革的緊迫性。盡管安理會擴大已成與會國的共識,但安理會如何擴大則無法避免地再次成為爭論的焦點。目前共有8個國家在聯大論壇上“報名”參加新常任理事國角逐。呼聲最高的德國、日本、印度和巴西。安理會改革所涉及的是維護全球價值觀的原則問題,它直接關系到各國的根本利益。由于不同國家在改革中所處的位置不同,對于上述幾國要求加入安理會的呼吁所持態度也不盡相同甚至大相徑庭。首先,各國在是否擴大常任理事國席位這一問題上的分歧短期內難以調和,意大利、西班牙、墨西哥、加拿大、巴基斯坦和韓國等反對安理會擴大,理由是擴大常任理事國席位非但不能解決提高能力和改善代表性問題,反而會造成新的問題。這些國家還開始了在國家領導人一級協調立場。此外,五大常任理事國在這一問題上的立場也不一致。其次,即便各國最終能夠在擴大常任理事國席位問題上達成一致,在擴大多少以及誰最有資格成為新的常任理事國的問題上,仍然會爭吵不休。在各方觀點尚無法達成一致的情況下,安理會的改革不能簡單武斷,否則將適得其反。因此,總體上講安理會改革離取得實質性進展尚有距離,不能操之過急。

二、落實“千年發展目標”任重道遠

聯合國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給人的印象是重維和、輕發展,但聯合國為21世紀設計的“千年發展目標”則修正了這一偏差。千年發展目標不僅反映出聯合國重視發展問題,而且其設立的八個具體目標極具現實意義,深為國際社會關注和認可。明年是聯合國千年首腦會議5周年,聯合國將舉行對實現《千年宣言》目標成果的總結和檢驗會議。因此,在這屆聯大上,關于如何實現《千年宣言》目標的討論十分熱烈,消除貧困等千年發展目標成為世界共識,也成為會議的三大焦點問題之一。會上除繼續審查千年發展目標的落實情況外,各國代表都呼吁要加大努力,促使各項目標早日實現。但是,在如何確保千年首腦會議確立的發展目標如期實現等方面,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仍存在不小的分歧。絕大多數國家對落實千年發展目標進展遲緩感到憂慮,因為促進發展面臨的最大困難是資金籌措,這一問題至今沒有得到很好解決。多數國家認為,國際社會應在促進發展方面增加投入,為此發達國家還應積極幫助最不發達國家擺脫貧困。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在59屆聯大的一般性辯論上發言指出:在繼續促進發展合作的同時,國際社會應以消除貧困目標為核心,在實現官方發展援助目標等已有籌資方式的基礎上,積極研究有助于籌措額外發展資金的新倡議和新方案,并逐步加以落實,以幫助發展中國家解決資金等執行手段問題。同時,應充分重視貿易在促進發展方面的巨大作用,推動多哈發展議程早日順利結束,并促進最終達成一個平衡的、符合多哈精神的、有利于發展的協議。發展中國家應通過自身努力和相互間的合作增強競爭力,努力改變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不利地位。發達國家也應承擔起義務和責任,積極促進全球經濟增長,并在市場、資金、官方發展援助、技術、減免債務等方面對發展中國家予以更多支持,切實幫助它們擺脫困境。中國還呼吁進一步加強聯合國在發展領域的核心領導作用;呼吁國際社會應積極利用明年聯大高級別全會的有利時機,全面審議千年發展目標的執行情況,進一步動員各方政治意愿,將承諾轉化為行動,以加強對全球化的管理,促進在發展問題上取得突破性進展,推動在全球實現消除貧困和共同發展的目標。最后建議聯合國建立一個公平、合理的千年發展目標進展評估框架,既評估各國國內取得的進展,又監督和評估國際合作和發展援助承諾的落實情況。

三、中國對聯合國改革的立場和原則

中國明確支持安理會進行適當和必要的改革,并以積極務實的態度參加了有關討論。中國曾一再表示,改革的目的應是使安理會更好地履行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的職責。中國支持安理會改進工作方法,提高工作透明度,同時確保安理會的工作效率和權威;強調各方應進行深入討論,循序漸進,逐步尋求一致。中國外長李肇星在59屆聯大一般性辯論的發言中表示:“世界殷切期待一個充滿生機與活力的聯合國。中國支持聯合國進行必要、合理的改革。改革的目的是加強聯合國在國際事務中的主導作用,提高應對新威脅和新挑戰的能力,更好地反映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共同呼聲和需要。中國贊成擴大安理會,主張優先增加發展中國家的代表性。中國支持‘威脅、挑戰與變革’高級別名人小組工作,期待著小組于年底提出報告,供會員國審議。”

關于聯合國改革的核心問題即安理會的擴大一事,早在第59屆聯合國大會召開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孔泉在例行記者會上就表明了中國的立場和原則:第一,隨著形勢的變化,安理會應該進行必要的改革;第二,安理會的改革要優先考慮擴大發展中國家的代表性。因為在當今世界中,發展中國家的影響在日益擴大,但在安理會中,這種變化沒有得到充分的體現;第三,安理會改革是一個重大問題,需要各方達成共識。堅持上述原則立場并使之真正能發揮作用是我們把握好聯合國改革方向的一個重要手段和途徑。

在有關聯合國改革的側重點上,不同國家的主張亦有所不同。中國以及其他很多發展中國家主張把發展問題作為改革的重點,主張改革應有助于維護《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美國和其他一些西方國家則側重于反恐和防擴散。

此外,中國代表在59屆聯大上也再次表明了中國在臺灣問題上的立場和決心。第59屆聯大于2004年9月15日宣布了總務委員會的決定:不將乍得等極少數國家提出的所謂“2300萬臺灣人民在聯合國代表權問題”提案列入本屆聯大議程,從而再次挫敗了臺灣當局分裂祖國的圖謀。這也是臺灣當局在聯合國制造“兩個中國”、“一中一臺”的企圖連續第12次遭到挫敗。正如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王光亞在59屆聯大總務委員會會議上發表講話中指出的:極少數國家今年再次提出所謂臺灣“參與”聯合國問題,這是對中國內政的粗暴干涉。這些國家的行徑完全違背了《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原則和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也是對國際社會普遍承認的一個中國原則的公然挑釁。中國在聯合國的代表權問題早已在政治、法律和程序上得到了徹底解決。1971年,第26屆聯大以壓倒多數通過的第2758號決議,明確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代表是中國在聯合國組織的惟一合法代表。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國在聯合國的代表權自然包括臺灣在內。所謂臺灣“在聯合國的代表權”問題是根本不存在的。從1993年以來,歷屆聯大總務委員會都明確拒絕將所謂臺灣“參與”聯合國問題列入大會議程,這充分表明了廣大會員國維護《聯合國憲章》和聯大第2758號決議的決心,也說明臺灣當局借”參與”聯合國分裂中國的行徑是不得人心、絕不可能得逞的。

(作者單位:北京師范大學法律系)

推薦訪問:聯合國 機遇 機制 挑戰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