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舒瑜 王越
摘 要: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導師是專業碩士成長路上的引路人,要實現高層次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離不開一支高水平的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導師隊伍。但當前我國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導師隊伍存在制度管理不夠完善以及導師專業性不夠強的問題,需要從健全導師評價與激勵機制、落實雙導師制度、積極開展導師培訓活動和踐行師生共同體理念等方面優化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導師的專業發展路徑,切實提升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導師的專業素養。
關鍵詞: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導師;
素質能力;
專業發展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4)12-0024-04
專業型碩士學位是隨時代發展需要而設置的,主要培養具有較強專業能力和實踐能力的高層次人才。在專業型碩士研究生人數激增和教育環境日益復雜化的背景下,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導師隊伍的建設水平亟待提高。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導師是專業型碩士發展的關鍵引路人,貫穿專業型碩士成長的整個過程。高質量的專業型碩士培養離不開一支高質量的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導師隊伍,如何促進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導師的專業發展成為一項迫切的任務。培養單位需要完善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導師專業發展機制,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提高導師提升專業素養的積極性;
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導師也需要明確自身必備素質,重視自身專業發展,提高學術研究能力和實踐能力,保障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培養的質量。
一、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導師隊伍現存問題
近年來,隨著專業型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的擴大,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導師隊伍建設逐漸顯現出以下問題。
(一)導師管理制度不夠完善
一是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導師遴選制度存在標準單一化、不夠靈活等問題,培養單位普遍傾向于將導師的科研成果和資歷作為選拔標準,而忽視了對導師指導水平、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道德品質等方面的要求,甚至缺乏對學科發展和差異性的考慮,讓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導師擔任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導師;
二是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導師考核制度形式化,現行的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導師評價考核制度不夠健全,評價內容重科研輕指導,評價主體沒有將行業專家和其他導師納入其中,難以保證評價的全面性,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導師制度大多采取終身聘任制,造成導師“只上不下”的局面,導師的遴選制度和考核制度的不完善,既影響了導師的工作積極性,又影響了導師的專業發展;
三是盡管教育部強調在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培養上要采取“雙導師”制度,但有些培養單位仍然采取單一的導師指導模式,不利于專業型碩士研究生的培養。
(二)導師專業性不夠強
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導師的專業水平是影響專業型碩士教育質量的關鍵,導師專業發展應是一項持續進行的系統工程。實際工作中,部分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導師不但要帶領人數眾多的團隊,還要承擔行政職務或者校外兼職,導致導師在研究生培養工作中投入的時間和精力不足,最終形成“壓榨式指導”和“放養式管理”培養方式;
導師日常事務繁多,又會導致他們難以抽出時間參加相關培訓活動,甚至對培訓活動產生抵觸情緒。這反映出部分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導師存在專業情感較弱和專業理想動力不足的問題。由于高校的學術成果通常與工資待遇、職稱評定緊密相連,導致很多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導師傾向于提高自身的學術研究能力而忽視了實踐能力的提高;
同時,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導師缺乏與行業專家的交流與溝通、對行業前景了解不深、相關領域知識儲備不足,都會影響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培養的質量。
二、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導師必備素質
(一)師德修養
師德是教師在從事相關工作中必須遵循的行為準則和所表現出的專業道德修養[1]。良好的師德修養既是從事教師職業的基本條件,也是評判教師是否合格的重要標準之一。黨的十九大以來,國家陸續出臺《關于全面落實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的意見》《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的意見》《研究生導師指導行為準則》等文件,強調研究生導師需要肩負起培養碩士研究生的重要使命,打造一支盡職盡責、高素質的導師隊伍。
(二)專業能力
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導師的專業素質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研究生的培養質量。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導師應具備深厚的學術造詣和執著的學術追求,秉承正確的教育理念,創新教育教學方式,采用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手段[2]。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導師的專業能力包括研究生教學能力、管理能力和反思能力。研究生教學能力是導師組織和實施研究生日常教學活動、指導專業型碩士研究生開展學習規劃和學術研究的能力。這要求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導師擅長研究領域內的專業知識、專業研究方法以及實踐知識。管理能力是引領學生形成正確的學術道德觀、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共同實現團隊目標的能力。反思能力是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導師在指導研究生過程中對自己的教學方法、指導方式等進行深入評估的能力,包括對教學的反思、對學術研究的反思、對學生發展評價的反思等。
(三)指導能力
導師的指導能力是對研究生教育和引導的能力,是研究生導師角色必備的基本素養[3]。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導師的核心工作是根據培養目標將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培育成國家需要的高層次人才。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導師必須了解培養目標,將培養專業型碩士研究生、解決本專業的實際問題作為指導的核心,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開展實踐性教學或案例教學,加強對學生校內校外實踐的指導。此外,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導師還要加強職業發展教育和就業指導,培養專業型碩士的職業技能和創業就業能力[4]。
(四)科研能力
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導師具備的科研能力是培養高質量研究生的重要保證。科研是不斷發展的領域,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導師需要不斷學習和研究新知識、新技術、新方法,確保自身知識的前沿性。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導師的科研能力包括設計實驗、分析數據、解釋結果和撰寫科研論文等的能力。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導師自身必須立足于學科基礎,時刻關注前沿動態,只有具備較高的學術素養和科研能力,才能對學科內的學術問題進行深入研究,提出獨到的個人見解,也才能有效指導學生研究本學科的工作,產出科研新成果,為社會發展和科學研究做出貢獻。
(五)實踐能力
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導師的實踐能力是指在實際工作中所具備的專業技能、實踐經驗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這需要在長期的工作中積累形成。在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導師的指導下,學生應形成實踐意識,掌握實踐技能和方法[5]。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導師需具備較強的實踐能力,有豐富的工作崗位實戰經驗,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行業需求并能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三、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導師專業發展的路徑
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導師專業化發展是培養高質量專業型碩士研究生的基礎,也是推動專業型碩士教育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4]。在推進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導師的專業發展過程中,既要合理利用外部激勵措施,又要關注他們的內在需求。
(一)健全導師評價與激勵機制,提高導師積極性
教育部印發的《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十三五”規劃》明確指出要改變單一化的科研導向,將研究生的培養效果作為研究生導師的考核內容。目前大多數高校對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導師和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導師的評價基本都是執行同一套考核標準,導致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導師評價體系的針對性不夠強。對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導師的評價需要將導師的實踐指導能力、師風師德、行業經歷以及研究生就業率納入其中。
培養單位應合理確定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導師的考核評價標準,實施崗位分類考核,根據崗位職責和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培養環節要求,著重考核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導師的教學能力和實踐指導能力。為了保證考核評價結果的全面性和客觀性,培養單位應吸納校外合作單位、其他導師和研究生共同參與導師的評價工作[6]。
另外,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導師的評價結果也可作為獎勵導師的標準之一。公平性和透明性是有效獎勵機制的前提,高校應該避免“行政干預”,確保評價過程和結果的公開透明,并允許導師對評價結果提出申訴和異議。各高校可根據實際情況制訂多樣化的獎勵機制[7],充分考慮導師之間的個體差異以及工作條件[8],豐富獎勵形式。在制訂多樣化獎勵機制時,應充分考慮各導師在科研、教學以及社會貢獻等方面的差異,設置學術獎勵、研究資金支持或學生指導津貼等,差異化的獎勵機制更有助于激發導師的積極性。獎勵類型可包括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比如,對積極履行職責的導師,可以提供與之工作表現相匹配的薪酬和獎金,體現對其工作的認可;
在津貼補助等物質激勵的基礎上,還應注重精神層面的獎勵,如設立優秀導師榮譽獎項,定期舉辦表彰大會等。此外,高校應根據導師的反饋靈活調整和優化獎勵方案,制訂更有效的獎勵機制,促進學術研究和教育事業的持續發展。
(二)落實雙導師制度,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
落實雙導師制度對優化專業型碩士研究生的指導模式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價值[9]。校內導師通常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校外導師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落實雙導師制度能夠整合高等教育和企業資源,提高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學校與企業合作的廣度與深度是落實雙導師制度的關鍵[10]。
首先,打造校企命運共同體,對積極主動合作的企業給予技術和資金支持,高校也可派遣導師到企業進行科研成果推廣,幫助企業解決研發問題。雙導師制度要求以校內導師指導為主,校外導師為輔,應明確校內外導師的職責和專業型碩士的培養目標,充分發揮雙導師的優勢與特長。高校與企業可建立交互平臺,構建學術共同體。校內導師應主動與企業技術人才交流,積累實踐經驗,提高實踐能力;
校外導師也應提高自身的專業理論水平,與校內導師對接人才培養方案,及時傳遞市場人才需求變化情況。導師組內還可以形成“動態主副導師”模式[11],即根據不同的培養環節和主題,采取導師組長引領制度,提升校內外導師的凝聚力和創新力。
其次,校企共建考核和遴選機制,校企應商討并制訂相應的考核措施。可采取主體多元化的方式對雙導師進行綜合考核,對考核優秀的導師給予獎勵,對考核不達標的導師則采取相應措施,如警告、取消導師聘用資格等。雙導師制度除應明確不同導師的責任與權利,還應強化導師之間的合作意識,主張建立和諧的伙伴關系,落實立德樹人根本目標[12]。另外,科學的遴選標準是推動雙導師制度實施的重要基礎。高校可與企業共同制訂雙導師認定、聘用和薪酬標準,明確校內外導師在學歷、專業技術職稱和企業工作經歷等方面的要求,制訂嚴格的選拔標準,提高校內外導師的準入門檻,以保障專業型碩士教育質量。
(三)積極開展培訓活動,提高導師綜合素質
面對國內外的新形勢和新局面,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導師,開展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導師的培訓活動具有迫切性和必要性。
首先,各培養單位要完善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導師專業發展機制和培訓機制,明確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導師培訓目標,根據學科特點和參訓導師的現實困境設置具有實用性和針對性的培訓內容[13]。可通過建立完備的學校、院系、學科三級培訓體系,構建良好的互動交流平臺,確保導師培訓活動的有效性和持續性。
其次,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導師要重視自身專業發展,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培訓、與行業專家合作的項目等活動。在參加培訓活動前,參訓導師需要對自身的不足有深刻的了解,以及明確通過培訓活動想要達到的目標,并對未來的職業生涯有所規劃。培訓過程中,參訓導師應主動學習,充分利用自身已有的經驗,通過合作探究的方式產生新的經驗和知識[14]。
最后,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導師應充分利用多媒體資源和依托高校教師發展中心,積極參與高校定期舉辦的各種學術研討會[15]、參加行業專家講座,加強與學術界同行和資深行業專家的交流與合作,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彌補知識空缺。同時,導師要學以致用,將在培訓活動中所學到的知識和技能運用到實際的教學和指導工作中,不斷改進教學方式。
(四)踐行師生共同體理念,實現師生共同發展
共同體概念最早由滕尼斯的社區引申而來,強調內部成員朝著共同的理想、目標開展活動。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導師和專業型碩士的成長緊密關聯,專業型碩士的成長是促進導師專業發展的重要動力。學習共同體構成的異質性能促進成員的發展[16],從這一角度而言,導師和研究生就是相互促進的“共同體”。構建師生學習共同體是一種能夠讓教師深入了解學生,開展因材施教,提供個性化教學的有效途徑[17]。構建師生共同體,能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轉變教師角色,教師和學生一起學習獲得新經驗和啟示,促使師生共同成長,實現合作共贏。
首先,建立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是師生共同體發展的基本要求。專業碩士既是合作伙伴,又是獨立的個體,這就要求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導師在教育工作和學習中要尊重學生,維護學生的尊嚴,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要。導師在師生共同體中是學習合作者身份,應弱化管理者角色,以更加平等的姿態與學生交流[18],與學生構建平等、民主的合作伙伴關系。比如,在解決內部資源分配和其他問題時,保證每個成員都有發言權和建議權,營造良好的民主氛圍。
其次,師生共同制訂學習目標是實現師生共同體發展的關鍵。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導師應在深入分析師生目標的共同之處后,與專業型碩士共同制訂學習愿景和目標,使用生動形象且具體的方式表達學習愿景,如告知學生需要一起攻克某個學術難題或建設某門精品線上課程,激發專業型碩士的學習動力。當師生學習目標和愿景達成一致時,雙方將自覺靠攏,形成強大的合作動力。
最后,以活動為載體,不斷提高共同體成員的綜合素養。師生的學習手段應多樣化,如座談會、講座、學術沙龍、組會等各種活動,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師生要互相監督,關注學習者之間的情感互動和認知互動,共同關注成長過程,相互評價,實現師生互動發展及融合發展。
參考文獻
[1]閆建璋,王曦.我國研究生導師師德規范建設內容及其路徑優化研究:基于政策文本的Nvivo質性分析[J].教師教育研究,2023,35(1):94-101.
[2]隋譯萱,劉棟,王冠.“雙一流”建設背景下高校加強研究生導師隊伍建設的思考[J].科教導刊,2023(30):95-97.
[3]宋景東.教學相長:研究生導師專業發展的敘事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20(4).
[4]趙國宏,馮陽.四位一體:研究生導師指導能力的發展路徑探析[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21(7):70-75.
[5]朱祥龍,高尚,康仁科,等.全日制專業型碩士實踐能力培養體系之探析[J].實驗室科學,2017,20(5):229-232.
[6]盧政.基于“師生發展共同體”理念的專業學位研究生導師考評機制[J].中國成人教育,2020(20):22-26.
[7]梁炳輝,鄧齊勇,廖克敏.問題與策略:高校研究生導師隊伍建設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22,42(36):43-47.
[8]李海生.我國研究生院高校導師隊伍現狀及思考[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5(9):14-19.
[9]楊超,徐天偉.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雙導師制”的制度設計及構建路徑[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9,37(1):66-70.
[10]李朋,**揚.高職教育雙導師制的實施困境與紓解策略[J].教育與職業,2022(24):96-101.
[11]黃婷.專業學位研究生導師共同體模式建設研究[J].江蘇高教,2017(12):71-74.
[12]張芳玲,趙曉紅.我國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導師隊伍建設研究:基于素質提升的視角[J].教育探索,2020(2):65-68.
[13]姚琳琳,王哲.研究生導師培訓的現狀及優化策略:基于研究生院高校的實證調查[J].研究生教育研究,2023(6):71-80.
[14]馬英華.參與式培訓中如何促進學習者參與[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06(2):49-51.
[15]申超,邢宇.如何建設研究生導師隊伍?:基于墨爾本大學的案例考察[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9(9):72-77.
[16]文秋芳,張虹.跨院系多語種教師專業學習共同體建設的理論與實踐探索[J].外語界,2019(6):9-17.
[17]楊柳,徐錦芬.高校學習共同體的建構路徑:以民族院校為例[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2,42(2):174-180+188.
[18]張棟輝.在線教育中的師生學習共同體建構[J].教育理論與實踐,2021,41(14):53-56.
注:本文系2022年廣西學位與研究生教育改革項目“課程思政視域下《外語教師專業發展》課程建設與實踐研究”(JGY2022058)、2023年廣西哲學社會科學規劃研究“外語學科專項”“民族地區高校英語教師科研素養提升研究”(22WYL002)的研究成果。
(責編 蔣海蘭)
猜你喜歡 素質能力專業發展 提升納稅評估人員素質能力培訓策略研究價值工程(2016年36期)2017-01-11農村中學語文教師專業發展的困惑與思考文教資料(2016年20期)2016-11-07分析如何完善高校酒店管理專業教育教學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6年21期)2016-10-20新時期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發展與人才培養探究中國市場(2016年33期)2016-10-18淺談報紙版面主編的職責及應具備的能力新聞世界(2016年10期)2016-10-11教育生態學視野下高職院校學生管理隊伍專業發展的幾點思考考試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論學習共同體下的教師專業發展科技視界(2016年20期)2016-09-29論普通高校音樂教育下學生素質能力的培養求知導刊(2016年14期)2016-07-11論普通高校音樂教育下學生素質能力的培養求知導刊(2016年14期)2016-07-11創作性戲劇活動對社會工作專業教學的作用文學教育下半月(2015年5期)2015-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