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俱杯规则-虎牙直播-比利亚vs西班牙人-德国杯|www.cnyhmy.com

2023年秋季開學第一課觀后感8篇

時間:2023-03-04 10:55:04 來源:網友投稿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3年秋季開學第一課觀后感8篇,供大家參考。

2023年秋季開學第一課觀后感8篇

又到9月秋季開學了,這次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少年強,中國強”,在2020年9月1日晚8點播出,大家是不是十分激動呢?小編為您帶來了8篇《2020秋季開學第一課觀后感》,希望朋友們參閱后能夠文思泉涌。

2020觀看《開學第一課》最新觀后感 篇一

2020《開學第一課》讓我想起了不久前看到的一篇作文,現在分享給大家: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印記,比如:夏天戴手表會在手腕上留下一圈手表的印記、在沙灘玩耍時會留下美美的腳丫印記、當流星劃過填空一瞬間會留下一道光的印記……然而,現在我要給大家說一說在我心里留下的一個最美的印記,那就是口罩的印記。

以前,每當我看到自己或別人臉上有口罩的印記是,都會覺得很不好看,可是現在,因為一個新型冠狀病毒的“闖入”,許多人都奮戰在一線,當他們摘下口罩時,臉上、鼻子上被口罩勒出了血痕,有的還被壓破了,破的地方就用創口貼貼住,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73歲的李蘭娟院士摘下口罩的那一幕,令我心疼也安心,印記和皺紋已難以分清,但是她的笑容依然堅定。

在我身邊也有一群這樣的人,他們就是在我家小區門口辛勤工作的志愿者,他們每天都戴著口罩站在大門口給進進出出的人量體溫和檢查車輛,在我們北方氣溫零下二十五度左右的環境下,他們每天堅持早上六點來,工作到十點多才回家,由于長時間戴著口罩,臉上便出現了一條口罩的印痕,很像一個透明口罩。

在這次疫情中,口罩顯得格外重要,他的印記也從難看變成了美麗,這就是我心里最美印記。

2020開學第一課觀后感 篇二

今天我看《開學第一課》。讓我印象最深的是——當泥石流發生時,一位父親用最快的速度跑回家,看自己的女兒有沒有受傷。可他看到的是一片泥沙。他不停地刨著泥沙,接連三天三夜!最終,他找到了女兒的發卡,還有——滿身泥沙的女兒韓旋。他悲痛欲絕,親手把女兒的辮子洗得干干凈凈,再重新編好……

是啊!只要堅持,沒有過不去的坎,沒有完成不了的事情。

我的夢,中國夢!相信我們的夢,就是祖國的未來。讓我們為了祖國的更加繁榮富強,人民的更加幸福,去實現夢想吧。

一轉眼,充實而又有意義的暑假生活,已經過去。我們又將迎來緊張的學習生活。今天,全國兩億多名中小學生聚集在長城腳下,共同觀看這意義非凡的《開學第一課》。

這開學第一課的主題很簡單,那就是人要有夢想。其中,有一個片段讓我深深地感動了:在舟曲發生泥石流災難時。有一位父親,他快速跑回家里,看看女兒有沒有被泥沙埋沒身體。跑回家里,映入眼前的是泥沙,顯然,女兒已身處泥沙里了。他不辭辛苦,拼命地刨開泥土,想再看看女兒。經過他三天三夜地努力。終于,他發現了發卡和女兒。女兒的身體全是泥沙,他女兒身上的泥沙全部洗掉,還幫她重新梳妝。我想這應該是父親為女兒做的最后一件上吧!

我當時也在想是什么讓他這么做呢?是一股強大的力量吧!是啊!我小時候也有許許多多夢想:當醫生幫助有困難的人;當老師教會學生做人的道理;當收銀員為他人提供便利……這些夢想,成了我生活的方向盤,指引我,將我引向成功的道路。

我的夢,中國夢。我們現在一點一滴的夢想,可能會成為祖國必不缺少的一部分。所以,為了祖國美好的每天,大家努力吧!

2020開學第一課觀后感 篇三

九月一日我們開學啦,《開學第一課》又如約而至。

序幕拉開,鐘南山爺爺、張定宇院長、張文宏醫生、陳薇院士相繼走上前臺同我們分享抗疫故事,從不同視角講述對我們的期待。

我感觸最深的是鐘南山爺爺的諄諄教導——他講述了自己在戰火中出生,在父母影響下學醫,在“非典”時挺身而出,以及在新冠疫情發生時奔赴武漢一線的故事,激勵我們熱愛生命,敬畏生命。我懂得了加強鍛煉,擁有健康的身體應該是最重要的人生主題。只有強健體魄,才能實現理想報效祖國。而后張文宏醫生用生動的語言結合簡潔的動畫,為我們送上“少年兒童健康寶典”,敦促大家培養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保持健康的體魄。他說,健康成長比成績更重要,良好的身體狀態是學習的根本。這些話語和鐘南山爺爺的教誨都讓我深深認同。

鐘南山爺爺小的時候體弱多病,但在經過不斷努力,積極參加各種運動,堅持鍛煉,體質得到不斷提高,在高中的運動會上還獲了獎,一直到現在,鐘爺爺都八十多歲了,仍堅持鍛煉,身體還很棒,所以在國家需要他的時候,他仍能挺身而出,為拯救人民的生命而奔走在抗疫一線,為祖國做著無私的奉獻。

同學們,我們應該向鐘南山爺爺學習滿分作文網,響應張文宏醫生的號召,鍛煉身體,強健體魄,才能經得起大風大浪的磨礪。健康是“1”,學習、金錢、地位等都是后面的“0”,如果沒有健康這個“1”,后面所有的“0”都是空虛的;反之,如果前面有“1”,后面的“0”越多,就會越幸福越富有。

就拿我自己來說吧,我喜歡安靜不愛運動,下課十分鐘我總會拿出心愛的課外書津津有味地閱讀,在教室里一坐就是大半天。放學后媽媽讓我每天跳跳繩,我也是能不跳則不跳。這不近視找上門來,我現在是個資深的“小眼鏡”了。再看看我們身邊,有多少同學天天埋頭于書山題海,穿梭于各種課外輔導班中,課余時間又沉迷手機游戲,缺乏戶外運動,疏于看一看藍的天、白的云,看一看紅的花、綠的草,疏于奔跑、游戲、鍛煉,難怪會有那么多的小胖墩、“豆芽菜”,難怪青少年的近視率越來越高。試想即使你一身才華而沒有健康的身體,將來怎能勝任繁重的工作呢。

《開學第一課》下課鈴響了,我還沉浸在課堂中,我暗暗下決心,從明天起每天放學在樓下跳五百個繩,我不僅要努力學習增長才干,更要鍛煉身體,接受風風雨雨的挑戰。

2020年開學第一課觀后感 篇四

霍曼蕊

2020年的春節是個特別而令人難忘的春節,在這個春節里,讓我認識了很多很多英雄,滿分作文網他們感動了所有中國人!讓我認識這些英雄的原因是因為湖北武漢來了一位不速之客——新冠病毒。

春節本應該是熱熱鬧鬧,走親訪友的日子,但是此時的街道卻變得非常安靜,沒有了往日的喧囂,一切都像被按了暫停鍵,14億中國人同時響應國家號召,在家閉門不出避免病毒感染。

但是在國家有難時總有那些逆行者,為我們遮風擋雨,護我們平安。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鐘南山爺爺,他八十多歲的老人肩負黨和國家的使命出征奔赴前線。還有金銀潭醫院的院長張定宇也給我深深地觸動,因為他是傳染病醫院的院長,肩負責任和國家的重任,在危難來臨時他毫不猶豫的挺身而出,其實他的妻子也得了新冠病毒,他自己也是個漸凍癥患者,但是他自己卻說我只有跑的更快,才能跑贏時間,把重要的事情做完。只有跑的更快,才能在病毒面前搶回更多病人的生命。

還有一位護士姐姐說她雖然是一個小醫生,但是她相信許許多多的小醫生匯聚到一起他們的力量肯定是巨大的!

一個個平凡的人都自覺投入到抗擊疫情的人民戰爭中。有的出租車司機自發的為醫護人員免費接送上下班,有的免費為醫護人員送去新鮮的蔬菜等等,還有很多很多感人的故事!這就是萬眾一心,眾志成城!

最終在所有奔赴一線的工作者們舍小家顧大家的忘我努力下,不僅戰勝了病毒,疫苗也已經研發出來,現在雖然不時還有病毒感染,但是我相信我們一定能最終戰勝病毒,還我們每個人燦爛的笑臉!

這些英雄將讓我們14億中國人銘記,他們將載入史冊,成為后人學習的榜樣!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更是令人難忘的一年。

《開學第一課》的觀后感 篇五

2020年已經過去大半,隨著九月份的到來,我們愉快的暑假生活也正式宣告結束。在我們即將踏入校園時,央視所開辦的《開學第一課》也正式在我們踏入校園前開播了!

《開學第一課》是我們中小學生每年必看的一個重要節目,今年的主題是:“少年強,中國強”。

里面不僅有很多動人心弦的好看節目,還有不少讓我們深受感動的動人故事,在看著節目,聽著祖國發展故事的同時,也讓我們更加清晰未來的發展道路,唯有不斷努力學習,我們才能貢獻出自己一份小小的力量。

2020年是一個特殊的年份,我們的祖國在經歷新冠疫情后,還面臨著不少突如其來的困難,但在面對這些苦難的時候,總會有各種各樣的英雄人物挺身而出,讓我們的祖國與人民平安度過這一個個的困難。

因此我們如今雖然年齡還小,但會在這些英雄人物地帶領下,不斷地成長起來,伴隨著《開學第一課》那動人的勵志故事,不斷地努力學習,等待未來長大后,為祖國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2020年開學第一課觀后感 篇六

因為疫情的原因,今年,成了最特殊的一年。疫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改變了我們的飲食習慣,改變了我們的社會交往方式,也改變了我們的上課方式。這不,連今年的《開學第一課》都改成了多地實時連線的“云課堂”方式。

晚上,我坐在電視前,懷著期待和激動的心情等待《開學第一課》的開講。時間滴滴答答地走到了開講時刻,一開場,就是一位重量級的人物。在疫情期間,他的名字頻繁的出現在報紙上、電視上、廣播中,今年是我第一次聽到也是第一次認識這個名字,他的名字對于人們來說就好像一顆定心丸,讓彷徨的人們有了主心骨,他就是鐘南山爺爺。從鐘南山爺爺身上我更為深刻地明白了什么是使命,什么是責任與擔當。在我看來,84歲的鐘南山爺爺真的就像一座巍峨的大山,聳立在天地之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當這優美動聽的旋律在電視機里響起的時候,我想,疫情期間的中國人不正像這頑強的小草一樣嗎?一場疫情暫停了我們的生活,此刻的我們就如同被火燒過的小草,在默默地積蓄力量,力爭成長為廣袤的草原。疫情期間,高三學生付巧在方艙醫院一邊隔離治療一邊努力學習,將方艙醫院變成了夢開始的教室;除夕之夜,身患漸凍癥的張定宇堅定地喊出我們要筑起一道生命的長城,用他筆直的背挺起了萬家燈火的希望;大年三十兒,飛抵武漢的軍醫毛青認為他不是逆行,是在沖鋒。這一句句發自肺腑的心聲,激勵著我們去戰勝病毒!

科學是戰勝病毒的決定性力量,也是抗疫戰斗取得勝利的最有力武器。不管是抗擊病毒的科學戰神陳薇,還是金句頻出的張文宏。不管是追蹤疫情源頭的吳尊友教授,還是“北斗三號”總設計師謝軍,他們都讓我感受到了科學的力量。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作為新時代的少年,我要珍惜這大好時光,明確自己的奮斗目標,全力以赴,實現自己的夢想!

《開學第一課》的觀后感 篇七

今天晚上8點,我懷著激動的心情收看了《開學第一課》,今年以“少年強,中國強”為主題,在里面我看到了醫生和護士,也看到很多服務在社區一線的叔叔阿姨。

他們的`事跡讓我深受感動,也備受鼓舞。對于我們學生來說,生活是非常美好的。

但是,肺炎疫情的到來給我們的祖國蒙上了一層烏云,突然間,往日繁榮的街道變得空無一人,大家都躲在屋里不敢出去。然而我們偉大的祖國有著一群團結友愛、不怕艱難的人民,他們在危難之際迎難而上,與可怕的新冠肺炎抗戰到底,他們就是“中國脊梁”,他們就是新時代的先鋒人物。

有他們在,我也不再害怕了!“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雖然我們每個人的力量如同小流,但是我明白了只要團結起來,就可以匯成大江大海。

盡管疫敵再兇再險,但我們團結的力量是不可戰勝的。

央視秋季《開學第一課》觀后感 篇八

鐘南山:“人的命是最重要的人權!”

8月11日,國家*****簽署**令,授予84歲的鐘南山院士“共和國勛章”,表彰他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斗爭中做出的杰出貢獻。在2020年《開學第一課》的課堂上,鐘南山將結合個人成長經歷和真實感悟,講述自己在戰火中出生、在父母影響下學醫從醫、在“非典”時挺身而出,以及在新冠疫情發生時奔赴武漢一線的故事,激勵年輕一代熱愛生命、敢于擔當。

“1月23日上午10點,武漢關閉了離漢通道,這座英雄的城市,經歷了整整76天、1814個小時的封鎖,換來了讓中國至少減少感染70萬人。這就是我們的國家,首先抓住人的生命是第一寶貴的。”節目中,鐘南山擲地有聲地說道:“人的命是最重要的人權!我們保住了這么多人的命,這是我們人權的表現!”

來自湖北的王睿同學,通過云課堂連線的方式向鐘南山表達了致敬,并立志要成為一名向他一樣有擔當的醫生,而鐘南山也在節目中向他表達了鼓舞和期許。他表示“中國的醫生從來都是好樣的,因為越到最艱苦、最困難的時候,就能看出一個醫生的本色”,希望以王睿為代表的年輕一代能夠“敢醫療,敢實踐,敢說話”。8月24日,王睿收到了北京大學醫學部的錄取通知書,成為了鐘南山的大學校友,正式開啟了自己的醫學之路。

在全國4.26萬名援鄂醫務人員中,“80后”“90后”約占7成。節目中,北京大學國家援鄂醫療隊“90”后黨員作為青年醫護代表,展現老一輩醫務工作者和年輕一代醫務工作者之間的醫德傳承和精神延續。抗疫斗爭期間,他們通過書信向***總書記匯報自己的成長感悟和工作情況。***在回信中肯定他們“彰顯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并稱贊“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是好樣的,是堪當大任的!”鐘南山聽完他們的故事后,寫下了“一個人也不能少”作為寄語,鞭策年輕一代要勇挑重擔,在國家需要時挺身而出。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8篇《2020秋季開學第一課觀后感》,希望可以啟發您的一些寫作思路。

推薦訪問: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