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某市金融支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調研報告,供大家參考。
近年來,**農商銀行圍繞四**農信與四**省農業農村廳聯合印發的《關于金融支持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的通知》(**信聯發〔2022〕1號)文件總要求,緊扣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保持同地方黨委、政府、農業農村局、鄉村振興局的密切聯系合作,全方位支持地方農業主體的發展。
一、**市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現狀
清產核資總體情況。**市于2019年度被國家列為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單位,清產核資工作已于2022年完成,對***個村完成了清產核資工作,同時將***個村合并為***個村,核實集體資產*****萬元。主要做法:一是清產核資明產權。以鎮街為單位,組成清產核資小組,將資產所有權明確到集體,建立資產登記、保管、使用、處置、報告制度,每年末清查資產并進行動態管理。二是量化產權確股份。建立集體經濟組織,將集體資產折股量化到本集體成員,持股成員享有有償退出及抵押、擔保、繼承權,實現集體資產股份在集體內部轉讓或由集體贖加。三是盤活資產增收入。梳理匯總閑置資產,通過社會資產發展特色農業、加工產業,增加集體收入。四是搭建平臺促監管。成立“銀村直連·云平臺”三資管理服務中心,達到金融機構數據直連的要求,通過該平臺辦理銀行賬戶的轉賬支付、收款確認、自動對賬等功能。
改革進展情況。一是爭取試點補助資金。搶抓國家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契機,積極編制《**市扶持村級集體經濟試點工作實施方案》,成功爭取試點資金****萬元,在普潤印壩村、山**光華村、圣燈三臺村等**個村開展村級集體經濟試點。二是用活產業扶持基金。建立產業扶持基金****萬元,支持石燕橋鎮凈土村、雙鳳鎮朝陽村、普潤鎮汪家村等村集體經濟。目前,**個重點幫扶村借用產業扶持基金****萬元,占扶持基金總額***%。三是撬動金融資本投入。放寬各家銀行對村集體經濟組織貸款準入條件,并以項目申報方式對符合政策的貸款進行貼息,以村集體經濟組織為主體設立貸款風險金,鼓勵村集體以經營性資產參股方式和農業新型經營主體合作發展特色產業活躍社會資本。截至2022年末,該市對***個村、**個社區的集體經濟組織全部完成了登記頒證賦碼工作,全市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1萬元以上的村有**個。建制村由***個減少至***個,減幅**%,村平均人口由****人增加至****人,增幅***%,村平均面積由*平方公里增加至*平方公里,增幅***%。
二、金融支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發展的主要舉措
目前**市已成立農村集體經濟***戶,資產規模1萬元以下的*戶,1萬元—10萬元的**戶,10萬元—20萬元**戶,20萬元—50萬元的**戶,50萬元—100萬元**戶,100萬元以上的**戶。年收入1萬元以下的***戶,1萬元—5萬元的**戶,5萬元—10萬元*戶,10萬元以上的*戶。數據顯示,**市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整體發展還較弱,尤其是收入太少、閑置資產沒有充分利用起來,迫切需要金融的支持。
建立健全目標規劃及支持保障體系。一是完善組織架構。成立集體經濟組織金融支持工作領導小組,指定相應工作部門,協調推動集體經濟的金融發展。二是明確目標規劃。將支持集體經濟組織發展作為近幾年的重要工作來抓,并提出未來一段時期發展目標。三是健全配套機制。通過建立健全考核評價、創新激勵、工作督導、系列體制機制,推動集體經濟組織發展,目標得到持續落地落實。
豐富金融服務功能。2022年1月,**農商銀行與**市政府共同建設“三資”綜合管理平臺,也就是“銀村直連·云平臺”正式上線。該平臺對筑牢預防農村基層腐敗防線、促進農村集體經濟持續發展、保障鄉村振興發展戰略高效推進具有重要意義。通過該平臺能實現農村集體(社區)資金管理的電子出納系統、會計核算系統、村級賬戶監管及網上銀行支付系統;
實現村集體(社區)資產資源管理、村集體(社區)產權制度改革及股權量化管理;
實現村集體(社區)財政性涉農資金流程化管理;
實現微信公眾號信息推廣及公開公示功能;
實現**農商銀行為廣大村(居)民提供的“惠農金融”服務等功能,形成集農村集體“三資”管理、財政性涉農資金管理、村民公開公示、政府監督監管、四**農信惠農金融服務等功能為一體的**市“蜀信鄉村服務云”平臺。目前,該平臺開立賬戶***戶,交易筆數達****筆,涉及金額****萬元。
加大產品創新能力、加強首貸戶培育工作。**農商銀行因地制宜出臺了《農村集體經濟貸款管理辦法》,解決目前農村集體經濟發展中融資難、融資貴、無抵押擔保的難題。加大對農村集體經濟的評級授信工作,對符合貸款條件的做到“應貸盡貸”,通過簡化手續、加快審批速度、提高辦貸效率,支持成就了一批想干事、敢干事、會干事的農村集體經濟的快速發展;
對不符合條件的加強培育工作,制定培育工作措施、方案,提高獲貸率。目前,該行完成了***戶集體經濟評級授信工作,其中有融資需求的**戶。
增強風險管控能力。一是完善全面風險管理體系。通過制定產品,從各個環節做好風險評估。二是加強農村市場的跟蹤分析。由于農村經濟的發展多與當地產業發展息息相關,要加強產業發展跟蹤研究,重點關注市場供需變化等風險點,提高風險識別和管理能力。三是引入政策性擔保公司、保險公司來分擔風險。
三、金融支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建議
規范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經營管理。一要建立健全集體經濟財務管理制度,嚴格收支審批,努力控制非生產性開支。二要加強集體民主管理,規范和完善民主決策,確保重大建設項目和投資決策經村民代表大會通過,保障好村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三要進一步加強村務公開,讓村民對集體經濟發展有一本明白賬。四要完善資產清查手續,維護法律的嚴肅性,清理好集體資產,積極化解村級不良債務,增加集體經濟積累,發展壯大集體經濟。
解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擔保難題。一是完善土地產權制度,可用于生產經營抵押貸款,目前用集體土地抵押貸款法律性風險太大,不利于銀行對抵押權的變現。二是政府協調政策性擔保公司放寬對村集體經濟組織貸款準入條件。三是政府對符合政策的貸款進行貼息,同時以村集體經濟組織為主體設立貸款風險金,鼓勵村集體以經營性資產參股方式和農業新型經營主體合作發展特色產業活躍社會資本。
防范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業務風險。一是堅持風險防范,審慎放款。由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立時間短,資產積累少,底子薄,經營多數為種養業,投入大、見效慢、風險高,所以要強化風險管理。二是要引入政府政策性擔保公司提供擔保,分擔風險,積極與政府溝通引入政策性擔保公司、建立起風險補償金機制。三是強化管理。要加強貸后管理,從日常經營入手,多為集體經濟組織提供好的管理和技術服務。
加大金融機構支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發展力度。一是加強與主管部門農業農村局的溝通,積極介入村集體經濟組織的運行,掌握每個集體經濟的運行情況,為其提供適合的金融服務。二是加快“銀村直連”的建設工作,做好資金的歸集以及平臺功能建設,將該平臺打造成集防腐和運用金融產品于一體的綜合性平臺,切實有效滿足農村金融服務。三是建立集體經濟組織名單臺賬,定期走訪、維護,進行動態管理。四是出臺適合農村經濟組織貸款的相關制度、產品建設,優化貸款審批流程,創新金融產品和完善服務方式,重點做好培育工作,推動金融幫扶由“輸血式”到“造血式”的良性轉變。
推薦訪問:集體經濟 某市 調研報告 關于某市金融支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調研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