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抓住如何對沋河水庫水源地保護、臺塬地貌生態修復和利用、與渭河下游的景觀規劃相結合的三大方面進行重點
表1 綠化種植規劃
綠化
類型主要功能種植方法品種選擇示意圖
防護林防護、隔離,有效的生態屏障,屏蔽兩邊裸露的山體列植形成密林喬木:臭椿、泡桐、毛白楊;地被:麥冬、二月蘭、白三葉、紅花酢漿草
景觀林以園林樹種為主,提高觀賞美化效果,主要結合公園入口與基礎設施布置,人工痕跡較濃選擇觀花、觀果、觀葉樹種,定期進行人工維護喬木:國槐、銀杏、垂柳、梓樹、黃山欒樹、水杉、合歡、元寶楓、紫薇、白玉蘭、櫻花、紫玉蘭、垂絲海棠、灌木、珍珠梅、連翹、海州常山、郁李;地被:萱草、玉簪
景觀化農田保護農田,維護農田生態系統,生產與觀光結合整理現有農田,間植觀賞樹種喬木:泡桐、核桃、杏、梨、海棠
特色
果林整合場地現有果林,集中栽植,滿足生態需求,形成背景林,同時與觀光采摘游憩結合結合防護林地片植果樹:桃、杏、李、梨、柿、核桃
自然
濕地修復為主,增加濕地物種,構建近似自然生態系統兼顧美學效果,提供濕地教育和顯示功能按沉水、浮水、挺水植物順序由水面同岸邊種植,岸邊種植耐水濕喬木喬木:柳樹、水杉、池杉、水曲柳、烏柏等;挺水植物:蘆葦、香蒲、水蔥、慈姑、澤瀉、再力花、千屈菜、荷花;浮水植物:睡蓮、菱角、芡實;沉水植物:黑藻、輪藻、狐尾藻
設計。整體規劃與設計結合自然生態肌理、歷史文化和地域特色、水庫與沋河水系保護等方面,以野趣、保育、科普為公園特色。結合景觀發展策略、生態植栽策略、水系統規劃與設計、道路系統、拆遷安置、項目開發等方面進行具有操作性、前瞻性的系統化設計。為構建渭南市良好的自然和人文景觀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點。將吸引更多的游客來此觀光旅游,為當地旅游資源的開發作出積極貢獻。
參考文獻
[1]
徐晞,劉濱誼.美國郊野公園的游憩活動策劃及基礎服務設施設計[J].中國園林,2009(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