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屆全國音樂作品(交響樂)評獎揭曉
本刊訊由文化部主辦,中國交響樂團、中國交響樂發展基金會承辦的“第十三屆全國音樂作品(交響樂)評獎”工作,經評委會評審,評選出獲獎作品23部。其中大型作品5部、中型作品9部、小型作品9部。
獲獎作品名單如下:
大型作品
一等獎:(空缺)。二等獎:《第九交響曲》,作者:朱踐耳(上海交響樂團);交響大合唱《金陵祭》,作者:金湘(中國音樂學院)。三等獎:交響組曲《情殤》,作者:陳丹布(中央音樂學院);《合唱詩篇——山河回響》,作者:劉湲(中央音樂學院);交響組曲《大江東流》,作者:趙光、周湘林(江蘇省蘇州市歌舞團)。
中型作品
一等獎:《圣火2008》,作者:唐建平(中央音樂學院)。
二等獎:交響組曲《〈天問〉之問——為竹笛與交響樂隊而作》,作者:朱世瑞(上海音樂學院);鋼琴協奏曲《松花江上》,作者:王世光(中央歌劇院)
三等獎:鋼琴協奏曲《降B大調少兒鋼琴協奏曲》,作者:奚其明(上海芭蕾舞團);嗩吶協奏曲《痕跡之四》,作者:溫德青(上海音樂學院);協奏曲(古箏與管弦樂隊)《風定云墨》,作者:常平(中央音樂學院);管弦樂《戲劇片段》,作者:王非(中國音樂學院)。
作品獎:長笛協奏曲《狂夫》,作者:陳黔(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管弦樂《第一中國狂想曲——龍舞》,作者:陸培(上海音樂學院)。
小型作品
一等獎:交響詩《紀念》,作者:沈葉(上海音樂學院)。
二等獎:朗誦合唱與樂隊《離戈》,作者:楊帆(上海音樂學院);《打擊樂協奏曲》,作者:劉湲(中央音樂學院)
三等獎:交響詩《劍魂》,作者:陳春光(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政治部文工團);鋼琴與管弦樂隊《島》,作者:徐之彤(中央音樂學院);圓號協奏曲《高原放歌》,作者:舒永剛(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
作品獎:單樂章管弦樂《喀什葛爾隨想曲》,作者:努斯提·瓦吉?。?*歌劇院);《南國——為鋼琴、銅管、弦樂隊與打擊樂而作的小協奏曲》,作者:趙曦(武漢音樂學院);管弦樂《大起板》,作者:方可杰(河南省藝術研究院)(新)
世界首場紀念帕瓦羅蒂音樂會
在北京舉行
9月10日“教師節”的晚上,在解放軍歌劇院舉行了一臺“我的太陽——紀念帕瓦羅蒂音樂會”。戴玉強、張建一、魏松、杜吉剛、丁毅、李爽等6位男高音歌唱家,幺紅、尤弘斐、阮余群等3位女高音歌唱家,以及俞峰率中央歌劇院交響樂團參加了演出,獲意大利文化“騎士勛章”的旅意男低音歌唱家欒峰客串主持。音樂會在戴玉強《請別哭泣》的歌聲中開始,其后,歌唱家們演唱了《星光燦爛》《重歸蘇蓮托》《為藝術為愛情》《黎明》《穿上戲裝》《今夜無人入睡》等帕瓦羅蒂的經典曲目。最后,中國觀眾耳熟能詳的《今夜無人入睡》和《我的太陽》響起,歌唱家們與觀眾共同高歌,全場在這一刻沸騰。
意大利駐華大使謝颯(RICCARDO SESSA)先生出席了音樂會,并對中國音樂家自發組織公益演出世界首場紀念帕瓦羅蒂音樂會表示感謝。(寧)
鄭律成紀念音樂會在京舉辦
為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80周年和中韓建交15周年,同時也為紀念偉大的反法西斯國際主義戰士作曲家鄭律成,中國交響樂團9月9日在北京音樂廳舉行了“友誼和平進行曲——鄭律成作品音樂會”,音樂會上有兩名韓國藝術家加盟演出。這臺音樂會也是“中韓交流年”的正式文化交流項目。音樂會上演出了鄭律成創作的部分作品,其中有:《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歌劇《望夫云》選段,《延安頌》《友誼和平進行曲》,為毛澤東詩詞譜曲的歌曲《清平樂·六盤山》《憶秦娥·婁山關》,韓國作曲家金鉉玉為紀念鄭律成而作的伽倻琴與管弦樂《憶》以及韓國作曲家姜駿一創作的管弦樂《啊,鄭律成》等。音樂會由中國交響樂團及合唱團演出,嚴良堃、邵恩擔任指揮。國家民委主任李德洙、韓國光州廣域市市長樸光泰、中國音協名譽**吳祖強等出席了音樂會。(新)
中國交響樂團2007—2008音樂季(上半)拉開帷幕
中國交響樂團2007—2008音樂季上半季于9月7日拉開帷幕。在這個音樂季中,榮譽桂冠指揮湯沐海、首席常任指揮李心草和首席客座指揮邵恩將共同為“國交”的藝術生產工作。開幕音樂會演奏了兩部交響樂的力作——王益創作的交響合唱《神州頌》和趙季平創作的民族交響組曲《喬家大院》。
在上半音樂季中,共推出三位中國作曲家的專場音樂會。一是鄭律成,韓國光州市市長于9月9日前來北京出席了鄭律成作品音樂會,并舉行記者招待會;二是施萬春,半個多世紀以來,他創作了大量的影視音樂作品;在“龍聲華韻”系列音樂會中,9月16日還舉辦了“龍聲華韻·竹林一賢——徐陽委約阮作品音樂會”,音樂會上有一批阮的新作品問世,其中有周龍和陳怡的兩部作品首演。
在上半音樂季中,中國交響樂團將承擔兩項重大的任務,一是12月31日和元月1日將在新落成的國家大劇院音樂廳舉辦新年音樂會,二是10月28日赴莫斯科在克里姆林宮大劇院舉行俄羅斯的中國年閉幕式音樂會。國交還將全面涉獵中外歌劇音樂,將推出中國歌劇《木蘭》音樂會,歌唱家***和戴玉強領銜主演。
今年是貝多芬逝世180周年,音樂季中將有兩場紀念音樂會,分別演奏貝多芬的第五和第七交響曲。
上半音樂季,“國交”還將參加文化部主辦的全國第十三屆音樂作品(交響樂)獲獎作品音樂會和在廈門舉行的第四屆中國國際鋼琴比賽。在上半樂季中,許多音樂會將會在山西、山東、湖北、廣東、上海、河南等地演出。
(新)
《馬可全集》編輯工作正式啟動
馬可是一位將畢生精力都奉獻給了中國民族音樂事業的人民音樂家,在他勤奮的一生中,創作了大量的音樂作品,發表了數百萬字的文字作品,并保留了從抗日戰爭時期開始歷經解放戰爭、社會主義建設和**時期的四十余本日記。這些作品和彌足珍貴的日記對中國民族音樂、對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事業來說,無疑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2008年是馬可誕辰九十周年,為了總結和弘揚人民音樂家、中國音樂學院的創建者之一馬可先生對中國民族音樂發展做出的杰出貢獻,中國音樂學院等單位決定編輯出版《馬可全集》。
《馬可全集》預計由音樂作品、錄音錄像、文字作品、日記、年表等共十卷組成。其中一至三卷為音樂作品(歌劇、管弦樂與電影音樂、歌曲)及音樂作品的錄音錄像;四至六卷為文字作品﹙音樂創作研究、音樂家研究與自述、戲曲音樂與民間音樂研究);七至九卷為日記與書信;十卷為年表、圖片與索引等?!恶R可全集》將盡可能全面、完整地保留馬可著述的原貌,為世人留下真實可信的歷史文獻。
鑒于《馬可全集》的出版工作工程浩大,時間緊迫,中國音樂學院等專門成立了組委會由院領導親自掛帥,并聘請了一批音樂界的專家及馬可子女擔任編委,主編李西安,分卷主編由高為杰、樊祖蔭、張靜蔚、汪毓和、喬建中、王照乾、馬海星、馬海瑩等擔任。整體工作計劃分三期完成:2007至2008年度完成《馬可全集》編輯出版一期工程:音樂作品部分(即第1卷 歌劇分卷、第2卷 管弦樂與電影音樂分卷、第3卷 歌曲分卷)及音樂作品的音像制品。二期工程(文字作品3卷)和三期工程(日記與書信4卷)將在2008年后陸續啟動。
(邊迅)
香港新聲國樂團舉辦“紫荊頌”
系列音樂會
2007年7月,由香港新聲音樂協會、香港中華文化促進中心聯合主辦,香港文化藝術發展中心及“中華百年”系列活動籌委會協辦的“紫荊頌”系列音樂會在香港舉行。來自香港、澳門、臺灣兩岸三地的樂手們同臺演出以樂會友,用國樂這一屬于中華民族特有的音樂母語,來表達青年一代華人的心聲。
新聲國樂團作為香港最活躍的民間非職業樂團之一,自1987年7月成立至今,秉承著“業余團體、專業精神”的理念,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水準,擴大著自身在國內乃至世界的影響。樂團大部分成員都是中小學乃至大學的在校學生,團員們在正常學習工作和各自的專業訓練之余,還常年堅持合奏排練,樂團多次參與各種演出四百多場,曾出訪內地十多所城市及臺灣、澳門地區和溫哥華等地,所到之處廣受好評。
此次,這套“紫荊頌”系列音樂會共分三場,分別于7月19日、23日、26日在香港屯門大會堂、荃灣大會堂上演。雖然每場音樂會的曲目相似,但因為臺灣大學熏風國樂團及澳門長虹音樂會的參與,而顯得意義非凡、各具特色。音樂會上,演出了合奏《飛龍》(王惠然曲)、二胡獨奏《三門峽暢想曲》(劉文金曲)、揚琴獨奏《天山詩話》(黃河曲)以及《豐年祭》(關迺忠曲)、《臺灣追想曲》(蘇文慶曲)等頗具難度的作品。兩岸三地的百余樂手們演奏的由樂團藝術總監邱少彬先生創作的大型民樂合奏《紫荊頌》將音樂會推向了高潮。
(萌)
人民音樂出版社與德國朔特音樂國際(有限)公司、作曲家郭文景、鋼琴協奏曲《黃河》創作組就有關樂譜
租賃等合作項目簽約
2007年8月31日,人民音樂出版社與德國朔特音樂國際(有限)公司、作曲家郭文景及鋼琴協奏曲《黃河》創作組就有關樂譜租賃等合作項目簽約。簽約儀式由人民音樂出版社副總編輯杜曉十主持。人民音樂出版社總編輯吳斌、朔特音樂國際(有限)公司總裁彼得·漢瑟-施特萊克博士、作曲家郭文景及鋼琴協奏曲《黃河》創作組代表等,在儀式上共同簽署了各方在樂譜租賃等項目上的合作協議。
朔特音樂國際(有限)公司成立于貝多芬的生年——1770年,總部設于德國美因茨,是德國歷史最悠久、實力最雄厚的音樂出版社之一。人民音樂出版社與朔特音樂出版社的合作主要包括三個方面:樂譜租賃、樂譜直銷與合作出版。作為中國國內首家開展樂譜租賃業務的出版社,人民音樂出版社將與朔特音樂國際(有限)公司緊密合作。人民音樂出版社將借鑒朔特音樂國際(有限)公司的經營模式與租賃經驗,為國內外的樂團及個人提供便捷、周到的樂譜租賃服務。人民音樂出版社所提供的租賃產品不僅包括由中國作曲家創作的優秀音樂作品,還包括由朔特音樂出版社提供的著名外國音樂家的作品。同時,朔特音樂國際(有限)公司將代理由人民音樂出版社提供的中國音樂作品在國外的租賃業務。
為更好地開展此項業務,人民音樂出版社與中國當代優秀的作曲家簽訂了作品租賃協議,即由人民音樂出版社幫助作曲家制作其創作的作品用于租賃的分譜,并作為該作曲家的代理,向國內外的音樂團體發放演出許可,并將樂譜租賃給這類演出團體,同時收取相應的作品使用費和租賃費。在此次活動中,郭文景和《黃河》創作組作為中國當代音樂家的代表與人民音樂出版
社簽約。 (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