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俱杯规则-虎牙直播-比利亚vs西班牙人-德国杯|www.cnyhmy.com

當代小學思想品德教育現狀及思考

時間:2022-10-21 09:10:05 來源:網友投稿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網絡技術、移動技術的盛行,海量的信息、資源的共享、個性化的內容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小學生學習、生活和品格的形成,給小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也帶來了嚴峻挑戰。在信息化環境下,做好小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已經成為了當今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不容忽視的問題。

【關鍵詞】小學生 信息化 思想品德教育

一、我國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現狀

小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的開端,是教育的初級階段,也是教育的關鍵所在。這個時候的學生正是吸收來自外界各種各樣新鮮的食物、知識以及文化,對兒童的這個階段教育必須高度重視。目前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現狀如下:

(一)當今小學生思想道德的主流

根據實際調查研究表明,當今小學生思想道德的主流思想還是以熱愛祖國、尊敬師長、遵守公德、助人為樂等傳統的中華美德思想為主流的。同時,不同于上一代人,他們也具有強烈的獨立意識,不崇拜權威,不以為順從,不循規蹈矩。思想觀念上,成才、平等、競爭是當代小學生的主導觀念。隨著社會進步和人們文化素質的提高,小學生更加注意提高道德水準。他們的道德觀與社會的期待和要求高度一致,同時又以實際行動賦予道德一些時代的新觀念、新準則。

(二)面臨的新問題及原因

盡管小學思想道德的主流意識中絕大部分是對民族傳統美德文化的傳承,但是隨著社會的進步、文化的發展,部分學生存在道德認知和道德行為脫節。雖然他們對責任、平等、公正、自理、紀律等基本道德規范都很認同,道德的認知水平很高,但自律性不夠強,功利性日趨明顯,道德困惑與沖突加劇,從而導致道德認知和行為有所脫節,甚至出現一些道德逆反行為。理想信念單薄,精神上出現世俗化,行為上呈現功利性。

二、有效實施和改進中小學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徑

“百育德為先”,中小學思想品德教育至關重要。毫無疑問,近年來,我們的基礎教育取得了長足發展和進步,為我國國民素質的提高和市場經濟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是,我們很不樂意而又必須清醒地看到,我們的國民道德卻出現了諸多的不和諧甚至滑坡的現象:一些人極端利己主義思想有所抬頭,見利忘義的事情時有發生;部分公民文明禮貌的習慣養成不佳,不文明現象隨處可見;一部分人思想價值體系混亂,在社會轉型時期不知何由于去何從。成人都是由娃娃成長起來的,而中小學正是一個人思想道德形成的關鍵時期,切實加強中小學德育工作,提高中小學德育工作的時效性和針對性,成為當前中小學教育工作中的一件迫在眉睫的任務。

(一)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著名教育學家葉圣陶說:“教是為了不教。”如果就德育而言,就應是“管為了不管”,應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行習慣,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首先,應引導學生全面準確地認識自己,自我定位。“知恥而后勇”,既要發現自己的優點,又要看到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從而調動對自己性格再塑的自覺性,提高對自己情感的控制能力。其次,引導學生實現自我教育。在認識到自己的優缺點之后,關鍵是實踐,要落實到行動上。教師要注意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影響學生。將學生表現好的典型樹為榜樣,使學生認識、發展和完善自己,真正成為自尊、自強、自律、自立的人。

(二)激發興趣,調節情感,深入研究授課藝術

興趣是學好任何一門課的前提條件,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就要講究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藝術。須知思想品德課和其他以傳授知識為主的課不同,思想品德課所講授的道德知識是一種公私合營和橋梁,而不是目的。目的是通過知識的啟迪而使學生發自內心地接受你所講的觀點,從而改變其觀念,影響其行為。思想品德課這一特點,要求我們更要講究講課的藝術,不僅道德觀點要講懂,還必須有感染力,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以情感人,以形動人,以理服人,才能達到教育目的。

(三)改革評價機制,促進德育觀念的轉變

要真正使中小學德育取得實效,還是得從根本上改變目前中小學德育中唯分數論的狀況,切實實施素質教育。當然,德育素質教育并不是反對考試。而是要求教師轉變德育觀念,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采用探究性的方法,提高學生學習的效果。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讓學生從學科或生活的問題出發,通過形式多樣的探究活動,歷經探索過程,獲得理智的情感體驗,積累知識和學習方法。具體表現為:在教師的指導下,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進行假設,收集資料,進行分析,解決問題。實質上是實驗,操作,調查,信息搜集與處理,表達與交流等探索活動,是學生獲得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情感與態度,形成價值觀與人生觀的過程。

(四)強化少先隊活動陣地,重視先進榜樣的作用,促進學生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

學生良好的道德行為和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并非是一朝一夕能奏效的,如果說思想品德課是知情教學的重要途徑,那么班隊活動是知、情、意、行統一的最好方式。因為學生思想品德素質是活動中表現出來的,而班隊活動往往包括著勞動、學習、文娛、體育等內容。教師有效地組織好這類活動,可以促進學生知、情、意、行的發展,提高學生的自治自理能力。

(五)優化德育活動

長期以來,小學的德育活動政治氛圍過濃,成人傾向過重,以致活動中苛求明理,導行過急、過廣,而激情過程明顯不足,這就使得這些活動難以在學生腦海中留下痕跡,造成了很多德育中的短期行為。因此,要對德育活動提出兩個根本要求:把活動權交給學生,活動要讓孩子們留下終身難忘的美好回憶。

(六)追求德育個性,德育要以校為本,要培養具有學校特點的學生

就學校德育而言,要堅持以校為本,即根據學校實際應用有學校特色的育人之法培養有學校特色的學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落實德育、取得實效。只有這樣才能造就出多姿多彩的而非千人一面的學生。

三、總結

思想品德教育是人由自然向社會過度的主要時期,是學習掌握社會規范的基礎階段。學校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是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的奠基工程,它貫穿于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全過程和學生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因而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尤為重要。

小學生德育工作是一項長期性、系統性的工作,需要學校、家庭、社會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最大的成效。我們作為小學教師和德育工作者,應必須繼續堅持以德育為首、以人為本的原則,從小學生的實際出發,重視正面教育及德育的實效性,立足潛移默化的影響,不斷開創德育工作新局面。

推薦訪問:思想品德 現狀及 當代 思考 小學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