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俱杯规则-虎牙直播-比利亚vs西班牙人-德国杯|www.cnyhmy.com

我國赫哲族民間傳統體育文化基本特征研究

時間:2022-10-23 16:10:02 來源:網友投稿

摘要:通過文獻資料法、調查訪問法、實地觀察法對我國東北地區赫哲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基本特征進行了研究和考證。發現赫哲少數民族體育的形成與生產方式、軍事、民俗、文化崇拜及文化生活密切相關;以透視的角度由表及里的發掘出赫哲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所具有的多元性、交融性與涵攝性三個不同層次的文化的基本特征。

關鍵詞:赫哲族 傳統體育 文化基本特征

My Hezhen folk culture and the funda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sports

Zhao Delong Cui Xiaoliang Cui Xinghe et al.

Abstract:The documents and materials,study visits,field observation of the northeast China Hezhen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ethnic sports have been studied and verified.Found that minority sports Hezhen formation and mode of production,military,customs,culture,worship and cultural life is closely related;in perspective point of view outside to the inside of the dig out Hezhen possess traditional sports of ethnic minority diversity,blending sex and Han Photo of three different levels of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ulture.

Keywords:Hezhen Traditional sports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cultute

【中圖分類號】G80【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646(2009)09-0140-02

東北地區少數民族族群大、人口密集、文化背景相接近,這種社會、經濟、文化因素間的不斷撞擊、交匯與媾合鍛造出了極具民族風情的東北地區赫哲族傳統體育文化。長期以來的封閉狀態使東北地區赫哲族傳統體育文化形成了其獨特的民族個性,然而也因此遠落后于現代文化的潮流。在經濟、交通等各個方面都得到大幅度改善的今天,赫哲族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為構建科學理論框架提供素材,并為其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持續發展和保護提供新的思考。

1.研究對象和方法

1.1 研究對象。赫哲族少數民族的體育活動及有關文化現象。

1.2 研究方法。文獻資料法、調查訪問法、實地觀察法和比較法等。

2.結果與分析

2.1 赫哲族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起源。

2.1.1 源于生產勞動。狩獵與農事是少數民族生產方式中最重要的兩個內容,因而也成為少數民族體育項目最主要的反映內容。以狩獵為起源的體育項目主要圍繞著跑、跳、投、攀、射、騎等活動展開。赫哲族人民為了生存、生產和自身進步的需要,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進程中創造出獨具地域特征和漁獵特色的民間傳統體育文化。赫哲族民間流行及傳承至今的民間傳統體育游藝項目多達數十種,其中除北方民族共有的溜冰、滑雪、拉杠、射箭等項目外,還有獨具本民族特點的叉草球、摔跤,杜烈其,賽樺皮船,賽雪橇,打冰磨,擋木輪,拔大蔥,玩嘎拉哈等傳統體育項目。

2.1.2 源于古代軍事。赫哲族居于邊陲地區,地處國防要沖,更由于歷史上各統治階級間的相互斗爭和民族矛盾,致使赫哲族少數民族人民不得不拿起武器投身于戰斗。正是這樣的歷史條件使他們形成了一種尚武精神,在長期的戰斗中,赫哲族少數民族人民積累下豐富的持械或徒手格斗的經驗,并隨著社會的變遷與歷史的發展形成了各種帶有軍事體育色彩的體育項目。

2.1.3 源于民俗。赫哲族傳統體育項目中有不少是反映社會現實生活的,由民風民俗演變而成。作為漁獵民族,每個赫哲成年男子都應是優秀的獵手和漁夫。作為一名優秀的獵手和漁夫,則應熟練地掌握追蹤野獸、滑雪、劃船、射箭、叉魚、扎刺(用長矛)、打繩結、結網等技能。這些技能的形成,除了生產勞動的實踐外,通過體育項目與民間游戲加以培養訓練則是一個重要的途徑。

2.1.4 源于文化崇拜。古代少數民族的文化崇拜可根據崇拜的對象分為自然崇拜、圖騰崇拜和祖先崇拜。自然崇拜又分為天象崇拜(日月星辰)和自然物崇拜(土地、山川、河流等),而圖騰崇拜則是在自然崇拜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原始氏族社會的信仰形式。赫哲族少數民族群眾至今仍保留了一些圖騰信仰習俗。如莫日根賽,這是一種從山頂向下滑雪的游戲。每個參賽者都必須從山頂向山下滑行三次,如果每次都成功,沒有跌倒,便被稱為“莫日根”;如果跌倒一次,稱為“莫日根堪”(準英雄);如果跌倒兩次,則稱為“滑雪手”;如果三次都跌倒了,則意味著將靈魂丟在了跌倒處。失敗者需再滑行三次,從最后一次跌倒處抓起一把雪,如果成功了,沒跌倒,則意味著以找回了自己的靈魂。如果失敗者拒絕再滑行三次以找回自己的靈魂,他便被認為是沒有靈魂的懦夫。此外,“叉魚賽”、“打繩結賽”、“跳冰”、“拋繩賽”、“劃船賽”、“射箭賽”、“投標槍”、“跑獨木橋、走塔頭墩、撐桿跳高跳遠”等都是與生產勞動技能有關的體育項目與民間游戲。

2.1.5 源于文化生活。還有一些項目是為了滿足人們的文化娛樂需要而產生的,他們均帶有較強的娛樂性和趣味性,對場地要求不高,易于組織開展。如叉草球,這是赫哲族較為獨特的游戲。游戲前先用草捆好一個長約10厘米,直徑為4~5厘米的草把。兩隊間距離為25~30米,雙方力爭叉住草把向對方前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叉草把”發展成“叉草球”,加以規范化,成為一項重要的赫哲族體育項目。

2.2 東北地區赫哲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基本特征。

2.3 赫哲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多元性表層特征。

2.3.1 謳歌了民族歷史。赫哲族傳統體育以人類身體文化為表現形式,其動態變化亦步亦趨地反映著本民族從產生到發展這一完整歷史過程。許多傳統體育項目帶有鮮明的歷史特征。例如:藏族的“頂杠游戲”最初就是對征服敵人后為自己的戰士分封土地,用以決定土地多少的一種方法,傳承至今成為深為赫哲族人民所喜愛的傳統體育項目。

2.3.2 展現了民族經濟生活。自然條件與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不同造就了各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表現形式的不同,每個民族的體育項目都體現著各自生產方式的鮮明特色。如追鹿游戲這是對獵鹿活動的模仿,以訓練追蹤能力。此游戲在冬季舉行,燃起一堆篝火作為“追鹿”游戲的起點和終點,根據協議,以距離起點5-7公里遠的某處為折返點。這都與本民族的生產勞動方式有關。

2.3.3 凝聚了民族文化藝術。民族傳統體育以其獨有的,以身體文化為基征的表現形式將美麗動人的民間傳說、曲折悲壯的民族史詩,亦或是反映少數民族群眾對生活美好愿望的歌曲凝于一身。傳統體育活動常在節日聚會時進行,載歌載舞,縱情游戲,具有很強的文化娛樂性。追根溯源,其實音樂、舞蹈、戲劇、詩歌、雜技等文化藝術與體育競技原本就出于一胞,可以說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本身就是集民族文化之大成,所以今天的民族體育項目中有許多仍保留著原始藝術活動淳樸古拙的遺風。

2.3.4 強化并發展了民族宗教信仰。宗教信仰是少數民族文化的一個重要板塊,許多傳統體育項目都反映了這個內容,有的甚至直接來源于宗教活動。隨著社會文明程度和民族文化素質的提高,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中祭祀的痕跡越來越模糊,取而代之的是健身娛樂特征的逐日增強。民族宗教信仰就是這樣蘊于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之中,一方面因體育項目的不斷繼承而終得以保存和強化,另一方面則隨體育項目的不斷演變而得到修改和發展,使我們的文化本源不致因時代的變遷而終被摒棄于古代文明的廢墟中。

2.3.5 傳承了民族原始教育特征。“自有人生,便有教育”,但原始社會沒有專門的教育機構和專職教師,教育是自然形成的,其手段主要依靠言傳身教,大量進行身體模仿練習,反復進行各種蘊涵著體育萌芽的游戲。這在目前許多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中均留下了深深的痕跡。正是在這些集民俗文化、身體活動、自然常識與勞動常識于一身的實踐活動當中,年輕一代的少數民族人民掌握了生產與生活技能,而本民族文化傳統也就隨之完成了傳襲、教育的使命。現代少數民族教育雖不再以體育形式為主,但老一輩仍向青年一代傳授富有本民族文化特色的體育項目,將本民族精神與個性通過體育文化的形式一代代延續和傳承下去。

2.4 赫哲族傳統體育文化的涵攝性深層特征。赫哲族傳統體育文化作為少數民族文化、乃至于整個華夏文化的一個分支,它的文化底蘊必然來源于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而它的文化特征首先反映的也必然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基本特征。在這樣的底蘊里孕育、培植與發展起來的東北地區赫哲族傳統體育文化,其深層特征可歸納如下:

2.4.1 重德崇禮的特征。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對品德操守和行為規范有著嚴乎其嚴的要求。“重就諾,輕生命”、“赴湯蹈火,死不旋踵”、“勇無禮則亂”、“練武先練心,百藝德為首”他們的體育項目中所體現出來的對于本民族英雄的紀念與崇拜,這種種跡象都指向同一個事實,就是在以身體活動為表現形式的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中處處體現著少數民族人民對傳統道德的遵守與看重。“重德”是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深沉而凝重的一面,而“崇禮”則是古代少數民族區別于原始人類的一個重要特征。

2.4.2 民族浪漫主義特征。在東北地區少數民族幾千年的發展史料中,有一個重文輕武的過程,因而導致了其內斂、壓抑的民族個性。而赫哲族居于偏遠山區,以漁獵或農耕為社會經濟的主要形式。他們終日進行身體勞作,是以養成樸實、率真的審美觀,其文化藝術也主要通過舞蹈、游戲以及身體活動為主要特征的,直觀外露的形式來表現。可以說,能歌善舞是赫哲族的代表個性,而這種浪漫主義精神則滲透在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之中,成為其基本特征之一。民族浪漫主義特征更象是一枝奇麗的花朵,使赫哲族傳統體育文化更加豐富多彩。

3 結束語

赫哲族傳統體育文化是以東北地區獨特的地理環境、經濟狀況、社會歷史和民族文化為背景,并體現這一地區不同民族人民所共有的思想感情、智慧和意識行為的,具有濃厚民族風情的復合型文化形態。其特征不能被簡單地看作是文化累積過程中的一個個獨立認識,而應看作是以涵攝性深層特征為核心,通過文化交融性的選擇性整合,最后由多元性表層向外一步步輻射、膨脹而成的有機體。作為文化交融性和深層特征的涵攝性,是東北地區赫哲族傳統體育文化在對華夏文化的繼承基礎上又獨立發展起來的,區別于中國其他地區民族傳統文化特征的代表。通過對它的透視分析,可以為東北地區赫哲族傳統體育文化走上產業化道路提供文化戰略,為構建整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科學理論框架提供重要素材,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推動我東北地區赫哲族體育工作的科學化管理,以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為東北地區民族地區全民健身運動的突破口,使我東北地區赫哲族群眾的體質狀況得到全面、穩步的提高。以此為切入點,還可將具有獨特民族個性的東北地區赫哲族傳統體育的優秀項目推向國際舞臺,加強國際間經濟文化交流,同時也通過社會影響乃至于國際影響的擴大反作用于自身,使其主動與現代文化的發展潮流合拍,對東北地區赫哲族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產生更加積極的影響。

參考文獻

[1] 《體育史》教材編寫組.體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7~87

[2] 董錫玖.中國舞蹈史[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84,57~86

[3] 盛琦、丁志明.中國體育風俗[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55~219

[4] 全國民族院校體育教材編寫組.全國民族院校體育教材[M].成都:成都科技大學出版社,1987,1~4

[5] 涂紹生、向鳴昆.土家族民族體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0,198~204

[6] 張岱年.中國文化概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4,27

推薦訪問:赫哲族 基本特征 民間 傳統 我國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