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同仁,曾 雄,徐金虹,姜守軍,張 宏
阿瓦提縣農(nóng)業(yè)技術推廣中心,**喀什 843200
阿瓦提縣是農(nóng)業(yè)大縣,當?shù)刂饕N植農(nóng)作物以棉花和糧食為主,其獨特的土壤環(huán)境和氣候條件適宜棉花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其中,棉花種植面積占全縣農(nóng)作物種植面積的75%以上。研究表明,氨基酸水溶肥能夠提高小白菜產(chǎn)量構成[1],葉面噴施氨基酸微量元素水溶肥可顯著提高辣椒產(chǎn)量和品質[2]。氨基酸微量元素水溶肥可提高棉花單株結鈴數(shù)和單鈴重,實現(xiàn)增產(chǎn)增收[3-4]。阿瓦提縣于2021 年開展了氨基酸微量元素葉面肥對長絨棉產(chǎn)量影響的試驗,通過調查分析,了解該葉面肥對長絨棉農(nóng)藝性狀、產(chǎn)量構成及經(jīng)濟效益的影響,為其進一步在阿瓦提縣棉產(chǎn)業(yè)上的推廣提供較為科學的理論依據(jù)。
1.1 試驗概況
試驗于2021 年3 月至11 月安排在阿瓦提縣塔木托格拉克鎮(zhèn)阿克亞村(80°19′25.71 ″E,40°37′48.14″N),前茬作物為棉花,土壤質地為壤土。供試棉花品種為新78,供試葉面肥為磷酸二氫鉀(52% P2O5,34% K2O),氨基酸微量元素葉面肥(氨基酸≥100 g/L、Fe+Mn+Zn+B≥20 g/L)。
1.2 試驗設計
試驗設3 個處理,分別為噴施等量清水(處理1)、噴施磷酸二氫鉀(處理2)、噴施氨基酸微量元素(處理3),每個處理重復3 次,共9 個小區(qū),各小區(qū)面積54.72 m2,隨機區(qū)組排列,設保護行,除葉面肥外,各小區(qū)其他田間管理措施相同。葉面肥噴施依據(jù)產(chǎn)品說明進行。
處理1:噴施清水50 kg/666.7m2,噴施2 次,其中:蕾期(6 月15 日)噴施20 kg/666.7m2,花鈴期(7 月6 日)噴施30 kg/666.7m2。
處理2 :噴施磷酸二氫鉀0.3 kg/666.7m2,噴施2 次,其中:蕾期(6 月15 日)0.15 kg/666.7m2兌水20 kg 進行噴施,花鈴期(7 月6 日)0.15 kg/666.7m2兌水30 kg 進行噴施。
處理3:噴施氨基酸微量元素90 mL/666.7m2,噴施2 次,其中:蕾期(6 月15 日)45 mL/666.7m2兌水20 kg 進行噴施,花鈴期(7 月6 日)45 mL/666.7m2兌水30 kg 進行噴施。
1.3 田間管理
試驗于4 月10 日播種,種植模式為1 膜6行,播種方式為精量播種,一穴一粒,播量量1.8 kg/666.7m2,株距10 cm,播幅內寬、窄行距配置為66+10 cm,灌溉方式采用膜下滴灌。施肥量80 kg/666.7m2,其中:尿素8 kg/666.7m2,磷酸二銨6 kg/666.7m2,復合肥25 kg/666.7m2,滴灌肥41 kg/666.7m2。整個生育期共滴水6 次,滴水情況根據(jù)當?shù)毓┧M行,各處理滴水量相同,因與周邊大田同步進行,未測量水量。
1.3.1 水肥管理
基肥于4 月8 日進行機械撒施,施用尿素(46% N)5 kg/666.7m2、復合肥(18%N,18% P2O5,18% K2O)25 kg/666.7m2。追肥結合田間水肥需求和當?shù)毓┧闆r進行滴施,施尿素3 kg/666.7m2、磷 酸 二 銨(18% N,44% P2O5)6 kg/666.7m2和 滴灌 肥(8%N,24% P2O5,24% K2O)41 kg/666.7m2,分6 次隨水滴施,其中:蕾期(6 月10 日)尿素3 kg/666.7m2、磷酸二銨6 kg/666.7m2,花蕾期(6 月25 日)滴灌肥8 kg/666.7m2、花鈴期(7 月7 日)滴灌肥10 kg/666.7m2、花鈴期(7 月23日)滴灌肥10 kg/666.7m2、鈴期滴灌肥(8 月2 日)8 kg/666.7m2和鈴期(8 月14 日)滴灌肥5 kg/666.7m2。
1.3.2 病蟲害防治
根據(jù)病蟲發(fā)生規(guī)律和實際發(fā)生情況進行了防治。5 月25 日第一次防治棉蚜,用啶蟲脒20 mL/666.7m2兌 水30 kg;
6 月8 日 用 啶 蟲 脒25 mL/666.7m2、克 螨特30 mL/666.7m2混 合 兌水25 kg,用于防治蚜蟲和棉葉螨;
6 月28 日開始防治棉鈴蟲,高效氯氰菊酯20 mL/666.7m2兌水20 kg,7 月18 日高效氯氰菊酯30 mL/666.7m2兌水30 kg。
1.3.3 化控
共化控3 次。6 月5 日使用縮節(jié)胺1 g/666.7m2兌水30 kg 進行噴施,7 月3 日縮節(jié)胺3 g/666.7m2兌水30 kg 進行噴施。打頂后于7 月18日用98%的甲哌鎓(縮節(jié)胺)15 g/666.7m2兌水1.2 kg 進行一次重控。
1.3.4 打頂
采用化學打頂方式,打頂時配合縮節(jié)胺共同使用。7 月11 日利用無人機進行打頂,用98%的甲哌鎓(縮節(jié)胺)20 g/666.7m2,打頂樂100 mL/666.7m2,兌水1.5 L 進行噴施。
1.4 測定方法
棉花產(chǎn)量:9 月2 日在各小區(qū)選擇具有代表性的點1 個(6.67 m2),調查棉花株數(shù)、總鈴數(shù)及單株鈴數(shù)。于吐絮期在每個小區(qū)定點采收100朵完全吐絮棉桃(根據(jù)棉花吐絮情況,分別于9月17 日和9 月30 日各采集50 朵),測定單鈴重和衣分,計算棉花產(chǎn)量。
1.5 數(shù)據(jù)處理
產(chǎn)量(kg/666.7m2)=株數(shù)(株/666.7m2)*單株鈴數(shù)(個/株)*單鈴重(g/個)/1000
試驗數(shù)據(jù)采用WPS 2019 和方差分析2013軟件進行整理和分析,多重比較采用LSD 法(P<0.05)。
2.1 不同處理對長絨棉農(nóng)藝性狀的影響
各處理對長絨棉農(nóng)藝性狀影響不同(表1)。與處理1 相比,處理2 和處理3 能夠提高長絨棉農(nóng)藝性狀。株高分別顯著增加13.35%、13.07%,單株果枝分別增加9.76%、7.32%,單株鈴數(shù)分別顯著增加8.07%、7.84%,單鈴重分別顯著增加10.01%和13.05%。
表1 不同處理對長絨棉農(nóng)藝性狀的影響
2.2 不同處理對長絨棉產(chǎn)量及構成的影響
各處理對長絨棉產(chǎn)量及構成影響不同(表2)。各處理株數(shù)無顯著性差異。與處理1 相比,處理3 和處理2 鈴數(shù)分別顯著增加6.94%和8.76%,處理3 較處理2 減少1.67%,無顯著性差異。處理2 的單株鈴數(shù)最高,為8.07 個,處理3次之,為8.06 個,與處理1 相比,處理3 和處理2的單株鈴數(shù)分別顯著增加7.84%和8.07%,處理3 較處理2 減少0.21%,無顯著性差異。處理3 單鈴重最高,為2.69 g,處理2 次之,為2.62 g,處理1 最低,為2.38 g,處理3 單鈴重較處理1 和處理2 分別顯著增加13.05%和2.77%,處理2 較處理1顯著增加10.01%。處理3 籽棉產(chǎn)量最高,為344.44 kg/666.7m2,處 理2 次 之,為340.93 kg/666.7m2,處理1 最低,為284.93 kg/666.7m2,與處理1 相比,處理3 和處理2 籽棉產(chǎn)量分別顯著增加20.89%和19.65%,處理3 較處理2 增加1.03%,無顯著性差異。處理3 的衣分最高,較處理1 顯著增加6.38%,較處理2 顯著增加6.93%。處理3 皮棉產(chǎn)量最高,為124.26 kg/666.7m2,處理2 次 之,為115.11 kg/666.7m2,處 理1 最 低,為96.64 kg/666.7m2,處理3 分別較處理1 和處理2顯著增加28.57%和7.95%,處理2 較處理1 顯著增加19.11%。通過表1 數(shù)據(jù)及分析可得,葉面肥通過增加長絨棉鈴數(shù)和單鈴重促進增產(chǎn),與處理2 相比,處理3 通過增加衣分促進皮棉產(chǎn)量顯著增加。
表2 不同處理對長絨棉產(chǎn)量及構成的影響
2.3 不同處理對長絨棉經(jīng)濟效益的影響
不同處理長絨棉產(chǎn)量、產(chǎn)值、葉面肥和和其他支出不同,純收益也不同,處理3 和處理2 均能顯著增加長絨棉純收益(表3)。處理3 的產(chǎn)量、產(chǎn)值、葉面肥、其他支出和純收益最高,處理2 次之,處理1 最低。處理3 產(chǎn)值為4649.95 元/666.7m2,處理2 產(chǎn)值為4602.50 元/666.7m2,處理1 產(chǎn)值為3846.57 元/666.7m2,與處理1 相比,處理3 和處理2 的產(chǎn)值分別顯著增加20.89%和19.65%,處理3 的產(chǎn)值較處理2 增加1.03%,無顯著性差異。處理3 和處理2 的其他支出分別較處理1 顯著增加10.85%和10.21%,處理3 較處理2增加0.58%,無顯著性差異。處理3純收益最高,為3058.50 元/666.7m2,處理2 次之,為3026.19 元/666.7m2,處理1 最低,為2420.35 元/666.7m2,處理3 和處理2 純收益分別較處理1 顯著增加638.15元/666.7m2(26.37% )和 605.84 元/666.7m2(25.03%),處理3 較處理2 增加32.31 元/666.7m2(1.07%),無顯著性差異。
表3 不同處理對長絨棉經(jīng)濟效益的影響
氨基酸微量元素葉面肥增產(chǎn)效果與磷酸二氫鉀基本一致,均能顯著增加長絨棉產(chǎn)量及構成,實現(xiàn)長絨棉增產(chǎn)增收。氨基酸微量元素葉面肥處理皮棉和籽棉產(chǎn)量最高,分別為124.26 kg/666.7m2和344.44 kg/666.7m2,較清水處理顯著增加28.57%和20.89%,磷酸二氫鉀次之,分別115.11 kg/666.7m2和340.93 kg/666.7m2,較清水處理顯著增加19.11%和19.65%。氨基酸微量元素葉面肥處理純收益最高,為3058.50 元/666.7m2,磷酸二氫鉀次之,為3026.19 元/666.7m2,分別較清水處理顯著增加638.15 元/666.7m2(26.37%)和605.84 元/666.7m2(25.03%)。氨基酸微量元素葉面肥主要成分為有機物氨基酸,且含有部分微量元素,因此在實際生產(chǎn)中可替代磷酸二氫鉀推廣應用。
猜你喜歡磷酸二氫鉀葉面肥微量元素超常量磷酸二氫鉀對溫室番茄控旺效果的研究遼寧農(nóng)業(yè)科學(2022年4期)2022-09-02不明原因肝損害的32例肝組織活檢標本的29種微量元素測定昆明醫(yī)科大學學報(2022年4期)2022-05-233種葉面肥在小麥上的應用效果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22年9期)2022-05-17葉面肥磷酸二氫鉀,你會用嗎?中國農(nóng)資(2021年19期)2021-12-14不同葉面肥對烤煙品質的影響新農(nóng)業(yè)(2021年1期)2021-07-09磷酸二氫鉀葉面肥在水稻上的應用效果農(nóng)業(yè)科技通訊(2021年4期)2021-05-23怎樣施用葉面肥河南農(nóng)業(yè)(2020年5期)2020-12-18怎樣施用葉面肥河南農(nóng)業(yè)·綜合版(2020年5期)2020-05-26磷酸二氫鉀在果樹上的科學施用農(nóng)家科技中旬版(2016年9期)2016-11-02微量元素里的大學問為了孩子(孕0~3歲)(2016年9期)2016-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