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根據時代發展和園林專業特點,從社會需求的角度出發,在對園林專業畢業生和園林企事業單位調查的基礎上,分析總結了園林行業崗位必須具備的職業能力,并以職業能力培養為切入點,探索園林技術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提出了適應園林行業崗位需求的職業能力構成與園林技術專業課程體系模式。
關鍵詞 園林技術專業;職業能力;課程體系
中圖分類號 G71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3)20-0324-02
Major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of Garden Technology Specialty Based on Vocational Competency Training
PAN Geng-yun
(Puer College,Puer Yunnan 665000)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features of the time and the garden specialty,based on the research for the graduates from th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the enterprises or public institutions,the professional skill of the positions for the garden industry was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ocial need and taking ability training as the starting point,the construction of a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system for garden technique was explored,a mode for the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system and the professional competences that could meet the need of the positions in garden industry were proposed.
Key words garden technology specialty;professional capacity;curriculum system
通過文獻研究、問卷調查、訪談、交流討論等方法,對園林行業崗位所必須具備的職業能力、園林技術專業課程體系構建進行了研究和探索,以期推動園林技術專業的發展,為園林行業輸送高質量應用型人才。
1 高職園林技術專業學生應具備的職業能力
職業能力是人們從事某種職業活動必須具備的能力,是擇業的基本參照和就業的基本條件,也是勝任職業崗位工作的基本要求[1]。在當前園林職業崗位要求調查的基礎上,結合園林技術專業特點,對園林技術專業學生應具備的職業能力進行了分析和總結,認為當代高職園林技術專業學生應當具備的職業能力可分為一般職業能力、專業職業能力。
一般職業能力,又稱通用能力,是所有職業活動中都需要的能力,包括表達能力、學習能力、生存能力、適應能力、創新能力等,可分為基本能力與關鍵能力?;灸芰Π己玫穆殬I道德,較強的敬業精神和創新精神,良好的品質,強烈的事業心、責任心和社會責任感,并有良好的團隊精神,以及語言和文字表達能力、計算機應用能力、外語應用能力、自理和自律能力、基本的判斷能力和辨別能力等。關鍵能力是學生適應經濟社會發展、技術進步、崗位變換以及創業發展等必須具備的能力[2];由于這種能力關系到學生科學文化知識和技能發揮的程度,關系到學生個人的前途和命運,關系到社會的繁榮和發展,所以稱為關鍵能力[3],是作為現代“社會人”必須具備的能力,包括組織協調能力、團隊協作能力、適應社會能力、人際交往能力、思維能力、分析能力、判斷能力、決策能力、獲取信息能力、信息應用能力、學習能力等?,F代社會競爭激烈,工作壓力大,很容易產生工作倦怠、迷惘、壓力過大等負面心理因素,而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對于高壓力下自我緩解與自我調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是學生社會化和個性化協調發展的共同結果,也是學生心理成熟健康的一種表現。現代社會,知識更新快速,而高職教育由于學生基礎底子薄,學制短,在校學習期間所掌握的知識技能比較有限,這就要求在高職課程體系設計中更注重學生基礎知識的教育,培養學生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現代社會的飛速發展,使人們在工作中,無論是技術還是工作方法都需要不斷地創新,當前在企業績效管理中,員工的創新能力已經成為了重要的考評指標。因此,在現代社會中,適應能力、學習能力、創新能力是高職學生關鍵能力的主要方面,而會學習、會生活、會創造、會做人成為當前高職學生發展的主要特征。
專業職業能力是指適應職業崗位的能力,是作為一名崗位技術人員所必備的能力,是職業活動得以進行的基本條件,主要包括適應某個工作崗位所必需的專業知識、專業理論、專業技能、專業素質等與職業直接相關的能力[1],具體分為專業基礎能力、專業核心能力及專業拓展能力?,F代園林學是一門多學科交叉的綜合學科。園林人才的從業范圍從城市綠地的規劃、設計、施工、維護管理,到區域性的景觀規劃。根據園林行業工作流程、職業崗位調查分析,園林企業對崗位能力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園林規劃設計能力、園林工程施工與管理能力、園林植物識別與栽培養護能力,因此把這三大能力確定為園林技術專業的核心能力。再圍繞三大專業核心能力確定專業基礎能力和專業拓展能力。園林技術專業基礎能力為園林制圖、計算機輔助繪圖、手繪表現、繪圖效果表現能力;園林工程讀圖識圖、材料識別、測量能力;園林植物認知、病蟲害識別與綜合防治能力。園林技術專業拓展能力為園林建筑造型設計、植物造景、森林公園規劃設計、城市綠地系統規劃、園林方案設計、投標能力;園林工程管理、項目監理、預算決算、成本控制能力、園林企業經營管理能力;園林植物繁育、常見園林機具的使用與日常維護、園林植物的造型與應用、園林植物產品營銷能力。
2 根據園林職業能力構建課程體系
2.1 園林技術專業培養目標確定
云南省幾所學校園林技術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大多都表述為“培養具備園林植物栽培、園林規劃設計、園林工程施工與管理等方面的知識,能從事風景區、城鎮各類園林綠地規劃、設計、施工、園林植物繁育栽培、養護及管理的高級技術人才?!庇捎趫@林技術專業的培養模式單一,導致培養的學生在植物栽培與養護方面沒有園藝專業學生強,在規劃設計方面沒有建筑和城市規劃專業的學生強,在設計表達方面沒有美術和環境藝術專業的學生強,在工程施工與管理方面實踐能力差,適應工作的時間長,增加了企業對人才的再培養成本,加重了學生就業難度[4]。因此,高職農林院校培養目標的專業定位,應有一個側重點,形成一專多能,突出職業能力的培養。
2.2 根據職業能力構建課程體系
根據上述分析總結的職業能力,結合園林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構建課程體系。課程體系由以下模塊構成。
模塊1:崗位熟悉及見習。目的是使學生了解大學的學習生活情況,了解園林職業崗位所應具備的能力,培養學生對本專業的情感。開設時間為開學第1、2周,安排相應的學分,采用點名、檢查筆記等方式進行考核。在開學的第1周,介紹如何適應大學生活,如何有效學習等,使學生迅速實現學習角色的轉變,對相對較多的自由時間有比較合理的安排,對自己融入的新生活有全面的了解。聘請園林企業專家與管理者以講座的形式介紹園林行業的情況。專業負責人介紹本校本專業的情況,讓學生初步識別校內部分掛牌園林植物,初步了解園林工程的硬質景觀和軟質景觀。到相關建材市場了解園林硬質景觀工程材料,培養學生對本專業的情感。第2周組織學生到校內外實訓基地、園林企業見習,讓學生直接進入未來職業崗位,使學生對園林職業有個充分的認識,在未來的專業學習過程中更能有針對性地、主動地掌握及認識一些重點知識。
模塊 2:旨在培養職業基本能力與關鍵能力。開設時間為第1、2學期,內容注重基礎性,強調通識性,是基本能力,關鍵能力的基礎部分,以必修課的形式開設,主要課程有應用文的寫作、計算機基礎、公共英語、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形勢與政策、職業道德與職業規劃、體育、心理健康等。
模塊3:旨在培養職業基本能力與關鍵能力,其貫穿整個課程體系,是職業基本能力與關鍵能力的深化和補充,以選修課、活動、講座等形式進行,成績計算學分。選修課設置語言和文字表達能力:中外文學與語言、文化歷史與哲學、演講與口才、語言應用課程和思維訓練課程等;計算機應用能力:計算機編程、網頁設計、數據庫、FLASH動畫制作、SPSS統計軟件等;外語應用能力:實用英語、專業英語等;其他能力:公共關系、現代禮儀、信息處理等課程。開展豐富多彩的社團(風景園林設計協會、插花協會等)活動、大學生寒暑期社會實踐活動、職業技能大賽,以及邀請國內外知名的專家學者來傳授最新的專業理論和實踐經驗等。
模塊 4:旨在培養學生的專業基礎能力。以必修課的形式開設在第1、2學期,結合課程進行單項技能實訓。第1學期園林設計基礎:園林繪畫技法、設計初步、園林美學;園林工程基礎:園林測量;園林植物基礎:植物形態特征及解剖、植物生長與環境。第2學期設計基礎:園林制圖、計算機輔助設計;工程基礎:工程材料;植物基礎:園林樹木、園林花卉。
模塊5:旨在培養專業核心能力,以專業必修課的形式開設在第3學期,結合課程進行單項技能實訓。核心課程為園林規劃設計、園林工程施工與管理、園林植物栽培與養護、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
模塊6、7、8:旨在圍繞核心能力強化專業能力與培養專業拓展能力,以選修課的形式開設在第3、4學期,結合課程進行單項技能實訓與綜合實訓。學生可以通過1年的在校學習,深刻理解園林專業內涵、當代園林專業的發展方向后,根據自身條件選擇適合自己發展的專業方向,進一步在教師的指導下選修拓展課程;同時學生可根據興趣和就業崗位自行選擇某一崗位,在真實的生產或仿真環境下進行綜合實訓。這樣有利于培養一專多能的人才,強化學生的實際工作技能,鍛煉學生的崗位適應能力,突出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
模塊 6 :旨在強化園林規劃設計能力,培養具有居住小區園林景觀設計、公園設計、企事業單位附屬綠地設計、園林效果圖繪制、園林工程施工圖繪制的高技能人才。畢業生主要面向園林規劃設計事務所、園林綠化設計企業、園林工程公司及其他相關職業崗位的企事業單位從事園林規劃方案設計、園林規劃設計圖繪制等工作。課程開設園林建筑設計、森林公園規劃設計、園林綠地規劃設計、景觀效果圖手繪技藝、園林植物造景設計、園林硬質景觀設計等課程。結合課程進行單項小型綠地設計,進行園林綠地綜合設計實訓內容包括方案設計、擴初設計、編制設計說明書、施工圖設計,參與校內外緊密型實習企業主持的設計項目,強化園林設計方向職業能力訓練。
模塊7:旨在強化園林工程施工與管理能力,培養具有園林工程施工管理,園林植物栽植養護、園林工程預算、園林工程現場監理等能力的高技能人才。畢業生主要面向園林工程施工單位從事園林工程施工管理、園林工程預算、園林工程監理、園林植物栽植養護等工作。課程開設園林工程技術,園林工程招投標,園林工程預算,園林工程監理、園林工程項目管理等課程。進行園林工程綜合實訓,利用校內外緊密型實習企業中標工程的清單編制園林工程預決算,再由相應企業進行對照比較,檢驗工程成本控制情況;利用校內外緊密型實習企業中標工程編制商務標和技術標以及施工組織設計;參與校內外緊密型實習企業主持的工程項目,強化工程施工方向職業能力訓練。
模塊8:旨在強化園林植物認知、生產與應用能力,培養具備生態學、植物學、園林植物培育與應用、綠地養護、園林苗圃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能在園林、城市建設、農業、林業部門和花卉企業從事園林植物栽培、養護、管理的應用型人才。課程開設園林苗圃、插花與盆景制作、花卉生產技術、設施園藝與無土栽培、植物組織培養,植物遺傳育種、草坪建植與養護、園林機具使用與維護、市場營銷等。以校園綠地、在校內基地和緊密型校企合作基地為平臺,進行植物生產、養護管理的生產實踐,綜合訓練樹木、花卉、草坪的栽培與植物保護技能,強化種植方向的職業能力訓練。
模塊9:為專業選修深化課程,旨在培養專業能力,其目標不是為了了解知識,擴大知識面,而是對學生感興趣學科的進一步加深。以選修課的形式開設在第3、4學期,讓學生結合自身的興趣選擇某一專業方向進一步深化學習,為其以后進一步發展打下基礎。開設的課程如氣象學、土壤學、生態學、植物生理學、有機化學、數理統計、高等數學等園林植物領域高端人才的專業基礎課;繪畫、美學、力學、地理學、歷史學、文學等園林設計領域高端人才的專業基礎課;課題研究(課題的申請,實驗試驗方法,專業論文撰寫規范等方面的知識)等課程[5-6]。
模塊10:為自主學習模塊,旨在培養自學能力,課程貫穿整個課程體系,在教師指導下課余時間有選擇的進行自修。開設課程如園林設計方案鑒賞、園林法規、植物文化、園林攝影、園林產品營銷等。
模塊11:頂崗實習,安排在第5學期,旨在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邀請園林企業專家與管理者以講座的形式,對學生集中進行崗前培訓和安全教育,然后分散到校外合作企業,進行頂崗實習。實行校內專業教師和企業指導老師共同建立實習技術指導方案和以企業考核為主的考核評價制度。學生結合頂崗實習,進行國家勞動部認定的職業資格培訓與考核,取得相應職業資格證書。
模塊12:畢業論文(設計),安排在第6學期,旨在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推行研究型教學方式,是增強學生能力的載體,學生可到校內外園林綠化相關的部門,按學校要求完成畢業論文(設計)的撰寫,順利通過答辯。
3 結語
職業能力的培養對高職院校和學生本人而言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從園林企業行業實際需要出發,明確培養目標,積極深入基層了解園林行業崗位需求,探討園林技術專業學生應具備的職業能力,并據此認真調整課程設置體系,改革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加快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學質量,為企業輸送區別于本科“研究型”人才及中職“簡單操作型”人才的高職“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更好的服務于地方經濟是高職園林專業發展的必然趨向。
4 參考文獻
[1] 曲文濤.高職學生職業素質的培養研究[D].哈爾濱:東北林業大學,2010.
[2] 高振強.基于綜合職業能力培養的高職課程體系構建研究[J].寧波工程學院學報,2009(3):81-84,88.
[3] 劉蘭明.職業基本素養教育探究——兼論職業教育“關鍵能力”[J].中國高教研究,2011(8):86-87.
[4] 鐵錚.中國園林專業建設之路如何走?[J].綠色中國,2012(9):36-38.
[5] 盧偉娜,陳新林.園林專業教學體系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河南農業,2011(2):22-23.
[6] 安勇,劉慶國.對風景園林專業學生綜合能力培養的思考[J].學術交流,2012(S1):17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