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的能力。在該過程中,學生是主體,教師起到了引導和輔助的作用。面對問題,學生通過文獻查閱,小組討論,掌握和理解相對復雜的數學理論。在此過程中學生將有極大的獲得感和成就感。實現了從傳統的灌輸式講授到學生自主學習的轉變。PBL教學法將極大的改變原本沉悶的課堂環境,讓學生成為主體后,極大的提高了學生在課堂的參與度。
缺點:PBL教學法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要求較高。這對長期接受應試教育的同學來說,需要一定時間的適應。學生間的合作性有待提高,往往會陷入一些學生單打獨斗,另一些學生找不到任務的尷尬局面。教師較難把握PBL教學過程中的參與度。
參考文獻:
[1]黃斯珉,鐘文鋒,楊敏林.PBL教學方法在《熱工測試技術》教學中的應用探索[J].東莞理工學院學報,2013,20(5):116-119.
[2]羅群,趙平,楊皖君,等.PBL教學法在高等數學中的分析研究[J].中國西部科技,2009,8(20):68-69.
[3]秦海宏,葛偉,孫雪潔.PBL教學法在實驗教學中對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3,30(6):121-123.
[4]劉璐,古繼寶.PBL教學方法的理論與實踐探討[J].教育與現代化,2004,2(1):40-44.
[5]張建偉.基于問題式學習[J].教育研究與實驗,2000,12(3):18-31.
作者簡介:朱銘旋,江蘇南通人,講師,博士,研究方向為偏微分方程;潘娜娜,安徽新華學院通識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