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里,我們有很多東西沒有辦法留住,再多的刻骨銘心也抵不過流年匆匆的洪流。時光的縫隙太淺,甚是藏不住星星點(diǎn)點(diǎn)的記憶。泛黃的古卷中,只有文字是不會褪色的,縱使風(fēng)干了墨跡,歲月的風(fēng)里,終是回蕩著那些讓人心動的聲音。
流光是延伸的溪流,生命是簌簌流淌的落花。在岸邊沉吟徐行,或靜坐聆聽清冽的水聲,放逐落塵已久的心靈。甘愿是那個癡癡書生,執(zhí)筆于古亭,苦苦守望著,那飄零在心底的懷念。潑墨于宣紙上,那是當(dāng)時瞬間的靈動,似是無邊的歲月里游吟的詩人,掬一捧亙古的甘泉,沉淀心底的情緒,或歡喜,抑或哀傷。然后,不駐的流水卻也成了一首律動的小詩,筆墨浸潤了風(fēng)景,連花開也染了淡淡的墨痕。
那些我們不曾對自己提及的心事卻愿將它付于筆端,安放在文字里,執(zhí)筆在紙上淡出的痕跡,慢慢凝成一抹思緒,一份心情,一種釋然。行走在文字之上,只需一抹淺淺的光,便仿佛可以看見世界的樣子。我在墨香里觸及夢的疏影,那一度憧憬的影綽的天堂,在落筆的剎那,終成現(xiàn)實。有些也只是零散的字句拼湊成的片段,蒙太奇地躍然于紙上。那樣的心緒,似是無人能懂。本身就是寫給自己看的,給過往幾許繾綣,予歲月一些留戀。它或許沒有辦法感動別人,卻真的打動了自己,敲打出的每一個字跡都足以讓心為之一顫,然后不覺潤了眼眶。
在季節(jié)深處見慣了寂靜的蕭瑟,突然心生的喟嘆,便拾筆,匆忙地記下。掌一盞燈,只是些許闌珊的燈火卻讓視線暖了。不再去感懷那似要打進(jìn)屋檐的凄風(fēng)冷雨的落寞。垂眸享受由心而生的寧靜與安然。是流年太細(xì)還是指縫太寬?我們該怎樣去紀(jì)念,那一瞬即逝在斑駁里的歲月。無奈而歌,卻怎么也吟不出那些封存在記憶里溫暖的旋律。那該怎樣向長大以后的自己淡淡地提及,我們曾在陽光灑過的清晨,邂逅怎樣一場花季?又是在瞬時的回眸,恰逢怎樣的驚喜?我們不得不承認(rèn),終是無法與時光抗衡,它會風(fēng)干了那些深深淺淺的記憶。如果這樣,那也實在難得比文字更好的東西。無論逢著如何的悲喜,路過如何的風(fēng)景,等到下筆為文時,內(nèi)心的愁絲洇開了淺淺的墨跡。若離岸飄零的落花,淺淺淡淡,無聲無息,絲毫不著痕跡,掩了冷漠,褪了凄涼,從不曾被感知似的,彌漫在空氣里。
燃幾燭檀香,紙頁之間仍流連著 未褪盡的香樟的味道。恍惚間夜已深了,莫名的思緒悄然而至。如煙的往事像窗外淡淡的雨絲兒,細(xì)密卻清淡。于是,眸底也似是浸了寒意,不覺潤了眼眶。心思卻不在這兒了,翩然于塵喧之外,采擷過往的痕跡。筆端零落地回旋漫過心跡的孤獨(dú),詮釋了優(yōu)美的生命。
好的文字,總能激起心底的潮汐,口齒生津,唇頰留香。那一字一句,似是可以拂起時光的長發(fā)。自幼便喜歡枕著書香入眠,那樣的夢境也多半是清秀和綺麗的。長此以往,書聲便也入夢了。那書頁之間流淌的像是靜水流深的清涼泉水一樣,是可以讓人的心變得深邃以及凈明的回溯。有的時候,言語真的是蒼白無力的。一些刻骨銘心的往事,一些時光拉長的過往的影子,一些不知何時由心而生的淡淡的情愫,深藏在心底深處,一些思想沉淀了多時,想要寫下的句子,都漂浮在細(xì)膩溫婉的字跡里。
有很多記憶終是要遠(yuǎn)去的,人也總要長大,心智也逐漸成熟。有時會覺得曾經(jīng)那些單純的靈秀和真情已逝,曾經(jīng)心動的聲音也已漸漸遠(yuǎn)去,卻在落筆的時候,重拾起那份天真,找到了最真實的自己。
風(fēng)雨散,庭前依舊落花,往事醒來,又微笑著轉(zhuǎn)過身去。葉子被吹落的前奏,我認(rèn)出那是自己寄存在過往泛黃的心事。我把歲月寫在心上,墨跡未干,把文字安放在枕旁,和夢一起成長。慢慢地在日子里,染一襲筆墨,浸一枕書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