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適齡農村婦女9407例分階段的進行了宮頸癌篩查, 現將結果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延邊州內的農村戶口, 年齡35~64周歲已婚或有性生活女性。排除月經期、妊娠婦女及已經明確的子宮頸癌患者;患有急性下生殖道感染性疾病及無法耐受檢查的婦女。在自愿的原則簽訂知情同意書。共納入研究9407例農村婦女。
1. 2 研究方法 采用“三階梯”篩查方法[3]。
1. 2. 1 宮頸脫落細胞學檢查 在婦科檢查的同時常規使用一次性宮頸刷取材, 采用巴氏染色法進行染色, TBS(2014)細胞學診斷標準做為細胞學診斷。
1. 2. 2 陰道鏡檢查 宮頸脫落細胞學檢查TBS分類診斷標準[4]為異常者[意義不明的非典型鱗狀細胞(ASCUS)、不典型鱗狀上皮細胞不除外高度上皮內病變( ASC-H)、低度鱗狀上皮內病變(LSIL)、高度鱗狀上皮內病變(HSIL)、鱗癌細胞(SCC)及不典型腺細胞(AGC)、不典型宮頸管腺細胞傾向瘤變、腺原位癌者]或肉眼可見的宮頸潰瘍、腫塊、可疑宮頸浸潤癌者進行陰道鏡檢查。陰道鏡診斷結果:應用國際子宮頸病理與陰道鏡聯盟(IFCPC)2011年版陰道鏡術語對子宮頸病變行陰道鏡診斷[5]
1. 2. 3 病理檢查 對陰道鏡圖像異常區域行多點活檢, 必要時陰道鏡下隨機活檢及子宮頸管搔刮術, 將活檢組織送病理檢查, 由病理醫師閱片后作出診斷, 根據2012年版肛門下生殖道鱗狀上皮病變術語(LAST)[6]病理診斷分為: 子宮頸正常或炎癥、LSIL、 HSIL和癌變 (包括微浸潤癌和浸潤癌)
1. 2. 4 流程 宣傳與組織動員-填寫統一的普查病歷檢查登記-進行篩查-反饋篩查結果-將篩查結果異常者轉診-隨訪篩查結果可疑病例-管理相關信息-質量控制
1. 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9407例接受檢查的農村婦女重復篩查率為39.92%, 各地區重復篩查率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所有受檢者中細胞學陽性率為1.86%, 各地區細胞學陽性率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所有細胞學結果陽性受檢者接受陰道鏡檢查率為96.59%, 各地區細胞學結果陽性受檢者接受陰道鏡檢查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9407例農村婦女宮頸組織活檢病理診斷確診CINⅠ病變23例(檢出率244.50/10萬), 宮頸癌前病變17例(檢出率180.72/10萬), 宮頸癌2 例(檢出率21.26/10萬)。細胞學結果陽性受檢者陰道鏡活檢及病理檢查異常檢出率為24.71%(42/170)。見表1。
3 討論
3. 1 宮頸癌初篩結果分析 此次研究中延邊州細胞學陽性率平均1.86%, 各項目縣差別顯著, 最高5.12%, 最低0.13%, 究其原因:①各地區重復篩查人數差別顯著, 全州檢查人群中 60%為首次接受宮頸癌檢查, 其中最高達94.5%, 最低1.2%, 勢必影響細胞學陽性率;②宮頸癌篩查各環節中, 檢查人員的業務水平參差不齊, 導致出現假陰性的可能性極大;③第三方檢測機構檢測水平不均, 質控困難。因此, 除積極做好宮頸癌篩查的宣傳動員工作, 加大普查力度, 提高群眾的自我保健意識以外, 必須提高相關醫務人員的業務水平, 加大培訓及質控力度。
3. 2 宮頸癌及癌前病變檢出結果分析 本研究延邊州9407例農村婦女宮頸組織活檢病理診斷確診宮頸癌前病變17例(檢出率180.72/10萬), 宮頸癌2 例(檢出率21.26/10萬)。此結果略高于我國平均檢出率。細胞學結果陽性受檢者陰道鏡活檢及病理檢查異常檢出率為24.71%(42/170), 陰道鏡可以為診斷和鑒別宮頸病變提供準確的方法[7], 特別適用于評估異常的細胞學。本州子宮頸癌防治形勢嚴峻, 作為宮頸癌高發地區在提高疾病篩查率以及農村婦女保健意識的同時, 應進一步強化培訓與規范各項操作流程, 尤其是陰道鏡醫生的工作能力與業務水平, 加強陰道鏡醫生的技能培訓, 力爭使其掌握陰道鏡檢查操作流程, 能規范化診斷及鏡下活檢, 并能對異常病例進行隨訪, 同時加強督導質控[8]。
3. 3 農村婦女宮頸癌檢查的意義 農村婦女由于經濟條件相對落后, 出現早婚、 多產的情況較多, 衛生保健知識普及程度不足, 大部分婦女缺乏主動接受宮頸癌檢查的意識, 為高發人群。因此在農村開展農村婦女宮頸癌篩查是提高宮頸癌“三早”的重要措施。宮頸癌篩查三階梯流程中任一環節都直接影響篩查的質量和最終結果, 如何能提高本州宮頸癌檢查水平, 需在今后的工作中注意如下:①大力宣傳宮頸癌基本知識及其可預防性, 開展多形式、多層面的防治知識宣傳教育, 提高“宮頸癌”檢查項目的知曉率, 進一步提升保健意識, 擴大篩查范圍, 讓更多的農村適齡女性都納入到篩查范圍內。②逐級培訓 定期對相關醫務人員進行培訓。包括頸癌篩查方案及篩查方法的培訓, 取材及涂片的培訓, 陰道鏡指征、操作及診斷能力的培訓, 活檢指征及操作的培訓等。③建立健全信息管理制度及措施。定期組織醫務人員深入到農村開展宮頸癌篩查及指導, 加強對第三方檢測機構的質控。
綜上所述, 延邊州各地區農村婦女宮頸癌重復篩查情況差異較大, 應注意加強各地區農村婦女宮頸癌檢查, 其意義重大, 農村婦女宮頸癌免費篩查項目是資金投入最多、 覆蓋人群最廣的國家婦幼重大公共衛生項目, 迎合了各族農村婦女對免費子宮頸癌檢查的迫切和強烈的需求, 調動了農村婦女主動檢查的積極性, 是提高宮頸癌及癌前病變的早診早治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值得積極推廣, 并需要長期堅持開展下去, 從而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宮頸癌的發生率, 進一步提高廣大農村婦女的健康水平。
參考文獻
[1]馬也奧克斯, 考克斯.現代陰道鏡學.魏麗慧, 趙昀.譯.第3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6:67.
[2]魏麗惠, 吳久玲.子宮頸癌檢查質量保證及質量控制.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5:12.
[3]羅新娟.淺談用三階梯檢查方法診斷宮頸病變的臨床意義 .當代醫藥論叢, 2014, 12(8):46.
[4]Nayar R, Wilbur DC. The Pap Test and Bethesda 2014. Cancer Cytopathology, 2015, 123(5):271-281.
[5]Bornstein J, Bentley J, B?sze P, et al. 2011 colposcopic terminology of 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for Cervical Pathology and Colposcopy. Obstet Gynecol, 2012, 120(1):166-172.
[6]Darragh TM, Colgan TJ, Cox JT, et al. The Lower Anogenita Squamous Terminology Standardization Project for HPV-Associated Lesions: background and consensu recommendations from the College of American Pathologist and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Colposcopy and Cervica Pathology. Arch Pathol Lab Med, 2012, 136(10):1266-1297.
[7]Olaniyan OB. Validity of Colposcopy in the Diagnosis of Early Cervical Neoplasia: A Review. African Journal of Reproductive Health, 2002, 6(3):59-69.
[8]陳萍. 探討宮頸癌普查對農村婦女的應用價值. 醫藥與保健, 2015(9):122-123.
[收稿日期:2017-03-09]