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俱杯规则-虎牙直播-比利亚vs西班牙人-德国杯|www.cnyhmy.com

中小學綜合素質評價的價值取向和育人導向探析

時間:2022-10-31 09:55:02 來源:網友投稿

摘 要: 中小學綜合素質評價作為教育評價的重要內容,在中等學校教育管理活動中發揮著積極作用,是素質教育實施綜合素質和能力評價的主要形式。文章從中小學綜合素質評價現存問題著手,探討開展綜合素質評價應有的價值取向,以及彰顯出的育人導向功能,并結合評價實踐,反思優化綜合素質評價的有效路徑。

關鍵詞: 教育評價 綜合素質評價 價值取向 育人導向

目前,實施中小學綜合素質評價已經走過了近10年歷程,充分體現了我國新課程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對建立健全科學的基礎教育質量評價體系,深化教育改革,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等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問題的提出

2006年,教育部在全國初中畢業與高中招生制度改革中增加了綜合素質評價的重要內容。此后全國各地各中小學校都積極參與綜合素質評價探索與實踐,同時制定了一些實施方案和指導意見。2006年,福建省出臺了《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指導意見》,規定高中生在校3年的綜合素質評價結果可作為高考錄取的重要參考依據。但實踐過程中存在一些比較突出的問題,如受制于國家的整體考試評價制度,特別是高校招生對綜合素質評價的考核要求不統一,甚至部分高校錄取新生時根本不考慮學生的綜合素質考核,并未真正把素質評價作為招生必備條件。基礎教育學校在小升初、初升高等升學招生辦法中針對綜合素質評定設定了一定的等級要求,但對綜合素質評價的科學內涵認識不清,實行的評價指標過于原則、抽象、模糊,多數評價流于形式,甚至不少學校只為了順利完成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布置的常規任務,從而失去綜合素質評價對學生發展應有的指引價值和激勵功能,評價效果很不理想;有的學生或教師則認為綜合素質評價過程不透明,結果不公平,是不利于學生個性發展的;不少中小學校致力于追求學生的學業成績和競賽榮譽以提升本校影響力和知名度,往往忽視甚至無視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的重要性。還有整體社會環境給綜合素質評價工作造成了不利影響,許多人對實行綜合素質評價的內容和過程缺乏明確了解,不理解評價的真實意義。

二、綜合素質評價的價值取向分析

中小學綜合素質評價的價值取向影響中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具體內容和形式,體現了目前素質教育的重要要求,具有鮮明的實踐性特征。

1.在發展中評價。

堅持發展性評價是實施中小學綜合素質評價的根本原則,根本目的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由于中小學生具有青少年學齡段特有的個性、認知、情感、需求等學情特征,我們應注重堅持基于發展的視角通過科學評價以促進中小學生綜合素質成長與進步。

例如,在評價目標上,中小學綜合素質評價必須緊扣基礎教育課程標準,密切結合中小學生學業和素質發展的實際情況,把綜合素質發展性評價的著力點置于為了終身學習需要,為了學生未來發展需要;在評價功能上,必須在全面把握學生學習現狀、個性特征、發展水平等情況的基礎上,發揮素質評價的診斷功能,明確存在的優勢和不足,指明發展方向,提出可行的改進建議;在評價過程上,綜合素質發展性評價突出強調收集、儲存、處理學生素質發展狀況等相關資料的過程性,注重在一定時間段內對學生信息進行系統整理分析而形成學習、變化、發展的動態認識,并利用過程性綜合表現開展分析評價,對學生提出激勵性評價意見和改進建議;在評價對象上,應特別關注學生個體的差異性,考慮學業成績,更重視他們身體特質、心理特征和興趣愛好等各方面的差異性,尤其應細致把握學生個體的發展潛力和優勢特長,為提出個性化、針對性的評價建議做好準備。

2.在激勵中評價。

綜合素質激勵性評價注重在評價過程中更多融入富有情趣和情感的因素,堅持以鼓勵和贊揚的方式促進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的優點和不足,激發積極思維和創新意識,并在結合個體差異性的分層評估中,激發學生個性特質發展。

首先,教師既要積極表揚、肯定優點,又要適當批評、指出不足、明確方向。只有公平公正、實事求是地評價,才能促使學生更全面地認識自己,激勵評價者激發學習興趣和潛能。為確保評價的客觀公正,綜合素質評價中學生自評、小組互評、教師評價、公示和結果認定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尤其是班主任或任課教師在評價活動中應做好綜合評價的把控監督。其次,以評促學是實施激勵性評價的目的。通過評價,評出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個等級,這并不是綜合素質評價的主要目的,而是注重通過緊密聯系學生實際開展的激勵性評估活動,發揮其具有的改進與激勵功能,促進學生真實體驗到獲取肯定的感受,并明確自己的問題或不足,理解教師的殷切期待,學會虛心接受,真正反思繼續努力方向。最后,要一分為二地看待每一名學生,尊重個體差異,善于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學生個體有鮮明的差異性,利用有針對性的差異性評價有利于使他們獲得不同層次的肯定和支持,喚起奮發進取的勇氣。

3.堅持多元化評價。

實施中小學綜合素質評價關注學生發展狀況的同時,更注重發揮多元化評價對學生發展的促進作用。

一是評價主體多元化。堅持多元化評價,應提倡教師、學生、家長、學校等多方面主體共同參與中小學綜合素質評價過程,構建起由學生自評、小組互評、教師評價、社會公示等相結合的全面評價體系,從而實現對學生主體更為客觀的評價。二是評價方法多元化。多元化評價要求我們系統全面把握學生信息,堅持利用多樣化方法對學生主體開展評價。如針對學生的道德品質與公民素養、合作交流與探索實踐、審美與表現等方面,教師注重通過質性評價方式,重視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非智力表現的變化,在動態過程中關注、測量、評估學生的素質情況。又如利用“學生成長記錄袋”,從學生獲得的優秀作品、榮譽證書、社會實踐活動記錄、學習生活照片、創意實驗報告等內容,是分析把握學生綜合素質變化情況的有益方法。三是評價內容全面化。堅持多元化評價,我們應全面關注學生的道德品質、公民素養和審美與表現多個維度要求,善于從優秀、合格、尚待改進三個等級劃分中分析評價結果;在學習能力和交流與合作方面,則以A、B、C、D四種劃分方式體現;在運動與健康方面,以良好、一般、差三個等級體現。在此,教師不能以偏概全,不能過分強調學業成績而把優秀生各方面表現都評成高等級,將學業相對落后的后進生的各方面評價相對降低等級。

三、綜合素質評價的育人導向與路徑

提出中小學綜合素質評價的育人功能問題,必須結合基礎教育教學改革,關注學生發展的同時,充分發揮評價對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促進作用。

1.多維評價,全面考查引領發展。

結合學生實際,積極從多維度開展綜合素質評價,有利于引領學生全面發展。首先,緊密結合綜合素質評價中的道德品質與公民素養、學習能力、合作能力、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創新與實踐等6個維度,切實把學生的日常規范、課堂表現、學業情況、社團活動、社會實踐、志愿服務等個性化活動過程及表現融入綜合素質評價,有助于全面、多維考查學生的成長和進步狀況。其次,堅持日常化評價、階段性評價、終結性評價、成果評價、成長記錄等多種評價方式,有助于在動態中把握學生發展。如利用日常化評價,有利于關注、引導學生的常規表現和日常習慣;利用學期評價,有利于把握學生在學期內的變化發展情況;利用畢業評價,有利于為學生成長變化和學習收獲做出適當的結論性評價;利用成果評價,有利于激發學生參加活動的熱情,展示他們的能力和素質。再次,利用學生自評互評、小組評價、個案調查、問卷、訪談等多種方法,有效考查學生行為和素質變化狀態。最后,組建由學生、教師、家長、學校等組成的多元評價主體,更進一步增強評價活動的針對性和可信度,有利于構建全員育人的新氣象。

2.一體評價,跟蹤考評重視過程。

教育評價實踐中,小學、初中、高中綜合素質評價常常是分離的,各個學段的評價活動不具有連續性,對全面把握學生成長和發展狀況是不利的,不利于學生自我評價和自我教育。發揮綜合素質評價的育人導向功能和指導作用,更好地衡量評價實效,必須將九年制基礎教育各個環節置于統籌考慮中,并積極延伸到高中學段,從評價目標的科學制定、評價內容與方法的選擇、評價過程的實施等環節,對學生開展一體化評價,力求把原先多個相對獨立的學段(如小學、初中、高中)通過連續考評方式建立起統一的評價體系,有效解決以往小初高“間斷式”的階段評價帶來的分離、分段評價的欠缺,從而促進一體化評價下學生綜合素質漸進發展變化的全過程掌握。

通過建立、維護“學生成長記錄”,在學生成長過程中動態跟蹤考查學生學業和素質變化,這是開展一體化評價的有效方法。如通過“學生成長記錄”積極記錄學生在小初高各學段中參與社會實踐、學生社團活動、小發明小制作科學探究活動、校園內外文藝活動等具有典型意義的、能體現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事實性材料、獲獎證書等,以及收錄他們參與志愿者服務、社會公益活動等反映積極社會責任感的素材,并借此考量學生的綜合素質或興趣特長,展現學生自信自強素質的進步,從而為客觀有效開展學生個性化跟蹤評價活動奠定重要基礎。跟蹤評價過程中,學生加強了自我評價、自我反省,同時更明確自己的興趣和潛質,學會規劃人生和未來,在主動成長中設計自己的人生目標。

3.巧搭平臺,家校合力齊抓共育。

通過搭建家校交流平臺,構建家校合力育人的模式是有效開展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一種形式。如教師在每學期的“成績報告單”、“學生成長記錄”、“家長會回執”等教育反饋素材中都適當設置了“老師留言”、“家長寄語”等欄目,目的就是注重通過搭建家校交流平臺,加強學校、教師(班主任)與家長之間的溝通,齊心協力、共同抓好孩子的教育。同時,建立家長委員會,并在具體家校交流活動中積極創新家校互動交流、參與評價的形式,適時邀請家長代表、教育行政部門領導和社會人士加入其中,擴充參與評價的主體力量,推進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在廣泛交流中暢通評價渠道,在多方力量合力支持中客觀表達對學生的要求、鼓勵和期待,從而有效發揮評價的育人功能。

四、結語

在教育評價實踐過程中,新問題、新情況總是層出不窮,如何全面理解和把握綜合素質評價的價值取向和育人導向功能,不斷探索研究新教育環境下更有效、更多元化的評價方法,真正將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落實到位,持續完善教育評價方式,獲取教育評價成效,將始終是我們努力堅持探索教育評價的重要問題。

參考文獻:

[1]卞斌.也談學生評語的教育功用[J].學校管理,2014(05).

[2]張會杰.基于紀實的實施邏輯: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政策的特征分析及思考[J].考試研究,2015(04).

[3]杜芳.學生評語在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中的應用研究[D].河南大學,2013.

推薦訪問:探析 中小學 育人 綜合素質 導向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