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俱杯规则-虎牙直播-比利亚vs西班牙人-德国杯|www.cnyhmy.com

航空材料與工藝課程思政的思考與探索

時間:2023-08-06 10:25:03 來源:網友投稿

唐偉峰 王朋朋 茅樂

[摘 要]課程思政應當作為一種教學理念融入航空材料與工藝課程教學中,以人才培養目標和課程教學目標為導向,精準把握課程的思政點,將工匠精神、科學精神、愛國主義精神融入課程教學中,通過準備豐富的案例素材、編制課程思政大綱、做好課程教學設計,培養學員對國家和人民忠誠情感,達到課程思政的最終目標。

[關鍵詞]課程思政;
航空材料與工藝;
課程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4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23)04-0113-03

教育部印發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明確提出,要大力推動以課程思政為目標的課堂教學改革,梳理專業課程所蘊含的思想政治元素和所承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課堂教學各個環節,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與知識體系教育的有機統一[1]。高等教育是以人才培養為核心,以立德樹人為根本,重心是實現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同時,***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軍校作為軍隊體系中培養高等軍事人才的平臺,目標就是為國防事業培養忠誠于黨和人民的、軍政素質過硬的優秀軍人。隨著經濟的發展,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部分軍校學員出現理想信念模糊、心理素質欠佳、價值取向扭曲、國家責任榮譽感降低等問題。因此,開發利用課程的思政教育資源,把思政教育貫穿課程教學的全過程顯得愈加重要。

一、樹立思政育人的教學理念

在專業課程中實施思政教育應成為專業課程教學中的一種教育理念和思維方式,要做到順其自然、信手拈來,避免機械和教條,做到實事求是。教師首先應該具備育德意識和育德能力,堅持言傳和身教相統一,讓學生能夠從教師的身上感知思政溫度、身正為范、治學嚴謹。教師要讓課堂成為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的主陣地,堅持正確的政治導向[2]。

思政育人是一個系統的教育和引導,不應當簡單地就某一個問題坐而論道,要具有“大思政”的格局和視野,不能把“思政”狹義化。思政具有豐富的內涵,可以涵蓋思想意識與道德、形勢政策、法律法規、科學法則、文化信仰、國家民族等。所有內容都具有價值引領、知識教育、能力培養的多重功能,承載著培養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作用。課程思政不能改變專業課程的本來屬性,更不能把專業課改造成思政課模式,而是要充分發揮課程的德育功能,運用德育的學科思維,提煉專業課程中蘊含的文化基因和價值范式,將其轉化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體化、生動化的有效教學載體,在“育人細無聲”的知識學習中融入理想信念層面的精神指引。軍校的教師更要牢牢把握課程思政的關鍵要點,悟透三個比喻。一是抓好“扣子”比喻。抓好青年學員價值觀養成好比“扣第一粒扣子”,對整個人生極為關鍵、影響深遠。啟發課程思政的重要使命,就是要充分發揮課程本身的德育力量,共同引導青年學員在軍旅之初扣好人生和軍旅“第一粒扣子”,成為堅定舉旗人。二是把握“空氣”比喻。“使核心價值觀的影響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無時不有。”[3]啟發課程思政要注重將專業教育和核心價值觀培育相融共進、貫穿始終,要在專業教學中融入和滲透軍旅文化和專業精神、職業道德操守,不斷滌蕩學員心靈、滋養學員心田。三是理解“鹽”之喻。“好的思想政治工作應當像鹽,但不能光吃鹽,最好的方式是將鹽溶解到各種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4]既要把課程思政元素全面溶解到每堂課的教學活動中,化育無形、潤物無聲;
又要講求方法藝術,走進年輕人的思想世界,將課程思政與學員軍校生活實際緊密聯系起來,用學員喜聞樂見的形式和手段展現出來,使之更接地氣、更引人入勝。

二、以人才培養目標為導向精準把握思政點

海軍航空大學的航空材料與工藝課程是針對專業學員的崗位需求而設置的一門專業基礎課,主要介紹金屬材料微觀、宏觀的基本原理和基礎知識,常用航空材料的性能、分類與應用。通過學習,學員能夠系統地掌握航空材料的基本知識和成形工藝的基礎理論,了解航空構件維護的基本知識,養成實事求是的學習態度、嚴謹細致的工作作風和終身學習的良好習慣,進而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實踐能力以及愛國奉獻的民族精神,為專業教育和崗位任職奠定必備的工程基礎。根據課程特點,可以通過展示工業材料、工業技術、工業裝備的發展歷程、成就與應用,以典型人物、典型材料、典型事件為案例,將工匠精神、科學精神、民族精神融入其中,引導學員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激發學員崇理尚武、獻身國防、愛崗敬業的內在情懷。

思政教育具有很強的拓展性和延伸性,一個知識點配合相應的素材,可以引申出多個的思政點。從廣義上講,思政點可以分為人生觀(包括政治、法制、道德、倫理、目標等)、價值觀(包括態度、方式、方法等)、世界觀(包括國家情懷、民族精神等)。根據人才培養目標和課程的教學目標,應該從眾多的思政點中提煉出適合、適用的思政元素,以合適的方式傳達給學員,達到思政教育的目的[5]。

地方院校的課程思政點多偏重于環保、價值、法制、人文等社會責任方面的引導和教育,更多的是強調個人作為社會中的一個單元所應具備的社會屬性與個人品質。但對于軍校來說,其培養的學員是未來國防事業的中流砥柱,要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事業觀、價值觀、國防觀,并在此基礎上培養他們對黨、人民和國家的忠誠情感,這對一名軍人來說至關重要,也是軍校課程思政的最高目標。

航空材料與工藝課程思政元素最為重要的是從案例典故中提煉出能夠真正讓學員有所領悟的思政點。通過教學實踐,本課程組根據課程內容和案例,結合授課對象的專業崗位特點,提煉出了幾個主要思政點。

(一)踏實苦干的工匠精神

課程中在“鑄鐵”知識的介紹時,引用的案例是“大國重器”中航空發動機運輸車的發動機缸套采用的蠕墨鑄鐵,要做好這樣一個缸套,必須制造出好的蠕墨鑄鐵材料。授課中可以逐步引導學員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為什么不去直接買?因為這樣會受制于人,會被人“卡脖子”,比如美國打壓華為就是明證。可見,沒有自己的技術是非常危險的。

第二,技術難度有多大?該工藝方法最關鍵的核心技術是蠕化劑的進料速度、鐵水的溫度、蠕化劑的成分等,這些參數的獲得是靠著工程師上千次的試驗、失敗、再試驗才得到的。

第三,要引導學員從這個案例中認識這樣一個問題,即真正的核心技術是什么。讓學員認識到這些參數就是核心技術,這些參數發達國家是絕不可能告訴我們的,也不可能賣給我們,要靠工程師嘔心瀝血、臥薪嘗膽、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去干才能研究出來。試想,如果我們的裝備只靠買,沒有人真正去研究核心技術,沒有屬于自己的核心工業、核心裝備,我們在面對西方霸權的時候能有多少底氣?因此,工匠精神是我們國家、民族的精神內核,軍校學員無論在什么崗位工作,都應成為一名真正的“工匠”。要能夠埋頭苦干、十年如一日,潛心于千百次地重復做一件事情,把小事做到極致,成為行業領域的頂級專家能手。

類似的案例還有“鋼板淬火”案例,中國“非晶帶材”發展、碳纖維發展史,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毛臘生工程師幾十年如一日地打磨鑄造手藝,全國勞動模范**瑤工程師幾十年如一日地打磨鍛造手藝,中國航天科工集團航空發動機焊接第一人高風林幾十年如一日地打磨自己的焊接手藝等。

(二)積極進取的科學精神

在“噴丸處理”工藝知識的介紹時,引用的案例是“大國重器”中某軍工企業利用自己研發的設備對航空發動機的葉片進行噴丸預處理。闡述科學家們為了做好發動機的研制生產,不斷地在工藝上尋求突破,自主研發設備,目的就是生產出性能更優異的發動機。

為什么不直接買?因為別國根本不賣。比如光刻機是用于刻蝕芯片的工業頂級設備,全世界只有荷蘭的阿斯麥爾公司能夠生產,在美國插手干預后,中國買不到光刻機,沒有光刻機,芯片就無法生產,逼得我們只能自己研發生產。由此又可以引申到空間站,美國曾經明確拒絕中國加入空間站項目的合作研發,即使到了今天亦是如此。但是中國人就是憑著頑強拼搏、打不垮壓不彎的精神,憑著敢為世界先的、積極進取的科學精神,自主建成空間站。這種科學精神就是一絲不茍、踏實認真,把每一個細節、每一個問題做到不弄清楚誓不罷休,堅決克服一個又一個難題,以科學的態度對待每一個任務,以科學的方法研究每一個問題,以科學的思維看待每一個結果。

從中國人具有的韌勁和科學精神,延伸到中華民族具有頑強拼搏精神,再進一步升華到愛國主義和國家情懷。

(三)崇高至上的愛國主義

在講授“非晶”材料時,可以展示我國30多年來在“非晶”材料領域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非晶”材料是國之重器,是一種對工藝技術要求非常高且是我國在零基礎上自主研發的一種高性能特殊材料。同樣的,這樣的核心材料也是買不來的,是靠我國工程師們經過上萬次試驗一點點地摸索、研究、生產,以及技術人員憑著頑強拼搏的科學精神積累了大量的數據和寶貴的經驗、技術才得以成功研發出來的。

此外,在其他很多關鍵領域、核心領域、頂尖領域,雖然我國與世界頂級水平還存在差距,但是經過科學家、工程師們的不斷努力,在材料學、工藝學方面我國取得了重大進步,并且在某些領域已經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開始引領某些領域的技術發展方向。

這種不怕艱難險阻,越是高山險壑越敢于迎難而上,不屈不撓、堅韌不拔、自強自立、艱苦奮斗、戰勝一切困難的優秀民族精神,一代代地傳承至今,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內核,也是華夏文明賡續相傳的寶貴精神財富。從講授“非晶”材料,到了解研究的艱難,再到如今取得的成果,使學員認識到,作為一個軍校的學員,自己的使命就是學知識、傳承精神、保衛國家、保護人民,做好準備隨時為我們這個偉大的國家、偉大的民族、偉大的人民奉獻全部[6]。

三、做好思政教育的統籌設計

(一)準備豐富的案例素材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開展課程思政教育,應有生動的、新鮮的、深刻的、能夠引人深思的案例和素材。課程組搜集了大量與課程有關的思政素材,包括文字、視頻等,根據航空材料與工藝課程的人才培養目標,對素材進行逐個分析、分類,將案例中的思政點進行提煉。一個案例必然有一個最核心的思政點,這是它的內涵,但通過對案例進行深度挖掘可以延伸出很多的思政點,這是外延。因此,如何把案例素材恰如其分地用好、用對非常重要。為避免對思政素材無限制地擴展,使其喪失本應有的價值和作用,教師要對思政點的引出、擴展進行設計,對其內涵和外延進行定義。

(二)編制課程思政大綱

課程思政大綱是實施課程思政教學的綱領性文件,對每個章節、每個知識點對應的案例和思政點進行規范和定義。因此,教師要在收集大量素材并進行設計、定義的基礎上,對案例進行匯總,編纂成思政大綱。同時,思政大綱需要適時地擴充修訂,及時把具有代表性的新案例素材編入其中。本課程組成員均以課程思政大綱為準,按大綱實施思政教學。

(三)做好課程教學設計

做好課程教學設計,把思政融入課程教學中,既要春風化雨、引人深思、引領感召,又要避免突兀。因此,在課程教學設計中,要注重多種方式的綜合運用,既要通過教師講授融入,也要通過師生互動融入,還要通過學生自主學習融入。如,可以通過提問、設問的方式引發學員的思考,也可以通過案例對學生進行直接的引導教育,還可以通過研討引導學員自主交流實現思政教育。總之,思政教育的實現方式需要教師根據課程內容靈活發揮、自主設計,在教學的實踐中不斷摸索、積累、總結經驗。

四、結語

課程思政是一項系統性、持續性的工作,需要長期的積累,更需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揣摩、應用,并且還要隨著形勢的變化、培養目標的優化、教育導向的調整等,及時進行調整更新。

青年學生是國家和民族的希望和未來,青年強則國家強,思政教育任重而道遠。為了培養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有血性、有品德優秀青年,應在教學中把知識傳授與價值塑造緊密結合,讓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培養與塑造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使其在踏上工作崗位后盡職盡責,恪守自己的崗位,心懷祖國和人民,成為構筑鋼鐵長城的一塊堅強基石。

[ 參 考 文 獻 ]

[1] 劉敏,李方杰,王占勇.《金屬材料及熱處理》課程思政建設的實踐與探索[J].科技風,2020(5):38.

[2] 張英強,鄭康生,徐耀民,等.思政因素在復合材料工藝與設備授課中的運用初探[J].廣州化工,2019,47(16):176-177.

[3] ***: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影響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EB/OL].(2014-02-26)[2021-07-10].http://news.cntv.cn/2014/02/26/ARTI1393371871111391.shtml.

[4] 好的思想政治工作應該像鹽[EB/OL].(2018-07-16)[2021-07-10].http://theory.people.com.cn/GB/n1/2018/0716/c40531-30149945.html.

[5] 張娜,張建勇,張騁,等.《復合材料結構設計基礎》課程思政教學設計探究[J].山東化工,2019,48(23):167-168.

[6] 賽華征,付蕊,馬力通,等.《天然高分子材料》實施課程思政教學的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9(24):35-36.

[責任編輯:劉鳳華]

猜你喜歡課程教學課程思政基于OBE理念的航空醫學課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討科技視界(2017年23期)2017-12-09學好質量管理,鍛造品質人生科技視界(2017年21期)2017-11-21發揮專業特色 實施“課程思政”電腦知識與技術(2017年28期)2017-11-15小學數學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人間(2016年26期)2016-11-03淺談微課在PHOTOSHOP課程教學中的實踐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6年21期)2016-10-20會計專業課程教學國際化的探索性研究商業會計(2016年13期)2016-10-20高職物流專業“物流費用結算實務”課程開發研究中國市場(2016年36期)2016-10-19高職院校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提高課程教學質量的探討科技視界(2016年21期)2016-10-17《供應鏈管理》課程教學改革科技視界(2016年20期)2016-09-29

推薦訪問:探索 航空 思考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