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在大竹中學北京校友迎新聯誼活動暨鳳鳴教育基金會珍德專項基金簽約揭牌儀式上講話(全文完整),供大家參考。
在大竹中學北京校友2021年迎新聯誼活動暨鳳鳴教育基金會珍德專項基金簽約揭牌儀式上的講話
王代樹
(2021年10月16日)
尊敬的家鄉領導、母校領導、老師們,親愛的各位校友、鄉友、朋友們:
大家好!
今天我代表我們家四姊妹來參加大竹中學鳳鳴教育基金會珍德專項基金的簽約揭牌儀式,我感到非常高興,也非常激動,因為做慈善是我父母珍德二位老人整個人生過程中最為看重的做人品德,也是我們的家訓。但是我高興的同時,在剛才簽字時,心里也惶惶不安,因為我認為簽字的人不應當是我們四姊妹,而應該是大竹中學北京校友會。因為一年前,我們所有經費都已經交給了北京校友會,但是北京校友會說,他們不是法人組織,沒有權利簽字,我只好硬著頭皮來了。也許有人會問:既然如此,為什么不把經費直接交給鳳鳴教育基金會,卻要交給北京校友會呢?因為我們深深地明白,區區300來萬元就想做好一個基金,而且還想長期做下去,這簡直是癡心妄想,是不知天高地厚、沒有自知之明的妄想。
要想做好一個真正的慈善基金,關鍵的關鍵必須有一個強有力的團隊,這個團隊的成員不僅要具有仁愛之心,而且還應該是一些不圖任何回報,盡心盡力服務于社會、服務于他人的無償志愿者。按照這樣的條件,北京校友會是理想的選擇。因為北京校友會具有五大優勢:第一,所有校友都心懷對故鄉、對母校有所回報之愿望,這就是廣泛的群眾思想基礎。第二,這個團隊的成員基本上都是高等學校畢業生,所以它是智慧多多的團隊。第三,這個團隊在北京各行各業都有不少精英,所以它又是人才濟濟的團隊。第四,這個團隊是永不衰老的團隊,每年都有新的校友充實,這就使得各項工作包括專項基金的工作能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這是有力的組織路線基礎。第五,也是最重要的,這個團隊中已經有不少愛心人士曾公開表達過,自己在有生之年想為故鄉做一些公益慈善工作,但苦于沒有合適的平臺而未能付諸行動。我想今天珍德專項基金的成立,雖然經費少之又少,少得可憐,但它可以作為星星之火的微弱亮點來聚集這些愛心人士,從而形成一個公開的大平臺。這個平臺上的愛心人士還可得到廣大校友的支持、幫助和鼓勵,還可受到校友們的監督。但僅有這些我認為仍然不夠,因為我們身在北京、遠離故鄉千里之遙,對家鄉本土、特別是家鄉底層不夠了解,更難工作。正好大竹本土也有一批愛心人士,他們于六年前在珍德國學館的平臺上聚集,并且已經在沒有任何經費資助的情況下工作六年了,十分艱難。
今天在大竹中學鳳鳴教育基金會的直接領導下,把北京校友會和大竹本土愛心志愿者兩個團隊有機結合,并成立了鳳鳴教育基金會珍德專項基金管理委員會,這樣將有組織、有計劃、有步驟地工作。我想這將是我們對故鄉、對母校最好的實質性回報。
更可喜的是,北京校友會與大竹本土志愿者兩個團隊的管委會成員已于上個月召開了第一次見面會,進行了相互認識。這個會議達成了一個共識,那就是“這個專項基金我們不做也罷,要做就要有永遠做下去的決心,而且要壯大發展,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這樣的決心如能實現,抱著百年樹人的遠大目標,使故鄉大竹一年一年地發展,并在百年之后成為“仁愛、慈善、禮儀之鄉”也不是不可能的。因為事在人為,有志者事竟成。如果真有那一天的到來,那么今天在座的愛心人士和大竹本土的愛心志愿者,特別是各位帶頭起步人士,對故鄉大竹將是功德無量、功在千秋。大竹的子孫們將會永遠記住你們,這一切一切功勞是你們的,與今天的捐款人沒有絲毫關系。
最后我還必須指出的是,你們這些帶頭起步人士是以愛心服務于社會、服務于他人,表面上是沒有任何回報的助人者,但你們將愛心付出于他人的好人好事,在最后你們也是真正的受益者,因為心懷愛心、全心全意關愛他人、幫助他人正是我們心靈深處不斷純化和不斷修煉的過程,長期的純化和修煉必然給自己帶來延年益壽、家庭昌盛發達的結果。這不僅是我70年來收集大量事實分析的結果,更重要的是,我可以從科學上,即人體生理學來闡明心靈純化和修煉與幸福獲得的因果關系的科學必然性。所以我認為:既然愛心的公益慈善對國家、對社會、對他人、對自己都有如此重大的意義,那么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把公益慈善作為我們整個人生旅途中重要事業的一小部分來看待和對待呢?
今天我就講這么多。謝謝大家!
在第八屆全國中小學校長論壇開幕式上的致辭
北京市海淀區委教工委書記 尹麗君
(2021年10月24日)
尊敬的領導、專家、校長們:
大家上午好!
首先,祝賀第八屆全國中小學校長論壇隆重召開!同時也代表海淀區教工委、教委歡迎全國各地的教育同仁們的到來。這次論壇的主題是“激發中小學辦學活力,建設高質量的基礎教育體系”,通過深入探討,落實《關于進一步激發中小學辦學活力的若干意見》,激發廣大校長、教師教書育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加快現代化學校制度建設,促進教育高質量發展。
海淀區是基礎教育大區,基礎教育在校學生近38萬,有大學附小,還有北部地區的農村學校。海淀區努力辦好百姓家門口的每一所學校,這是海淀興區、強區的重要支撐力量。海淀教育全面貫徹黨的方針,堅持立德樹人,為中小學提供良好的辦學支撐,激發廣大干部教師教書育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在保障中小學依法辦學的前提下,保障學校的主體地位,為學校創設寬松的辦學環境,鼓勵創新,鼓舞干勁。通過優化管理體制,充分賦權,實施更加多元的評價方式,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推進學區制、集團化辦學等多種形勢改革,激發學校辦學活力,鼓勵學校探索自主發展的路徑,形成學校活力競相迸發的良好局面,從而推動教育公平發展和質量的提升。
今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構建高質量的教育體系”是十四五時期教育改革的主題。海淀教育將繼續為建成高水平的現代化教育強區而不懈努力。
本次論壇是一次精英聚集、思想交流的盛會,也是老師們學習的大好機會。北大附中和萬泉小學都是海淀區出色的代表,希望本次論壇能夠辦出水平和特色,期待教育同仁們收獲經驗、知識和友誼。讓我們以強烈的責任心和使命感激發教職工的積極性。
最后,預祝論壇圓滿成功,謝謝大家!
推薦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