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黨課:加深對新形勢下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認識,提高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能力和水平(完整文檔),供大家參考。
黨課:加深對新形勢下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認識,提高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能力和水平
2022年6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進行第四十次集體學習。******在主持學習時強調,反腐敗斗爭關系民心這個最大的政治,是一場輸不起也決不能輸的重大政治斗爭。要加深對新形勢下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認識,提高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能力和水平,全面打贏反腐敗斗爭攻堅戰、持久戰。一體推進“三不腐”,不僅是反腐敗斗爭的基本方針,也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方略,凝結著對腐敗的發生機理、管黨治黨規律的科學認識,集中體現了黨的十八大以來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為推動新時代反腐敗斗爭不斷向縱深發展提供了行動指南。
一、一體推進“三不腐”的重大意義
一體推進“三不腐”,作為具有中國特色反腐敗模式的獨特話語表達,是對中國共產黨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經驗的繼承和發展,深刻揭示了反腐敗斗爭的基本規律,也是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首先從政治上看的重要體現,為世界治理腐敗貢獻了中國智慧,提供了中國方案。
(一)體現出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經驗的繼承和發展
中國共產黨在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過程中,一條很重要的經驗就是要不斷總結黨長期以來形成的歷史經驗和成功做法,并結合新的形勢任務和實踐要求加以創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毛澤東在領導“三反”運動時,就注重發揮教育、懲治和監督的作用,動員人民參與反腐敗斗爭。1985年,鄧小平在談到如何解決少數人貪污、腐化和濫用權力的問題時指出,我們主要通過兩個手段來解決,一個是教育,一個是法律。黨的十四大以來,黨中央強調反腐敗必須加強綜合治理,既要治標又要治本,要求反腐敗工作要從宏觀上著眼,不能僅限于查處案件,而是要對涉及黨風廉政建設的全局性問題進行研究,從改革和完善監督體制、加快廉政法規制度建設等層面推進。黨的十六大以來,黨中央認為教育不扎實、制度不完善、監督不得力,是腐敗現象滋生蔓延的重要原因,并對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作出系統部署,這充分體現了黨在長期執政過程中對執政規律和反腐倡廉規律認識的深化。一體推進“三不腐”,既繼承和發揚了黨在反腐倡廉建設長期實踐中積累的成功經驗,也充分汲取了中國歷史上反腐倡廉的寶貴智慧,同時又結合新的時代背景進行了創新。比如,特別強調“三不腐”之間是一個整體,既不是三個環節的割裂,也不是三個階段的劃分,必須加強三者之間的內在聯系,一體推進。
(二)深刻揭示了反腐敗斗爭的基本規律
黨的十八大以來,盡管反腐敗斗爭取得壓倒性勝利并全面鞏固,但我們也要看到,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存量沒有清凈,增量依然時有發生。從信訪舉報、審查調查、巡視巡察等發現的情況來看,經濟問題與政治問題相互交織,心存僥幸、不收斂不收手的大有人在。一些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豐富的部門和行業,腐敗現象依然易發多發,群眾身邊的腐敗和作風問題時有發生、遠未絕跡。和過去一個時期相比,腐敗滋生的原因、表現形式、復雜程度、危害后果都發生了較大變化。反腐敗斗爭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決定了我們不能依靠單一治理的手段和模式去處理,而是要樹立系統思維和整體觀念,根據形勢和任務的變化及時調整反腐敗斗爭方略。一體推進“三不腐”確立了全過程防治腐敗的理念,推動了從腐敗預防到懲治的全過程管理與防范,有效實現了“懲、治、防”三者的有機統一。
(三)是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首先從政治上看的重要體現
黨的十八大以來,******立足于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目標,著眼于保持無產階級政黨先進性和純潔性的要求,提出“全面從嚴治黨首先要從政治上看”的重要論斷。因此,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也首先要從政治上看。其中,一體推進“三不腐”是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首先從政治上看的重要體現。從政治危害上看,腐敗問題對黨的執政基礎破壞力最大、殺傷力也最大,是最容易顛覆政權的問題,是黨面臨的最大威脅、最大挑戰。反腐敗斗爭是一場輸不起也決不能輸的重大政治斗爭,是最徹底的自我革命,必須知難而進、決戰決勝。只要存在腐敗問題產生的土壤和條件,腐敗現象就不會根除,反腐敗斗爭也就不可能停歇,我們要深刻認識現階段一體推進“三不腐”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從政治立場上看,我們黨同腐敗勢不兩立、水火不容,反對腐敗、建設廉潔政治,是我們黨一貫堅持的鮮明政治立場,是堅持黨的性質和宗旨的必然要求,是黨自我革命必須長期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務。我們要從政治上領會好、領會透黨中央關于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精神,牢牢把握黨中央關于全面從嚴治黨的重大方針、重大原則、重點任務的政治內涵,按照黨中央指明的政治方向、確定的前進路線,把一體推進“三不腐”的理念貫穿到正風肅紀反腐的全過程、各方面。
二、黨的十八大以來反腐敗斗爭取得的成效
腐敗是世界性難題,也是侵蝕黨的肌體健康的毒瘤。在解決腐敗這個古今中外治國理政的頑疾方面,黨不僅有鮮明態度,更有實際行動。黨的十八大以來,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準確把握管黨治黨的規律,科學研判反腐敗斗爭發展態勢,審時度勢作出一體推進“三不腐”的重大戰略部署,推動反腐敗斗爭不斷取得顯著成效,以實際行動贏得了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人民群眾衷心擁護的歷史主動,贏得了全黨高度團結統一、走在時代前列、帶領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主動。
(一)構建起黨全面領導的反腐敗工作格局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始終把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作為反腐敗工作的基本原則,不斷健全反腐敗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完善請示報告制度,從組織形式、職能定位、決策程序上將黨對反腐敗工作的統一領導具體化、程序化、制度化,構建起了黨中央統一領導、各級黨委統籌指揮、紀委監委組織協調、職能部門高效協同、人民群眾參與支持的反腐敗工作體制機制,有效解決了過去一個時期反腐敗機構職能分散、責任落實不到位、難以形成監督合力的問題。
(二)從治標入手,把治本寓于治標之中
急則治標,緩則治本。標是表象,是事物運作的外在形態;
本是內在的核心要素,是對事物本質和規律的概括。標源自本而又對本產生影響,本作用于標又對標產生較強的制約作用。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必須堅持標本兼治。要堅持治標不松勁,不斷以治標促進治本,既猛藥去疴、重典治亂,又正心修身、涵養文化,守住為政之本。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反腐敗斗爭嚴峻復雜的態勢,黨中央以雷霆之勢出擊,采取有效措施堅決遏制腐敗蔓延勢頭,立足于標本兼治的總要求,以治標彰顯治本決心,以治標奠定治本基礎,以治標尋求治本良策。比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在查辦違紀違法案件的同時,發現所在單位、部門、領域在權力制約、監督管理、制度執行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剖析案件背后存在的體制機制漏洞,將“改、建、治”貫穿到審查調查的全過程,為制度改革和完善提供有力建議和支持,有效實現了“治標”和“治本”的有機統一。
(三)始終堅持嚴的主基調不動搖,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始終堅定立場,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堅持重遏制、強高壓、長震懾,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以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的勇氣,堅定不移“打虎”“拍蠅”“獵狐”,以雷置之勢、靂手段懲治腐敗,持續形成強大震懾。黨中央突出反腐敗工作的重點,嚴肅查處阻礙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貫徹執行、嚴重損害黨的執政根基的腐敗問題,堅決清除對黨陽奉陰違的兩面人、不收斂不收手的腐敗分子,深化重點領域反腐敗工作,做到態度不變、決心不減、尺度不松。黨的十八大以來,截至2021年10月,全國紀檢監察機關共立案407.8萬件、437.9萬人。其中,立案審查調查中管干部484人,共給予黨紀政務處分399.8萬人。這組數據充分印證了全面從嚴治黨的力度強度,彰顯了黨中央對腐敗零容忍的態度,在反腐敗的規模、力度、廣度上,都書寫了世界政黨反腐史上的奇跡。
(四)扎緊防治腐敗的制度籠子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依規治黨和依法治國相統一,統籌推進反腐敗的黨內法規和國家立法一體建設,健全紀檢監察法規制度體系,實現了實體法規與程序法規、綜合性法規和專門性規定、下位法規和上位法規之間的銜接協調,把一體推進“三不腐”的方針以法規制度形式固化下來。一方面,黨中央為加強反腐倡廉制定和修訂了諸多黨內法規。《中央黨內法規制定工作五年規劃綱要(2013-2017年)》專門設立一章,對完善黨的反腐倡廉建設方面的黨內法規作出規定,要求完善預防腐敗的黨內法規,完善查辦腐敗案件的黨內法規,完善紀律處分制度和黨員申訴制度,完善處理檢舉、控告的制度等。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制定或修訂了黨紀處分條例、黨內監督條例、問責條例等黨內法規。這些法規制度凝結著黨的十八大以來管黨治黨理論和實踐的創新成果,在列出“負面清單”的同時,注重加強正面引領,教育引導黨員干部樹立高尚的精神追求,廉潔自律、廉潔齊家,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另一方面,持續推動反腐敗國家立法。黨的十八大以來,圍繞反腐敗國家立法,制定了監察法、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監察官法、監察法實施條例等,推動構建嚴密的監督體系,形成了科學管用的防錯糾錯機制。此外,在加強法規制度建設的同時,不斷提高制度的執行力,強化制度剛性,防止“破窗效應”,把執紀執法貫通起來,強化綜合效能,從而確保了各項法規制度落地生根。
(五)構筑拒腐防變的思想堤壩
針對一些黨員干部理想信念模糊、動搖的問題,黨中央突出理想信念教育這個首要任務,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筑牢信仰基石。中共中央組織部專門印發《關于在干部培訓教育中加強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教育的通知》,要求各級黨校、行政學院、干部學院要把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教育作為必修內容。為抓好黨內集中性教育和經常性教育,黨中央陸續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DS學習教育,舉行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慶祝活動,在黨內和全社會營造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濃厚氛圍,推動黨內教育從“關鍵少數”向廣大黨員干部拓展,反腐倡廉的思想文化根基不斷筑牢。同時,還注重廉潔文化的培育,把加強廉潔文化建設作為一體推進“三不腐”的基礎性工程抓緊抓實抓好,推動廉潔文化建設實起來、強起來。2022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意見》,指出要夯實清正廉潔思想根基,強化理論武裝,增強政治定力抵腐定力。
(六)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黨的紀律檢查體制改革統領牽引、出招破局,以監察體制改革創制突破、提升效能,以紀檢監察機構改革配套保障、協同推動,構建起了以黨內監督為主導,各類監督貫通協調的體制機制,權力的配置和運行更加科學有效。在新時代,黨和國家監督體系職責定位更加清晰,體制機制更加健全,協作配合更加貫通,銜接運行更加順暢,監督的政治性、嚴肅性、協同性、有效性得到有效提升。
三、如何提高一體推進“三不腐”能力和水平
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腐敗是黨內各種不良因素長期積累、持續發酵的體現,反腐敗就是同各種弱化黨的先進性、損害黨的純潔性的病原體作斗爭。這種斗爭極其復雜、極其艱難,容不得絲毫退讓和妥協,必須始終保持正視問題的勇氣和刀刃向內的堅定。要把反腐敗斗爭置身于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中去,同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制度建設貫通協同起來,不斷提高一體推進“三不腐”的能力和水平,堅決割除毒瘤、清除毒源、肅清流毒,以黨永不變質確保紅色江山永不變色。
(一)落實一體推進“三不腐”的責任要求
一體推進“三不腐”是全黨共同的責任,要加強黨中央對反腐敗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發揮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制度優勢,壓實各級黨委(黨組)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特別是“一把手”第一責任人責任,貫通落實相關職能部門監管職責,健全各負其責、統一協調的管黨治黨責任格局。各級黨委(黨組)要落實主體責任,把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和全面從嚴治黨落實到管黨治黨的方方面面、所有領域、從上到下的整個系統,把一體推進“三不腐”的要求運用到糾治“四風”、追責問責、巡視巡查等全面從嚴治黨的各項工作中;
及時研究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中出現的新問題,把一體推進“三不腐”納入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清單中,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實施辦法,把具體職責壓實到各個部門,著力解決和研究一體推進“三不腐”過程中存在的疑難問題,及時總結經驗并上升為制度安排。各級黨委(黨組)主要負責人要自覺把管黨治黨作為分內之事、應盡之責,定期主持研判問題線索、分析反腐敗形勢、把握政治生態,隨時聽取重要事項匯報。紀檢監察機關作為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專門力量,要通過履行好監督職責和協助職責,積極發揮在一體推進“三不腐”中的重要作用。此外,黨的工作機關也要根據自身的職責,落實好在一體推進“三不腐”中的責任。比如,黨的組織部門要落實好一體推進“三不腐”的責任,就要認真落實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針對一些地方和單位出現的“三超兩亂”、干部檔案造假、領導干部違規兼職以及“裸官”等現象開展專項整治,對違紀違法的干部及時予以相應的懲治。要依照《中國共產黨組織處理規定(試行)》的有關要求,綜合采用停職檢查、調整職務、責令辭職、免職、降職等措施,對違規違紀違法、失職失責失范的領導干部進行相應的處理。要細化完善領導干部個人事項報告制度,提高抽查核實的比例,根據實際情況適度擴大報告主體范圍和豐富完善報告的內容,有序穩妥推進“一把手”個人有關事項報告在領導班子中公開的相關工作,讓制度進一步發揮更大的作用。
(二)強化一體推進“三不腐”的協同機制
黨風廉政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其各項工作、各種要素、各項機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聯動集成、密切互動的,任何一個環節、一個領域的缺失都會導致治理成效大打折扣,這就要求必須把貫通協同的思維貫穿到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全過程。一體推進“三不腐”,必須同時發力、同向發力、綜合發力,要用“全周期管理”方式,推動各項措施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實施過程中相互促進、在工作成效上相得益彰。在“不敢腐”的層面,要保持零容忍的警醒、零容忍的力度,統籌推進各領域反腐敗斗爭,讓反復發作的老問題逐漸減少直至不犯,讓滋生的新問題難以蔓延,堅決把增量遏制住、把存量清除掉。在“不能腐”的層面,要從源頭著手,完善管權治吏的體制機制,更加常態化、長效化地防范和治理腐敗問題。要把反腐敗防線前移,加強日常管理監督,精準運用“四種形態”,抓早抓小、防微杜漸、層層設防。在“不想腐”的層面,要弘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開展有針對性的黨性教育、警示教育,用廉潔文化滋養身心,建立符合新時代新階段要求的干部考核評價體系,注重對年輕干部的教育引導。特別是要探索有效的載體和方法策略,提高一體推進“三不腐”的協同性,將不敢腐的強大震懾效能、不能腐的剛性制度約束、不想腐的思想教育優勢融于一體,將制度優勢充分轉換為治理效能。
(三)加強一體推進“三不腐”的制度建設
要深刻總結運用長期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加強黨內法規制度建設的寶貴經驗,把牢政治方向、遵循客觀規律、深化制度改革,使黨內法規體系更加完善、黨內法規制度更有活力,為黨團結帶領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更加堅強有力的制度保障。在法規制度的制定過程中,要把握好“懲、治、防”三者之間的關系,既要把“嚴”的主基調貫穿始終,又要注重將以案促改、完善制度、堵塞漏洞、深化改革、加強監管的要求落實到法規的制定過程中,對規范領導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經商辦企業行為作出規范。要將一體推進“三不腐”的理念貫徹到法規制定中,對反腐敗工作中各主體協作配合的方式、范圍、內容等進行規范,接通制度層面的斷點、打通制度層面的堵點。要適時出臺相關制度規范,保證各權力監督力量履行監督職責,相互貫通協調具有相應的法規制度依據。要增強法規的預防功能,將思想道德和黨紀國法教育融入其中。還要注重各類法規制度之間的有效銜接,對現有規范反腐敗工作的黨內法規、國家法律進行系統梳理,統籌推進“立、改、廢、釋”工作,推動黨內法規與國家法律實現銜接配套。
(四)豐富一體推進“三不腐”的方法策略
要堅持系統施治、標本兼治的理念,把懲治震懾、制度約束、提高覺悟結合起來,切實豐富一體推進“三不腐”的方法策略。一是實事求是運用好“四種形態”。“四種形態”體現著懲前志后、治病救人的工作原則,既有威懾、又有感化,既貫穿于對黨員干部日常教育、管理和監督之中,又貫穿于線索處置、審查調查、案件審理的全過程,一頭連起“不敢”,一頭連起“不能”“不想”,實現了紀律、法律、道德、制度的有機貫通,是一體推進“三不腐”的重要手段。二是加強政治生態分析研判。政治生態是一個地區、單位政治環境的綜合體現,集中反映了本地區、本單位黨員干部黨性、作風的基本情況和政治發展環境,對整個國家的治理體系都有著示范和引領作用。分析研判政治生態是一體推進“三不腐”的重要方法,要運用歷史、聯系、辯證的思維,去分析一個地區、單位的政治生態,從中尋找規律。三是用好以案促改這個載體。要從查處的案件中總結共性問題,剖析深層次原因,查找體制機制和監督管理上的問題和薄弱環節,提出紀檢監察建議,督促開展專項治理,推動懲治成果向治本成果轉化,增強反腐敗綜合效應。
(五)釋放一體推進“三不腐”的治理效能
2021年4月,***總書記在廣西考察時強調:“要始終抓好黨風廉政建設,使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體化推進有更多的制度性成果和更大的治理成效。”一體推進“三不腐”,要在正風肅紀反腐的同時,推動黨和國家監督體系不斷完善,使監督體系契合黨的領導體制,融入國家治理體系,進而讓廣大黨員干部積極投身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中去,調動其干事創業的積極性。要把一體推進“三不腐”的理念、思路和方法,貫穿監督全過程各方面,維護制度權威、保障制度執行、補齊治理短板。要著力發現腐敗背后的政治問題、經濟社會問題、風險隱患、共性問題。要將一體推進“三不腐”與保護干事創業的積極性結合起來,從主觀動因上精準甄別“為公”和“謀私”的根本差異,對明知故犯和無心之過、肆意違規和改革失誤區別對待,對受到誣告陷害的干部要及時予以澄清證明,從而不斷形成良好干事創業的政治生態。各地區各部門要按照“三個區分開來”的要求,制定容錯的具體清單,可采取列舉的形式對“正面清單”和“負面清單”進行細化規定,同時對清單進行動態調整。還要明確程序性安排,從免責申請、組織調查、結果運用等多個環節加強制度建設,進而使反腐敗工作實現政治效果、紀法效果、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
推薦訪問:黨課:加深對新形勢下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認識,提高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能力和水平 黨課 反腐敗 黨風廉政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