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大學生群體是當今社會的一大特殊群體,大學生上網已經成為大學生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行為,其目的多種多樣,并且也暴露出許多的問題,那么采取多種措施去解決大學生上網的不當行為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 大學生 網絡 預防措施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0前言
現代大學生的網絡行為非常普遍,面對如此普遍的網絡現象,我們不禁要問,現在的大學生在網絡上到底在做些什么?他們的網絡行為有些什么特點?而日益發達的網絡又帶給大學生哪些不良的影響?而又該如何采取措施去預防這些現象?等問題。本文在閱讀大量文獻的基礎上對當代大學生上網特點、上網目的、不良的網絡行為以及如何采取預防措施進行了系統的歸納和總結,以期能為教育者提供相應的借鑒和指導。
1大學生上網的目的
調查顯示,大學生上網的主要目的集中在:獲取信息,看動漫、電影,下載音樂,學習或工作,通訊或聯絡,聊天或交友,玩網絡游戲等方面。在調查的479份數據中,有374 人上網目的是獲取信息,占被測大學生總數的 72.4%;有 319 人主要目的是看電影、下載音樂,占 66.6%;而學習或工作卻排在第三位,通訊或聯絡排在第四位,聊天或交友排最后。有15%的大學生把網絡游戲列為主要目的之一;163 人把大部分上網時間花費在查資料上,占所有大學生的34%; 155 人把時間花費在聊天或博客上,占 32%;111人把大部分時間花費在下載、看電影和連續劇上,占23.2%; 68人花費最多的時間是看新聞,占 14.2%。僅有44 人在網絡游戲上花費時間最多,占 9%。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大學生使用網絡的主要目的還是用于獲得信息,這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積極性。
2大學生上網行為特點分析
2.1互聯網已經成為大學生學習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
隨著計算機的普及,大多數學生都能夠輕松地接觸到網絡,而一般家庭中大都擁有計算機,而學校的多媒體教學、計算機教學更是不在話下,而如今大學生擁有個人私人電腦更是普遍,因此大學生的日常生活多數是在電腦上度過的。調查研究發現,大學生平均每周上網時間為1—5小時的為69.1%,94.7%的大學生選擇在周末、平時無課時上網,60%的大學生平均每月上網費用占生活費用的3—10%,87%的大學生認為網絡對生活重要或比較重要。由此可見,大學生無論在時間、地點還是網費上所占比率都是居高不下的。
2.2大學生存在不良的網絡行為
網絡在大學生的學習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不僅為大學生提供信息支持,也娛樂了他們的身心。然而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沉迷網絡,把大量的時間花費在非學習活動上,網絡游戲、聊天交友、電影電視是他們經常進行的網上活動。有調查數據顯示,許多大學生每周上網達到20個小時以上,而有很大一部分學生幾乎每晚都上網。其次,大學生在進行網上搜索時經常會登錄不良網站,諸如暴力色情網站,這對于處于人生觀形成時期的大學生是非常有害的。
3大學生網絡行為存在的問題
3.1大學生上網過多引起網絡成癮
網絡為大學生的學習生活提供了便利,但同時也讓很大一部分大學生沉迷于網絡,其中大部分網絡成癮學生主要沉迷于網絡游戲、上網聊天,甚至有些大學生還通過網絡的方式進行某種金錢交易活動,而還有部分大學生還在虛擬世界中進行“網戀”活動,試圖通過虛擬網絡滿足需求。當代大學生的網絡成癮問題是社會正在關注的一大重要問題,也是教育者應該投入精力去處理的大事。
3.2大學生網絡道德意識下降
由于網絡世界呈現出來的可匿性特點,許多大學生在互聯網上進行活動時表現出許多缺乏人情味的行為。在網絡中有一些大學生填寫不誠實信息,使用不文明的網絡語言,以及瀏覽不良網站等,他們從中尋找刺激和樂趣。有些大學生還通過網絡對他人進行網絡言語攻擊,在網絡中欺負現實中與自己關系不良的他人,從而達到打擊報復的目的。大學生雖然已經是成年人,但他們自我的控制能力還較為欠缺,在上網過程中還是存在非常多有失道德水準的行為,因而應該加以重視。
3.3大學生上網過多導致人際關系受阻
現在許多大學生傾向于在網絡上發泄自己的不良情緒,以排解憂患。而當他們回到現實生活中的時候,發現許多地方不如意,但是又沒有傾訴的地方,這種心理落差會給大學生的人際交往帶來非常大的影響。同時,他們把過多時間花費在網絡上而忽視了人與人之間面對面的交流和溝通,因此導致人際能力日益低下,從而導致現實友情淡化。所以,過多的上網會導致大學生在現實生活中失去朋友,人際受阻。
4大學生網絡不當行為的預防措施
4.1開展網絡心理輔導教育,堅持預防為主
大學階段是大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時期,為了避免大學生沉迷于網絡,應該開展針對大學生健康上網的教育課程,讓他們了解到網絡的特殊性以及如何正確看待和使用網絡。此外,新生對未知的生活充滿期待,很容易受到網絡的制約而迷失方向,因此正確的網絡引導教育應該是讓大學生認識到大學時光的寶貴,如何在大學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而網絡只是獲取知識的一個途徑。
4.2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給大學生創造更多展示自我的機會
在現實生活中,有一大部分學生是被忽視的,他們往往處于劣勢,每當遇到挫折時就會產生自卑感,心理壓力非常大。因此,面對這種情況,學校應該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生活,讓擁有各種特長的學生都能參與到文體活動中來,給大學生提供充分展示自我的機會,以此來轉移他們對網絡的關注。
4.3注重網絡監管和先進網絡文化的建設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網絡上隨時都會存在大量的垃圾信息,包括黃色信息、詐騙信息等等,這些不良信息沖擊著大學生,直接導致他們道德底線的下降。因此,面對此種現象,網絡監管部門應該制定制度,落實相關措施,有效地凈化網絡環境,切實保護網民的安全。
參考文獻
[1] 王仕勇.大學生網絡行為特征及成因[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04(25).
[2] 肖明月.當代大學生上網問題分析及引導策略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