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2年地質礦產經濟發展論文,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地質 經濟 發展
論文正文:
地質礦產經濟發展一、加強和重視地質礦產工作,確立礦業生產在地區經濟發展中的基礎地位
礦產資源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是一個地區經濟實力的重要標志.當今世界上95%的能源和80%以上的工業原料都是來自礦產資源,因而礦產資源被人們稱之為工業的糧食。礦產資撅種類很多,涉及國民經濟的各個部門。
例如:農業所需要的磷、鉀、氮三大肥料及農藥的生產,均需不同的礦石為原料;稀土元素在微量、高效化肥中得到應用,許多粘土礦在肥料、飼料添加劑工業中及改善農業生態環境中成效卓著。礦業生產在國民經濟中的能撅、鋼鐵、有色、化工、建材等工業中占尤其重要的基礎地位。因此,地礦工作與經濟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其基礎地位和先行作用是顯而易見的.
無農不穩,無工不富.根據現有資源,吐魯番地區發展工業,以礦業為先導,是具有條件的,都善縣的經濟振興.已經證明了這一點.為持續快速,健康地發展礦業生產,今后地區在重視礦業開發的同時,應重視地勘工作,以便找到更多更好的礦源地,為今后選項目,投資開發減少風險,為指導礦業生產提供依據.
另一方面,我們要對已開采利用的礦產進行保護,合理規劃,科學開采,節約利用.因為礦產資源不像其他自然資源,用一點,少一點,不可再生.各級領導一定要認清本轄區內的礦產資源形勢,用法律規范我們的礦業行為,再不能亂批、亂挖、造成資源的浪費。要從思想上確立礦業活動在發展地方經濟中的基礎地位.
二、變礦產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實現地區經濟發展戰略目標
地委提出充分依托資源優勢,力爭工業實現五大突破。其中有依托石油、天然氣資源,力爭在石油化工產業上有新的突破;依托礦產資源,力爭在礦業開發和冶金工業上有新的突破;依托鹽化工業的良好基礎,力爭鹽化工業的更新改造和新產品開發上有新的突破。經過幾年的努力,把我地區建成**的石油化工、冶金工業、鹽化工業、棉紡和食品工業五大基地。不難看出,地委、行署建構我區工業發展的思路是依據我區資源優勢,特別是礦產資源優勢.我們要根據上述精神,加速吐魯番地區礦產資源的勘查和開發。
1、要積極支持地質勘查工作,為礦業的全面發展創造條件
過去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國家先后在吐魯番地區投入5億多元,進行了大量的地質工作.過地礦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在我區找到和探明的礦種50多種,大小礦床超百處,礦點200多產為我們現在的開發利用提供了條件,基本保證了地區經濟發展的需要。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礦業資源開發利用的程度不斷提高,資源耗竭加快,如芒硝礦、石棉礦、鉛鋅礦等耗量很大,其中已探明的鉛、鋅礦已耗竭完,現已無礦可采。
說明礦業高速發展,形成對礦產資源勘查的依賴,不少礦種急需后續礦源的補充.因此,對已找到和探明的礦產正在或有待開發利用的同時,急需尋找和評價新的礦源。特別是選擇那些投資少、周期短、效益高的貴金屬、有色金屬和一些新型建材礦產和非金屬礦產的評價.這需要各級領導重視、支持地勘工作.首先依據地區發展融合經濟的指導思想,充分發揮本區兩個地質隊作用,在良好的成礦遠景區進行找礦探礦。在這方面我們要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要認清單一由國家投入找礦、探礦的體制已不復存在.
今后除積沙、月州、支持地勘單位向國家立項外,我們要鼓勵企業和有關單位自籌資金與地勘單位聯合探礦、采礦,走自治區提出的依靠行業主力,依托社會基礎,統籌規劃,共同發展的正確辦礦方針,為地區經濟建設服務.
與此同時,我們要擴大改革力度,歡迎區內外地勘單位自帶資金來吐魯番找礦、探礦.找到礦后,本著誰找礦,誰受益,誰開發,誰受益的原則,合作開發,共同辦廠,走勘查開發銷售一體化和探、采、工、貿一條龍多元化聯合經營之路.對難采、難選、難冶礦床和建材、非金屬礦,歡迎區內外和外商獨資建礦辦廠。
其次是我們每年編制計劃時,按地區發展經濟的總體規劃,向自治區編報地勘計劃,爭取自治區和地礦部在自治區設的拼盤地勘經費,完成一些急需項目的地勘任務。另外,我們在對地質勘查活動監督過程中,應及時解決勘查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有效地維護勘查秩序,為地勘工作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2、加強礦產資滾綜合管理,大力促進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
礦產資源的勘查目的,就是為了開發利用,為經濟建設服務。對有一定規模,市場需求旺盛的礦種,要優先開發利用,形成象都善鐵礦那樣的產業群.我地區發現的50多種礦產中有30多種探明了一定的儲量.潛在價值比較大的主要是能源礦產,如石油、天然氣、煤炭,其次是鐵礦、黃金、錫礦、鉆礦、石棉、膨潤土及其鹽類礦產等.以上礦種都已不同程度的開發利用,且形成一定的經濟優勢。其中石油、夭然氣年產百萬噸,產值9億元.其他礦產年產礦石量約25。萬噸,產值1.5億元左右.說明我區礦業生產已初具規模。
但由于受資金技術的制約,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還存在著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一是礦產資源開發利用不平衡,少數金屬礦和化工礦產開發程度較高,而非金屬、建材礦,無論其開發規模,利用程度,都與豐富的儲量不相適應.二是礦產品的深加工,精加工產品少,程度低,產品附加值低,不少礦山仍停留于出賣原礦或粗加工階段,如石青、硫鐵礦、石棉、芒硝、大理石等。很多礦如果搞精加工,其產品效益會成倍增長.三是由于法制意識淡薄,生產技術落后,非法采礦和亂采濫挖浪費資源現象仍很嚴重,直接影響礦業持續、穩定的發展。 針對上述問題,提如下建議:
1、首先是加強宣傳力度,提高各級領導和全民的執法意識.領導要帶頭學法、懂法、執法,不能搞以言代法,要依法規范礦業行為,嚴禁無證采礦、侵人合法礦區采礦和越界采礦.對于各種礦業糾紛,礦管部門要依法及時妥善查處。
2、要繼續深化改革,促進礦業生產向統一規劃,科學采礦的方向發展.
礦山生產規模要以礦床規模為依據,通盤考慮,合理布署.要做到大礦大開,小礦小開,以發揮其最大經濟效益為原則.抑制分段、切塊、小打小鬧的作法,以免造成礦產資源的浪費和經濟效益的低下。要集中資金上規模、上等級、上效益,主要礦山的開發利用不僅要有短期計劃,而且要有中長期規劃,不斷積累資金,滾動發展。另外,地區煤炭資源豐富,已探明儲量近20億噸,但電力不足是今后工農業高速發展的制約因索之一因此,引進資金建電廠,變煤能為電能,為經濟高速發展創造條件。
3、繼續發揮鄉鎮集體、個體辦礦的優勢,促進農村奔小康.
要把埋藏淺、易采、易選的小礦就近分配各鄉鎮村民開采,走農礦結合之路,發揮其投資少、見效快、效益好的特點.有的礦產還可搞鄉鎮集體加工企業,以提高附加值.各級政府和領導要本著積極扶持,合理規劃,正確引導,加強管理的方針,依靠本地資源,依法發展鄉鎮礦山企業,促進農村奔小康.
三、繼續加強礦業秩序的治理整頓,為礦業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依法治理礦業秩序,促進礦業秩序的根本好轉,各級政府、礦管部門和行業主管部門負有重妥助職費.要進一步依法完善勘查登記和采礦許可證制度,依法規范礦山企業的開采行為,取締無證非法采礦,越界采礦。對違反礦產資源法的各種違法案件,要及時妥善處理,避免矛盾激化和不安定因素的發生,使礦業生產健康、快速、持續的發展.
推薦訪問:地質礦產經濟發展論文 經濟發展 地質礦產 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