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線路設備是鐵路運輸基礎設施,加強鐵路線路維修成本管理,提高線路質量,確保鐵路運輸安全,是鐵路運輸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本文結合工作實際,對當前線路設備維修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進行剖析,提出相應措施和建議。
關鍵詞:鐵路;維修成本;管理
中圖分類號:F406.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3)07-0-01
線路設備作為鐵路運輸的基礎設施,線路質量對鐵路運行安全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加強線路維修成本管理控制,做好線路維修管理工作,確保線路質量和運輸安全,是鐵路運輸成本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
一、鐵路線路設備管理概述
鐵路運輸設備主要有機車車輛、線路、通信信號、儀器儀表等十六大類,線路設備資產總量占鐵路總資產的60%,包括路基、軌道、道岔、道口、橋梁、隧道等設備。為補償鐵路運輸對線路設備的損耗,保持線路設備完整和質量均衡,要根據線路設備技術狀態的變化,及時進行維修保養和臨時補修,有效預防和整治線路病害,
鐵路局所屬各工務段是線路設備管理和維護的責任單位,是鐵路運輸安全的第一道關口,在鐵路局工務處、財務處等部門的管理指導下,負責具體實施設備養護維修和財務管理核算工作。
二、當前線路維修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
1.高速重載等因素加大了線路維修成本支出
鐵路經過六次大提速后,列車運行呈現高速、重載、高密度的特點,對線路設備的傷損程度加大,相應設備使用周期縮短,對線路質量的要求提高,經測算,受設備更新換代及價格因素影響,我局近兩年線路設備維修成本增支30%,如提速道岔設備,使用周期由兩年縮短為一年半,同時由于科技含量提高,價格昂貴,道岔單價由原26.8萬元/組提高到39.2萬元/組,增幅46%。
2.線路維修管理工作比較粗放
我局線路維修管理比較粗放,存在不少問題,主要表現在:科技裝備管理應用不到位,大型機械化維修設備運用效率偏低;新技術的推廣應用不到位;維修作業質量有待提高,存在施工方案制定不嚴密、重復作業、質量驗收不嚴格、業務外包管理不嚴等問題;在材料物資管理方面,存在材料重復購置、閑置浪費等問題。
3.線路設備存在欠修問題
由于鐵路長期處于低票價運輸、承擔大量社會公益運輸,連年虧損,線路設備維修投入嚴重不足,部分設備超負荷運行,部分項目欠修嚴重。根據我局2012年現場調查統計,線路失效木枕15萬根、缺少石砟18萬立方米,橋隧設備欠修109座,設備維護需求與成本能力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存在吃老本問題。
4.成本預算管理需要加強
線路設備由于點多線長、結構復雜,受氣溫、降水、濕度等自然環境影響較大,處于承載列車速度、密度及重量的動態過程,設備狀態波動變化較大,要保持線路質量始終處于穩定狀態,就要隨時根據線路狀態變化進行修理,受動態變化的影響,各個支出項目沒有相對穩定的支出定額,每年安排成本預算一般參照上年實際支出安排,只安排成本預算總量,年度過程中出現的增支因素受成本能力所限無法追加預算,出現預算安排與過程中實際需求脫節,往往造成設備欠修。
三、加強線路維修成本管理采取的措施
1.積極推廣應用新技術,延長設備使用壽命
對繁忙干線曲線鋼軌進行干式潤滑涂覆技術,減緩曲線鋼軌磨耗,延長鋼軌的使用壽命;加大合金鋼技術的應用,對駝峰道岔、繁忙側向通過的正線道岔更換合金鋼尖軌、基本軌,減緩鋼軌磨耗,延長道岔使用壽命;充分發揮探傷設備的應用管理,大力推進科技保安全,嚴格按照規定進行周期性探傷,嚴格執行標準化作業,提高判傷準確率,防止誤判、漏判。
2.加強生產過程控制,向生產過程要效益
積極推行設備等級管理,根據線路容許速度、繁忙程度、重要性等情況,明確各級線路的維修標準、政策和維修重點;要優化作業組織,重視工作量的提前調查,合理安排作業班組,推行集中作業,減少零打碎敲式的作業,減少輔助用工;加強大型機械化養路設備的管理,實行線路狀態修,避免盲目反復作業,提高大機設備的生產效率,降低大機作業單位成本。
3.加強材料管理,積極開展修舊利廢工作
要根據生產任務變化情況,動態調整材料儲備定額,分期分批購置材料,既要確保安全必需,同時避免設備升級換代造成資產浪費;要積極采取各項措施清倉查庫,對提速線路技術更新替換的配件,再用到站線和專用線,組織在全局范圍內調劑材料配件的余缺,最大限度地盤活閑置物資;大力開展修舊利廢工作,全面清理回收線路上的轍叉、尖軌等大宗料和聯結零配件,通過整修再用,減少材料購置支出。
4.提高線路維修成本預算安排水平
鐵路局安排所屬單位成本預算,要認真研究各單位設備狀況、修制修程等變化規律,使預算安排更加趨向于科學、合理和貼近生產實際,為加強成本過程控制從源頭上打好基礎。一是要強化預算定額管理,對定額構成中的修制修程變化、價格變動、一次性支出等因素進行細化分析,修訂完善成本支出定額。二是要加強現場寫實,對成本支出大項進行現場寫實和查定,使預算安排與生產實際緊密結合。三是預算安排要根據線路等級、列車密度、車輛重載等因素,突出安全關鍵,保證安全專項整治投入。
5.加強成本過程控制,嚴格成本管理
要深入研究不斷完善各項節支措施,減少和控制業務外包,凡需外包業務必須通過公開招標的形式規范操作;要加強合同管理,嚴禁超預算簽訂合同或采購物資;要嚴肅預算紀律,堅決杜絕無預算、超預算支出,安排生產業務必須與單位預算能力相匹配;凡是超預算、超越權限審批或調整預算、未經批準擅自實施預算外支出項目,按照“誰實施、誰負責”的原則,嚴肅追究相關部門、單位和人員的責任;要定期召開經濟活動分析會議,針對存在的問題查找原因,提出有關措施和要求。
6.要不斷修訂完善各項管理制度
要圍繞線路作業計劃管理、作業質量管理、成本管理、物資管理等各項工作,按照服務現場、適應現場、精細化管理的原則,全面梳理完善現有各項規章制度和管理辦法,通過建立激勵和約束機制,調動干部職工的積極性,以制度為保障,確保各項管理措施落到實處。
綜上所述,通過采取以上措施,進一步優化修制修程,提高科技含量,加快線路設備維修從傳統人工作業方式向機械修的轉變,統籌運用好有限地成本預算能力,做好線路設備維修管理工作,確保鐵路運輸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作者簡介;王學凱(1970-),男,山東人,濟南鐵路局財務處,會計師,運輸成本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