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2年聚力優化營商環境,培育鋰電首位產業——區政府經驗交流材料(全文完整),供大家參考。
今年以來,*區深度融入*市打造“北方鋰電之都”發展大局,將鋰電新能源產業作為全區首位產業進行培育,圍繞產業規劃、要素保障、配套機制等重點環節優化服務供給,進一步提升產業營商環境。上半年,該區鋰電產業產值同比增長*%,對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貢獻率達*%。*、欣安創能、卓耀宏、盛維新能源等鋰電項目相繼落戶*區,“鋰電之城”加速崛起。預計*年底,全區鋰電產業總產值達*億元,*年達*億元;按照現有企業建設規模預測,2023年底可達*億元產值。力爭2022年底,將鋰電新能源打造成全區首個千億級產業集群。
一、做好科學規劃,注入產業培育“源頭活水”。一是聚焦政策引領。重磅出臺產業扶持“十二條”、鋰電“十條”優惠政策,圍繞項目落地、做大做強、創新發展*個方面逐一細化惠企措施,不僅拿出真金白銀惠鋰電,而且對基礎鋰材料、鋰電池關鍵材料、鋰電配套等*大細分產業提供全過程扶持。二是突出鏈條布局。規劃建設占地*畝的鋰電產業園,重點發展正極材料、電芯生產及PACK組裝兩大核心板塊,鼓勵*集團向鋰礦開采延伸,電立得向電池拆解回收拓展,形成完備的上下游體系。總投資*億元的*項目將彌補該區負極材料產業空白,助力形成“正負極材料-電解液-電芯-PACK組-儲能裝備-回收拆解”全產業鏈條。三是堅持集群發展。著力打造*、*、*“三大龍頭”帶動的鋰電產業集群,其中*項目總產能為*萬噸磷酸鐵鋰正極和*萬噸硅碳負極材料,項目達產后預計實現年產值*億元、稅收約*億元,帶動全區工業用電量翻番、用氣量翻兩番。*集團作為比亞迪、寧德時代優質供應商,已形成年產正極材料*萬噸規模,年產*萬噸磷酸鐵鋰預計今年*月投產,建成后可實現產值*億元;*新能源二期年產*GWh方形鋁殼電池項目預計明年上半年建成試產,可實現產值不低于*億元。
二、做優要素保障,激活企業成長“一池春水”。一是保障企業用地需求。主動“騰籠換鳥”,以土地轉讓形式幫助*集團獲得原魯臺機械低效用地*畝的土地使用權;盤活*集團*畝工業用地存量,用于*新能源鋰電項目。新增*畝工業用地,保障*、*集團等重點項目用地需求,有力支持企業擴規發展。二是用活金融資本。首位關注鋰電產業金融需求,聯系中國銀行、工商銀行、*銀行等為鋰電企業專門定制綜合融資解決方案,截至*月份,累計對*集團、*新能源等鋰電企業授信*億元,新增發放貸款*億元。對接中泰證券,為*集團啟動*億元股票發行工作,于*月*日獲核準批復,為項目順利建設提供金融力量。三是筑牢科技支撐。研究繪制鋰電產業人才圖譜,引進韓國LG集團首席技術官金佑成、中科院百人計劃專家崔光磊等高層次人才團隊,先后與中科院青能所、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等高校院所建立產學研合作,搭建中科院*高能鋰電池材料研究院、固態鋰離子電池重點實驗室等平臺。支持鋰電產業開展關鍵技術攻關,幫助*集團申報山東省重點研發計劃,獲批項目資金*萬元。
三、做實配套服務,實現行業發展“如魚得水”。一是優化審批服務。在前期承諾容缺快速辦結的基礎上,將立項、施工審批服務流程統籌集成到一個窗口辦理。開通鋰電產業項目綠色審批通道,圍繞以項目落地為核心的全生命周期,明確專人提前對接、跟蹤推進、全程服務,針對鋰電重點項目即時審查、限時辦理。今年以來,該區為*集團*萬噸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卓耀宏高倍率鋰電池等*個鋰電項目即時辦理立項手續;*項目從今年*月*日接觸洽談,到*月*日動工建設,用時不到*個月,體現了“*效率”。二是深化招引服務。繪制產業招商圖譜,明確重點招引正負極材料、電芯制造、系統集成、拆解回收等上下游優質項目,實現精準鏈式招商。靈活運用委托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積極對接*高容量高倍率鋰離子電芯項目、*萬噸正極材料修復再利用項目、*電芯結構件等鏈上項目。三是強化包保服務。深化全生命周期管理,將*個重點鋰電項目納入區級掛圖作戰重點項目,由縣級領導擔任指揮長全程包保落實,逐月調度項目進展,強化“紅黃藍”節點亮牌。今年上半年,該區所有鋰電建設項目全部完成目標進度,*個新簽約過億元鋰電項目全部開工。
推薦訪問:區政府 首位 經驗交流 聚力優化營商環境 培育鋰電首位產業——區政府經驗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