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玉庭 黃永業 鐘潔 陳幸園 韋讀夏
摘? ?要? ?茶產業是廣西特色農業產業代表之一,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和可持續發展潛力,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如生產成本過高、品種單一、部分地區生產技術落后、產業鏈延伸不足等。借鑒橫州茉莉花茶和梧州六堡茶的成功經驗,提出廣西茶產業應努力實現產品多元、技術創新、產業鏈延伸、品牌形象提升。
關鍵詞? ?現代特色農業;
茶葉產業;
茉莉花茶;
六堡茶
“十三五”以來,廣西以構建“10+3+N”現代特色農業產業體系為目標,積極推進特色產業集群發展,重點打造包含茶產業在內的10大特色產業集群。在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方面,注重品牌建設和市場營銷,打造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市場競爭力的品牌,如梧州六堡茶葉、南寧香蕉、永福羅漢果、融安金桔等。現以茶產業為例,論述廣西現代特色農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對策建議。
1? ?發展現狀
1.1? ?整體發展情況(表1)? ?廣西是我國茶葉生產大省,種植區主要分布在柳州、梧州、賀州等地,茶園面積逐年擴大,茶葉產量整體呈正增長態勢。自2015年來,廣西茶葉種植面積與產量均居國內前12,茶園面積、一產產值、綜合產值由2015年的6.773萬hm2、39.78億元和96億元,增加到2022年的10.251萬hm2、100億元和410億元,分別比2015年增長52.16%、1.15倍和3.27倍。從2018年開始,廣西干毛茶產量連續4年進入全國10強。2022年干毛茶產量10.77萬 t,居全國第10位,占全國產量318.1萬t的3.39%;
干毛茶產值87.08億元,占全國產值 2 928.14億元的2.97%。
截至2022年底,廣西有1 733家涉及茶葉的企業,其中59家是規模較大的精制茶加工企業,711家是茶農專業合作社,茶葉商標超過500個。在廣西,80%以上的茶園位于邊遠山區,從事茶葉生產的農戶超過20萬戶,分布于全區48個產茶縣中的979個村。茶產業成為邊遠山區和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
1.2? ?特色優勢茶產業發展情況? ?茉莉花茶和六堡茶是廣西最具特色的茶產業。
1.2.1? ?茉莉花茶(表2)? ?茉莉花茶是廣西最具特色的茶產業之一,“全球10朵茉莉花中,有6朵來自廣西橫州”,茉莉花茶產量占全世界的60%,占中國產量的80%。自2017年,橫州在茉莉花產業上實施“數字茉莉”1.0版,茉莉花綜合產值由2017年的80億元增加到2022年的152.7億元,5年增長90.88%,綜合品牌價值增加了42.15億元,增長23.42%,鮮花產量與花茶產量分別增加23.65%和23.85%。截至2022年底,橫州涉茉莉花企業有154家,其中規模以上30多家,帶動就業34萬人,建成“數字茉莉”1.0版“數字茉莉大棚”、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茉莉極萃園、中國茉莉小鎮、國家茉莉花及制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形成茉莉花+花茶、旅游、藥用、體育、康養等“1+9”產業集群,2022年產業集群綜合產值達到152.7億元。
在品牌建設中,2017年橫縣茉莉花茶被評為“中國優秀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并成為“中歐100+100”地理標志互認互保產品。2020年,橫縣茉莉花茶入選首批中歐地理標志協定保護名錄,成功注冊馬德里國際商標。當前,橫州茉莉花正在打造“數字茉莉”2.0版——“數字茉莉供應鏈服務平臺”,以突破當前產業管理粗放瓶頸,提升全產業鏈數字化水平,實現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1.2.2? ?六堡茶(表3)? ?六堡茶具有1 500多年歷史,是以梧州為中心的廣西又一特色茶產業集群。2019年,廣西首次將六堡茶納入政府工作報告,并在“十四五”規劃的現代農業特色產業體系中將茶產業列為十大優勢特色產業之一,提出到2025年,力爭將茶產業打造成千億元農業產業。2018年,梧州六堡茶面積6 670 hm2,產量1.52萬t,綜合產值52億元,全市通過SC認證的六堡茶生產企業共54家,經營單位1 336戶,從業者3萬多人。2022年,梧州六堡茶面積1.362萬hm2,產量約3萬t,綜合產值約160億元,全市共有103家茶企獲得SC認證,其中包括2家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9家自治區級農業龍頭企業和9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此外,還有269戶茶葉專業合作社,以及200多個行政村入股六堡茶產業。這些舉措帶動了5萬多人從事茶葉生產,受益村民約24萬人。
在品牌建設中,2017—2022年,六堡茶區域公用品牌價值逐年攀升,2021年“廣西六堡茶”正式獲得農業農村部認證的農產品地理標志,2022年“梧州六堡茶”榮獲2022中國茶葉最具傳播力品牌,區域公用品牌價值達37.64億元,其制作技藝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在加強內銷的同時,六堡茶抓住“一帶一路”發展機遇,積極發展外貿出口業。據中國茶葉流通學會數據,2022年梧州出口六堡茶均價是同年全國出口茶葉均價的2.55倍,除東南亞各國外,還出口到秘魯、法國、澳大利亞等國家。
2? ?存在問題
廣西特色茶產業雖取得良好發展成效,六堡茶與茉莉花茶已形成規模化全產業鏈形態,但其他產地茶葉還存在生產成本高、產業集中度低、產業鏈短缺、品牌知名度較低、全生態茶產業鏈不健全等問題。
2.1? ?生產成本偏高? ?受廣西“八山一水一分田”地貌影響,廣西的茶園基本建在丘陵山坡上,土壤貧瘠,生產設施建設和管理存在諸多問題,如茶園灌溉設施不足,道路、排水系統等基礎設施不完善;
受機械化程度低下影響,茶葉生產過程大多需要手工操作,采摘、修剪、施肥等環節需要大量勞動力,勞動強度大、效率低、成本高;
茶葉加工大都采用傳統工藝,加工自動化、標準化、規模化程度不夠,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生產成本;
廣西地處北回歸線亞熱帶地區,陽光雨量充沛,茶園雜草生長快,病蟲多發,農藥化肥的使用影響茶葉品質,也增加了生產成本。
2.2? ?多元化發展不足,產業鏈延伸短? ?茶葉品種單一,難以滿足不同消費需求;
茶葉加工技術缺乏創新,產品同質化嚴重,市場競爭力不強;
產業鏈延伸不足,缺乏深加工和衍生品開發,難以實現效益最大化;
區內茶企普遍規模較小、分散,缺乏絕對的龍頭企業。這些企業基本都是一般加工業,缺乏技術含量和創新增值,且業務受到天氣等外部因素影響,缺乏持續穩定的成長基礎。
2.3? ?區域品牌知名度不高? ?除了梧州六堡茶、橫州茉莉花茶外,廣西還有凌云白毫茶、覃塘毛尖、桂平西山茶、昭平將軍峰云綠茶、防城港金花茶、南山白毛茶、賀州開山白毛茶、金秀白牛茶等名茶,但總體來說“桂茶”的品牌知名度不高。廣西雖有茂圣、農墾茶葉、金花等 3 家公司進入中國茶葉百強,“茂圣”“熹譽”“周順來”“將軍峰”4 個企業產品品牌進入全國 100 強,但廣西茶企品牌和區域品牌在文化附加值、數量、排名、搜索熱度等方面,與其他著名茶企和茶品牌相比,仍有較大差距。以橫州茉莉花茶與梧州六堡茶為例,在“2022中國品牌價值評價信息”區域品牌(地理標志)百強榜單中,“橫縣茉莉花茶”“橫縣茉莉花”分別位列第19位和第62位,在“2023年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中位列第19位,這是“桂茶”首次進入前20名。
2.4? ?“茶+”融合產品開發深度挖掘不足? ?相較于其他產茶省份,廣西茶旅融合發展滯后。具體表現在:茶景區建設較為粗放,項目趨于同質化;
部分茶景區缺乏獨特的文化內涵和創意,導致項目建設沒有特色,難以吸引游客;
茶產品未能與茶文化有機結合,“茶+”融合創新不足;
茶的融合產品常規化、同質化現象嚴重,沒有市場競爭力;
茶景區故事挖掘不夠深入生動,游客體驗感差;
茶旅融合發展缺乏示范效應,難以吸引更多的投資者。
3? ?發展建議
3.1? ?積極發展數字化生產經營,促進產業降本增效? 為降低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廣西茶產業應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茶園的數字化、信息化、自動化管理水平。
1)積極推行數字化生產管理。橫州茉莉花推廣數字化種植技術,提升畝均效益,推動茉莉花一產實現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有效提升,這一經驗值得借鑒。數字化種植可以實現精準施肥、智能澆水、遠程監控等操作,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同時保障食品和環境保護。
2)引進數字加工技術和先進設備,打造智能茶工廠。傳統茶產業加工需要大量人力和時間,而數字技術可以實現自動化加工,提高生產效率,降低勞動成本。例如,使用自動化機器手和傳感器等,可實現茶葉自動化采摘、殺青、揉捻、烘干,大大提高加工效率和質量。同時,數字技術可以實現標準化加工,避免手工操作受到主觀因素影響而導致加工質量不穩定,確保產品質量的穩定性、一致性和規模化。
3.2? ?加強技術創新,促進產品多元化,完善產業鏈? 應用無性系良種是茶葉生產發展趨勢,廣西茶產業應積極推行品種改良和無性系良種應用,重點配套選育并推廣具有區域特色的無性系優良品種,例如六堡茶。
同時,應注重產品加工技術創新,積極研究應用先進加工工藝。梧州市天譽茶業有限公司研發推出了一系列高品質新產品,如六堡茶雪糕、面膜、蛋糕等,助力六堡茶產業打開新的更廣闊的市場。橫州圍繞茉莉花(茶)開發出茉莉精油、茉莉糕點、茉莉月餅、茉莉香包等衍生品,備受消費者喜愛。茉莉花茶企與國內知名飲品店合作,推出了以茉莉花茶為基底的新式茶飲,結合了水果、冰博克、厚乳等創新元素,滿足了消費者對口感和營養的需求,同時也使茉莉花茶產業鏈愈加完善。
3.3? ?加強品牌建設,提高廣西茶產業知名度
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勵茶企業加強品牌建設和文化傳承,深入挖掘本地名茶品種特色和文化內涵,打造具有濃郁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蘊的茶葉? 品牌。
2)加強對茶葉生產、加工、銷售等各環節的監管,確保茶葉質量安全基礎,提高“桂茶”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擴大市場份額。
3)加強品牌營銷推廣。通過舉辦茶葉節會、加強品牌包裝設計、講好品牌故事等多種方式擴大品牌影響力,提升品牌知名度。
4)加強產業鏈建設,提升產業規模。通過推動茶園標準化建設、培育龍頭企業,推廣數字化、智能化、綠色生產等方式,進一步提升產業規模,增強市場競爭力。
3.4? ?深度挖掘“茶+”融合發展,打造全新業態? ?注重挖掘傳承,講好雅茶故事,增強載體支撐,推動業態融合,發展集體經濟,帶動群眾增收。按照“茶區變景區、茶園變公園、產品變禮品、農房變客房”思路,一是加強茶旅融合發展的規劃和引導,加大對茶旅融合發展的投入,制定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蘊的茶旅融合發展規劃,加強茶產業與旅游、文化等領域的合作,打造有鮮明特色的茶文化旅游景區。二是提高茶景區建設開發質量水平。建設茶景區應注重挖掘文化內涵,體現獨特創意,加強管理維護,提高游客體驗感和滿意度。三是推動“茶+”融合產品創新,讓茶文化和茶產品深度融合,充分體現產品的差異化和競爭力。四是加強茶景區故事的挖掘和講述。五是加強茶旅融合發展的示范效應。如橫州以茉莉花為主導產業,涵蓋花茶、盆栽、食品、旅游、康養、餐飲、藥用等多場景多業務組合,通過標準化、品牌化和國際化,實現茉莉花從花茶原料生產中心向世界茉莉花產業中心的“1+9”集群發展。
參考文獻
[1] 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農辦.特色產業興“三農”——我區推動優勢特色農業產業發展綜述[N].廣西日報,2022-10-16(T26).
[2] 白琳.廣西積極推進現代特色農業高質量發展[N].中國產經新聞,2021-09-02(003).
[3] 阮蓓.廣西大力推進現代特色農業高質量發展[N].農民日報,2021-08-28(002).
[4] 陳靜.廣西茶葉產量位居全國前列[N].廣西日報,2022-10-06(04).
[5] 張滿,黃林姣.廣西茶產業發展現狀及思考[J].產業創新研究,2022(13):56-59.
[6] 韋靜峰.廣西茶產業發展現狀與前景[J].中國茶葉,2006(03):9-10.
猜你喜歡 茉莉花茶 福州茉莉花茶 春天的味道海峽姐妹(2023年5期)2023-06-02古法窨制的茉莉花茶,正值伏天的8月喝才最好電腦報(2022年32期)2022-08-26基于電子鼻和ATD-GC-MS技術分析茉莉花茶香氣成分的產地差異食品工業科技(2021年15期)2021-08-11淺論福州茉莉花茶的品牌發展與對策福建茶葉(2020年8期)2020-12-22柚子花在茉莉花茶窨制中的應用福建茶葉(2019年11期)2019-01-08福州茉莉花茶歷史文化世界家苑(2018年10期)2018-11-10福州茉莉花茶傳統窨制工藝智富時代(2018年8期)2018-09-28福州茉莉花茶傳統窨制工藝智富時代(2018年8期)2018-09-28節約喝飲料的絕妙辦法作文·初中版(2016年10期)2016-11-03福建茉莉花茶品質特征、審評技巧及其拼配技術中國茶葉加工(2015年3期)2015-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