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文
汪曾祺先生七十三歲生日的時候,寫了一副對聯:“往事回想如細雨,舊書重讀似春潮。”且自樂曰:“聊當自壽”!
舊書,無外乎讀過的書,它們有的依然干凈;
有的可能會濃妝艷抹,被閱讀者留下痕跡;
有的容顏依舊,有的可能面目全非。可是,它們都被我們閱讀過,那些排列有序的文字,如同寒冬臘月里的小火苗,曾給過我們溫暖和力量。
懵懂年少時喜歡詩歌,曾把汪國真的小詩一首首抄在筆記本里,在詩歌還有些緊缺的時代,汪詩起到了冬火春雨的效果。心靈的饑渴,需要有營養的補給。有一次本村的一個高中生,星期天回到村子里,聽說我把汪國真的詩抄在筆記本上,他特地找到我,說縣新華書店里剛好到了一批汪國真的詩集,你可以去買一本回家閱讀。那時候農村還沒有儲錢罐,多數都是用媽媽剪裁下來的布頭,自己動手縫制的錢袋子。平時把自己積攢的牙膏殼、舊麻繩頭拿到供銷社廢品收購站,換來的錢舍不得花,就存在錢袋子里。夏天我們放暑假了,也是閑不住的,成群結伴去麥茬地里刨半夏,曬干了賣給中藥店。天熱,賣了半夏手里有了錢,走在車水馬龍的縣城古道上,興許舍得吃一根豆沙冰棍,余下的錢又一五一十地塞到錢袋里。去縣城買書的頭天晚上,打開錢袋,有帶著褶皺的一角、兩角錢,也有五角、一元的,更多的是以分為單位的硬幣,加在一起也有快二十元錢了,我興奮得不得了,因為我不要向父母要錢,就能買回一本自己喜愛的詩集,本身就是件快樂的事情。記得那個冬天雪下得早,來回幾十里的雪路走著去,又走著回來,而且是歡天喜地的,因為我懷里揣著夢寐以求的詩集。那日閑來無事,從書架上取出這本褪色泛黃的詩集,隨意翻幾頁重讀起來,歷歷往事涌向心頭,仿佛又回到了青春年少,激情燃燒的歲月里。
重讀舊書,也能找回很多美好的記憶。我喜歡讀書,也喜歡收藏書,總以為書就是知根知底的朋友,忘記了書,就相當于把朋友忘記了,所以我就把讀過的書整理好,收藏起來。書架上,除了走向社會買的書籍之外,在學校讀的語文課本我也是視如珍寶,一本本保存了下來。重讀一年級的a、o、e,就想到教我們語文的黃老師,她人不高,很瘦,上課總是一副很嚴肅的面孔,她的課上,班里很安靜,只能聽到她的講課聲和板書時粉筆與黑板的摩擦聲。有一天上課時,她居然面帶笑容,快下課時,她激動地說:“同學們,這是我給你們上的最后一課了,明天我就要另一個學校報到了——”我們看到孫老師的笑容里有無數的不舍,我們都哭著撲向老師的懷抱……重讀《孔乙己》,就想到唐老師,唐老師高中畢業以后就在農村初中教書,在教書育人的同時,還堅持業余寫作,在市級報刊發表過散文作品,他還曾嘗試著把長篇小說《從奴隸到將軍》改編成劇本,這在那個時代的農村,真是天大的事情,雖然沒有成功,可是影響很大。在他的影響下,我和一幫愛好文學的同學,也有了動力,我們要向唐老師學習堅持創作。我們就像初春的幼芽,即使在黑暗的土壤里,也要積蓄力量沖破土地,沐浴陽光雨露的滋潤。
舊書重讀,似與老友重逢,總有一種滄桑、一種喜悅、一種千言萬語無法表達的情愫在里面……
讀讀舊書吧,別讓“老友”等得太久。
猜你喜歡錢袋錢袋子春潮江城子·春潮不息黃河之聲(2022年14期)2022-11-16錢袋的故事小獼猴智力畫刊(2022年10期)2022-11-02春潮帶雨 寒食月明中老年保健(2021年3期)2021-08-22捂好你的錢袋子!警惕互金騙局海峽姐妹(2020年9期)2021-01-04找準“好路子” 鼓起“錢袋子”河北畫報(2020年21期)2020-12-14沉默與孤獨——《春潮》電影解讀河北畫報(2020年8期)2020-10-27滴水之恩,涌泉相報——《狐貍的錢袋》讀后感小讀者(2020年2期)2020-03-12為百姓看緊政府“錢袋子”人大建設(2019年4期)2019-07-13草原春潮草原歌聲(2018年3期)2018-12-03預算監督顯作為 管好政府“錢袋子”人大建設(2018年12期)2018-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