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在全市加快工業經濟發展大會上講話(范文推薦),供大家參考。
在全市加快工業經濟發展大會上的講話
同志們:
市委、市政府決定召開全市加快工業經濟發展工作會議,目的是認真貫徹中央和省委、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分析當前形勢,安排部署重點工作,以更加有力的舉措推動全市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為實現“**”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去年以來,全市上下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決策,全力落實市委“**”工作部署,始終把促進工業止滑穩增作為經濟持續增長的重要支撐,制定出臺了工業企業復產達標升規行動計劃、激勵工業經濟創新發展、加快優勢產業鏈培育發展、加強精準招商促進經濟穩定增長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確定**戶企業實行包抓幫扶,與**分別簽署服務保障協議、建立互保共建機制,“一企一策”幫扶重點企業穩產增效,分類推動十大綠色生態產業發展,全市工業經濟止滑回升、平穩增長。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億元,同比增長3.9%。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高于全省平均增速**個百分點。停產企業由一季度的**戶減少到**戶,停減率較上年下降**個百分點。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戶,規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利稅總額增長**%。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也要看到全市工業發展還存在產業培育進展緩慢、新舊動能接續不足、中小微企業整體偏弱、企業創新能力不強、工業增長支撐乏力等困難和問題,需要我們在今年的工作中切實增強憂患意識和強化擔當作為,努力實踐中找思路、想辦法,有針對性的加以解決。
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年初召開的省委十三屆七次全會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對今年經濟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出臺了一系列含金量很高的新政策新措施,為我們推動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利政策機遇。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列為**年七大重點工作任務之首,要求采取有力措施,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明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松緊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提高直接融資比重,重點解決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省委經濟工作會議部署了“強產業、增動能、促開放、挖潛力、優環境、保民生”六個方面重點工作,提出了要把促進制造業轉型升級放在經濟發展的引領位置,加快提升制造業的市場競爭力。省委、省政府還圍繞促進企業發展推出了支持非公經濟發展**條、促進中小微企業發展**條、激發民間有效投資**條、科技創新**條等一批新措施。中央和省上的新部署、新政策、新要求,為我們做好今年工業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我們要切實增強推進工業強市戰略的緊迫感和責任感,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決策部署,堅定信心決心,咬定發展不放松,加快推進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會,**還將加快工業經濟發展進行全面安排部署,我們要認真學習領會,切實抓好貫徹落實。下面,我就做好今年工業經濟工作講六個方面的具體意見:
一、加快推進生態產業培育
十大生態產業是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我市轉方式、調結構,推動高質量發展和新舊動能轉化的結合點和總抓手。去年,我們制定出臺十大生態產業發展規劃、專項行動計劃等一系列配套政策,建立**個總投資**億元的重大帶動性工程項目庫,推動十大生態產業發展實現良好開局。今年,我們要把培育生態產業牢牢抓在手上,加速動能轉換,加快產業轉型,推動生態產業成為綠色工業崛起的重要支撐。
一是持續優化清潔能源產業。去年新能源實際發電達到**億千瓦時,同比增長**%,風電、光電上網率分別下降**和8.4個百分點。通過積極爭取,國家能源局同意今年啟動風電二期二批部分項目,必將帶動新能源裝備制造企業恢復生產。我們要搶抓這一重大機遇,推動清潔能源產業持續發展。在電源建設上,要加快**、10萬千瓦平價風電上網項目建設進度,力爭**等光熱發電示范項目建成并網,大力推進中能智慧能源**和**電化學儲能電站,開工建設**,爭取**抽水蓄能電站獲批建設。在電力輸出上,要進一步開拓湖南、江西等受端電力市場,爭取利用吉泉直流、哈密至重慶以及青海至河南直流等特高壓工程“搭車外送”**電力,確保河西750千伏第二通道加強工程和**新能源微電網示范項目建成投運,力爭**年外送電量280億千瓦時以上。在就地消納上,要擴大參與直購電交易企業范圍,力爭**年直購電達到**億千瓦時以上。落實清潔取暖優惠電價政策,加快推進清潔能源供暖改造,力爭城市清潔供暖占比提高到**%以上。
二是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石油化工、建筑建材是我市的傳統支柱產業,要按照循環化、綠色化、智能化改造的總體要求,加快轉型升級,提升支撐能力。石化工業**年占全市規上工業比重達**%,今年**油田煉油廠將進行三年一次的停產檢修,原油加工生產計劃調減為**萬噸,將影響我市規上工業增速下降約**個百分點。對此,市發改、工信、能源和**要及早著手,抓緊制定“擴采量、保煉量”工作方案,認真落實地企互保共建聯動機制,積極向上爭取匯報,力爭原油開采**萬噸,煉油達到**萬噸以上,把檢修產生的影響降到最低。加大礦區供熱保障改造工程、10萬噸高端低凝液壓油、80萬噸重油催化裂化裝置節能改造等項目的幫扶力度,加快項目落地建設。要以清潔生產、節能環保為方向,整合重組**石材產業,加快工藝石材、異型石材等高端裝飾產品開發,促進**等建材企業穩產增效,加快建設**建筑固廢循環處理、**含油廢物綜合利用、**焦爐煤氣綜合利用等項目,推進經開區新能源儲氣接收站、三新硅業余熱發電節能技術改造等項目前期工作,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
三是做大做強先進制造產業。裝備制造業是我市的優勢產業,要抓住國家、省上實施振興裝備制造業行動計劃的機遇,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促進裝備制造業快速發展。要緊跟風電二期二批部分項目啟動,組織風光電裝備制造企業及配套服務企業恢復生產,推進**聚光材料、**結構件制造等項目建設,支持**等項目加快建成。加快建設現代煤化工示范工程,加快實施**干熄焦余熱發電等項目,提升制造業發展質量和效益。積極推廣智能制造新模式應用,發揮**制造生產線、“智能制造數字化工廠”的示范帶動作用,爭取2-3戶企業入選全省服務型制造試點示范項目,提升我市智能制造水平。
四是培育壯大戰略新興產業。依托現有產業基礎和發展優勢,加大政策引導和扶持力度,培育做強軍民融合、數據信息、中醫中藥等新興產業,努力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中醫中藥產業,要優化中藥材種植布局,穩定擴大枸杞、甘草、蓯蓉等地產藥材規模,加快推進道地藥材認證、規范化綠色生產,支持中藥飲片、制劑加工,扶持祁連藥業、大得利藥業、甘帝藥業等企業開發新品,加快佛慈藥業綜合開發項目建設。數據信息產業,要實施絲綢之路信息港重要節點創建工程,依托**中心建設一體化大數據中心,扶持壯大數據產業運營主體,打造對外開放合作交流平臺。爭取優惠電價支持,積極引進超算中心項目落地建設。
二、突出工業項目投資帶動
招商引資是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也是加快培育發展新優勢、新動能的主要渠道。要始終把項目建設作為工業轉型升級的突破口,堅定不移地把抓發展落腳到抓項目上,引進更多更大更好的工業項目,培育新的工業經濟增長點,增加工業發展后勁。
一是夯實項目謀劃儲備。各縣市區、各有關部門要時刻關注掌握中東部產業轉移信息,依托國家、省上產業轉移信息服務平臺,主動開展產業對接合作活動,爭取與中東部省市建立產業協同發展合作機制。加強與市屬各行業協會的合作,借助其在產業對接合作方面的優勢,力爭引進一批產業轉移項目。要準確把握中央和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認真研究國家宏觀政策和產業發展趨向,圍繞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先進煤化工、新材料、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深度謀劃包裝一批體量大、產業帶動能力強、綜合效益好的大項目好項目,支撐我市工業新舊動能轉換。
二是抓好產業精準招商。緊緊抓住國家實施“一帶一路”、我省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黃金段”戰略機遇,圍繞優勢產業鏈、中國制造2025、戰略新興產業等重點領域,持續開展精準招商、專業招商、產業鏈招商、以商招商,形成內外資一起引、大中小一起上、引資引智引技并舉的招商局面,爭取一批重大工業項目落地。落實加強精準招商的意見和重點優勢產業包抓方案,爭取新引進一批優勢企業和優質項目。在嚴把準入關的前提下,依托**等化工園區,結合國家正在進行的危險化學品搬遷,積極承接一批優勢企業入駐,支撐化工園區形成產業規模。
三是推動重大項目建設。堅持“儲備項目抓開工、新上項目抓進度、在建項目抓竣工、竣工項目抓投產”的推進機制,全力抓好初步計劃開工的**個新續擴改非能源工業項目建設,重點對投資億元以上的**個項目實行包抓責任制,建立工作臺帳,緊盯時限要求和投資進度,按月匯總分析,確保項目按計劃進度推進。各產業包抓領導小組要注重建立跟蹤服務機制,將項目前期工作分解細化,主動抓好與各部門對接,并聯抓好協調辦理立項、土地、環評、資源配置等手續,確保項目盡快落地建設。
三、始終堅持創新驅動引領
增強創新能力是新型工業化的核心要求。我們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強化企業創新主體作用,大力推進技術創新、產品創新、管理創新,提升工業化發展水平。
一是大力推動企業科技創新。各縣市區和市發改、科技、工信等部門要積極推進科技創新平臺建設,鼓勵支持有條件的企業設立技術研發機構,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支持企業與市內外科研院所、高等學校加強合作,建立產業創新戰略聯盟,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動創新成果轉化運用,以新技術新產品搶占市場先機。今年全市要力爭創建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1家,培育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1家、省級技術創新示范企業2家,實施技術創新項目20項以上。
二是加快推進兩化深度融合。要認真落實“互聯網+”行動,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市工信局要牽頭開展企業兩化融合評估診斷和對標引導工作,推進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試點,支持兩化融合龍頭企業節水灌溉設備制造等互聯網應用項目建設,支持“工業云平臺”“裝備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雙創平臺”“中小制造業企業互聯網雙創平臺”等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協調推進企業上云,增強企業信息化和互聯網融合創新能力。
三是不斷增強園區集聚能力。產業園區是工業振興的主戰場。去年,我們制定出臺支持**經開區改革和創新發展的意見,認真落實各項保障措施,推動**經開區主要指標全面回升。同時,**經開區獲批省級高新技術開發區,**工業集中區升格為省級開發區,工業發展平臺更趨完善。各縣市區要把園區(集中區)建設作為工業發展的突破口,以**等國家、省級園區為引領,按照高起點規劃、集約化建設、循環式發展、園林式美化的要求,科學編制總體發展規劃,優化園區功能布局,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著力完善產業配套體系,提高產業培育承接能力,為開發區(園區)晉位升級打好基礎。要創新園區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探索建立投融資平臺,賦予園區更多自主發展空間,提升自身造血能力。同時,進一步提高行政管理效能,減少辦事環節,提高服務效能,推動工業園區擴總量、提質量、綠色高效發展。
四、持續抓好復產達標升規
去年,我們實施工業企業復產達標升規三年行動,幫扶解決企業生產經營難題,力促工業止滑穩增,得到了省工信委的高度肯定并在全省推廣。剛才,我們為應納稅銷售收入首次達到1億元以上、首次達規入庫以及創新能力強、帶動作用好的**戶企業、**個項目兌現了**萬元的獎勵補助,表明了市委市政府支持企業創新發展的態度和決心。今年,我們要進一步加大對工業停產企業復產、減產企業達標、規下企業升規的政策扶持和指導服務力度,落實“一企一策”培育扶持措施,促進工業企業成長壯大。
一是落實落細包抓幫扶責任。市工信局要結合機構改革情況及時調整更新重點企業包抓責任清單,繼續落實好市級領導包抓,部門協同配合責任制。包抓領導和責任部門要經常深入企業、現場辦公,高效務實解決企業生產經營中的實際困難,指導企業加快發展。要落實好重點企業“一企一策”精準幫扶方案和服務保障協議,推進企業互保共建,引導企業技改創新、升級管理、拓展市場,推動企業增產增效。近期各責任領導和包抓部門要及時對節后企業復工復產情況進行督促檢查,進一步摸清企業節后生產情況,督促重點企業復工復產。市工信局要結合節后企業開工情況,及時對因環保、安全、礦權等政府審批事項上影響開工復產的企業進行再梳理,協同相關部門幫助企業盡快達標恢復生產。
二是持之以恒推進五個一批。工信、統計等部門要進一步完善全市入規后備企業監測庫,按照“五個一批”的要求,緊盯列入“小升規”重點培育計劃的**戶企業,切實做好復產、達標、升規培育企業的數據報送、運行監測和情況分析,幫助解決小微企業經濟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和措施建議。要將新入規企業列入精準服務重點對象,在要素保障、項目申報和政府采購等方面給予支持和傾斜。各縣市區要抓好工業企業達規入庫二次申報工作,指導幫助**等**戶經濟指標達標企業申報入庫,壯大規模以上工業經濟增長的支撐點。
三是鞏固提升升規培育成果。**年全市新入庫規上企業**戶,同時退庫企業就達到**戶,反映我們在鞏固升規企業成果、保障規上困難企業方面工作還不夠到位。今年要按照“扶上馬、送一程”的思路,在抓好“小升規”企業幫扶的基礎上,要加大對現有規模以上困難企業“保一批”的措施力度,市工信、統計等部門要嚴密關注并重點監測主營業務收入剛剛達到**萬元的**X戶重點企業,各縣市區和各包抓責任單位要對當年生產經營比較困難的企業進行重點幫扶,指導企業抓生產經營,抓企業管理,盡最大努力讓這些企業保持在規模以上水平。
五、著力激發企業發展活力
微觀主體是市場經濟的基本單元,我們必須不斷地強服務、優環境、上水平,激發企業和企業家干事創業的主觀能動性和創新性,促進中小微企業高質量發展。
一是全面落實扶持政策措施。去年11月,國辦下發關于聚焦企業關切進一步推動優化營商環境政策落實的通知,從“堅決破除各種不合理門檻和限制,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等七個方面提出“推動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等**條舉措。省委省政府也相繼出臺支持非公經濟、中小微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措施。市委市政府制定了促進中小微企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意見,明確了要素配置、財稅支持、融資服務、人才引進等方面的**條措施。各縣市區、各有關部門要認真學習研究,加大宣傳和政策解讀,把中央和省市各項政策傳達到位,把支持發展的思路舉措細化到位,精準有效支持中小微企業加快發展。
二是大力支持本土企業發展。本土民營企業對全市經濟增長、稅收、就業做出了重大貢獻,我們要一如既往地關心支持本土企業發展,落實本土民營企業享受招商引資優惠政策,用足用活激勵工業經濟創新發展的措施,積極創造條件,在規劃、用地、資金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加大信息、技術和市場開發等服務,鼓勵本土企業互保共建、互助促銷、抱團發展。本土民企和企業家也要根據自身優勢優勢,找準定位,堅定站位,不盲目擴張,進一步把主業做大做強,把產品做優做精,把品牌做亮做響,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三是著力緩解企業融資難題。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是當前民營企業面臨的最緊迫難題。要幫助企業緩解融資難題,各級各有關部門、駐**金融機構和中小微企業就必須相向而行,共破難關。從政府部門來講,要全面完善擔保體系和擔保機制,在充分發揮我市現有的**家信用擔保公司作用的基礎上,建立健全“銀擔企”對接機制和“政保貸”聯動機制,在暢通融資渠道的同時,有效分散銀行和擔保機構的業務風險。要緊盯省上續貸轉貸基金設立等契機,發揮好省上產融信息對接服務平臺作用,進一步完善銀企交流機制,為中小微企業提供強有力的融資支持。從駐**金融機構來講,要盡全力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在企業遇到經營困難時要注重分類施策,綜合判斷企業發展潛力和償付能力,對只因外部環境變化或政策原因,導致一時陷入流動性危機、暫時遇到經營困難的企業,應當果斷伸以援手,慎重抽貸、斷貸。從企業方面來講,一定要規范經營管理,按照銀行信貸政策要求,主動完善財務制度等,強化風險控制,提升自身信用,爭取金融機構的支持。要積極與銀行進行溝通銜接,既反饋優勢和潛力,也反映困難和不利,努力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消除銀行的顧慮。
六、切實強化工業運行保障
抓好工業經濟運行,必須做到情況明、底數清、措施實,各級各部門要不斷優化經濟運行監管方式,敏銳捕捉、創新解決影響工業經濟發展的困難問題。
一是強化目標責任落實。按照市委經濟工作會確定的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今年全市規模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市工信局要抓緊制定工業保增長的路線圖和時間表,將目標任務細化分解到各縣市區、各部門、各園區,靠實到具體企業項目,一個產業一個產業推進,一個項目一個項目實施、一個企業一個企業推動,切實抓好一季度開門紅,力爭全面完成年度目標。
二是強化工業運行監測。要繼續實行工業運行預警監測調度機制,工信、統計部門要建立統一協調、快速靈敏的預測預警機制,探索新的監測技術、統計方法和手段,按旬對工業運行進行監測,每月對運行情況作出分析,做好國內外經濟金融政策動態變化對我市工業經濟運行的影響分析,指導企業搞好資金投向和產銷銜接。要督促縣市區和重點企業按節點及時完成階段性目標任務,實現工業經濟平穩增長。
三是強化要素保障協調。煤電油氣運等要素是工業經濟發展的基礎,各縣市區、各部門和各要素保障單位要密切關注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重點產品生產運行,加強溝通,密切協同,著力強化工業經濟要素支撐。發改、工信、交通等部門要加強與鐵路、公路運輸部門的溝通協調,確保大宗工業品內輸外運通暢無阻。工信部門要繼續牽頭深化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在保障民生用氣的前提下,為企業生產用氣做好服務保障。發改、能源、工信等部門要密切與電力部門協調配合,全力優化電力調度,降低企業用電成本,幫助企業做大做強。
四是強化安全生產監管。安全生產工作是不可觸碰的底線,各縣市區、各部門要本著為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高度負責的態度,保住底線、堅守紅線,嚴格按照《**各級各部門安全生產工作責任清單》,認真履行行業監管職責,加強對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指導和監督檢查,堅決防范遏制各類安全生產事故發生,全力保障工業企業安全運行。
推薦訪問:在全市加快工業經濟發展大會上講話 會上 經濟發展 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