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2縣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關于“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情況報告,供大家參考。
縣委營商環境辦:
按照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關于“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批示要求,我單位結合職能職責,對本行業“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工作建議進行了全面梳理,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根據職能職責,我局現有行政權力事項X項,其中行政許可X項,行政處罰X項,其他行政權力X項,行政檢查X項,行政獎勵X項,行政確認X項,行政強制X項,公共服務X項。按照“三集中、三到位”要求,現所有事項均已進駐政務服務中心綜合窗口并已納入四川省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可進行網上辦件。
二、存在問題
(一)部門信息不暢通,審批出現“卡脖子”。根據行業管理條例規定,許多事項需業主先取得其他部門審批文書后再到行業主管部門辦理許可,但由于各部門主管事項審批政策有差異且信息未共享,導致在審批過程中,業主可能會面臨辦一件事各個部門要求不同,到最后一步被“卡脖子”的情況。例如:娛樂場所設立審批,按照《娛樂場所管理條例》規定,娛樂場所設立需取得市場監管、消防、環保等部門審批手續后再到我部門辦理娛樂經營許可,但部分業主在辦理市場監管、消防部門等手續時我部門不知曉具體情況,加之部門之間信息不暢通,使我部門無法及時向業主宣傳行業政策,導致業主在完成裝修并取得消防許可等手續后,卻因不符合文化部門規定而無法取得文化部門的娛樂經營許可最終成為證照不齊的“黑歌廳”。
(二)行業政策配套遲緩,基層產業發展“難邁步”。今年X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的修訂,要求幼兒園周邊不得設立娛樂場所和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并對幼兒園周邊存量場所提出了搬遷要求,但按照《娛樂場所管理條例》規定,娛樂場所的設立、搬遷選址要求較為嚴苛,為業主在縣城范圍內搬遷選址增加了極大難度。由于行業適度寬松的配套政策未制訂出臺,這不僅會讓現有企業面臨較大的搬遷成本或被迫關閉的風險,同時也會抑制新辦企業從事該行業的積極性。
(三)政策宣傳需加強,網上辦事待普及。目前,我局所有類別事項均已進駐縣政務服務大廳和全省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群眾可以通過該平臺進行網上辦理,但由于網上辦理流程和方法的宣傳力度有待加強,許多群眾對平臺不知悉或使用不熟悉,所以依然選擇主動到現場申請辦理,這不利于優化提升服務群眾質量。
(四)誠信體系建設不完善,結果運用不充分。隨著全國誠信體系建設工作的不斷推進,“雙隨機、一公開”工作不斷深入,企業紅黑名單制度不斷完善,審批與執法程序更加合法、公開、透明,但各行業間信用評價結果信息交換共享不足,信用評價結果拓展應用不充分,導致信用體系結果在行政審批、執法監管過程中起到的作用不大。
三、工作建議
(一)強化共建共享,暢通企業辦事渠道。一是建立信息共享機制。通過政府政務辦公平臺,建立部門信息共享機制,實現一個部門審批,后續部門知曉,便可為群眾辦事提供指導和服務,避免群眾事到一半進入死胡同,為群眾辦事提供暢通渠道。二是強化信用體系評價結果運用。充分運用信用激勵和約束手段,將信用評價結果與聯合獎懲“紅黑名單”掛鉤,加大對誠信主體激勵和對嚴重失信主體懲戒力度,讓守信者受益、失信者受限。加強各行業信用評價結果的信息交換與共享,推進信用評價結果拓展應用,將信用評價嵌入審批、監管的全過程。
(二)創新監管方式,持續減少執法“擾企”。一是用活企業生產動態管理清單。全面摸排企業數量、經營類型等基礎信息,根據企業經營現狀,全力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有效杜絕執法檢查的隨意性、選擇性,不斷提升監管效能,減輕企業負擔,實現“進一次門,查多項事”,最大限度地減少對企業經營的干擾;
二是用好互聯網監管平臺。依托互聯網、大數據技術,做好“互聯網+監管”文章,督促企業安裝并維護好“文網衛士”等監管系統,實施實時網絡和視頻巡查,實現對企業非現場監督檢查。
(三)加強政策宣傳,提高群眾知曉度。拓寬信息宣傳渠道,提高群眾政策知曉率,利用廣播電視、微信公眾號、社區公示欄、部門培訓會等傳播平臺,向群眾宣傳全省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使用方法,提高互聯網辦事普及率,真正實現群眾辦事不跑路、少跑路。
(四)對上爭取配套政策,活躍基層行業發展。積極呼吁省級層面根據國家新出臺的有關政策,結合本省實際配套出臺適應行業發展的適度寬松政策,為基層行業發展營造寬松環境,激發行業發展動力。
推薦訪問:旅游局 工作情況 廣播電視 縣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關于“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情況報告 縣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關于 文化旅游優化營商環境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