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新起點上奮力開啟政法工作新征程(完整),供大家參考。
在新的起點上奮力開啟政法工作新征程-法律
在新的起點上奮力開啟政法工作新征程
宜昌市委常委政法委第副書記公安局長鄧恢林
2014 年,是宜昌政法工作極不平凡的一年。全市政法機關以非同尋常的決心、非同尋常的措施、非同尋常的干勁,全力克服宜昌專案和政法工作“雙線作戰”的重重困難,突出維護社會大局穩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安居樂業“三大任務”,緊緊圍繞“全面深化改革、轉變發展方式,加快建設現代化特大城市”戰略部署,扎實推進平安宜昌、法治宜昌和政法隊伍建設,為現代化特大城市建設營造了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當前,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社會進入轉型期,改革進入深水區。宜昌正處于加快建設現代化特大城市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和黃金發展期,也處于經濟轉軌、社會轉型的矛盾凸顯期,政法部門面臨一系列新形勢和新挑戰。一定要積極適應形勢新變化,與時俱進轉變工作理念,進一步增強政法工作的方位感、使命感和責任感,以更高遠的眼光、更宏大的視野,精心謀劃和推動政法工作發展,奮力開啟政法事業新征程。
服務和保障宜昌現代化特大城市建設,要求政法部門勇挑重擔、敢擔重任。市委市政府提出了要把宜昌建設成為“全國重要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和物流節點城市、國家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基地、長江中上游區域性中心城市和三峽城市群中心城市”的宏偉目標,大氣磅礴地描繪出宜昌未來的發展藍圖,令人鼓舞、催人奮進,標志著宜昌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政法工作也站在了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建設“大、強、優、美”的現代化特大城市,迫切需要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維護社會大局穩定是政法機關的基本職責,這就要求各級政法部門牢
固樹立“發展第一、服務至上”的理念,善于把握新形勢下各類矛盾和問題發展的趨勢特點,有效應對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社會穩定領域出現的各種風險和挑戰,充分發揮政法職能作用,主動融人現代化特大城市建設大局,在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中挑大梁、擔重任。
打造全國同等城市依法治市示范區,要求政法部門勇當先鋒、奮力作為。市委五屆五次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宜昌市委關于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全面推進依法治市的意見》,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市、加快宜昌現代化特大城市建設進行了整體設計,法治建設在全市工作大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大重大。要用法治理念統領政法工作,使政法工作始終秉持法治精神、體現法治要求,沿著法治軌道前進,堅持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打擊違法犯罪、加強社會治理、維護社會穩定.實現法律效果、社會效果、政治效果的統一。
為人民群眾創造安定和諧的社會環境,要求政法部門勇于擔當,履職盡責。當前,社會穩定和公共安全已成為影響人民群眾安全感的晴雨表和社會安定的風向標。保證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消除各種安全隱患,政法機關責無旁貸。要進一步增強憂患意識,強化底線思維,正確把握事物從量變到質變的變化規律,對各類不穩定因素和安全隱患,見之于未萌,防之于未發,進一步完善滾動排查、風險評估、監測預警機制,做到提前應對、趨利避害,有效防控各類風險。
2015 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開局之年。全市政法工作要以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認真貫徹中央、省委、市委政法工作會議精神,主動適應形勢新變化,堅持法治引領,深化改革創新,全面推進平安宜昌、法治宜昌和政法隊伍建設,忠實履行維護社會大局穩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的
職責使命,為宜昌“加快建設現代化特大城市,努力向中部地區非省會首位城市邁進”創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公平正義的法治環境和優質高效的服務環境。
一、適應經濟發展的新常態,在服務經濟建設中爭創新業績。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是宜昌決戰“十二五”、謀劃“十三五”,加快現代化特大城市建設、向中部非省會城市首位邁進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和黃金發展期,全市政法機關必須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一個更加寬松的投資環境和良好的發展環境。
二、適應深化改革的新局面,在維護社會大局穩定中爭創新業績。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是宜昌構建“1+10”改革新格局的落實之年,也是全市政法機關承擔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公安改革的起步之年,政法機關面臨的責任和壓力更大更艱巨。一定要增強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全力維護全市社會大局穩定,為全市深化改革成果、釋放改革紅利提供堅實有力的保障。
三、適應人民群眾對平安環境的新要求,在深化平安宜昌建設中爭創新業績。平安穩定是人民群眾最基本的愿望。當前,人民群眾對平安有更高標準,不僅看重政法機關所做工作,更看重自身對安全的實際感受。全市政法機關一定要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適應人民群眾對平安環境的新要求,始終保持高點定位,乘勢而上、持續發力,傾盡所能打造更高層次更高水平的平安宜昌。
四、適應依法治市的新任務,在推進法治宜昌建設中爭創新業績。今年是依法治國的開局之年,全市政法機關作為執法司法的主力軍、生力軍,在推進依法治市進程中承擔著不可替代的職能作用,責任重大、任務艱巨。要一定要緊緊抓住推進依法治國的重大機遇,自覺適應依法治市的新任務,努力打造依法治市的“范本”和“模式”,為打造全國同類城市依法治市示范區貢獻政法力量。
五、適應創新社會治理的新要求,在完善社會服務管理中爭創新業績。當前,社會結構、社會組織形式、社會價值理念等都在發生深刻變化,原有社會管理方式已經不能完全適應新的現實要求。創新社會治理模式,構建社會治理新格局,已經成為豐富網格化管理的重要內容。要深化對社會治理規律的認識,大膽探索、先行先試,進一步鞏固拓展延伸網格化管理“宜昌經驗”的品牌內涵,全力打造全國社會建設的典范。一是要強化網格化管理服務。完善城鄉網格化管理全域覆蓋,根據城市建設和農村發展情況,建立城鄉網格動態調整機制,優化完善葛洲壩區域和國有大型企業的網格化管理,深化三峽大學網格化管理試點,將大中專院校網格管理納入全市網格化管理體系。規范網格員隊伍管理,整合農村基層網格員力量,加強網格員隊伍技能培訓,通過輔導培訓、技能大賽等多種形式提高網格員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二是要強化社會化服務工作。認真總結推廣猇亭區和宜都市、夷陵區等地試點經驗,構建城市社區公共服務、便民利民服務、社會組織服務、信息生活服務、志愿者服務等“五務”服務體系和農村電子村務、電子學務、電子商務、電子服務等“四務”服務體系。三是要強化規范化自治建設。發揮人民團體作用,引導同類其他社會組織參與平安建設,將適合由社會組織承擔的矛盾糾紛調解、特殊人群服務管理、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等平安建設任務交給相關社會組織承擔。發展基層協商民主,以基層協商民主推動基層自治,圍繞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開展以村(居)民會議、議事懇談、民主聽證、民主理財、村(居)務公開、民主評議等為主要形式的實踐。
六、適應從嚴治警的新要求,在鍛造過硬政法隊伍中爭創新業績。適應新常態,爭創新業績,關鍵在隊伍。全市政法機關要積極適應從嚴治黨新常態,既要把黨風廉政建設當作分內之事,更要將從嚴治警作為應盡之責,種好自己的
“責任田”,全面加強政法干部隊伍建設,不斷提升政法干警的能力和素質。一是要嚴明政治紀律,堅定理想信念。要進一步加強忠誠信念教育,教育引導廣大政法干警堅定政治方向,站穩政治立場。要牢固樹立宗旨意識,強化群眾觀念,設身處地為群眾排憂解難。二是要加強能力建設,確保履職到位。要以全面提升職業化、規范化、現代化建設水平為抓手,著力解決“本領恐慌”問題。創新培訓模式,優化課程設置,豐富教學手段,協調相關部門舉辦全市法治建設培訓班和綜治維穩工作培訓班。同時,廣泛開展實踐傳、幫、帶和崗位練兵、技能比武競賽活動,加強情景模擬式培訓和實戰演練,增強干警的實際操作應用能力。三是要加強作風建設,永葆隊伍純潔。要加強政法干警違紀違法案件查辦工作,分析政法干警發案規律特點,通過通報反面典型案件,督促和警醒干警進行深刻反思,提高拒腐防變能力。要弘揚正面典型,持續深入開展向英雄民警胡欽春等全市政法系統先進模范人物學習活動,組織全市政法干警學習“燃燈者”鄒碧華的奉獻敬業精神。四是要堅持從優待警,激發生機活力。優化選拔任用機制,用正確的用人導向激勵干警.營造“人人想成才,人人能成才”的良性競爭氛圍。
推薦訪問:新起點上奮力開啟政法工作新征程 政法 奮力 新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