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洪文
(吉林省長春市九臺區九臺街道辦事處綜合服務中心,吉林 長春 130500)
隨著社會發展,人們健康意識不斷提升,越來越注重飲食結構,飲食更加多元化。鮮糯玉米富含亞油酸、多種維生素及膳食纖維,經常食用可降低膽固醇、血脂、血壓、血糖等。膳食纖維促進腸胃蠕動,還可預防腸癌。糯玉米富含谷氨酸,能預防肝昏迷,也可以為大腦組織提供能量,經常食用糯玉米有益身心健康。人們對糯玉米的需求增高,所以實行糯玉米高效種植及病蟲害防控技術對增加產量很有必要。
1.1 優選玉米品種及玉米種子處理
挑選口感甜糯、產量高且品質穩定的糯玉米品種,根據具體的地勢和土質選擇防澇抗倒伏的品種。以及搭配選擇早中晚熟品種,延長上市時間,滿足市場要求。
在種植前挑選種子,清除霉變、破碎、干癟的種子。挑選后要對種子進行處理,降低種子水分,促進種子的發芽,降低種子發生病蟲害的可能。在玉米種子種植前還要暴曬兩三天,能降低種子水分并殺死蟲卵,提高種子出苗率。播種前還要在56℃水中浸種7小時,可以讓種子快速發芽。
1.2 適期播種
糯玉米種子發芽需要較高的溫度,最早可在二三月覆蓋地膜播種,或者溫床育苗,因糯玉米多為鮮食,陸地直接播種可從4月中上旬到7月底一直播種,保證玉米可以供應到10月,但也應避免玉米開花期處于高溫天氣,影響結實率。
1.3 隔離種植
隔離種植可以防止普通玉米的花粉影響糯玉米的品質。隔離種植有兩種隔離方式,時間隔離和空間隔離。時間隔離就是控制播種時間將普通玉米和糯玉米的開花期錯開20~30天;
空間隔離就是在糯玉米周圍300~500米不再種植普通玉米。
1.4 合理密植
種植密度可以影響糯玉米的產量和質量。種植的密度與糯玉米的品種、土地肥沃程度、氣候溫度等有關。早熟品種矮小、穗小、緊湊可以適當密植,晚熟品種生長周期長植株高、穗大,應稀種,保證營養供給。
1.5 補苗、間苗
不可避免的在播種后出現幼苗長勢不均或缺苗斷壟的情況,這就要進行補苗和間苗。播種后定期檢查,為避免影響糯玉米生長發育,要在3葉期間完成補苗,4葉期間要進行間苗工作,除去弱小的小苗,留存最健壯的一棵。
1.6 施肥灌水
需要施足底肥在播種之前,主要是農家肥,配以適量的氮磷鉀肥,按土地肥沃程度施肥。生長期間也需要追肥,一般在12片葉以后追加尿素,每畝地10~15公斤。
在糯玉米生長的拔節期、大喇叭口期、抽雄期和灌漿期4個期間都需要進行一次灌水。
1.7 去苞去雄及人工授粉
將一部分雄穗去除可以讓養分回流,供養雌性穗生長發育,增加糯玉米的甜度、糯性,提升品質和質量。區域邊上的幾行不能去雄,影響玉米授粉,導致結實率降低。水肥量充足的土地種植的玉米會有多穗的現象發生,也要及時清除。
玉米在吐絲授粉時期如遇持續高溫、下雨等不良氣候,會出現缺粒的現象,需要在上午9~11點進行人工授粉,一般進行3~4次,間隔1~2天。
1.8 適時收獲
按糯玉米品種特性和種植地氣候判定最適宜的采收期。一般在含水量60%時采收,大多在授粉后25日左右,此時口味最佳。可以剝開苞葉查看是否成熟,過早過晚都會影響品質和產量。鮮糯玉米口味好但保存難度大,隨著時間變化品質會降低。采摘后應盡快賣出或加工保證質量。
2.1 物理防控技術
利用昆蟲的趨光性、趨色性對昆蟲進行捕殺如黑光燈誘殺、性誘劑誘殺,可以有效降低昆蟲的數量,減少對糯玉米的侵害。在種子種植前對土地進行深耕,可有效減少雜草量,提高土壤肥力。及時清理新冒頭的雜草,給予糯玉米足夠的生長空間,也能減輕病蟲害。玉米與大豆、水稻等輪作,因各需要營養不同,所以能提高農作物產量,還能打斷病蟲害的影響。
2.2 化學防控技術
化學防控技術就是用農藥對病蟲害進行消殺,對害蟲、病菌數量進行控制。但農藥的應用量要進行控制,不要污染自然。在曬種前將種子拌藥,可以提高種子發芽率,預防玉米瘤黑粉病。為了保證糯玉米品質,在生長期間噴灑殺蟲劑、殺菌劑等可有效避免病蟲害侵害。如三唑酮、烯唑醇、腈菌唑等治療玉米銹病效果良好;
辛硫磷顆粒治療玉米螟、小地老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