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俱杯规则-虎牙直播-比利亚vs西班牙人-德国杯|www.cnyhmy.com

合并胸部異常感覺為表現的下肢不寧綜合征1,例

時間:2024-11-08 18:30:02 來源:網友投稿

曹杉杉, 趙雅潔, 王曉平

(1.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嘉定分院神經內科,上海 200336;
2.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內科,上海 200080)

患者:女性,74 歲,3 年前因“間歇性左胸部異常感覺蔓延至左下肢30 余年,加重2 年”來我院門診就診。30 年前患者無明顯誘因下出現左胸部心前區范圍難以名狀的不適感覺,并向左下肢蔓延,癥狀多在晚上9-10 點平躺睡覺時出現,持續約2 h,活動或拍打左腿能好轉。

近2 年發作頻繁,每月數次,影響睡眠,天氣轉陰時易出現。

無運動遲緩、肢體抖動等癥狀。

既往多次檢查排除心臟病可能,否認精神類藥物服用史。否認類似感覺異常的家族史。既往有萎縮性胃炎病史。體格檢查:生命體征平穩,內科系統未見異常。神志清楚,語言流利,定向力、記憶力、計算力正常;
雙側瞳孔等大等圓,眼球各方向活動可,余顱神經檢查正常。

雙側上下肢肌力、肌張力正常,雙側病理征陰性;
四肢深淺感覺正常。

雙側指鼻、跟膝脛試驗穩準,Romberg 征陰性;
步態正常。

輔助檢查:甘油三酯0.90 mmol/L,總膽固醇5.45 mmol/L。

血常規、尿常規、大便常規、肝功能、腎功能、血糖、鐵代謝指標(血清鐵、未飽和鐵結合力、總鐵結合力、鐵飽和度、轉鐵蛋白)、血清銅藍蛋白、抗鏈球菌溶血素O 試驗、類風濕因子等檢查無異常。

24 h 動態心電圖與動態血壓監測未見明顯異常。

心臟超聲正常。

頭顱磁共振成像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示輕度腦萎縮,余未見明顯異常。

診斷患者為合并胸部異常感覺為特殊表現的下肢不寧綜合征(restless leg syndrome,RLS)。治療經過:給予多巴絲肼125 mg,每天1 次,睡前服用,并予瑞舒伐他汀鈣片10 mg,每晚1 次,控制血脂。

2 周后復診時癥狀顯著改善,且無明顯藥物不良反應。

多巴胺能藥物療效顯著,進一步支持了RLS 的診斷。

隨后將多巴絲肼調換為鹽酸普拉克索0.125 mg,每天1 次,睡前2 h 口服。近1 年來癥狀控制較好,偶有雙下肢不適,未再出現胸部的異常感覺。

討論:RLS 也稱Willis-Ekbom 病, 是常見的神經系統感覺運動性疾病,典型的RLS 主要累及雙下肢,此外,累及腹部、胸部、軀干、頸部、臉部等雙腿以外部位的RLS 也陸續有報道[1]。RLS 在任何年齡段均可發病,患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增加,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RLS 具體發病機制仍不清楚。臨床主要表現為夜間睡眠或安靜狀態時雙下肢難以名狀的不適感(如蟲爬感、瘙癢感、燒灼感、疼痛等),迫使患者不停地活動下肢或下床行走來緩解不適, 一旦恢復休息則上述不適感可再次出現。

其癥狀具有晝夜節律變化的特征,多出現在傍晚或夜間,白天癥狀相對較輕,影響睡眠導致生活質量下降,失眠是RLS 患者就診的最常見原因。國內1981 年楊任民教授等[2]較早報道2 例患者。80%的RLS 患者伴周期性肢體運動(periodic limb movement,PLM)。

典型RLS 的異常感覺主要位于小腿, 膝與踝之間, 也可累及大腿和上肢等區域。

多數患者自覺異常感覺來源于下肢深部的骨骼或肌肉,而非表層皮膚。

隨著病情發展,RLS 的異常感覺可從小腿蔓延至下肢的其他部位甚至雙下肢以外的部位, 多達50%的RLS 患者上肢受到影響[1]。在少部分特殊情況下,RLS 的異常感覺可原發于或局限于身體的其他部位,包括腹部[3]、背部[4]、胸部[5]、臉部[6]、膀胱[7]、生殖器[8]等。

除異常感覺的發病部位以外,這些患者符合RLS 診斷標準的其他所有要求,并且在經過RLS 相關藥物治療后癥狀好轉, 因而被認為是RLS 的延伸類型。

本例患者為罕見的以胸部異常感覺起病的RLS。

國外曾報道1 例以胸部和背部癥狀起病的原發性RLS 患者, 嚴重時不適感向上肢和下肢蔓延, 予氯硝西泮(0.5 mg,每晚1 次)治療后癥狀顯著改善[5]。國內曾報道過腹型RLS 患者[9-10]。

根據病因RLS 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2 種類型。

原發性RLS 患者通常有家族史, 大多數譜系表明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模式。

繼發性RLS 患者則存在與RLS 相關的共存疾病,最常見的情況包括鐵缺乏、腎功能不全(如尿毒癥)、神經病變(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神經根病)、脊髓疾病、妊娠、多發性硬化,可能還包括帕金森病和特發性震顫。

其他可能的相關因素有偏頭痛、 甲狀腺功能異常、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等[11]。

流行病學研究還顯示,卒中后患者的RLS 患病率增加[12]。

能夠誘發或加劇RLS 癥狀的藥物包括抗組胺藥(如苯海拉明)、多巴胺受體拮抗劑(如抗精神病、止吐藥物)、抗抑郁藥[如米氮平、三環類、5-羥色胺選擇性重攝取抑制劑(serotonin-selective reuptake inhibitor,SSRI)、五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重吸收抑制劑(serotonin and norepinephrine reuptake inhibitor,SNRI)]。

RLS 為癥狀學診斷, 最新由2014 年國際RLS 研究小組 (the International Restless Legs Syndrome Study Group,IRLSSG)提出的RLS 診斷標準共識[13],包括5 項必須具備的條件,概括為:有活動雙下肢的強烈愿望伴雙下肢不適感、靜息狀態時加重、活動后可緩解、具有晝夜節律,且不能單純由1 種疾病或現象解釋(如肌痛、靜脈瘀滯、下肢腫脹、關節炎、下肢痙攣、體位不適、習慣性拍打)。

盡管未包括在診斷標準中, 但可能進一步支持RLS 診斷的臨床特征包括RLS 家族史、 伴隨PLM 以及應用多巴胺能藥物后癥狀顯著改善[14]。上述臨床病程的標準不適用于兒童和誘發的RLS 患者(妊娠或某些藥物)。

RLS 是一種臨床診斷,當患者主訴平躺或坐位時渴望活動雙腿,特別是癥狀在夜晚加重,應考慮到RLS。原發性RLS 的神經系統檢查正常,繼發性RLS 可出現相關疾病的體征。

基于病史可作出RLS 的診斷,同時篩查可能誘發或加重病情的用藥情況,進行鐵儲備評估、腎功能等檢查排除繼發性因素。

RLS 不一定伴有PLM,因此多導睡眠圖(polysomnogram,PSG)并不是必需的檢查。

本例中的患者排除了心臟疾病,除發病部位以外,其臨床表現符合RLS診斷標準的其他所有要求,且對多巴胺能藥物敏感,進一步支持RLS 的診斷。該患者未篩查出誘發RLS 的因素,因而考慮為原發性RLS。

RLS 的治療方法包括非藥物治療和藥物治療,輕癥患者可采取腿部按摩、熱水浴等非藥物治療方法緩解癥狀。

RLS藥物治療效果較好,治療前需明確是否存在鐵缺乏,排查可誘發或加重RLS 癥狀的藥物。

目前治療RLS 的藥物主要包括多巴胺能藥(多巴絲肼)、多巴胺能受體激動劑(普拉克索、羅匹尼羅、羅替高汀)、α-2-δ 鈣通道配體(加巴噴丁、普瑞巴林)、苯二氮草卓類(氯硝西泮)和阿片類藥物。

多巴胺受體激動劑和α-2-δ 鈣通道配體可作為RLS 的一線治療。長期應用多巴胺能藥物可能出現病情加重或惡化的并發癥,近期研究提出,低劑量的多巴胺能藥物與α-2-δ 鈣通道配體或阿片類藥物的聯合治療可以兼顧藥效和安全,且成本較低[15]。

綜上所述,本例為罕見的以合并胸部異常感覺為表現的RLS。

在臨床診療工作中,當遇到患者出現身體某部位的異常感覺,且具有明顯的晝夜節律、活動后可緩解的特點,應考慮到特殊RLS 的可能,嘗試相關的藥物治療,提高對該疾病的認識。

猜你喜歡 雙下肢多巴胺胸部 正確面對焦慮瘋狂英語·新悅讀(2023年2期)2023-10-12急性腦梗死致發作性雙下肢無力1例中國現代醫生(2022年21期)2022-08-22貪婪的多巴胺讀者(2022年9期)2022-04-22胸部腫瘤放療后椎體對99Tcm-MDP的攝取表現及分析國際放射醫學核醫學雜志(2020年4期)2020-07-27How music changes your life瘋狂英語·新讀寫(2020年3期)2020-06-06跟蹤導練(四)(4)時代英語·高一(2019年5期)2019-09-03雙下肢靜脈曲張單側術后對對側下肢靜脈血流動力學的影響及其臨床研究中國醫藥科學(2017年9期)2017-08-04請您診斷放射學實踐(2016年6期)2016-12-15人體胸部小獼猴智力畫刊(2016年1期)2016-05-30以呼吸困難、雙下肢不對稱性水腫為首發癥狀的主動脈夾層1例西南醫科大學學報(2016年4期)2016-01-03

推薦訪問:下肢 綜合征 胸部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