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琦
科技企業孵化器是以營利為最終目的,站在培育創業企業的角度,通過為創業企業或創業項目提供基礎設施和物理空間(如場地、通訊、網絡與辦公等),以及保姆式的服務支持(如技術指導、商業規劃、營銷宣傳、融資法律與市場推廣等),從而降低創業企業或創業項目的創業風險和創業成本,提高創業企業的成活率和成功率,社會經濟組織。企業孵化器最早誕生于1959年的美國,如今已在世界各地發展擴散,成為一種促進以技術創新的成長期企業發展的工具。而我國則于1987年在武漢建成第一家企業孵化器,經過多年的發展,已成為推動國家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培育扶持中小型創業企業的重要載體和培養創新意識,提高中小型創新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途徑。隨著我國進入全面深化改革和經濟提質增效的新時期,“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不僅是政府推動經濟社會轉型的重要戰略部署,更是增強創新創業內在驅動力的動力,激發社會生產內在潛能的重要部署。而科技型企業孵化器,作為國家雙創戰略實施的主要途徑和重要載體,其主要使命就是促進科技成果轉化項目落地實施,是大力培育、扶持科技型創業企業發展的主要陣地。
一、溫州科技企業孵化器發展現狀
溫州市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起步較晚,2001年全市第一家科技企業孵化器正式建成,截止2022年2月,溫州市累計建成市級及以上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106家,其中科技企業孵化器23家(國家級4家、省級8家),眾創空間83家(國家級15家,省級39家),總孵化面積84萬平方米。2021年,溫州市在孵企業(項目)4537家,新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60家、高新技術企業25家,72家企業獲得1.9億元投融資支持,溫州市國家大學科技園等2家獲國家級孵化器考核優秀,溫青匯等6家獲省級眾創空間考核優秀。
近年來,溫州逐漸加大科技企業孵化器的建設力度,溫州市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關于高質量推進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的實施意見》,接著溫州市科學技術局印發《溫州市科技企業孵化器管理辦法》、《溫州市眾創空間備案管理辦法》,各縣(市、區)均出臺支持、管理科技企業孵化器的相關政策文件,全市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成效逐漸顯著。
如環大羅山科創走廊,其已成為展示溫州科技創新發展的“重要窗口”、“一區一廊一會一室”創新格局的“重要支撐”。截止2020年科創走廊范圍內累計引進共建高能級創新平臺33個,培育高新技術企業1259家、創新型領軍(瞪羚)企業34家,招引落地大唐5G、瑞浦鋰電池等創新型重大項目122個,引育海內外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5695人。智能裝備和生命健康兩大主導產業年營業收入增長到1355.25億元;
規上工業企業研發費用增長到76.26億元;
科創走廊已匯聚全市一半以上科技企業、創新平臺、科創要素。
二、溫州科技企業孵化器發展環境分析
溫州的科技企業孵化器起步較晚,已建科技企業孵化器存在規模小,功能較單一、服務能力不強等情況,為了更為深入了解溫州的科技企業孵化器發展環境,對溫州科技企業孵化器發展環境進行SWOT分析,為后續發展提供理論分析基礎。
1.優勢。①科技創新大平臺建設成績顯著。2018年,溫州市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關于高質量推進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的實施意見》,發布實施《溫州環大羅山科創走廊建設規劃》,2019年編制形成《溫州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發展規劃綱要》,2020年3月,省發改委、省科技廳、市政府聯合發布《溫州環大羅山科創走廊建設規劃》,為科創走廊建設畫好“藍圖”,同年溫州國家高新區進入全國排名前50%,樂清、瑞安省級高新園區排名全省第6、第9位。環大羅山科創走廊已成為展示溫州科技創新發展的“重要窗口”。全市上下形成共同推進科技工作的氛圍濃厚,為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營造了良好的外部發展環境。②產業特色逐步形成。溫州傳統優勢產業主要集中在電氣、汽摩配、泵閥、自動化裝備、金融機具等領域,特色明顯。近年來新興行業有加快發展趨勢,如激光與光電、生物醫藥、新材料、電子信息等產業,其中激光與光電主要注重于激光與光電技術在溫州傳統產業中的應用;
電子信息產品主要集中在產業鏈中上游的電器、元器件等;
生物醫藥主要是天然和化學制藥,以生物試劑、疫苗等為代表的新一代生物醫藥產業也開始出現;
新材料主要涉及金屬材料、高分子、功能性塑料等。溫州所轄70%以上的中心鎮和功能區建立了自己的特色產業科技園,有利于專業的科技企業孵化器的建立和發展。③科技服務方式不斷創新。如率先建設“一站式”知識產權服務園,建立集展示交易、維權援助、質押融資、人才培訓等為一體的平臺,為全社會提供知識產權“一站式”服務。率先推進專利權質押融資工作列入全國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試點。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打擊侵權行為,創造一個良好的知識產權開發運用與管理保護環境,指導協調幫助企業在國外贏得了知識產權官司。④溫州民營資本雄厚。2021 年全市銀行本外幣存款16535.5 億元,其中人民幣存款余額16213.9億元,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588元,民間資本保有量在10000 億以上,同時吸引全國各地金融機構來溫州發展金融服務業。近年來的國家宏觀政策調控,使得溫州的民營資本逐漸撤離房地產和礦業等投機行業,慢慢的轉向實體經濟,也漸漸的涉足科技企業孵化器行業,以致近年來的民營科技企業孵化器成長很快。如政府加以引導,將形成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的中堅力量。
2.劣勢。①綜合性的大學和科研院所缺乏。現在的科技企業孵化器往往依托綜合性大學或科研院所建設,但溫州高校和科研院所很少,只有綜合性大學1所、專業性大學5所、職業學院5所,全市只有1家大學科技園。②專業人才的匱乏。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是關鍵要素,是創業創新及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的重中之重。溫州人才總量偏少、密度較低,結構失衡、配置失當,尤其是與產業升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要求相適應的專業人才集聚不足,不同程度地制約了發展。③全市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布局不夠合理。缺乏系統引導,未能合理規劃,和縣(市、區)在科技企業孵化器功能、孵化規模、運行模式等方面定位不準,沒有與當地產業很好的結合,也沒有與其他地方形成合力。④溫州土地資源較貧乏。溫州現成可供開發的土地很少,大部分工業用地用于能帶來明顯效益的企業引進和拓展,用于科技企業孵化器和加速器建設的土地很少。
3.機會。①激光與光電、生物、能源等領域新技術革命的興起為溫州發揮“后發優勢”、實現高新技術產業跨越式發展提供可能。經濟危機下溫州傳統產業面臨困境,形成倒逼機制,高新技術產業將提速發展,要求政府要重視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促進新興產業的發展。②溫州環大羅山科創走廊的建設為科技企業孵化器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拓展空間,國家自創區、高新區將成為溫州高新技術產業和科技企業孵化器的主要承載地。③溫州獲批全國金融改革示范區,為科技和金融的深度結合創造機會,促進科技企業孵化器內初創企業的發展。溫州市政府為科技型中小企業舉辦新三板業務輔導培訓,完成溫州市科技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增資擴股。
4.威脅。①傳統產業在資金、土地等要素資源上對高新技術產業的擠出效應依然明顯,科技企業孵化器內的初創企業的發展仍然受限。②溫州土地的未來空間主要是圍墾用地和低丘緩坡地,由于多種因素影響,溫州圍墾工程和低丘緩坡地利用進展緩慢,且區域差異較大,對科技科技企業孵化器近期發展的支撐作用尚未發揮。
5.發展戰略。通過SWOT四要素分析,對各要素組合匹配,建立了幾種溫州科技企業孵化器發展可供選擇的戰略:①增長型戰略(SO戰略)。優先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新興產業,加快構建區域科技創新體系,鼓勵市內外優質科技資源及民間資本共同參與孵化器建設,加強孵化器能力建設。②多種經營戰略(ST戰略)。優先安排孵化器新建和擴建項目的用地指標,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特別是財政資金投入和稅收優惠政策,加強與商業銀行、擔保機構、風險投資機構以及其他天使資本的合作。③扭轉型戰略(WO戰略)。科學規劃孵化器建設布局,加強孵化器的網絡平臺建設,加大孵化器人才引進和培養。
三、溫州科技企業孵化器發展的戰略構想
1.溫州科技企業業孵化器發展目標。溫州科技企業孵化器以引進、整合科技和人才資源為依托,以集聚高端項目、培育高端產業為目標,以提升區域自主創新能力,推動經濟轉型和發展方式轉變為主線,充分調動各種社會力量參與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與經營的積極性,強化體制、機制創新,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努力使科技企業孵化器在服務領域、服務功能和服務質量等方面實現新的跨越,發展的主要目標是各類科技企業孵化器加快發展,孵化能力顯著提高,基本建成以官辦與民辦并舉,綜合孵化與專業孵化互補,市級孵化與區(市、縣)級孵化聯動,孵化特色鮮明、機制靈活高效、管理規范有序、孵化功能較強、孵化效果明顯的開放型科技企業孵化器體系,把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成為全市一流的科技資源集聚區、技術創新源頭區、科技創業服務區、高新企業孵化區、低碳經濟示范區。
2.溫州科技企業孵化器發展主要任務。①溫州科技企業孵化器平臺建設。政府要增加對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及運行經費投入,重點建設創業孵化公共服務平臺,即以大院名校科研機構的重點實驗室為載體的科學研究平臺,以國家級技術中心和省級重點企業研究院為主體的技術開發平臺、以技術產權交易和技術檢測等為主體的科技創新服務平臺、以信息資源共享為核心的公共科技基礎平臺。要加強科技企業孵化器的網絡平臺建設,致力于初創企業所需的各種社會資源間的相互整合,以解決人才短缺、技術落后、咨詢服務水平低下等問題,促進科技企業孵化器創業孵化公共服務在更大范圍內推廣。鼓勵科技企業孵化器與大院名校和科研院所共建技術研發平臺,整合具有類似設備配套需求的科技型企業,建設經濟型特色服務平臺。同時,積極引進高技術服務公司進入科技企業孵化器,實行專業化管理,公司化經營,打造專業化服務平臺。充分利用高校或科研院所已有的設備資源,為創業企業提供公共技術服務。推動創業孵化企業之間的合作與技術交流。②溫州科技企業孵化器能力建設。科技企業孵化器在發揮自身優勢的同時,要充分運用市場機制,整合區域內的各類中介服務資源,定期組織專業服務機構,與在孵企業建立常態的服務機制,為創業企業提供系統的創業場所、科技成果產業化對接、研發平臺支持、投融資服務、人力資源開發、創業導師輔導等服務,要不斷向技術創新源頭的前端延伸,向畢業企業的成長服務后端擴展。探索、實踐“創業導師+專業孵化+風險投資”的創業孵化模式,從企業開創、各種服務到資金融通提供了比較全面的孵化服務。與地方龍頭企業和開發區或高新區建立企業孵化的戰略聯盟關系,積極推動科技企業孵化器按行業領域與開發區或高新區和地方龍頭企業簽訂對接合作協議,向開發區或高新區和地方龍頭企業提供在孵企業的產品和技術信息,爭取開發區或高新區和地方龍頭企業對在孵企業的資金、技術和市場支持,向產開發區或高新區和地方龍頭企業定向輸送畢業企業。對于剛入孵企業,要著重加強基礎服務、創業輔導、平臺技術支撐等服務;
對于孵化成熟期企業,要著重加強投融資和機構人力資源開發等支持;
對于快畢業企業,要幫助做好與大企業和產業開發區聯系和對接工作。③融入溫州城市創新體系的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重點建設市本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和經濟發達縣(市、區)科技企業孵化器,促進重點、支柱產業發展。堅持“高起點、高標準、綜合性、高水平”目標,加快建設溫州市科技企業孵化器(溫州市科技創業園)。大力扶持創辦大學科技園、民營科技企業孵化器、科研孵化基地、國際科技企業孵化器等各具特色的專門科技企業孵化器。圍繞電子信息、激光與光電、電動汽車、生物醫藥、新材料、節能環保等新興高新技術產業,建設一批具有溫州特色和優勢的專業科技企業孵化器。鼓勵和支持社會各界特別是高校、企業和海外溫州人等社會主體參與創辦各類科技企業孵化器。引導大型企業集團產業發展與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相結合,引導企業在發展方向選擇、新興產業培育及研發布局上與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相結合。市本級要建設綜合性的科技企業孵化產業園,集苗圃、孵化、產業園于一體,成為全市科技企業孵化器的核心和標志;
甌海區依托國家級大學科技園加快梧白科技核心區的提升改造;
龍灣(高新)區要借助國家高新區的牌子,建設多種形式的科技企業孵化器,其中重點建設好激光與光電科技企業孵化器,為國家級的激光與光電產業集群提供支撐;
鹿城區做為主城區要建設以文化創意、軟件開展服務為主的科技企業孵化器;
瑞安市、樂清市和永嘉縣作為溫州產業發展的主陣地,要結合當地汽摩配、電工電器和泵閥的主導產業建設專業的科技企業孵化器;
其它縣也應結合當地產業和科技創新的要求,建設好自己特色的科技企業孵化器。
(作者單位:溫州市工業科學研究院)
猜你喜歡溫州市孵化器溫州浙江省溫州市籀園小學中小學校長(2022年7期)2022-08-19溫州瑞奧工貿有限公司模具制造(2022年3期)2022-04-20溫州瑞奧工貿有限公司模具制造(2022年1期)2022-02-23溫州,詩意的黃昏小讀者(2021年4期)2021-11-24難忘九二溫州行中國篆刻(2017年6期)2017-07-18——浙江省溫州市平陽縣中心小學">優勝選手來自——浙江省溫州市平陽縣中心小學作文新天地(2016年29期)2016-06-01孵化器 倒閉潮來了?華東科技(2016年5期)2016-03-15溫州市甌三垟燈具廠風能(2016年12期)2016-02-25硅谷孵化器500 Startups聽課記創業家(2015年6期)2015-02-27孵化器的春天創業家(2015年6期)2015-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