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弘揚航天精神,逐夢星辰大海,供大家參考。
5月2日,***總書記在五四青年節到來之際給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空間站建造青年團隊回信,勉勵廣大航天青年要弘揚“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為航天科技實現高水平自立自強再立新功。從無到有、從弱到強,我國航天人在幾十年的奮斗中,走出了一條自力更生、自主創新的發展道路,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增添了強大精神力量。作為新時代的黨員干部,更要弘揚偉大的航天精神,始終保持自強不息、敢于拼搏的戰斗勁頭,擦亮吃苦耐勞、迎難而上的奮斗底色,涵養開拓創新、敢為人先的斗爭銳氣,一步一個腳印在實現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道路上不懈努力。
保持自強不息、敢于拼搏的戰斗勁頭。無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發展原子彈、導彈和人造地球衛星的“兩彈一星”工程,還是1992年黨中央作出的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發展戰略,我們的航天事業歷經無數“摸著石頭過河”的艱難困苦。從曾經處處受人掣肘到現在的全面自主研發,依靠的就是航天人骨子里渴望自力更生的“志氣”。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黨員干部要更好地走好新征程,就需要保持自強不息、敢于拼搏的勁頭,勇做敢打敢拼的“獅子型”干部,以頑強的戰斗精神去面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的各種挑戰。
擦亮吃苦耐勞、迎難而上的奮斗底色。“艱難困苦,玉汝于成”,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我國在茫茫戈壁極其艱苦和困難的條件下開啟航天事業,特殊的實驗要求使得艱苦的工作環境成為標配,繁重的研制任務使得夜以繼日成為常態,幾代航天人為實現“飛天夢”,不怕吃苦、迎難而上,是他們十幾年如一日的艱苦奮斗造就了我國航天事業的勃勃生機。黨員干部要踐行一代代航天人特別能吃苦的奮斗精神,傳承不畏艱險的攻堅精神,敢于旗幟鮮明,敢于較真碰硬,對工作任勞任怨、盡心竭力,善始善終、善作善成。
涵養開拓創新、敢為人先的斗爭銳氣。從1970年中國自主研制的第一個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到神舟系列載人航天工程的重大成就;
從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全面建成,到“嫦娥”奔月與“天問”探火工程的重要突破,我國的航天事業在不斷的自主創新中逐漸從一窮二白成長到如今的劍指蒼穹、攬星九天。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新時代的黨員干部必須不斷培養創新意識、錘煉創新能力,敢于打破“慣性思維”、善于運用“有解思維”,敢于破舊立新、善于先行先試,以工作中遇到的問題為切入點,積極探索新的工作思路舉措,創新工作方式方法,不斷提升工作的水平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