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鈴
摘 要: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學習是相對被動的,不利于學生進行深度學習,也容易縱容學生避免思考的心智習慣,不利于學生的終身發展。項目式學習是教師和學生圍繞驅動性問題,創建項目小組,調動已有經驗和資源,探究解決問題,產出具體項目成果的教和學的方式。項目式學習能更好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是真實而深刻的學習。用項目式學習的方式進行初中美術色彩教學,學生對色彩原理的理解和應用能更加的深刻和熟練,最終要求學生產出色彩分析報告形式的文字成果和服裝色彩搭配的實踐成果來進行,以驅動性問題和成果要求共同推動學生的自主學習。
關鍵詞:核心素養;
項目式學習;
色彩教學
Abstract:
Under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students" learning is relatively passive, which is not conducive tostudents" deep learning, but also easy to indulge students" mental habit of avoiding thinking, which is not conduciveto students" lifelong development. Project-based learning is a teaching and learning method in which teachers andstudents create project teams around driving problems, mobilize existing experience and resources, explore andsolve problems, and produce specific project results. Project-based learning can better cultivate students" ability ofindependent learning, which is true and profound learning. The project learning method is adopted to carry outart color teach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so that students can have a deeper and more skilled understanding andapplication of color principles. Finally,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produce text results in the form of color analysisreport and practical results in clothing color matching, so as to jointly promote students" independent learningthrough driving questions and results.
Keywords:
Core competencies;project based learning;color teaching
核心素養的提出是教育領域劃時代的一場變革,是一場從“讓學生有什么”到“讓學生能怎樣”的變革,其中“能”指的是學生在做事的過程中形成的做過事、想做事和能做事的素養。這與杜威“做中學”的教育思想相契合,都主張學生在做事的過程中達到學習的目的。在色彩項目式學習中學生在驅動性問題“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服裝色彩搭配師?”的引導下,會體驗想做事、能做事和做成事的過程,體驗美術色彩的魅力,發揮色彩美化日常生活的作用,在培養創造美的同時培養學生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
1 項目式學習的內涵
項目式學習是一個由國外傳進來的詞語,在融入中文語境的過程中,大家對其含義的理解并不是十分的一致。部分學者站在教學的角度認為項目式學習是一種教學模式。比如柯清超在《超越與變革:翻轉課堂與項目學習》中認為“項目式學習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是學生從真實世界中的基本問題出發,圍繞復雜的、來自真實情境的主題,以小組方式進行周期較長的開放性探究活動,完成一系列諸如設計、計劃、問題解決、決策、作品創建以及成果交流等學習任務,并最終達到知識建構與能力提升的一種教學模式[1]”。王大根教授認為“核心素養本位的美術教學就是把美術家的創作過程變成師生共同探究的教與學的過程,讓學生經歷像藝術家一樣創作的過程[2] ”。站在美術學科的角度,項目化學習就是以一個具有挑戰性的驅動問題激發學生獲取知識的急切欲望,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體驗藝術家創作的整個過程,讓學生對藝術創作能有更加深入的認識,以此培養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教學模式。
2 項目式學習帶來的教學挑戰
項目式學習確實有諸多的優點,但是要設計出能持續性地激發學生探究欲望,引導學生進行深度學習的項目化學習方案對教師教學能力和管理能力要求。而且很多美術教師已經習慣了傳統的教學模式,要接受一種完全顛覆傳統教學模式的教學方式對教師本身來說是非常大的挑戰,以前可以根據教材安排進行課時教學,進行項目化學習之后教師需要把握好美術教學的最終目標,重新梳理教材內容,設計出基于學生真實生活的課程,這樣才能發揮出項目式學習的優勢。哈蒙德教授認為“高效的指導性問題、支架活動、多次的形成性評價是確保探究型項目導向深度理解的三大關鍵性要素[3]?!彼越處熢谠O計項目式學習時就需要牢牢的把握住這三個關鍵要素,為學生的深度學習創設條件。
2.1 問題情境的創設
驅動性問題是開展項目式學習的關鍵所在,驅動性問題貫穿項目的始終,能激發和維持學生探究欲望,保證項目的順利進行。一個好的驅動性問題是項目式學習問題情境創設的關鍵,教師想要形成一個好的驅動性問題首先要進行學情調查,了解學生的已有經驗,找出學生的興趣點,即學生想知道什么,以及學生想知道這些的目的。清晰的學情調查可以幫助教師了解學生已經建構的圖式中哪些經驗能幫助學生完成色彩項目式學習,然后設置合適的驅動性問題,形成具體的情境。設計驅動性問題最大的挑戰是這個問題既要能指導項目式學習的整個過程,還要能持續地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所以驅動性問題應該是一個沒有標準答案的開放性問題,以“如何”或者“怎樣”等形式開頭,學生需要充分地調動已有知識,不斷地吸收新知識才能完成相應的任務,同時改變學生追求標準答案的學習習慣。
2.2 學習支架的搭建
項目式學習中學生雖然是項目的主體,但是學生的自學能力有限,而且很多相關的知識儲備不足,將項目任務完全交給學生是不現實的,會浪費學生大量的時間,消磨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在項目式學習中起引導作用,即在恰當的時機為學生搭建學習支架,幫助學生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為深度學習提供可能。所以在項目式學習中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進展,在學生遇到壁壘時引導學生尋找突破的方法。尋找恰當的時機給學生搭建學習支架要求教師對學生和學生的探究學習過程了如指掌,精準地預測學生會遇到的阻礙,這對教師的教學經驗和教育敏感度都是非常大的考驗。項目式學習是一個非常復雜曲折的過程,會出現很多的突發狀況,非??简灲處煹慕虒W機智。學習支架可以是一個個引導性的問題,也可以是一個優秀的項目成果,還可以是導學單,成果評價標準等,所以教師在不同的項目式學習中要靈活的運用各種學習支架,幫助學生進行深度學習。
2.3 全程性評價的組織
與傳統的教學相比項目式學習所涉及的空間更廣,學生的學習不在局限于教室,這雖然更有助于鍛煉學生的能力但是也意味著學生脫離教師的視線,教師不能及時地了解到學生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之下教師可以將評價的權力交給學生,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全程性評價可以分成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制定學習評價量規表。這個階段教師和學生共同商議解決“為了達到項目目標,產出項目成果需要做些什么?”“通過什么樣的途徑和方式可以完成這些任務?”“最終的項目成果以什么樣的方式呈現?需要達到的集體標準是什么?”等問題,制定個人和小組的評價量規表,幫助學生更好地把握整個學習過程。第二階段是中期調節,學生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可以借助項目評價量規表規范調控自身的學習行為,當學生不知道如何繼續開展項目時可以根據評價量規表尋找思路。第三階段是最后的評價反思與總結,在項目任務完成之后學生需要總結回顧項目式學習的整個過程并且按照之前定好的標準對個人和小組的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進行評價。在項目式學習的過程中全程性評價會起到重要的作用,即使編寫出的評價量規表比較完善,也還是需要教師投入相比傳統教學更多的精力。
3 項目式學習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實踐應用——以初中色彩教學為例
3.1 項目簡介
在人教版和人美版的初中教材中都編制了色彩相關內容,而且色彩作為一種基本的造型元素,在人美版的初中教材中占據了大量的篇幅,為項目的實施提供了教材依據。不管是中外的名家畫作還是傳統文化中的民間美術在色彩運用方面都有其獨特之處,能給人不同的感受,初中學生在一定程度上能體會到色彩帶來的感受,能體會到大自然和藝術家們創造的這些色彩美,但卻不知道背后的原理,不能很好地掌握應用的方法,這個項目的主要目標就是提高學生的色彩感知和應用能力,讓學生能更好地將色彩之美運用到生活中。在這個項目中學生作為服裝色彩搭配師需要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全面深入地了解色彩理論知識,包括色相、明度、純度、色彩的對比、色彩的調和等知識,之后小組合作完成兩個任務,任務一:每個小組選擇一幅外國名畫和一幅中國名畫運用所學色彩理論來分析畫家所選配色的妙處,比較中外繪畫色彩的不同之處,形成一份分析報告;
任務二:選以一位同學作為模特,為其進行服裝色彩搭配,并解說其搭配的色彩原理。
3.2 項目實施計劃
3.2.1 項目啟動——確定驅動問題
結合教材內容、教學目標和學生需求將“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服裝色彩搭配師?”設計為本項目的驅動性問題。這個問題將促使學生啟動已有的學科知識和生活經驗完成一系列的任務。
3.2.2 項目分析——理解驅動問題
學生根據驅動性問題可以發現本項目的最終成果是一份名畫色彩分析報告和一次服裝色彩搭配展示。那如何才能完成這樣的成果呢?明確項目任務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分析任務,“五彩繽紛的色彩是如何制作或者調配出來的?”“如何協調互補色?”“如何進行色彩的調和?”“服裝色彩搭配的方法有哪些,基本要求是什么?”第一個問題是為了引導學生了解三原色和色彩的三要素,學習如何調色;
第二個問題是為了讓學生探索如何用互補的顏色進行搭配;
第三個問題是為了進一步引導學生學習色彩調和方式,進行相同色相或不同色相的調和;
第四個問題是引導學生學習探索服裝色彩搭配的方式。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會慢慢地了解色彩搭配的原理和方式,這些知識可以幫助他們進行日常的服裝色彩搭配,學生的求知欲會不斷地增強,也會進行不斷的嘗試,而且這些問題可以引導學生一步步完成項目任務。
基于以上分析學生需要完成四個具體的任務:(1)學習色彩調配,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識,包括三原色和色彩三要素等,知道如何用現有的色彩調配出更多的色彩,進行色彩調配實驗;
(2)探尋如何改變互補色搭配不協調的方式,比如如何使紅配綠顯得更加的協調,進行方法總結;
(3)通過名家畫作探尋相同色相和不同色相調和的方式,分析中外名畫的色彩特點,形成分析報告;
(4)服裝色彩搭配展示,模特穿上搭配好色彩的衣服進行展示并且講解色彩搭配原理,這樣搭配的靈感來源,在這個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是如何解決的?教師和其他的同學根據色彩分析報告和展示講解的服裝色彩搭配情況進行評價,最后提出建議。
為了對整個項目進行整體性評價,我們需要在實施項目之前圍繞“項目怎樣才能順利進行?”“分析報告需要達到什么樣的標準?”“服裝的色彩搭配應該呈現出什么效果?”等展開討論制作學習過程評價表(表1)和項目成果評價表(教師根據學生水平確定),以保證學習活動向著學習目標一路前進。
3.2.3 項目執行——實施驅動問題
明確了項目最終成果和階段性成果之后,學生就可以根據根據項目分析和評價表,在教師的引導下逐步完成項目任務。而且學生的活動空間不限制在教室范圍內,學生可以充分地利用社會資源完成項目任務。
在學生進行色彩調配階段教師可以用丙烯顏料給學生示范調色,并且結合調色和學生講解色彩的明度和純度等問題,便于學生直觀理解,印象更加深刻,亦可以激發學生自行調配色彩的興趣,體會色彩之間奇妙的變化。
在探索如何協調互補色的時候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一些利用互補色制作的電視劇海報,或者服裝搭配案例,為學生提供一定的資料支持,讓學生感受恰當運用色彩的魅力,引導學生通過這些例子探尋互補色協調的辦法。
在探索色彩調和的過程中,學生需要結合前兩個任務所學到的色彩知識完成色彩分析報告,利用互聯網查找相關資料,比較中外名畫在色彩應用方面不同的特點。教師在這個階段可以給學生講一些中外的色彩提取和制作發展史,為學生分析中外名畫色彩差別提供學習支架。
服裝色彩搭配展示階段,學生需要先想好這套衣服穿著的場合、季節等情境,再選擇適合的色彩,搭配好色彩之后學生合作尋找相應色彩的衣服,最后進行模特展示。
3.2.4 項目展示與評價——回答驅動問題
在項目式學習的最后一個環節中,學生需要大膽地將自己小組的成果展示出來并且分享小組的搭配思路,進行項目匯報,同時學生還應該分享小組的學習過程,在學習中遇到了哪些困難,又是如何解決困難的等等。其他的同學根據他們的匯報和項目成果進行提問,項目小組共同答辯。匯報小組反思整個項目式學習過程,并根據同學和老師的意見完善分析報告和服裝色彩搭配。最后大家根據評價表對各個小組進行評價和自評,項目結束。
4 結論
項目式學習將學生的現在和未來聯系在了一起,真正地培養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項目式學習可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助力新課標的落地;
可以通過創造性學習,實現高階學習目標;
可以開展建構性學習,促進學生深度學習。但是項目式學習想要真正地入日常教學還是有難度的。文章中所設計的項目式學習就非常的巧妙的將教材內容和學生生活聯系在一起,雖然在設計中還是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對項目實施過程沒有進行詳細的說明,但這也是項目式學習融入日常教學的一次嘗試。
5 參考文獻
[1] 柯清超. 超越與變革:
翻轉課堂與項目學習[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129.
[2] 王大根. 雙基、三維目標與核心素養之異同[J]. 中國美術教育,2017(5):4-8.
[3]Tuncay N,et al.Bridging Achiev ement Gaps by FreeProject Based Learning [J].Procedia Social and Behaviora alSciences,2010(2):56-65.
[4]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M]. 北京: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