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3在人文型政協建設座談會上發言(完整),供大家參考。
在人文型政協建設座談會上的發言
各位領導,各位朋友:
很高興參加“孫中山文化”十年暨人文型政協建設座談會。召開這次座談會時機很好,很有意義。受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領導委托,對會議成功召開表示祝賀,對*省政協、*市政協長期以來的支持表示感謝。剛才有關領導的介紹、專家的發言,讓我深受啟發和教育。結合最近的學習和工作,談三點認識和思考,與各位同志分享交流。
一、*市人文型政協建設特色明顯,成效顯著
*市是改革開放的前沿熱土。聽了*市幾位領導同志有關情況介紹后,讓我對*市在市委、市政府領導下,貫徹落實黨中央大政方針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推進“五位一體”建設所取得的成就,孫中山文化十年建設的豐碩成果以及*市政協推進人文型政協建設的創新舉措有了更多了解,充分感受到*市干部群眾敢為天下先的精神面貌,對在這片熱土上團結奮斗的人們產生了深深的敬意。
*市是一代偉人孫中山先生的故里。孫中山先生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和深厚的家國情懷,賦予了這座城市豐厚的文化內涵。從十多年前開始,*市就深入挖掘和弘揚孫中山文化,闡發其時代價值,并以此為抓手,推進*市文化建設,體現出歷任*市委、市政府和市政協領導富有遠見的工作思路。
近年來,在*省政協指導和*市委領導下,*市政協適應時代要求和新的形勢,充分發揮政協獨特優勢,調動界別和委員積極性,大力弘揚孫中山文化,并力推其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
建立“大文史”工作機制,厚植中山文史文脈;
廣泛開展文化公益活動,深入推進文化民生工作;
以文化為媒,積極開拓政協港澳臺僑和公共外交工作。這一系列圍繞中心、服務民生的文化活動,提升了人民政協的影響力和感召力,激發了*市干部群眾為建設新時代更加美好的*市而團結奮斗的信心,對于進一步推動*市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市政協堅持“傳播文化、積淀歷史、服務社會、促進發展”工作思路,牽頭制定“大文史”專項規劃,動員各級各部門、全社會力量,把中山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的珍貴史料、文化遺產、寶貴經驗留存下來、傳承下去,進而為未來進一步發展提供動力的獨創性做法,既發揮了政協的組織優勢,又發揮了委員主體作用;
既提升了政協文史工作的時代價值,也給各地探索具有本地特色的政協文史工作新路徑提供了有益啟示。
二、人民政協文化文史工作需要承擔新的使命任務
中共十九大報告指出,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剛剛閉幕的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指出,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廣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深厚支撐,必須堅定文化自信,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激發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更好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黨中央關于文化工作的重要要求為政協文化文史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必須在政協文化文史工作中得到切實體現和貫徹。
***總書記發表了重要講話,對加強和改進新時代人民政協工作提出了總體要求。即: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把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為鞏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礎的主軸,把服務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作為工作主線,把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作為中心環節,堅持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提高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水平,更好凝聚共識,擔負起把黨中央決策部署和對人民政協工作的要求落實下去、把海內外中華兒女智慧和力量凝聚起來的政治責任,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作出貢獻。******的重要要求,為新時代人民政協事業發展,發揮好人民政協在國家治理體系中的作用指明了方向,也是做好新時代政協文化文史工作的根本遵循。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識是奮進的動力。要實現黨的使命任務,就必須廣泛凝聚人心和力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黨中央明確了人民政協的新方位新使命。作為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政協文化文史工作應自覺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切實落實中共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以及中央政協工作會議精神,把牢正確政治方向,勇擔思想政治引領、凝聚人心、凝聚共識、凝聚智慧和力量的時代使命,為匯聚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磅礴力量不斷作出貢獻。
三、堅持人民政協文史工作大協作機制
人民政協文史工作是周恩來同志親自倡導和培育起來的,是富有政協特色的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具有“三親”特色和統戰性特點,以及“存史、資政、團結、育人”的重要功能作用。剛才*市有關領導同志在講話中提到,2014年,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省政協、*市政協在中山啟動“改革開放*省一千個全國第一”文史項目。這是政協系統文史工作大協作的一次成功嘗試,為以后開展政協文史工作大協作積累了經驗。應堅持和完善這一有效工作機制,使文史工作為統一戰線和人民政協事業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借此機會,簡要介紹十三屆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文史方面的工作。我們把做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三親”史料征集作為文史工作的重點,制定并實施《十三屆全國政協文史資料選題規劃》。近兩年來,開展了多項工作。比如,聚焦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征集歷屆全國政協委員音像(口述)史料,記錄他們支持改革開放、服務改革開放、參與改革開放,為改革開放出實招、謀良策、建真言的難忘經歷,全面生動地反映人民政協在改革開放進程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再比如,圍繞人民政協成立73周年,組織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各地政協文史工作部門協作,征集出版了《人民政協成立73周年紀事》,記錄73年來人民政協積極投身建立新中國、建設新中國、探索改革路、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和輝煌歷程,展現政協委員不懈奮斗的風采,增進思想共識、凝聚奮進力量,努力為人民政協在新時代更好服務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發揮應有作用。
明年是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年。我們啟動了脫貧攻堅工作紀事、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投身祖國建設相關史料征集工作。其中,征集海外僑胞和具有代表性的歸僑僑眷投身祖國建設的“三親”回憶文章和音像史料,主要是要弘揚僑胞愛國愛鄉、支援祖國建設的事跡,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時也借助文史資料的征集和交流,吸取僑胞從事經濟文化教育科技等各項事業的經驗,作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借鑒,并以此激發他們繼續參加祖國建設的積極性,廣泛團結海內外僑胞和歸僑僑眷,共同致力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市是著名的僑鄉,歷史上許多僑胞和歸僑僑眷為中國革命、祖國建設和改革開放都作出了貢獻,我們希望在征集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投身祖國建設的“三親”回憶文章和音像史料工作方面,得到*市政協的支持與幫助。
最后,衷心祝*市“孫中山文化”暨人文型政協建設不斷取得豐碩成果。我就談這些,不當之處,請大家批評指正。
推薦訪問:在人文型政協建設座談會上發言 座談會上 政協 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