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3年某區經營主體嚴重違法失信行為專項治理行動實施方案,供大家參考。
為貫徹落實《市場監管總局關于開展經營主體嚴重違法失信行為專項治理行動的通知》、《某市場監管局印發關于開展經營主體嚴重違法失信行為專項治理行動的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嚴厲打擊經營主體嚴重違法失信行為,強化信用約束和聯合懲戒,自即日起至2023年12月,開展經營主體嚴重違法失信行為專項治理行動,實施方案如下。
一、總體目標
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聚焦經營主體嚴重違法失信突出問題,通過為期半年的專項行動,重點排查一批嚴重違法失信案件線索,集中查處一批嚴重違法失信案件,強力懲戒一批嚴重違法失信經營主體,曝光一批典型案例,形成一批制度機制成果,推動形成經營主體“不敢失信、不能失信、不想失信”信用監管格局,深入推進經營主體信用體系建設。
二、基本原則
(一)堅持突出重點。明確治理靶向,針對社會輿論高度關注、群眾反映強烈的線上線下食品安全、假冒偽劣、虛假宣傳、虛假違法廣告、出具虛假檢驗檢測報告、未經許可生產特種設備、無證出廠銷售CCC目錄內產品等嚴重侵害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和消費者合法權益、擾亂市場秩序等嚴重違法失信行為,堅決出重拳、下猛藥,嚴厲查處,依法依規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強化聯合懲戒、集中曝光,形成強大震懾。
(二)堅持統籌結合。統籌專項行動與正在開展的信用提升行動、信用監管數據質量全面提升行動、網絡市場監管促發展保安全、重點工業產品質量安全隱患治理、民生領域反壟斷執法、知識產權保護治理效能提升、民生領域“鐵拳”行動等系列專項行動,在信息共享、線索移送、措施配合等方案同向發力,對性質惡劣、情節嚴重、社會危害大的,依法依規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增強專項行動的整體性、系統性、協調性。
(三)堅持分工負責。按照《某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做好嚴重違法失信名單、行政處罰信息公示和信用修復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規定的職責分工,強化綜合執法支隊、信用監管、法規等相關科室及各縣區市場監管嚴重違法失信名單管理主體責任落實,暢通上下溝通渠道,各業務條線要加強對下業務指導,各縣區市場監管局按照分級負責原則,嚴格按照列入標準,確保應列盡列。
(四)堅持制度建設。及時總結和推廣典型經驗和有效做法,健全經營主體嚴重違法失信治理長效機制、日常監管與專項行動銜接聯動機制,增強監管執法和信用約束震懾力,推動構建守法誠信市場環境。
三、重點任務
(一)排查案件線索
1.強化對上級交辦、部門協作和輿情監測發現的重點案件的嚴重違法失信名單(以下簡稱“列嚴”)線索排查。
2.強化對抽查檢查結果分析研判力度,針對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重點問題,深挖細查列嚴線索。
3.強化對“屢禁不止、屢教不改”經營主體大數據監測,依托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梳理近3年內受到10次以上行政處罰、且未獲準信用修復的經營主體列嚴線索。
4.強化行刑銜接,建立重大案件線索移送和跟蹤臺賬。
5.強化輿情監測,對媒體曝光的案件線索,及時研判、跟蹤處置。
(二)列入失信名單
1.認真貫徹落實《。。。。嚴重違法失信名單管理辦法》,依法把握列入標準,確保“應列盡列”。對于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按照從重處罰原則處以罰款,降低資質等級,吊銷許可證件、營業執照,限制開展生產經營活動、責令停產停業、責令關閉、限制從業的經營主體,應當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
2.緊盯大案要案,針對群眾高度關注、社會影響較大、危害后果嚴重的大案要案,依法依規將相關經營主體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
3. 對于涉嫌刑事犯罪應當依法移送公安機關的案件,要依法依規作出責令停產停業、吊銷許可證照等行政處罰,并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健全與公安、檢察院、法院的案件通報機制,將違法犯罪經營主體依法依規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
(三)嚴懲失信主體
1.落實市場監管懲戒職責。按照《某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懲戒職責清單》,在審查行政許可、資質、資格,開展告知承諾,實施行業禁入,列入重點監管對象等方面,切實履行聯合懲戒職責。
2.深化部門聯合懲戒。加強與發展改革、稅務、人民銀行等部門信息共享和協同監管,依據《全國失信懲戒措施基礎清單》要求,強化失信聯合懲戒,加大懲治力度。
(四)建立長效機制
1.總結推廣專項行動成功經驗和有效做法,健全經營主體嚴重違法失信治理長效機制。
2.強化日常監管與專項行動銜接聯動,將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四個最嚴” 要求與充分運用信用監管工具相結合,形成合力“合唱”效果。
3.實施“穿透式”監管,對嚴重違法失信名單企業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等,依法實施相關市場和行業禁入措施,遏制嚴重違法失信行為反復出現、異地出現等現象。
(五)強化宣傳曝光
1.各級市場監管部門要在門戶網站或者政府網站,集中宣傳報道專項行動有關工作進展,全面持續展示開展專項行動的成果成效,提高專項行動影響力和威懾力。
2.集中曝光嚴重違法失信典型案例、“屢禁不止、屢罰不改”經營主體信息等,形成強大聲勢和有力震懾,實現查處一案、警示一批、教育一片的效果。
3.密切關注輿情動態,加強風險研判,及時回應社會關注。
四、進度安排
(一)線索排查(2023年8月)。各級市場監管部門聚焦線索排查5大方面,篩選列嚴案件線索,建立線索清單,逐條跟蹤核查,精準定性處理。
(二)集中治理(2023年9月-11月)。各級市場監管部門發揮協同監管合力,依法依規列入一批嚴重違法失信名單,通過公示系統對外公示,實施聯合懲戒和集中曝光。
(三)總結提升(2023年12月)。各級市場監管部門要及時總結分析專項行動工作情況,提出意見建議,形成總結報告報區局。區局將對工作成效突出的予以通報表揚,推廣地方工作經驗、典型做法,進一步完善經營主體信用體系建設長效機制。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市場監管部門要高度重視、深刻認識開展專項治理行動的重大意義。區局成立工作專班,指導推動專項治理行動各項任務落實,各縣區局要高度重視,切實統一思想、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力求工作取得實效。
(二)嚴格落實責任。區局信用科牽頭推進專項治理行動,做好定期調度、通報、協調等工作,會同市市場監管事務服務中心做好嚴重違法失信名單管理系統技術支撐保障;
區局執法辦案機構按照“誰執法、誰處罰、誰列入”原則,依法依規履行嚴重違法失信名單管理職責;
區局相關監管科室要加強對下業務指導,指導各條線做好嚴重違法失信名單工作,做到“應列盡列、應公示盡公示”。
(三)強化工作指導。區局將依托公示系統,按月梳理篩選應列未列市場監管行政處罰信息。區局將對推進不力、進展遲緩的單位,進行約談通報。嚴重違法失信名單列入情況納入對各市真抓實干督查激勵和高質量發展績效考核。
(四)加強系統建設。推動實現嚴重違法失信名單管理流程與行政處罰執法辦案流程高效銜接。將嚴重違法失信名單信息嵌入市場監管部門相關業務條線信息化系統,實現自動提示、自動限制、自動統計等功能。
(五)嚴守工作紀律。樹牢“紅線”意識和風險意識,嚴格依法依規推進。發現“應列盡列、應公示盡公示”的,依法追究責任。涉嫌違法違紀線索,及時移送紀檢監察機關依規依紀依法處理。
(六)做好信息報送。請各縣區市場監管部門于7月31日前確定1名工作聯絡員,聯系信息報送區局;
9月1日前報送專項行動階段性工作總結;
9月至11月25日前報送嚴重違法失信典型案例;
12月25日前報送專項行動工作總結。
附件:經營主體嚴重違法失信行為專項治理行動工作情況表
經營主體嚴重違法失信行為
專項治理行動工作情況表
填報單位:
時間:
監管領域 | 列入嚴重違法 失信名單(件) | 集中公示“屢禁不止、屢罰不改”經營主體戶數(戶) | 宣傳曝光典型 案例(件) |
破壞公平競爭秩序和擾亂市場秩序 | |||
藥品、醫療器械、 化妝品 | |||
質量安全 | |||
侵害消費者權益 | |||
食品安全 | |||
其他 | |||
合計 |
推薦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