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凝聚青春正能量,弘揚社會新風尚,供大家參考。
凝聚青春正能量
弘揚社會新風尚 富陽市以志愿服務活動為載體探索“青春黨建”新路徑
青年是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更是黨的事業后繼有人、 薪火相傳的重要保證。
富陽市以志愿服務活動為載體, 積極探索“青春黨建” 的方法和路徑, 在激發青春熱情、 凝聚青春力量、 凸顯青春價值上取得了 階段性成效。
一、 筑“青春之地” , 構建青春共同體 青年, 尤其是青年黨員 , 富有活力, 最具激情。
在富陽市委組織部的重視、 指導下, 團市委創設三大陣地, 為青年黨員 創先爭優、 率先示范提供平臺。
一是組建青春黨小組。
今年 1 月 , 為進一步強化黨組織對志愿者的服務和管理, 成立了 富陽市志愿者協會黨支部, 并通過“公推直選” , 產生 80 后協會黨支部書記;結合青年黨員 占協會黨員 總數 72%的特點, 組建了 以青年黨員 為核心的協會青春黨小組。
二是成立志愿者之家。
協會青春黨小組于今年 3 月 5 日 成立了 由青年黨員 為主要工作力量的富陽市志愿者之家。
志愿者之家成立僅一個多月 , 就有 200 余名 青年黨員 到志愿者之家主動注冊成為志愿者, 截止目 前, 全市注冊志愿者突破28000 人, 其中 40 周歲以下青年占 71. 42%, 志愿者之家逐漸成為了 我市青年黨員 的公益大聯盟。
三是開發“雷鋒在線” 。
針對青年網絡交流的特點, 開發首個志愿者主題網站――“雷鋒在線” 。通過“雷鋒在線” , 一大批青年志愿者在網上進行經驗分享、 項目 對接、 風采展示,
“我要找雷鋒” 和“我要學雷鋒” 版塊更是為青年黨員 志愿者實現了 供需對接, “雷鋒在線” 也逐漸成為富陽青年志愿者的“網上之家” 。
二、 聚“青春之人” , 打造青春先鋒隊 堅持以人為本, 強化隊伍建設, 為志愿服務凝聚青春正能量。一是激發共鳴。
協會青春黨小組依托“雷鋒在線” 網站、 “雷鋒微博” 、 QQ 群等新媒體, 廣泛傳播志愿服務精神; 在青春黨小組的帶動下, 僅今年以來, 就有 70 余名 優秀青年志愿者加入黨組織。二是培育骨干。
發揮青年黨員 所長, 全市共成立 24 支專業志愿服務隊, 涉及青年黨員 近 3000 人, 其中依托兩新組織青年黨員 成立的 “青年幫幫團” 和結合區域化黨建成立的“青年黨員 技術服務隊”, 在培養骨干志愿團隊上發揮實效; 深入實施青年黨員 志愿者“提升工程” , 依托“青年論壇” 、 “青年擂臺” 等平臺, 加大青年骨干志愿者的培養力度, 切實提升工作水平和服務技能。
三是激勵先進。
爭取政策支持,
2012 年首次將志愿服務工作先進集體和個人納入市委市政府表彰序列; 今年以來, 依托志愿者信息管理系統, 嘗試建立志愿服務市民卡 POS 機刷卡記錄功能, 探索出臺與志愿服務時數相關聯的激勵政策。
三、 作“青春之舉”, 釋放青春正能量 結合青年特點, 以“三張牌” 為主線, 為釋放青春正能量創設有效載體。
一是打響“雷鋒” 牌。
在秦望廣場設立于每周六上午向市民提供便民服務的陣地——“雷鋒角”。
啟動以來, 得到包括在職青年黨員 在內的志愿者的積極響應, 組建 14 支骨干志愿服務隊, 推出 10 余項便民項目 , 累計服務時間逾 3260 小時, 服務市民 17200 余人次; 其中“迎七一·黨代表在您身邊” 專場志愿服務活動, 被中央 4 套《中國新聞》 欄目 報道, 肯定“學雷鋒” 富陽樣本; 為進一步延伸服務范圍, 協會青春黨小組指導鄉 鎮和有條件的社區成立流動“雷鋒角”, 目 前全市已建流動“雷鋒角” 10
個, 累計服務居民 8700 余人次。
二是打實“愛心” 牌。
在市志愿者之家建立常態化舊衣物回收點——“愛心中轉站”, 啟動一個月收到各界群眾的物資捐贈 470 余件, 首批捐贈物資將通過流動 “雷鋒角” 送給貧困群體, 讓舊物再利用, 愛心再傳遞; 另 外, 結合近期四川雅安發生的地震災害, 協會青春黨小組立即行動, 向全社會發出“向四川雅安獻愛心” 的募款倡議, 在“愛心中轉站”設立常態化捐款處, 將富陽全市各界的愛心和祝福傳遞到四川雅安災區。
三是打好“組團” 牌。
以“在職黨員 進社區” 為統攬,依托“民情聯系員 ” 隊伍, 梳理居民需求, 形成以服務項目 為核心的“愛心清單”, 發動青年黨員 開展“愛心領辦”; 在個人領辦的基礎上, 推出青年黨員 、 青年后備干部、 青年專業技術人員“組團式” 志愿服務活動。
截止目 前, 全市已有 500 余名 青年黨員 和市管后備青年干部進行了 組團式服務, 累計結對空巢老人 41 名 ,特殊青少年 73 名 , 困難家庭 297 戶 , 領辦愛心項目 近千個, 服務居民 9700 余人次。
( 富陽團市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