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管理風險的應對措施供應鏈管理的主要目標是為了以最少成本,使得客戶能夠在正確的地點取得正確的產品,讓存貨降至最低,但仍舊能夠提供給客戶優異的服務,并縮短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應鏈管理風險的應對措施3篇,供大家參考。
供應鏈管理風險的應對措施篇1
供應鏈管理的主要目標是為了以最少成本,使得客戶能夠在正確的地點取得正確的產品,讓存貨降至最低,但仍舊能夠提供給客戶優異的服務,并縮短產品生命周期,以適應環境的快速變化。換句話說,供應鏈管理希望合作廠商之間能盡早將需求變動的信息傳遞出去,協調各組織間的企業流程,以減少存貨、降低成本,并有效的將產品送到顧客手中。
20世紀80年代許多公司發現新的技術和策略,這能使他們減少成本的支出,并且更能適應于不同的市場上競爭。然而,在那之后許多公司盡可能減少實際生產成本,而有許多進行改革的公司發現,有效的供應鏈管理才是他們下一步為增加利潤并提升市場占有率的解決之道。1997年美國的所有公司花費了8620億在供應鏈的相關活動上,占美國國民生產總值的10%,1999年全球的供應鏈市場,市場規模為38億美元,成長率為26%,2000年后供應鏈市場規模成長至54億美元,成長率約為42﹪,2000年以后的增長速度更為迅速,從1999年的38億美元發展到2004年的203億美元。
應用供應鏈管理會給企業帶來非常大的實際效益,很多企業在實施供應鏈策略后,企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1990年-1998年的美國廠商的庫存管理能力,明顯發現英特爾(Intel)、戴爾(Dell)、惠普(HP)、IBM、通用電氣(GE)等美國大公司因力行供應鏈管理,使周轉天數由52天縮短為24天。1984年美國成衣紡織業,當時因為面臨東南亞國家低成本、高質量的競爭壓力,于是結合產業上下游的廠商,運用供應鏈整合的方式,縮短了產品上市時間,從125天減少為30天,每年節省了125億美元的成本。
產業的競爭加速、產品的周期變短、信息技術帶來的沖擊都說明了供應鏈管理的重要性,面對如此激烈的競爭時代,企業之間如果不采用快速流程方法,很有可能會面臨被時代淘汰的命運。除此之外,全球化、國際化的企業已成為目前主要的企業形態,因為許多的合作關系都是來自于各個國家,或是企業本身有許多海外分支結構,所以需要有效的管理方式來解決時間上和彈性變動上的問題。美國是最早提出供應鏈管理的國家,企業注意到除了降低制造成本之外,還需要提升開發能力才能促使企業成長。無論在運輸、倉儲流通上,都必須結合各廠商、客戶,形成快速的生產業務流程,形成應付信息時代的管理方式。
由此可見供應鏈管理可為消費者、制造商、供應商等創造價值,他會使消費者在規定的時間內即使收到貨物;)白話文○(對制造商而言可以最小化由于產品庫存短缺造成的銷售損失,最小化庫存和相關成本,并使制造商為顧客和分銷商提供最好的服務水平;他更能提高供應商的滿意度,使之更好地與制造商的物流周期協調一致,以避免庫存過多或短缺,減少原料報廢,并向制造商提供更高的服務水平,獲得較高回報?!肮湣边@三個字對企業而言意味著10%-20%運作成本的降低,以及可以幫助企業形成無法復制的核心競爭優勢等。
越來越多的企業重視供應鏈管理的重要性,并逐步加大步伐,對供應鏈管理的支出逐年增長,從2000年以后企業對供應鏈管理支出的增加比例不斷上升。造成目前發展現狀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技術的發展為供應鏈管理提供了有力的通信和優化工具,另一方面很多大型企業、知名公司在企業實踐中證實了供應鏈管理的價值,因而造成了其他公司競相追隨的發展形勢。尤其在目前國內的經濟發展氛圍中,游戲規則的改變,更日益強化了供應鏈管理的重要性。
供應鏈管理風險的應對措施篇2
今天的供應鏈實驗中,我扮演的是分銷商的角色,具體到職責,我則是分銷經理并且兼任和上游制造商聯系的物資采購員和信息收集員。對于本次的供應鏈模擬實驗,我主要有以下幾點感觸。
首先是說一下自己對自己崗位的看法:
開始實驗時,我擔任的是經理的角色,主要是協調大家的意見和看法,做出較好的決策,同時合理分配人員崗位,做到各個環節都有條不紊。在實際運營中,由于人數有限,我兼任了和上游制造商聯系的物資采購員和信息收集員。
為了能夠盡可能地在制造商那里獲得低價的貨物,我采取了這樣的措施:
1、試運行期間:我們和制造商二達成了一定的口頭協議,主要從制造商二那里購買產品,并且由于量大且合作關系穩定,我們的買價要低于批發商二購入的價格,因而在售出時我們有更好的利潤和價格下調優勢。與此同時,我們也嚴格監控制造商一的售出價格,發現其售價低時及時向制造商二反應,迫使制造商二作出降價調整或讓其從原料處爭取低價。
2、正式運營期間:由于上游制造商聯盟并分工生產造成部分產品的市場壟斷,市價比正常要高出2~3倍,而下游零售的出價卻還是市價,這造成了批發商的被動。我們和批發商二共同抵制購買制造商的貨物,從而造成了一定時間內的供應鏈癱瘓。最終在政府的宏觀調控下,產業鏈恢復,制造商也被迫降價銷售,制造商之間的可能的同盟關系也被干擾或打斷,市場恢復了競爭。從此,我主要負責和零售的負責人做信息交換,及時獲取客戶需求,逐單訂購并預購少量產品,這樣不僅可以及時滿足零售商需求,庫存囤積也很少。
其次說一下自己對供應鏈模擬實驗本身的想法:
1、實驗模型分析:
此次模擬實驗的模型和現實中的供應鏈有以下幾個共同點:
a)供應鏈都是原料商、制造商、分銷商、零售商以及消費者組成。
b)每個供應鏈環節只和其上游和下游進行交易。
c)分銷商和部分制造商和銷售商達成同盟,共同的利益最大化。
2、實驗模型改進:
a)政府宏觀調控:每個環節有完善的稅收體制。對庫存囤積、市場壟斷都應有監督和管制。
b)各環節人員數量:營銷鏈只有獨家原料商,這直接導致供應商在整個鏈上的壟斷優勢。2家制造商,2家分銷商,2家零售商的設置卻使得每個環節之間的競爭異常激烈,甚至出現惡性競爭。這不僅僅是1與2的區別,而是壟斷與自由競爭的區別。原料供應商和消費者最好也都變成2個,形成整條鏈上都有競爭。
c)各環節資金設置:可以考慮到供應鏈不同級別的差異,發放初始資金,如制造商的資金應多些。
d)特殊因素:實驗中同學間私下的關系還是會影響到部分決策。實驗中可以依靠個人間關系做成一定的相互信任和同盟關系。在現實生活中,這條鏈上的每一個環節上都有競爭,和實驗中差異甚大。
最后談談自己的收獲:
通過本次實驗,我對產業鏈的整個運營情況有了初步的認識,同時對產業鏈可能出現的一些問題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時對自己模擬作為信息交流員和產品采購員也是一次很好的鍛煉,在擔任經理的時候也對整個部門的設置有了一定的自己的想法,總的來說,受益匪淺。最后感謝老師以及我們批發一一起合作的所有同學。
供應鏈管理風險的應對措施篇3
1、引言
在市場經濟環境下供應鏈系統具有較高地應用價值,不僅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競爭實力,促進企業良好發展,還能影響物流管理,即通過優化企業內部結構和改變生產力,有效控制管理成本,提高物流管理效率;能夠為企業物流管理提供重要信息及物流運行計劃,以便物流管理有針對性的落實,提高物流管理質量。所以,供應鏈系統下對企業物流管理予以優化是非常重要的,能夠為消費者提供優質服務,使之青睞本企業,成為穩定的客戶,那么企業的競爭實力將增強,在市場環境中站穩腳跟。
2、供應鏈系統的說明
供應鏈系統是指可以為消費者提供商品,又可以為消費者提供售后服務的系統。它包括了原材料供應商到產品形成的完整過程,也包括了企業主要目標和業務過程的合成。由此可以確定供應鏈系統具有整體功能、目的性及層次性特征。
(1)整體功能特征。因為供應鏈系統涵蓋了產品形成及銷售的全過程,那么此系統勢必具有多種功能,并且靈活的運用這些功能來調節和控制原材料、生產、銷售等環節,從而保證產品生產和銷售循環進行。這充分說明了供應鏈系統具有整體功能特征。
(2)目的性特征。其實,供應鏈系統構建的最終目的是節約成本、提高生產速度、為消費者提供優質服務,以此來提高企業的競爭實力,而這一目的在系統運行之中凸顯出來了。所以,所供應鏈系統具有目的性特征無可厚非。
(3)層次性特征。通過對供應鏈系統構成來看,確定不同企業所構建的該系統不盡相同,但卻與本企業管理模式有直接的關系,這是因為企業希望在管理模式實施下,能夠對供應鏈系統予以層次化的管理,使該系統能夠在原材料采購到產品銷售的各個環節都能充分發揮作用。所以,供應鏈系統還具有層次性特征。
3、供應鏈系統下企業物流管理的優化措施
3.1將物流管理作為戰略發展目標。從市場經濟發展情況來看,確物理管理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和較好的發展前景。所以,為了使物流管理能夠在未來為企業創造較高的經濟效益,應當注意在供應鏈系統下合理的調整物流管理,最好將物流管理作為企業戰略目標,如此能夠使企業高度重視物流管理,并且積極與供應鏈系統相結合,實施物流供應鏈管理,以便對整個物流過程予以動態化的管理,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問題,保證企業物流運輸良好運營。
3.2對服務內容和方式予以創新。
(1)創新服務內容。市場經濟環境中,企業的客戶群越大,就能夠獲得較多的經濟效益,促進企業持續健康的發展。而要想實現這一目的,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是非常必要的。基于此,在強化物流管理之際,應當注意創新服務內容。也就是在基本物流服務的基礎上,增加增值服務;以客戶為中心,拓展服務類型,并且注意細化各項服務,以便滿足客戶多元化的需求;梳理與時俱進的服務理念,提高服務人員的整體水平,切實為客戶考慮和服務。
(2)創新服務方式。企業開展物流服務的過程中應當主動參與到與客戶有關的物流管理中來,為客戶提供優質的服務,滿足客戶的需求。當然這一目的的實現,需要創新服務方式,也就是對供應鏈系統中產品銷售環節予以了解,盡可能地獲取客戶信息,分析客戶的需求,進而通過實施多方式交易等服務方式,讓客戶感受到互動交易、便捷支付的好處,從而滿意企業的服務。
3.3積極引進現代信息技術。現代化的今天,越來越多的現代信息技術應用到各個領域中,并且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此,企業應當認識到這一點,堅持科學發展觀,積極的引用現代信息技術,如此可以將信息技術與供應鏈系統有效結合,這就意味著電子商務平臺和供應鏈管理有機結合,那么企業能夠實施跟蹤物品生產銷售、運輸情況,為物流管理提供重要信息,使之優化調整,有針對性的展開,加強對物流設備、物流風險、物流人員等方面予以有效的管控,盡可能地保證企業物流運輸良好的,為實現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而努力。
4、結語
本文通過一系列分析,得出供應鏈系統下企業物流管理的有效實施是非常必要的,能夠保證物流運輸狀態良好,盡快地為消費者提供商品,并且感受到企業優質的服務,更加青睞本企業。當然,這一目的的實現,需要通過將物流管理作為戰略發展目標、對服務內容和方式予以創新、積極引進現代信息技術等措施來優化物流管理。
推薦訪問:供應鏈管理 應對措施 風險 供應鏈管理風險的應對措施有哪些 供應鏈管理風險的應對措施包括 供應鏈管理風險的應對措施不包括 供應鏈管理風險分析及應對措施 供應鏈管理風險分析和防范 供應鏈風險管理對策 供應鏈管理的風險和風險的防范 供應鏈風險的應對策略 供應鏈管理面臨的風險與防范措施 供應鏈風險的管理和防范主要有哪幾個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