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翠娟
摘要:探索基于數字賦能的鄉村精準扶智既是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必要舉措,也是有效銜接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的可行路徑。本文基于數字賦能鄉村精準扶智的核心元素、作用方式和運行機理構建了數字賦能鄉村精準扶智的理論模型,提出構建鄉村精準扶智平臺,通過購買服務的形式召集專家等教育資源,精準宣傳引導鄉村民眾主動參與平臺扶智體系,建立完善的數據生態支持鄉村精準扶智全過程。
關鍵詞:數字賦能 鄉村精準扶智 理論模型 推進路徑
* 基金項目:重慶市教委人文社科項目2022年重點項目“三峽庫區鄉村‘職教賦能長效機制研究”(編號:22SKGH574);
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職業教育涉農專業賦能鄉村產業人才振興長效機制研究”(編號:23XJA880002)。
2023年發布的《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部署的實施意見》中提到,大力發展智慧農業和數字鄉村,加快農業農村大數據應用。同時,《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中也指出:建設數字中國是數字時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引擎,加快數字中國建設,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要意義和深遠影響。數字賦能鄉村精準扶智,推動鄉村全面振興,是新時代加強農業強國建設的重要舉措。尤其在數字資源尚未充分延伸至農村的情況下,探索基于數字賦能的鄉村精準扶智,既是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必要舉措,也是有效銜接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的可行路徑。
一、數字賦能鄉村精準扶智的內涵及戰略意義
(一)數字賦能鄉村精準扶智的內涵
扶智指的是幫助群眾懂得“既要苦干,更要巧干”的道理,獲取職業發展的相關技能和智慧,并積極利用,從而實現能動地脫貧致富。精準扶智的概念于2016年首次被學界使用,有學者指出精準扶智表現為“三個聚焦”,對標新時期脫貧供給、人才培養和需求,全面、系統地分析、辨識相關影響因素,找出問題和不足,并有針對性地加以解決,讓鄉村地區青少年兒童接受良好的教育,促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趙興龍,2019)。2020年我國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消除了絕對貧困,進入后扶貧時代,精準扶智也進入2.0時代(文燕銀,2020)。這一時期的精準扶智主要以欠發達地區農民群體為對象,通過對不同個體精準匹配適合的服務內容,幫助提升技術技能、精神境界、文化水平、信息素養等,助力幫扶對象脫貧致富,推動農村現代化建設。
結合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及新時代鄉村建設發展需要,精準扶智應基于整體視角思考鄉村幫扶對象智力建設問題,將扶智與鄉村終身學習體系構建相結合,實現幫扶對象的整體覆蓋。精準扶智涵蓋鄉村基礎教育、鄉村職業教育等各個方面,具體內容涉及受幫扶人群的知識水平、技術技能、綜合素質及能力等。由于扶智的范圍廣、受眾多、強調幫扶的精準性與匹配度,充分發揮數字技術在精準扶智中的作用顯得尤為重要。數字賦能精準扶智主要是綜合利用數字資源,借助各類數字技術,精準對接幫扶對象,為其提供全面、綜合、精準、適切、系統的智力扶持,最終實現精準扶智的預期目標,為鄉村輸入數字技術,提升幫扶對象充分利用數字技術發展生產、豐富生活的能力,推動鄉村新質生產力發展,提高鄉村現代化水平。
(二)數字賦能鄉村精準扶智的戰略意義
數字賦能鄉村精準扶智聚焦多方數字資源實現協同供給,為鄉村發展注入“數字基因”,為幫扶對象觀念轉變提供可行路徑,具有重要意義。
第一,通過數字聚焦多方資源實現協同供給。從手段上看,現有扶智供給手段包括技術技能培訓、專家精準指導等。例如,針對幫扶對象開展的各類學歷教育培養與非學歷教育培訓,可提高其綜合素質進而提高鄉村經濟建設能力。還有針對農林牧漁業等的具體技術指導,如針對養殖業的技術指導,解決養殖過程中的突發難題,提高幫扶對象的養殖水平和能力。從形態上看,盡管精準扶智的供需相契合,但具體扶智過程中仍需精準鑒別、提升數字扶智水平。如部分地區雖然種植技術水平得到了提升,但在產品深加工和銷售等方面做的工作不夠,導致優質農產品積壓,無法轉化為幫扶對象的實際收入,這就需要加強數字化幫扶,將各類資源協同整合,提升幫扶的精準度。
第二,通過注入“數字基因”塑造發展新模式。通過數字賦能鄉村精準扶智,開展外部環境分析、內部技術改造和產業生產與銷售一體化等,實現生產與需求進一步對接,進而塑造一種面向未來、面向世界、面向新質生產力的鄉村經濟發展新模式。
第三,通過數字賦能精準扶智加速觀念轉變。部分鄉村存在的發展相對落后等現實問題,根源之一是觀念上存在問題。部分幫扶對象仍然采用傳統的農業技術,接受信息化轉變的能力較慢,對新的技術手段不感興趣,難以使用數字技術,不能適應當前數字經濟的發展。基于數字賦能的鄉村精準扶智能有效幫助民眾普及數字化思維,提升數字應用能力,以消除“數字鴻溝”,將數字技術充分運用至生產生活之中。
二、數字賦能鄉村精準扶智的理論模型及實現要義
(一)數字賦能鄉村精準扶智的理論模型
為了清晰理解數字賦能鄉村精準扶智的實現途徑,本文基于數字賦能鄉村精準扶智的具體元素、作用方式和作用機理構建了圖示化的理論模型,如圖1所示。
從數字賦能鄉村精準扶智的具體元素來看,技術、數據、專家、機制是鄉村精準扶智的核心。通過數字信息平臺,聚焦鄉村精準扶智技術、專家、資源并記錄相關數據。技術指支持數字平臺運行的相關技術,比如“大智云移”。數據指的是依托信息技術所能收集的相關數據。專家主要指服務鄉村精準扶智的相關專業技術人員。機制主要指支持專家參與鄉村精準扶智的身份激勵機制、物質激勵機制等,是保持精準扶智長效化運行的基礎。
從數字賦能鄉村精準扶智的作用方式來看,數字賦能鄉村精準扶智首先需要數字化信息平臺。通過平臺聚焦精準扶智的核心要素,實現整體協同。技術作為核心要素是平臺運行的支撐,也是精準扶智的工具。數據在鄉村精準扶智中發揮串聯性作用,通過數據能夠找到恰當的扶智對象。專家是智力輸出者,不僅提供系統性的知識,對受幫扶者在生產過程中進行具體指導,還在使民眾積極轉變思想觀念、提升數字化運用能力等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幫扶對象則是精準扶智的中心,影響精準扶智全過程。機制則是保證精準扶智過程順利實施的重要保障。
從數字賦能鄉村精準扶智的運行機理來看,數字賦能的鄉村精準扶智,通過改變扶智資源對接方式而發揮作用。傳統扶智工作呈現“人員隨機、事件隨時、過程不連續、幫扶不系統”的特點,參與專家難以與幫扶對象的具體需求精準對接。基于數字賦能的精準扶智,能夠借助數字化信息平臺、資源和數據,實現幫扶對象與專家的雙向精準對接,實現“一對一”的精準化指導。同時,專家參與精準扶智工作的時間被大數據有效記錄,并可按照服務質量進行合理分級,為專家精準提供與其勞動付出相匹配的回報,實現真正意義的“勞有所得”,保障鄉村精準扶智的可持續性。
(二)數字賦能鄉村精準扶智的實現要義
數字賦能鄉村精準扶智既需要系統性的工作思路、依托數字信息平臺建設,也需要大數據的精準賦能以及合理的專家激勵機制,通過數字賦能精準扶智培養新時代鄉村振興人才。
第一,基于四種思維建設數字平臺。鄉村精準扶智數字平臺建設需要系統思維、計劃思維、開放思維、數據思維。從系統思維上來講,鄉村精準扶智中幫扶對象的需求表現多樣,既包括基礎性知識學習的需求,也有對相關技術技能的精準需求,還有“志氣”“情感”“價值觀”等需求,是一個多元交織的系統,需要用系統性思維解決相關問題。計劃思維指的是在平臺設計過程中,應考慮整體運行的趨勢,與資源同步配套成長。開放思維指的是平臺的建設能迭代、能拓展、能優化,保持平臺的靈活性。數據思維指建設精準扶智數字平臺要有數字意識,按照數據需求、數據獲取、數據使用等基本邏輯,支持平臺發揮“扶智對象精準查找、扶智方案精準設計、扶智過程精準控制、扶智結果精準呈現”的效能。
第二,大數據精準賦能。“數據達到一定量后,各種相關關系、關聯關系、預測能力逐漸顯示出來”,精準扶智需要大數據實現精準賦能。首先,大數據整合過往經歷、需求信息等,形成幫扶對象的完整畫像。其次,跟蹤受眾不同階段的能力需求和資源需求,通過及時反饋、過程路徑準確設計等數據要素發揮作用,實現過程精準。最后,依托大數據對幫扶專家工作進行方式上的調整,實現結果的精準呈現。
第三,合理的專家激勵機制。專家在精準扶智過程中扮演的角色尤為關鍵,構成了精準扶智的“供給側”,專家隊伍的組成結構和專家的能力、服務的意識等決定了整個運行體系建構的成效。因此,需構建富有成效的激勵機制。激勵機制的核心是“通過調動事務相關的積極性,實現事務本身的整體功能”。可將其納入各類人才計劃的規劃內容中,把參與鄉村精準扶智的成效與個人發展緊密結合,提高專家參與鄉村精準扶智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例如,可對參與鄉村精準扶智的專家進行物質和精神雙重激勵,支持其獲取與其勞動投入相當的回報。同時,支持專家以“智力投資”形式參與鄉村小微經濟體,實現“以智入股”,分享扶智成果。
第四,培養鄉村振興人才。數字賦能為鄉村精準扶智提供了新的途徑,也提升了鄉村新質生產力發展。數字賦能的鄉村精準扶智遵循“以農為本”的價值理念,借助數字手段,按照精準扶智的邏輯框架,整合鄉村各類資源,有機對接幫扶對象的需求和幫扶者的供給,實現精準扶智系統整體功能的最優化和效益的最大化,培養服務鄉村振興的新質人才,真正實現鄉村全面振興。
三、數字賦能鄉村精準扶智的推進路徑
數字賦能鄉村精準扶智需要構建鄉村精準扶智數字平臺助力鄉村教育發展,通過購買服務的形式整合專家等教育資源,精準宣傳引導村民主動參與數字扶智平臺建設,建立完善數據生態支持系統,持續推進數字賦能鄉村精準扶智。
(一)構建鄉村精準扶智平臺助力鄉村教育
鄉村教育是培養鄉村人才的起點,數智時代構建精準扶智數字平臺是完善鄉村教育體系的關鍵。數字賦能鄉村精準扶智主要以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為基礎,基于對鄉村教育體系的改造,實現扶智資源與扶智對象的精準對接,形成信息準確流通、虛實融合、個性配套的鄉村教育體系,服務于鄉村整體發展,實現扶智過程的精準化、網絡化和數字化。在精準扶智數字平臺建設中,政府需要落實主體責任,自覺擔當鄉村社會建設的重要職責使命,組合各類技術資源,服務以鄉村教育為核心的精準扶智。在數字平臺建設上,根據精準扶智的要求,嵌入扶智對象的知識結構、能力和個性傾向等相關個性化特征數據信息。在組織形式上,實現在政府主導下的企業和高等院校基于數字平臺的合作,既考慮技術層面的扶智便利性,又考慮學與教上的參與舒適性。在設計理念上,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綜合考慮農村教育的現狀,支持各類數字技術的整合和嵌入,實現參與便利、投入準確、過程舒適等目標。同時,按照開放共享的理念,與其他在線學**臺、農業技術教育平臺、精準扶貧平臺等形成對接,實現數據的有效整合,使之服務精準扶智平臺建設和鄉村發展。
(二)通過購買服務的形式匯集專家等教育資源
鄉村扶智工作雖然是一項公益性教育,但對一些特定區域的特殊幫扶需求,可以通過購買服務的形式匯集專家等教育資源,支持專家提供精準幫扶以提高幫扶的匹配度。例如,針對鄉村幫扶者普遍需要的提升知識水平、提高社會治理參與能力、掌握與鄉村經濟發展相適應的技術技能等,可以通過一般性幫扶手段,提升受幫扶群體的整體水平。但是,對于個別需求則需精準扶助以提升幫扶效果。政府可以通過購買專家服務的方式,邀請相關專家提供“一對一”指導。也可以引入志愿者團隊或者科技特派員隊伍,對幫扶對象進行指導,并為幫扶對象的技能提升、相關知識的獲取等提供支持,為政府購買服務提供補充。
(三)精準宣傳引導鄉村群眾主動參與扶智平臺
鄉村精準扶智不僅需要幫扶專家的精準指導,也需要幫扶對象主動參與,并與精準扶智數字平臺緊密結合,這就要求加大宣傳力度引導幫扶對象參與到精準扶智數字平臺建設之中。一般來說,由于主流媒體的權威性、廣泛性等特點,主流媒體應當成為宣傳引導的主要通道。通過主流媒體開展宣傳是“現代社會形成和改組所依靠的物質和組織手段,進而決定了其必須承擔治國理政、輿論引導的作用”。同時,在數字化時代,各類自媒體、視頻平臺,也是民眾喜聞樂見的宣傳引導渠道。除此之外,平臺需要加大自我宣傳力度,鼓勵幫扶對象積極分享體驗,幫助更多的人理解精準扶智數字平臺的工作、熟悉平臺的流程,實現信息的“外溢”,促進更多的人接受技術技能等方面的教育。
(四)建立完善的數據生態系統支持鄉村精準扶智
在鄉村精準扶智過程中,數據是實施數字賦能鄉村精準扶智的基礎,是鄉村精準扶智整體運轉的“原材料”,是數字賦能鄉村精準扶智的“催化劑”。幫扶對象的精準查找、過程的精準支持、結果的競爭呈現等均需要數據支持。從來源來看,鄉村精準扶智的數據來源包括社會生活數據、教育體系數據、幫扶平臺數據。社會生活數據指的是在社會生活生產中形成的數據,如消費數據和生活習慣、時間分配數據等,這些有利于形成對幫扶對象的整體概念,也是開展精準幫扶的前提。教育體系數據指的是學習者的過往學習經驗,包括學習者知識、技能和能力基礎,這是專家設計溝通方式、途徑、內容等的基礎。幫扶平臺數據指的是使用數字平臺過程中產生的數據,這些數據既可以通過有效整合,為學習者的后續教育制定可行幫扶計劃,同時也是形成平臺整體效益,評估幫扶效果、支持專家薪酬發放的重要依據。總之,精準扶智的過程實現,不僅依賴過往數據,同時也需要精準扶智數字平臺收集幫扶對象接受教育過程和結果的數據,形成數據生態系統。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EB/OL](2013-12-01). http://www.gov.cn/zhengce/2023-02/13/content_5741370.htm.
[2]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EB/OL](2013-12-01).http://www.gov. cn/zhengce/2023-02/27/content_5743484.htm.
[3]劉合光.精準扶貧與扶志、扶智的關聯[J].改革,2017,(12):36-38.
[4]徐曉兵.精準扶智助力精準扶貧[N].蘭州日報,2016-05-12(004).
[5]趙興龍.精準扶智:內涵與典型實踐的探析與思考[J].中國遠程教育,2019,(07):1-8+92.
[6]文燕銀,陳琳,張高飛,等.教育扶貧新階段:精準扶智2.0[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20,32(05):52-59.
[7]趙旭東.文明的固化與信念的變異——圍繞華北鄉村廟會中龍觀念轉變的再思考[J].思想戰線,2011,37(04):61-66.
[8] 吳南中,夏海鷹.教育大數據范式的基本理念與建構策略[J].電化教育研究,2017,38(06):82-87.
[9] 盧躍生,江濤,李玲,等.在線學習培育機制理論與實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6,(23):61-66.
[10] 胡正榮,李荃.智慧全媒體時代主流媒體傳播效果的提升路徑與評估體系[J].新聞與寫作,2019,(11):5-11.
(作者單位:重慶三峽職業學院)
猜你喜歡 數字賦能理論模型推進路徑 數字賦能城市精細化治理的路徑上海城市管理(2020年6期)2020-12-23讓“數字”為“兩業”融合賦能人民論壇(2020年18期)2020-07-23數字經濟賦能臨安山核桃特色產業發展安徽農學通報(2020年3期)2020-02-28數字化賦能出口型跨境電商的價值共創研究商業經濟研究(2019年24期)2019-12-24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的基本原則與推進路徑中文信息(2016年10期)2016-12-12間接技術進步效應的獲得途徑和主要影響因素分析價值工程(2016年29期)2016-11-14動機和態度對學生考試作弊的影響模型研究考試周刊(2016年2期)2016-03-25老年生活質量的理論模型構建和驗證現代經濟信息(2016年3期)2016-03-24新型城鎮化推進路徑分析學理論·下(2015年12期)2016-01-15天津市家庭農場現狀調查及推進路徑研究天津農業科學(2015年8期)2015-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