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范啟航 張曉霜
英國語言學家威爾金認為:“沒有語法,能表達的內容很少,沒有詞匯,則什么也表達不了。”英語詞匯,作為語言學習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口語交流、閱讀理解和書面寫作的基礎,貫穿學習的整個過程。對大多數的初中生來說,“怎樣學習和積累單詞”“如何擴大詞匯量”是在英語學習過程中亟待解決的問題。所以,掌握英語詞匯學習策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下面介紹一些相關的方法。
如果將“背單詞”定義為“要求會默寫中文或英語”,那么同學們在短時間內是能夠記住的,但只能達到突擊效果,理解不夠透徹,后期必然遺忘。學習詞匯不能只停留在形、義層面,不能簡單機械地重復英語拼寫和中文意思的轉化,而忽視單詞的發音、詞性、用法等。
同學們是否有過這樣的困擾?在閱讀時,明明認識單詞的中文含義,代入文本中還是不明白句子意思,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們的理解不夠精準,背單詞時只關注了字面含義。有時在完形填空的題目中,“hand”考查的含義是“上交”而不是“手”,“book”考查的含義是“預訂”而不是“書本”,“mean”考查的含義是“吝嗇的”而不是“意思是”,對熟詞僻義的理解出現偏差,不僅會獲取錯誤信息,還不能準確把握文章上下文內容,導致失分。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們的理解不夠全面,背單詞時只關注最常見的意思。
對于一個單詞,能知道意思、聽出發音、正確拼寫,并使用它遣詞造句,或以口頭、書面的形式輸出,才稱得上是真正地將它掌握。拋棄固有的思維模式,將一個單詞的發音、拼寫、意思、詞性、用法都重視起來,把握到位,重在理解,才能避免出現以上的問題。
想要豐富自己的詞匯儲備,需要腳踏實地地努力付出,做好堅持不懈的長遠打算,但詞匯學習也存在著一些“捷徑”,掌握后能大大提高效率,進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學們應做好近義詞、反義詞及易混詞之間的比較和辨析,進行歸納總結。平時就要有意識地將表達相同、含義相似的單詞歸納在一起記憶,再做好區分,理解具體的不同之處。在這里可以聯系秘籍1 的策略,將音、形、義全面對比,結合英語釋義、例句輔助辨別,在最開始的學習過程中,就將詞匯吃透,理解到位,建立起屬于自己的知識框架。
同學們還可以運用英語構詞法,把握詞匯之間的聯系。以“agree”這個單詞為例,我們知道它作動詞時意思為“同意”,添加表示否定含義的前綴“dis-”后,意思改變為“不同意”,在這個基礎上,添加表示抽象名詞的后綴“-ment”時,意思轉變為“分歧”。初中階段,很多較長的詞匯都是由一個熟知的單詞加特定的詞根、詞綴組成,由已知推導出未知,這樣能有效降低記憶單詞的難度。另外,在閱讀文本時遇到不認識的詞匯,不要慌張,我們除了可以聯系上下文猜測意思,還可以辨別該生詞是否包含詞綴,就像前綴能改變單詞的含義,后綴能改變單詞的詞性一樣,利用好這些可遵循的規律,就能極富效率地豐富我們的詞匯儲備與提高閱讀能力。
所有詞匯都是以句法和語義關系聯系起來的,并通過語境進行信息的傳遞,所以詞匯學習也不是孤立的,在理解意義和用法時,最好能結合語境,做到詞不離句、句不離文,這也是我們常說的“聯系上下文”。
同學們可以充分利用好手邊能獲取到的資料,如英語教材、閱讀篇目、新聞外刊等,它們都是經過推敲打磨的,邏輯性很強。在學習新詞匯的過程中,把單詞放入上下文語境里,理解它們在具體句子中所表達的含義;
在課后鞏固的過程中,將已經掌握的單詞再次回歸文本,理解文章篇目所表達的主題和觀點,這樣既能強化記憶,又能增加趣味性,實現了在語境中進行詞匯學習。
在實際的英語學習中,同學們往往會忽略詞匯的重要性,甚至產生畏難情緒,將背單詞視為一種被動的、有壓力的負擔,只有消除認識上的誤區,把握好詞匯學習的策略,才能豐富自身的單詞儲備,以充足的詞匯量作為敲門磚,掃除聽、說、讀、寫中的障礙,提升綜合的語言能力,輕松應對所有挑戰。英語學習需要長遠規劃,詞匯積累更是一項長期工作,希望同學們讀完此文后能有所啟發,將以上的秘籍運用起來,結合實際情況加以靈活運用,找到適合自己的詞匯學習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