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專題黨課講稿:“用革命精神從事工作”(完整),供大家參考。
專題黨課講稿:“用革命精神從事工作”
?
同志們:
?列寧在闡述“共產主義星期六義務勞動”時特別強調了“自愿自覺”一詞,表示要“用革命精神從事工作”,說明列寧認為,“共產主義星期六義務勞動”最終要實現人的自身解放。正是這種由“共產主義星期六義務勞動”所標志所實現的無產階級工作,徹底鞏固了農民對無產階級國家的尊敬和愛戴,才會使農民相信共產主義正確,成為共產主義事業無限忠實的擁護者。所謂事業,是指人所從事的,具有一定目標、規模和系統而對社會發展有影響的經常活動。職業是我們賴以生存的一種方式,事業則是一個人的精神寄托和奮斗的目標;
工作只是謀生的手段,事業則是一生的追求。前者與肉體的需求相關,后者與人生的價值、意義、理想等相關。而事業心則是一種精神境界,反映了人們的綜合素質,體現了一種人生追求和勤懇態度。共產黨員以什么樣的信念追求黨的事業、以什么樣的態度對待黨的事業、以什么樣的標準干好黨的事業,反映了一個黨員的思想作風和精神狀態。所以,我們說,中國共產黨員的忠誠,是對黨和人民的偉大事業高度熱愛的樸素情懷。
?―、全面理解“用革命精神從事工作”的時代意義
?(一)“用革命精神從事工作”的含義。
?“用革命精神從事工作”,集中體現了黨的歷史使命對全體黨員的基本要求,是對黨絕對忠誠的最好體現,是忠誠于黨和人民的最終落腳點。用革命精神從事工作,就是要求廣大黨員兢兢業業、盡職盡責、艱苦奮斗、建功立業。如果沒有對黨絕對忠誠的信念、沒有把忠誠黨的事業作為人生的追求的基石,就要走彎路,甚至與黨的性質、宗旨背道而馳,不僅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反而會在工作、學習和生活中迷失自己。只有把個人的事業追求與黨和國家的事業融為一體,對事業保持忠誠,才能有所作為,從而實現人生抱負。
?(二)“用革命精神從事工作”的具體要求。
?一是要增強事業心,干事創業。干事創業是黨員的價值體現。黨中央要求我們全黨同志要想干事、會干事、干成事、不出事。想干事是德的體現,是一種良好的精神狀態,是對黨忠誠、對人民忠誠、對自己負責的體現,是有強烈事業心的標志。會干事是有能力的體現。想干、敢干還不夠,還要能干、會干,真抓實干,埋頭苦干,不斷增強工作能力和水平。干成事是衡量工作能力的主要標志。只有堅持以科學的理論為指導才能干成事,以科學的態度才能干成事,以科學的方法才能干成事。我國正處在加快發展的重要關口、轉型發展的重要節點,面臨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我們要有干事創業的激情,要有干事創業的精神,搶抓機遇,奮發有為。我國經濟基礎薄弱,正處在社會發展轉型期、經濟建設加速期,問題比較多,困難也比較大,在這個重要時期,廣大黨員更應當具有強烈的使命感,面對壓力提高自己的責任心,更要有如履薄冰的危機感、慢進即退的緊迫感、寢食難安的責任感,多察實情、出實招、辦實事,從細節入手,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經得起實踐的檢驗,這樣才能對得起人民的重托,才能不辱使命。“常思奮不顧身,而殉國家之急”。嘉興南湖紅船上的一點火光,是人民沖破舊軍閥和反動派的迫害與鎮壓的光明和希望;
黃土高原上矗立的延安寶塔是打敗日本帝國主義、照亮最終勝利的引航燈塔。為國家、為民族、為人民的使命感,燃燒著一代代共產黨人的昂揚斗志。新時代黨員干部學習**,就是要學習這種始終如一的攻堅克難的魄力,擔當使命、砥礪作為。在困難和矛盾交織中,不猶豫、不彷徨、不退縮;
在實踐和磨煉考驗中,挑重擔、練本領、增智慧;
在挑戰和機遇迷霧中,摸規律、看本質,長經驗。勇當攻堅克難的奮斗者,不當怕見風雨的泥菩薩;
在斗爭中長精神,燃燒勇攀高峰的斗志;
于深水區、硬骨頭中磨煉品質、塑造價值;
秉持初心使命,團結帶領各族人民全力追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斷書寫時代精神、昂揚民族志氣,創造出經得起人民和歷史檢驗的實績。
?二是要強化責任敢擔當。事不避難,敢于擔當,奮勇向前。****x指出:“看一個領導干部,很重要的是看有沒有責任感,有沒有擔當精神。”“敢于擔當”是一種境界,是一種精神,是一種責任。看一個黨員、一個干部,很重要的是看他有沒有責任感,有沒有擔當精神。敢于擔當應成為全黨同志的重要精神品質,要發揚這一優良傳統,增強敢于擔當的意識,提升敢于擔當的素質,提高敢于擔當的能力,珍惜使命,不負重托,在難題面前敢于開拓,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在風險面前敢擔責任。“歷盡天華成此景,人間萬事出艱辛。”我們黨的光輝歷史,是無數共產黨人“真刀真槍”拼出來、“流血流汗”干出來的,凝聚著無數先輩的實踐智慧和創新成果。新時代事業的推進也絕非一帆風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非動真斗硬的本領不能駕馭。前進的道路上注定崎嶇不平,但只要善于總結歷史規律,在學思踐悟中練就善作善成的本領,就有信心有能力應對一切風險挑戰。黨員干部要在**中汲取能量,打牢思想基礎,成長為“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共產黨人。針對隨時出現的新問題,亦步亦趨、墨守成規解決不了,要靠開拓創新求突破,尋求指導工作的“活材料”、解決問題的“金點子”,練就“看家本領”。用科學的措施、管用的方法,堅定不移在實踐中創新、在創新中進取,在劈波中前進,在斬棘中辟天地,在攻堅克難中創業績,做時代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
?三是要強化執行主動干。物有其本,事有其源。主動干精神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強灌輸出來的。主動干精神的養成,既要有一定時間的積累,也要有多種養分的供給和培育。主動干精神來自事業心。事業心就是初心——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天底下最偉大的事業就是中國共產黨的事業。作為黨員干部,沒有什么都不能沒有事業心,忘了什么都不能忘了初心。有沒有事業心是衡量是不是好干部的重要標準,也是能不能主動干的根由。一個干部有了事業心,也就有了干事的勁頭,有了主動干的行動。主動干精神來自責任感。心中有事業就能感到肩上有責任。黨員干部特別是一個地方一個單位的主要領導干部應該時刻認識到,黨組織把一個地方一個單位的事業交給我們,也就是把干好這份事業的責任交給了我們。要擔當責任,就要干好事業,就要主動干、全力干,日月有績才能事業有成。主動干精神來自擔當。關鍵時刻看擔當。所謂關鍵時刻,就是大是大非面前,就是重大挑戰關口,就是有可能犧牲個人利益、名譽甚至烏紗帽的時刻。有擔當的干部之所以能在關鍵時刻走在前、扛在前、干在前,是因為他們首先考慮的不是自我,而是大我,把黨的事業、群眾利益和全局大局看得比個人利益、名譽和烏紗帽更重要。他們甚至有一種把烏紗帽摘下來拿在手里、隨時準備交出去的氣魄和膽識,而絕不追求逃避責任的穩重、善踢皮球的聰明、得過且過的得體。所謂官職、職位和權力,只有在擔當的時候才有價值和意義。主動干精神來自黨性。黨員干部之所以區別普通人,就是因為具有黨性。人性是有弱點的,人性的弱點有很多,黨性可以克服人性的不足,可以修正人性的弱點,可以把負面的變成正面的,把消極的變成積極的,把被動的變成主動的。黨員干部只有不斷錘煉黨性,不斷提高黨性修養,才能變得越來越純粹,越來越具有黨性之美,越來越散發黨性之光。在社會上,在工作中,在困難和挑戰面前,即使不佩戴黨徽,也能讓人感覺到,他是一個黨員干部,是一個擁有黨性修養的人。主動干精神來自忠誠。天下美德,莫大乎忠。黨員干部對黨忠誠、對人民忠誠、對領袖忠誠,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根本的要求。忠誠發自內心,與生命融為一體,才能自覺自愿、無怨無悔,不計得失、勇往直前。忠誠不能僅僅停留在口頭上、表態上,而要落在實際中,體現在主動干上。說一千道一萬,不干、不主動干、不干出成績,就都是假的。當前,我們面臨的發展環境穩中有變,十分復雜,眼前的困難和挑戰不少。黨員干部要為黨分憂,為黨擔責,迫切需要上下一心,主動干、埋頭干,干出新成就,干出新面貌,干出新天地。馬克思曾經說過:“一步實際行動勝過一打綱領。”鄧小平同志也曾指出:“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來的,不干,半點馬克思主義都沒有。”再好的理念、思想和政策,沒有執行力,不能抓落實,一切都是空談。現在,我們的發展思路是明確的,但有的工作沒有落實到位,有的問題沒有及時解決,關鍵是我們的一些同志在工作作風上和執行力上還有差距。面對這些問題,要強化責任意識,強化紀律意識,強化大局意識和中心意識,做到決策部署一旦做出,就迅速貫徹、暢通無阻執行。要堅持“發展要結果,不要理由;
事業要行動,不要空談;
工作要落實,不要作秀”的工作導向,建立健全各項工作制度,深入實際,深入群眾,解難題,辦實事,創業績。總之,要聚精會神抓好各項工作,努力成為學習型黨員、發展型黨員、務實型黨員、服務型黨員。
?四是要以樂于奉獻。樂于奉獻是人生的一種態度,也是人生的一種境界,主要反映的是如何對待個人得失。《中國共產黨章程》第二條規定:“中國共產黨黨員必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惜犧牲個人的一切,為共產主義奮斗終生。”第三條規定:“堅持黨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個人利益服從黨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貢獻”。這些規定,帶有強制性,必須成為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的人生態度和境界。如果忠誠、干凈、擔當,體現的是責任要求的話,那么樂于奉獻體現的則是情感的升華。其實人生中的很多幸福時刻是在被別人認可中獲得的,而奉獻就是獲得他人認可的最佳方式。有了奉獻精神,就會覺得在工作苦中有樂。一個人有“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情懷,有甘當“嫁衣裳”的氣度,就會在不斷地成就他人的同時成就自己,朋友多多,人際關系和諧。****x強調,“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執政黨,不但要有強大的真理力量,而且要有強大的人格力量。真理力量集中體現為我們黨的正確理論,人格力量集中體現為我們黨的優良作風。”因此,黨員、特別是黨的領導干部一定要有真理的力量和人格的力量。真理力量是指對黨的科學理論有深刻把握,善于為群眾提供正確的、科學的、讓人信服的、管用有效的辦法措施,多一些真正有用的“大實話”,少一些解決不了問題的“場面話”。人格力量是指樂于服務基層、關愛群眾的大愛情懷和以身作則、清正廉潔的浩然正氣,真正做到心中有黨講忠誠、心中有民優服務、心中有責增干勁、心中有戒守規,在工作中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想不出的辦法、想不通的不平。中國共產黨是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政黨,共產黨員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最髙的內心追求。從利益代表來看,共產黨員的“敵人”是少數;
從人生信仰追求來看,共產黨員的“敵人”是內心與黨的宗旨相背離的“自我”。共產黨員什么時候戰勝了自己,做到了對黨絕對忠誠,黨的事業就會無往而不勝,就會擁有真正的榮光和驕傲。
?二、正確認識黨的事業與個人價值的關系
?回顧中國共產黨近百年的奮斗歷程,重視歷史,注重在總結歷史經驗的基礎上把握歷史規律、開辟前進道路,是我們黨一貫重視并倡導的重要思想方法。深刻把握歷史規律,才能完整準確地理解馬克思主義的原創性思想貢獻,從而始終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對歷史規律的深刻揭示,不僅是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繼承前人思想遺產基礎上創立馬克思主義的關鍵,而且是馬克思主義理論之科學性的根本表征,更是無產階級政黨得以誕生的理論前提。盡管幾千年來人們一直苦苦思索歷史之謎,但馬克思以前的所有哲學家,在社會歷史領域基本都是唯心主義的,要么否認歷史發展的規律性,認為歷史的發展是偶然的,毫無規律可循;
要么把歷史的發展歸結為某種絕對精神或意識的作用,特別是歸結為少數英雄人物的思想動機。正是馬克思的“兩大發現”,不僅揭示了人類歷史發展的一般規律,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運行的特殊規律,而且為人類指明了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飛躍的途徑,為人民指明了實現自由和解放的道路,為馬克思主義政黨指明了歷史發展的方向和應當擔負的使命。“用革命精神從事工作”要正確認識和處理黨的事業與個人價值二者間的關系。中國共產黨歷來強調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要努力改造主觀世界,要求全黨同志為黨的事業努力奮斗,在發展黨的事業的過程中實現個人價值。共產黨員都要為黨的事業和人民的幸福而不懈奮斗,在這一奮斗過程中來正確實現個人價值。
?(一)正確看待個人價值。
?人的價值及其實現問題,是一個永恒又常新的課題。古今中外,人們對此曾提出過許多不同的觀點。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為科學解決這一問題奠定了基礎。馬克思認為:“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因此,必須通過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包括個人與他人、個人與集體的關系來審視人的價值。每個人都是特定社會發展階段和社會關系中的人。個人價值指的是個人的存在、活動、發展對社會和自身的意義。由于人既是價值的主體,又是價值的客體,個人價值就包含著個人的社會價值和自我價值雙重含義。個人的社會價值是指個人對社會需要的滿足和責任,也就是通常講的貢獻;
個人的自我價值則指個人通過實踐活動來滿足自身的需要,以及社會根據個人的貢獻給予個人的物質和精神的滿足。這二者是不可分割的。因此,人的自我價值是在人通過實踐活動滿足社會需要的過程中、在創造社會價值的同時創造出來的。這是人的社會價值和自我價值內在統一的深刻客觀依據和具體實現過程。個人價值的實現離不開價值觀的指導。價值觀是人們衡量不同事物價值標準的基本看法,也就是以什么樣的標準去判斷事物是否具有價值以及價值的大小、優劣。它與世界觀、人生觀密切聯系,三者是辯證統一、不可分割的,構成社會意識形態的重要內容。一般來講,有什么樣的世界觀,就有什么樣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同樣,有什么樣的價值觀,也會影響其世界觀和人生觀。在人類社會發展中,個人價值是歷史的、具體的,不僅在內容上,而且在實現形式上、內在關系上,都是歷史的、具體的。個人價值的這一屬性決定了價值觀也是一個歷史范疇,它隨著歷史的發展和時代的變化而變化。人們的價值觀不同,其分析、衡量和判斷事物的標準也就不同。對于共產黨員來說,正確的價值觀,是為實現共產主義和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而奮斗的價值觀,是為人民、為社會、為黨的事業而無私奉獻的價值觀,是對黨絕對忠誠的價值觀。共產黨員的價值觀,深刻體現著共產黨員對于人生價值和自身價值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觀點。
?黨的**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深入分析我國發展環境面臨的深刻復雜變化,提出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對“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作出全面部署,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擘畫藍圖,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全會指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發展仍然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這一科學判斷,充分體現了以********中央對國際國內形勢的精準把握,為我們正確認識發展大勢、防范風險挑戰提供了根本遵循。應當承認,在我國社會意識形態中,正確的價值觀總是占主導地位的,對社會生活發生著決定性的影響。但是,各種錯誤的價值觀也大量存在,日益影響著人們的價值取向,并不斷沖擊著共產黨員的價值觀。面對這種沖擊,有些人仍然堅定,有些人困惑,有些人則陷入了種種誤區。價值觀出了問題,世界觀、人生觀就沒法不出問題,近年來一些黨員干部犯錯誤甚至墮落為腐敗分子,都與此有關。因此,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十分重要、十分緊迫。
?(二)在推進黨的事業發展過程中實現個人價值。
?從根本上說,黨的事業的發展與個人價值的實現,兩者是統一的,并互相促進。一方面,黨的事業為個人價值的實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提供了廣闊的舞臺,是黨員實現個人價值的前提。黨員作為黨的一分子,其個人價值是與黨的事業、黨的命運息息相關的,離開了黨的事業,黨員個人價值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就不可能實現。另一方面,黨的事業的發展有賴于廣大黨員積極性、創造性的充分發揮,黨員的積極性、創造性為黨的事業注人強大的生機和活力,是黨的事業發展須臾不可少的。黨員在為黨的事業奮斗過程中實現個人價值,這種價值越大,對黨的貢獻就越大,黨的事業的促進就越大。因而不僅要承認黨員的個人價值,而且要通過各種手段保障黨員的權益,使他們能夠更好地實現自身的價值。作為當代中國共產黨員,只有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中做出成績和貢獻,只有為黨的事業奮斗不息,個人價值才是崇高的,也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實現。有人認為,共產黨員提倡奉獻精神,就必定否認個人的利益和價值。這是嚴重的誤解。為黨的事業、為人民的利益勤奮工作,干出成績,被社會認可,得到人民群眾的贊譽,這樣的價值和功利,正是要大力倡導并積極踐行的。今天,有些人離開黨的事業,力圖另辟實現個人價值的途徑,往往是走了彎路,碰了壁,最終一事無成。同時,我們還必須懂得,黨的事業和個人價值的統一是辯證的發展的統一。在推進黨的事業時,個人的一些利益、愿望并非都能立即實現,而要在事業不斷發展的過程中逐步實現。個人價值的實現是需要具體的物質和文化條件的。恩格斯曾指出:人的“欲望要求同外部世界打交道,要求有得到滿足的手段”,而這些手段并非隨時都具備的。因此,如果提出過分的超出可能的要求,作為個人價值的實現,就必然遭受挫折。可以肯定,所有合理正當的要求都將在事業的發展中逐步得到滿足,事業的發展也將為個人價值的實現創造出更多有利條件。
?應當看到,在特殊情況下,黨的事業、人民的利益與個人價值也可能發生矛盾甚至對立,但那只是局部的、暫時的、相對的。為了全局利益犧牲部分局部利益,包括一部分個人利益,從而使社會價值得以實現,這種顧全大局的精神應當受到肯定和提倡。對于全局來說,也應盡量考慮和照顧局部利益,為個人自我價值的實現創造良好的條件。認識黨的事業和個人價值的高度統一具有重要的意義,這不僅鼓勵人們為黨的事業不懈奮斗,實際上也是正確實現個人價值的重要前提。認識越自覺,就越能發揮主體能動性,真正把自己的奮斗融入黨的偉大事業之中。在實踐過程中,還必須自覺同各種錯誤的價值取向做斗爭。少數黨員極端個人主義嚴重,一切以個人利益為出發點。個人主義是資產階級世界觀的核心和資產階級道德的基本原則,極端個人主義對黨的事業、對社會發展、對個人成長進步,都是十分有害的,是與共產黨員的價值觀相違背的。新時代,面對全球化浪潮的沖擊和西方各種價值觀的滲透,如何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抵制資產階級腐朽的人生觀、價值觀,是廣大共產黨員強化忠誠意識應當認真對待的重大現實問題。
?三、努力踐行“用革命精神從事工作”
?馬克思主義對歷史規律的正確揭示為馬克思主義政黨指明了歷史發展的趨勢與方向,從而為共產黨人堅定理想信念、認清社會現實、把握歷史大勢提供了理論指導。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包括英雄史觀、神創論等在內的唯心史觀基礎上創立了唯物史觀,強調人民群眾是歷史的真正創造者,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之間的矛盾運動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這是馬克思的第一個偉大發現。馬克思主義對歷史規律的深刻洞察為無產階級特別是無產階級政黨明確了責任與使命,從而為無產階級組建革命政黨、制定斗爭策略、開展革命行動提供了實踐遵循。剩余價值理論是馬克思的第二個偉大發現,它揭示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實質。由于共產黨人在理論上的先進性,特別是對歷史發展規律、方向和趨勢的把握,不僅確保了無產階級政黨的代表性及其在革命實踐中的領導權,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政黨組織的自覺性和斗爭策略的靈活性。因此,直到今天,自覺把握歷史規律依然是中國共產黨的話語特質,按歷史規律辦事也是中國共產黨的實踐品格,這就從理論與實踐相統一的視角夯實了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基礎。深刻把握歷史規律,才能與時俱進地深化認識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從而不斷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推向前進。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中央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分析時代問題,指導中國實踐,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取得歷史性成就,基于對“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重大時代課題的規律性把握,形成了**x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化了對三大規律的認識,開辟了21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的新境界。面對“四大考驗”和“四種危險”等執政挑戰,以**********中央科學總結我們黨執政的歷史經驗,從不同方面深化了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的認識。加強黨的領導,勇于自我革命,深化對共產黨執政地位的認識;
不忘為民初心,牢記復興使命,深化對共產黨執政宗旨的認識;
扎牢制度籠子,正風肅紀反腐,深化對共產黨執政方式的認識;
堅定理想信念,增強執政本領,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能力的認識。踐沒有止境,對歷史規律的把握也沒有止境。中國共產黨要更好地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就要自覺接受馬克思主義哲學智慧的滋養,在洞察歷史規律,總結革命、建設和改革規律,在深化對歷史規律認識的過程中,不斷將新時代共產黨員要做到“用革命精神從事工作”,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出努力:
?(一)不斷增強憂國憂民的意識。憂患意識是一種危機感、責任感、使命感,是中華民族的生存智慧,是促進國家進步、民族振興的催化劑和動力源。****x指出,我們共產黨員的優患意識就是憂黨、憂國、憂民意識,這是一種責任,更是一種理念。世情在變,國情在變,黨情也在變。因此,廣大黨員必須始終懷有優患意識。越是形勢好的時候,越要居安思危。只有不斷增強憂患意識,才能始終保持開拓進取的銳氣,才能始終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中國共產黨是一個在憂患中誕生、在憂患中奮斗、在憂患中壯大的政黨。我國的各項事業也是在不斷克服憂患、戰勝困難的進程中發展起來的。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發展仍然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始終走在時代的前列,提髙全面從嚴治黨的能力,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加快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建功立業。
?(二)切實加強職業道德修養。加強共產黨員職業道德建設,是新時期建設髙素質黨員隊伍的一項內在要求。只有具備好的人品,做人才有底氣,做事才會硬氣,做官才有正氣。全體共產黨員應當而且必須成為遵守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表率。一要做學習的表率。世界在變化,形勢在發展。加強學習,是保證共產黨員始終走在時代前列的決定性因素。要把馬克思主義理論作為必修課,認真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x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學習黨章黨規,不斷提高馬克思主義思想覺悟和理論水平。通過學習不斷調整知識結構,完善知識體系,拓寬視野,提高戰略思維、創新思維、辯證思維能力。要通過學習,拓寬視野,厚積薄發,努力成為理論功底扎實、現代知識全面、實踐經驗豐富的現代型人才。要勤于思考,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使思維和決策更具前瞻性、科學性和系統性。二要做廉潔的表率。黨員尤其是領導干部要模范遵守各項規章制度,牢牢守住思想道德的“底線”,牢牢守住黨性原則的“防線”和法律法規的“紅線”,自覺養成“奉公為德、謀私為恥,清廉為榮、利己為羞”的風范,在廉潔方面為群眾當好榜樣。三要做團結的表率。要有海納百川的胸懷,用珍惜與感恩的態度,學會包容、尊重和欣賞。要嚴于律己,寬以待人,既要講政治、講黨性、講原則,又要講和諧、講合作、講感情,做到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在合作共事中加強理解,在團結奮進中實現和諧。
?(三)努力提高勝任本職工作的能力。一要知行合一。我們黨正在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形勢環境變化之快、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矛盾風險挑戰之多,對我們黨治國理政考驗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這種形勢要求各級領導干部更要有善于**難題、化解矛盾的科學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有很高的看家本領。看家本領從何而來?結合不斷發展變化的實際把“兩論”學習好運用好,無疑是一個重要途徑。既要加強學習又要勇于實踐,做到知行統一。《實踐論》副標題就是“論認識和實踐的關系——知和行的關系”,這部著作實際上確立了辯證唯物論的知行統一觀。具體到工作上,工作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邊學習邊實踐并使兩者有機統一亦即知行統一的過程。對領導干部來說,要成為勝任本職工作的行家里手,就必須具備專業的理論和政策,了解工作中的新情況新問題,不斷探索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這一切既來源于書本知識的學習,又來源于把知識訴諸于行動的實踐。學習是為了提高認識以更好實踐,實踐需要科學理論的指導并不斷豐富理論,學習與實踐有機結合,就是知行統一。如果只學習理論不善運用不會運用就容易出現本本主義、教條主義;
如果憑感覺想當然不學習不總結就容易出現經驗主義、主觀主義。現在,干部隊伍普遍文化水平較高,也不乏實際工作經歷,但還不同程度存在“本領恐慌”,原因之一恐怕與沒有做到知行統一有關。有的理論學習不扎實不系統不深入,滿足于一知半解,似懂非懂;
或者不注意學習新知識,知識老化,吃老本;
或者死讀書,讀死書,不能結合實際工作理解思考。還有的理論生搬硬套,“只唯書、只信洋”,只記住了理論的字義,沒有理解透理論的本質,不顧客觀條件、實際環境機械加以運用。更有的對理論不屑一顧,憑感覺決策,靠經驗辦事,不相信規律,成為“拍腦袋、拍屁股、拍胸脯”的“三拍”干部。由此可見,不能做到知行統一,要么教條主義要么經驗主義,要提高實際工作能力是很難的,對于實際工作也十分有害。二要著力提高行政執行力。始終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堅定,嚴格遵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要堅持以大局為重,以事業為重,以發展為重,思想高度統一,工作各負其責,步調協調一致,決不能各行其是。要加強對中央重大決策部署的學習領會,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確保中央的重大決策部署落到實處、取得實效。三要大力發揚創新精神。創新是推進事業發展的不竭動力,沒有創新就沒有突破,沒有突破就沒有發展。不創新、不改革,經濟不可能增長、社會不可能進步、事業不可能壯大,更不可能有超越。特別是面對當前復雜多變的形勢,共產黨員必須提高開拓創新能力,以創新的理念、創新的思維、創新的手段來應付各種困難和挑戰,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總之,共產黨員要把黨和人民的事業當作自己的畢生追求。黨的事業要興旺發達、執政能力要提升,靠的是無數對黨絕對忠誠的共產黨員生命不止、戰斗不息來實現。一個合格的共產黨員,應該一生用對黨的事業赤膽忠誠來踐行自己入黨時的諾言,“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惜犧牲個人的一切,為實現共產主義奮斗終生”。
推薦訪問:專題黨課講稿:“用革命精神從事工作” 黨課 講稿 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